陳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陳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媯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陳胡公為陳姓的得姓始祖。
據2019年1月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數據顯示,陳姓在2018年排名第5位,戶籍人口數量達0.633億人; 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陳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4.53%,在台灣、廣東二省,陳姓約占該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
歷史上陳姓的重要人物有: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西漢名相陳平;南朝陳武帝陳霸先;唐朝詩人陳陶;南宋思想家陳亮;明朝畫家陳洪綬;近代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中華人民共和國元老陳雲,元帥陳毅,數學家陳景潤,歷史學家陳寅恪、陳述、陳垣等等。
陳姓歷史發展
陳姓姓氏起源
一、出自媯姓,是舜帝的後裔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武王滅商朝紂王以後,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陳胡公媯滿”,封他在陳(今河南淮陽)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胡公滿傳至十世孫媯完,陳國內亂,陳厲公的兒子媯完怕株連自己,出逃到齊國,以故國為氏,稱陳氏。
二、出自於陳國公族後裔
陳國在媯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為氏,即陳氏。陳胡公滿的子孫,除陳完這一支主系外,還有三支(一)陳哀公之子媯留,避居陳留(今河南開封陳留鎮)。(二)陳愍公之長子陳衍。避居陽武戶牖(今河南蘭考東北)。(三)陳愍公次子陳全溫之後的陳引奇,居於固始(今河南固始),後因無子,便以潁川陳寔為嗣子,遂融入潁川陳氏。
三、劉氏改姓
《通志・氏族略》記載:廣陵(今江蘇江都東北)陳氏,實為劉氏,春秋時,因魯相無子,以外孫劉矯為嗣。
四、白氏改姓
《河南官氏志》記載:隴右白永貴,於隋初改為陳氏,此為萬年(今陝西西安)之陳氏。白姓原為龜茲王帛氏,因入仕內地,怕胡人之姓遭受歧視,而改為陳氏,史稱陳永貴。他有孫叫令英,史稱陳令英。
五、侯莫陳氏改姓
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時期鮮卑貴族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孝文帝實行漢化改革,易胡姓為漢姓,於496年把侯莫陳氏改為單姓陳氏。
六、其他少數民族改姓或賜姓而來
女真族陳氏:據陳述《漢姓女真姓的對照和說明》可知女真皇族完顏氏中,有的在金末已改為陳氏。
蒙古族陳氏:據《續通志・氏族略四》載,陳氏,明太祖朱元璋賜給降明的蒙古貴族的姓。如恰恰賜名陳守忠,哈哈賜名陳元等。
滿族陳氏:有兩種情況。一是後金努爾哈赤統治時,居住在東北的漢族陳氏,被強迫改為滿族陳氏;二是本系滿族姓氏,改為陳氏,仍屬滿族。
陳姓得姓始祖
陳胡公 陳姓人是舜帝的後裔。在舜當天子之前,堯把他的兩個女兒人嫁給了舜,並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於是舜的後代便稱為媯姓。西周初年,周武王滅了商朝以後,他找到當時舜帝的後代媯滿,把大女兒嫁給他,封他在陳,建立了陳國,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陽)。他選賢任能,揚善罰惡,勵精圖治,使陳國強盛了許多年。媯滿死後,諡號為胡公,故又稱陳胡公、胡公滿。他的子孫便以國為姓,稱為陳氏,並尊陳胡公為陳姓的得姓始祖。
陳姓遷徙分布
先秦時期,陳姓主要活動於河南、安徽、湖北地區,秦漢時期,陳姓的足跡已踏上了湖南、江蘇、山西、山東。
西晉末年,中原動盪,居民紛紛南遷,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已經是陳姓主要的遷回遷移的地區。同時,中原地區大姓林、黃、陳、鄭率先進入了福建,到南朝時,陳姓已經成為福建的四大姓之一,主要是潁川派陳宸的後裔。陳宸十世孫陳霸先,到南京建立陳朝,史稱陳武帝,南朝陳國封了許多陳姓王,子孫遍布長江與珠江之間,為陳姓在東南地區的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唐朝初,以河南固始人為主力,陳政陳元光父子率58姓經江西攻入福建,祖孫四代一直任漳州地區的行政長官,後人尊陳元光為“開漳聖王”,其後裔成為閩、粵、台地區和南陽諸島陳姓的主要派系。唐末固始人王審知在福建建立了閩國,大批中原陳姓再一次移民福建,從此,陳姓成了東南地區的第一大姓。
由於陳姓主力早在秦漢時期已遷離北方,東晉、隋唐的北方地區戰亂對陳姓的傷害相對要輕。
陳姓在宋初由福建大批遷入廣東的潮州和梅州地區,北宋末年,河南陳姓南逃抵廣東南雄,由北向廣東各地散移。
在宋、元、明時期,陳姓在南方得到了穩定的發展,陳姓在贛浙閩粵湘五省繁衍最盛,最終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
陳姓中也融入了南北民族的血液,如漢晉時期的匈奴人、北魏時期的鮮卑人、金代的女真人和清朝的滿洲八旗諸姓,這些外族與漢族長期混居後逐漸同化成漢族。
陳姓傳統文化
陳姓郡望堂號
郡望
潁川郡:秦時置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以潁水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禹縣。相當於今河南登封、寶封以東,尉氏以西,密縣以南,葉縣、武縣以北的地區。此支陳氏,其開基始祖為齊王建三子陳軫。
汝南郡:漢高帝置。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郡治相當於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
下邳郡:東漢置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省睢寧西北)。轄地北至江蘇邳縣,南至安徽嘉山,東至江蘇漣水、淮安一帶。
廣陵郡:西漢置國,東漢改為郡。治所在廣陵(今江蘇省揚州)。
東海郡:秦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所。治所在郯(今山東省郯城北)。
河南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省洛陽)。
武當郡:北魏置郡,治所在湖北省均縣西北。這一支出自陳寔之後。
新安郡:晉時由新都郡改置,相當於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等地。隋代玫歙州置,後來移到了歙縣。
廬江郡:漢名舒,屬廬江郡,隋初皇置廬江縣。治所在舒(今安徽省廬江)。轄境相當於今天安徽省長江以北廬江一帶。
馮翊郡:漢武帝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省大荔)。此支陳氏,出自陳宣帝之子沅陵王陳叔興之後。
京兆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此支陳氏,出自唐代遷居京兆的陳寔後裔陳忠之後。
堂號
總堂號:潁川堂
分堂號:三恪堂,孝思堂,報本堂,聚星堂,光裕堂,孝友堂,維德堂,尊親堂,三知堂,三相堂,三槐堂,三德堂,五雲堂,仁趾堂,仁讓堂,介福堂,文星堂,文圃堂,文會堂,文蔚堂,文笵堂,六望堂,世德堂,永和堂,永思堂,永睦堂,永譽堂,有歸堂,同德堂,延慶堂,名賢祠,安定堂,安雅堂,如在堂,如德堂,孝義堂,佑啟堂,良善堂,奉先堂,忠義堂,尚義堂,尚德堂,金魚堂,金蘭堂,怡善堂,怡怡堂,宜爾堂,承本堂,奎煥堂,映山堂,星聚堂,思成堂,思孝堂,思敬堂,重華堂,重德堂,追遠堂,衍慶堂,恆慕堂,時思堂,訓行堂,培本堂,培德堂,著易堂,萃和堂,萃倫堂,萃渙堂,萃賢堂,推己堂,崇正堂,崇本堂,旌義堂,惟善堂,惇倫堂,晝錦堂,敬序堂,敬愛堂,貽安堂,遺忠堂,遺風堂,詒谷堂,敦本堂,敦厚堂,敦睦堂,敦德堂,敦誼堂,道榮堂,淵源堂,瑞玉堂,慎思堂,慎德堂,義門堂,福田堂,源遠堂,聚奎堂,聚原堂,聚德堂,團蔭堂,毓慶堂,鳳和堂,禎華堂,賚善堂,僾肅堂,德星堂,德雍堂,餘慶堂,慶餘堂,燕貽堂,翰文堂,樹本堂,積善堂,積慶堂,篤慶堂,錫慶堂,濟美堂,禮行堂,雙桂堂,彝敘堂,彝倫堂,懷義堂,耀祖祠,繼述堂,顧予堂(共124個) [8-9]
陳姓宗祠楹聯
四言通用聯
元龍豪氣;華岳希夷。
——佚名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三國·陳登,字元龍,有威名。許汜言:“元龍湖海之士,豪氣未除。”下聯典出五代·陳摶,隱居華山,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
太丘德望;潁水淵源。
——佚名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東漢·陳寔,為太丘長,修德清靜,百姓以安。世人稱為“陳太丘”。
名高七彥;才擅六奇。
——佚名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東漢·陳琳,為“建安七子”之一。下聯典出漢·陳平,六出奇計,助高祖得天下。
投轄留客;懸榻待賢。
——佚名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西漢·陳遵好客,常將客人車軸上的銷釘投入井中,使客不得急返。下聯典自東漢·陳蕃,不善客,惟徐穉至,特設一榻,穉去則將榻懸起。
昌期五世;望重三君。
——佚名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左傳·莊公二十五年》:“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鏘鏘,……五世其昌,並於正卿’。”下聯典出東漢·陳寔,與其子陳紀、陳諶並著高名,時號“三君”。
濟時偉略;經國文章。
——佚名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東漢·陳琳,為曹操書記室,軍國書檄,多出其手。下聯典出東漢·陳登,具豪氣,有濟時偉略。
潁川世澤;太丘家聲。
——佚名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下聯典出舜之後媯滿,周初封於陳,春秋陳國,建於潁川(今河南省淮陽一帶)。下聯典出東漢·陳寔,為太丘長,人稱“陳太丘”。
潁水流芳;敦睦家聲。
——佚名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東漢·陳寔之子陳紀、陳諶,二人才德俱優。
慈訓杖下;懿範堂前。
——佚名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出宋·陳堯諮以善射自矜,其母怒以杖擊諮,後堯諮政績顯著。陳安節之妻王氏以厚貲嫁小姑,鄉人稱為“陳堂前”。
蘇城世澤;四勿家聲。
——佚名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陳氏宗祠“四勿堂”堂聯。
繩其祖式;貽厥孫謀。
——佚名撰台灣省金門縣陳氏家廟聯
六言通用聯
鼎甲綿綿接武;春魁世世光宗。
——佚名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宋代陳文忠、陳文肅兄弟,先後中狀元。下聯典指明代狀元陳安、陳循、陳謹等。
七言以上通用聯
振興中華,蘇城世澤;源遠流長,四勿家聲。
——佚名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陳氏宗祠新編“四勿堂”堂聯。
高隱獻詩,唐祖稱善;少年博學,張華惜才。
——佚名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五代南唐詩人陳貺,居廬山近四十年,授官固辭。下聯典出魏、晉間史學家陳壽。
義聚三千餘人,世間第一;居同五百多載,天下無雙。
——佚名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江州義門陳氏宗祠聯
宰揭仕深,祖澤培基數百載;分蒲葉茂,孫支耀振萬千秋。
——佚名撰廣東省普寧市南溪鎮陳姓宗祠聯
此支陳氏由明末清初在福建省蒲田縣遷徙廣東的陳氏分支。
陳姓家譜文獻
陳姓字輩排行
江州義門堂陳氏字輩:“開國萬事立,其德震光月,性道為忠孝,心良必自新,強易催風照,勤起聚龍兵”。
昆陵陳氏字輩:“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彥延承繼”。
桂城陳氏字輩:“初秀齊原安福壽文宗一大惟嘉佐邦國芳懋必昌疇范彝倫敘貽謀蔚後起繩下迪前光”。
湘鄉陳氏字輩:“翼道傳經崇對啟緒瑞煥列星秀鍾南楚俊彥鼎升鴻才軒奉本茂支蕃典敦禮敘”。
上湘石獅江陳氏字輩:“義門敦孝友星垂集賢良奕世齊增慶宗功裕遠規模昭令緒雍睦振家綱穎上千年澤湘南百襈芳”。
義門陳氏字輩:“禮樂家聲振詩書世澤長天才榮及第道學永傅芳開泰祥光運三元煥日新金章華國正長髮萬年興”。
中湘白吒陳氏德星堂字輩:“世守祖訓茂本培元家聲克振令德方新篤生吉士秀啟賢昆澤傅仁裡慶集義門五倫有敘奕代相親”。
中湘栗塘陳氏穎川堂字輩:“俊英祖錫顯達揚宗培元樹德本立道生賢哲繼起孝友克敦長延世澤永振家聲”。
義門陳氏傅義堂字輩:“兆正文章時發光昌祖功吉慶世澤悠長”。
中湘陳氏聚星堂字輩:“邦家之光惟明克永孝友恢先承恩立本”。
濡須陳氏大邱堂字輩:“祖居紹興祥世代傅賢良德業原來茂豫知慶澤長書田耕有祿義利積盈倉孝友家能正寬仁國以昌”。
陽城(今山東滕州市)“意翠玉風泰生震官林”。
陳氏八修紹德堂字輩:“兆自清時立一經祖德傅詩書延世澤忠孝紹前賢”。
全椒陳氏字輩:“德大開宏業家榮其俊英”。
光州(今河南信陽市)固始縣陳氏字輩:“元相福貴長明登萬事華賢良安定國忠厚爭傳家”。
陳姓文物保護
名稱:萬安陵石刻
地點:江蘇南京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1988年
名稱:聖井
地點:浙江長興
保護級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11年
名稱:陳家祠堂
地點:廣東廣州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1988年
名稱:陳嘉庚墓
地點:福建廈門
保護級別: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1988年
名稱:陳家祠堂
地點:湖南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保護級別: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1996年
名稱:陳鵬年墓
地點:湖南湘潭
保護級別: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19年
名稱:虎踞陳家大屋
地點:湖南株洲
保護級別: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19年
名稱:江口陳家祠堂
地點:湖南長沙
保護級別: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19年
名稱:陳樹湘墓
地點:湖南永州
保護級別: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19年
名稱:陳士傑墓
地點:湖南衡陽
保護級別:湖南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19年
名稱:陳寶藏、陳三立故居
地點:江西修水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13年
名稱:陳化成墓
地點:福建廈門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06年
名稱:陳廷敬故居
地點:山西晉陽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13年
名稱:陳子昂讀書台
地點:四川遂寧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06年
名稱:陳毅故居
地點:四川資陽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06年
名稱:陳英士墓
地點:浙江湖州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06年
名稱:陳閣老宅
地點:浙江海寧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13年
名稱:陳獨秀墓
地點:安徽安慶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13年
名稱:陳氏宗祠
地點:雲南紅河州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06年
名稱:陳氏牌坊
地點:江西南昌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06年
名稱:陳芳家宅
地點:廣東珠海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06
陳姓姓氏圖騰
陳姓的圖騰中間是一個“東”,外側是“太陽升降的階梯”。“東”表示日在木中,這種“木”被稱為扶木、扶桑、建木等。長有扶木的地方就叫做“陳”。 陳姓圖騰
陳姓姓氏名望
陳姓名人頻率
根據《中國人名大辭典》的記載和收錄,陳姓有名可查的歷代名人有1218名,占總名人數的2.68%,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五位;陳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3.94%,排在第五位;陳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4.4%,排在第三位;陳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4.52%,排在第四位。
陳姓名門望族
義門陳氏
參見:義門陳氏
義門陳屬“舜裔之大宗,潁川之一脈,唐宋江南之盛族”。義門陳氏曾創下3900餘口、歷15代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諧共處不分家的家族奇觀。也正因此,義門陳氏先後歷經3個朝代,共收到9位皇帝的27次旌表。宋仁宗時期,義門陳氏分成了291莊,星散於全國72州郡的144個縣。
陳姓國內名人
秦朝
陳勝: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建立張楚政權,第一個翻開了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歷史篇章。 陳勝吳廣起義
兩漢
陳平: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史記》稱之為陳丞相。
陳湯:西漢大將。
陳寔:東漢時期官員、名士。
陳琳: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陳登:東漢末年將領、官員。
陳宮:東漢末年呂布帳下首席謀士。
三國
陳群: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
陳震:三國時期蜀漢官員。
晉朝
陳壽: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著有《三國志》。
陳安:西晉末期至十六國前期將領、割據勢力。
南北朝
陳霸先: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
陳叔寶:南朝最後一位皇帝。
陳慶之:南北朝時期,南朝梁仁威將軍。
陳忻:南北朝時期,北周驃騎大將軍。
唐朝
玄奘:本名陳禕,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陳碩真:一作陳碩貞,唐代浙東農民起義軍女首領。
陳子昂:唐代文學家、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
兩宋
陳堯叟:北宋宰相,左諫議大夫陳省華長子、太子太師陳堯佐、天雄軍節度使陳堯諮長兄。
陳堯佐:北宋宰相、水利專家、書法家、詩人,左諫議大夫陳省華次子、樞密使陳堯叟之弟、天雄節度使陳堯諮之兄。
陳堯諮:宋代官員、書法家,陳省華第三子,陳堯叟、陳堯佐弟。
陳文龍:南宋官員,抗元名將,民族英雄。
陳瓚:南宋抗元將領,民族英雄。
陳亮:南宋思想家、文學家。
元朝
陳友諒: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軍領袖之一,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
陳友定:元末忠臣,與元人柏帖木兒、迭裡彌實並稱”閩三忠“。
明末清初
陳明遇:明末清初時江陰之戰中“抗清三公”之一,民族英雄。
陳洪綬:明末清初書畫家、詩人。
陳圓圓:吳中名優,明末清初“秦淮八艷”之一。
陳確:明末清初思想家。
陳永華:明鄭時期將領。
陳子龍:明朝末年大臣,著名學者。
陳忱:明末清初小說家。
陳維崧:明末清初詞人、駢文作家,陽羨詞派領袖。
陳恭尹: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著有《獨漉堂全集》。
清朝
陳潢:清朝治河名臣。
陳廷敬:清代大臣、學者。
陳宏謀: 中國清朝中期政治人物,輯有《五種遺規》。
陳端生:清代彈詞女作家、詩人。
陳修園:中國清代醫學家。
陳豫鍾:清代學者、書畫篆刻家,為浙派篆刻“西泠八家”之一。
陳鴻壽:清代書畫家、篆刻家。
陳壽祺:清代儒學家,著有《左海全集》。
陳文述:清代詩人,在京師與楊芳燦齊名,時稱“楊陳”,著有《碧城詩館詩鈔》、《頤道堂集》等。
陳沆:清代著名詩人、文學家,清代古賦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稱為“一代文宗”。
陳連升:清朝愛國將領。
陳化成:清朝愛國將領,民族英雄。
陳喬樅:清朝著名儒學家,為著名儒學家陳壽祺之子。
陳介祺:清代金石學家。
陳開:清代廣東天地會首領。
陳玉成:太平天國青年將領,後期軍事統帥。
陳得才:太平天國將領,封扶王。
陳寶箴:清末著名維新派骨幹,地方督撫中唯一傾向維新變法的實權派風雲人物。
近代
陳獨秀:中國近現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革命家與改革家、偉大的民主 陳獨秀 主義者、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是20世紀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是五四運動的思想指導者;是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是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創始人;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最主要的領導人。
陳延年: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為中國解放革命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
陳天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顯宿,字星台,亦字過庭,別號思黃,湖南省新化縣榮華鄉栗樹鳳陽坪人,華興會創始人之一,中國同盟會會員,清末的革命烈士。
陳作新: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
陳啟沅:近代愛國華僑、著名民族企業家、蠶學家、慈善家。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民族資本經營的機器繅絲廠——繼昌隆繅絲廠,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創始人之一。
陳虬:近代著名的改良派思想家,是中國最早的新式中醫學校創辦人,戊戌變法前和湯壽潛(字蟄仙)合稱“浙東二蟄”,和陳黻宸、宋恕合稱“東甌三傑”。
陳銘樞:民主革命家、北伐將領,民革的創始人之一;系民國時代國民黨上將,鐵四軍的元老。
陳宦:北洋軍閥將領。
陳果夫:民國時期政治人物,是國民黨內右派,陳果夫及其弟陳立夫與蔣介石關係密切,有“二陳”、“CC系”之稱。
陳立夫:中國國民黨政治家。
陳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國共內戰時期的重要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
陳賡: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國家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領導者,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
陳云: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黨和國家久經考驗的卓越領導人。
陳錫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陳再道: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陳士榘: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 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國現代國防工程的奠基人。
陳奇涵: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陳光: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代著名將領。
陳三立: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
陳一白:中國空軍無線電通訊先驅,抗日愛國將領。
陳布雷:著名評論家,被稱為蔣介石之文膽。
陳樹人: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
陳寶泉:中國近代教育家。
陳友仁:國民政府外交官。
陳炯明:粵系軍事將領,中華民國時期軍政代表人物之一。
陳濟棠:粵系軍閥代表,中國國民黨一級上將。
陳其美: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同盟會元老、青幫代表人物,於辛亥革命初期與黃興同為孫中山的左右股肱。
陳誠:中國國民黨政治家,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副總裁,台灣地區“行政院長”。
陳潭秋:無產階級革命家。
陳昌浩: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陳楨: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
陳嶸:中國著名林學家、林業教育家、樹木分類學家,中國近代林業的開拓者之一。
陳煥鏞:植物學家,中國近代植物分類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首任所長。
陳光甫:中國近代銀行家、旅遊業創始人。
陳序經:著名的歷史學家、社會學家、民族學家、教育家。
陳嘉庚:著名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
陳垣:中國傑出的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 陳嘉庚雕像
現代
陳希: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長(院長)。 現代名人(3張)
陳敏爾: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
陳全國: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政委。
陳寅恪:中國現代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被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陳慕華:無產階級革命家。
陳景潤:中國著名數學家。
陳省身:美籍華裔數學大師、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
陳述彭: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江西萍鄉人,地理學家、地圖學家、遙感地學專家。
陳世驤:中國著名昆蟲學家。
陳恩鳳:中國著名土壤學家,農業教育家。
陳邦傑:中國苔蘚植物學研究的奠基人。
陳維稷:中國現代紡織科學技術奠基人、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陳克恢:藥理學家,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的創始人。
陳中偉: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陳芳允:無線電電子學家,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教授。
陳植:著名林學家,造園學家,南京林業大學教授,是中國傑出的造園學家和現代造園學的奠基人,與陳俊愉院士、陳從周教授一起並稱為“中國園林三陳”。
陳六使:著名南洋企業家、慈善家、華僑領袖。
陳丹青:著名畫家、作家、文藝評論家。
陳水扁:中國台灣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
陳冠希:中國香港演員。
陳十三:亞視著名“鬼才”編劇。
陳碩修:中國香港演員、節目主持人。
陳慧嫻:中國香港女歌手。
陳百強:中國香港歌手、演員。
陳慧琳:中國香港女歌手
陳慧珊:中國香港女演員、歌手。
陳啟泰:中國香港主持人、演員、歌手。
陳秀雯:中國香港女演員、歌手、主持人。
陳曉東:中國香港歌手。
陳家欣(泳兒):新加坡歌手。
陳妙瑛:中國香港女演員。
陳忠和:國家女排主教練。
陳可辛:中國香港導演、監製、編劇、演員。
陳嘉上:中國香港電影導演。
陳玉蓮:中國香港影視女演員。
陳士駿:華裔美籍企業家,為網絡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的創辦人之一。
陳建州:中國台灣影視男演員、主持人。
陳信宏:中國台灣歌手。
陳喬恩:華語影視女演員、主持人、歌手。
陳東:中國電影界知名導演。
陳寶國:中國影視男演員。
陳道明:國家一級演員,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廣電總局頒發優秀電影表演藝術家,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
陳佩斯:國家喜劇演員。
陳坤: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
陳曉旭: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商人 。
陳曉:中國內地男演員。
陳鈺琪: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
陳明:中國內地女歌手。
陳冰:中國流行樂女歌手、影視演員。
陳楚生:中國內地流行男歌手,演員,原創音樂人,全國青聯委員,海南省青聯常委,奧運火炬手。
陳赫: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主持人。
陳羽凡:中國內地組合羽·泉成員、音樂製作人。
陳奕迅:中國香港流行樂男歌手、演員 。
陳平:筆名三毛,中國台灣女作家 。
陳偉霆:男歌手、演員、主持人
陳姓國際名人
越南
陳日照:越南陳朝創建者開國皇帝。
陳麗春:越南共和國第一夫人。
陳文香:越南共和國總統。
陳德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主席。
陳大光:越南前國家主席。
陳國旺: 越共中央常務書記。
陳錦秀:越共中央檢查委員會主任。
陳青敏:越共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主席。
泰國
陳乍侖:泰國國會下議院副議長。
陳裕才:前泰國國會主席,前副總理兼外交部長。
陳國光:泰國樞密院大臣。
旺蒼·三詩:中文名為陳其文,泰國第48屆國會主席。
僑素·參蒲塔:中文名為陳偉僑,彭世洛市前市長,原泰國國務院發言人、事業部秘書。
阿南·班雅拉春:中文名陳阿南,泰國政治家,原泰國總理。
比里·帕儂榮:中文名陳家樂,泰國政治家,泰國總理。
印尼
阿卜杜勒拉赫曼·瓦希德:又名陳希德,印度尼西亞政治家,印度尼西亞前總統(1999年-2001年)。
菲律賓
陳顯達:菲律賓總統府馬拉坎南宮發言人。
韓國
陳懿鍾:韓國政治人物,大韓民國第8、9、11、12屆國會議員,前大韓民國國務總理。
新加坡
陳振聲 :新加坡貿工部長,行動黨第二助理秘書長.
陳慶炎:新加坡總統。
帕勞
陳·以利亞:帕勞副總統。
秘魯
何塞·安東尼奧·陳:秘魯部長會議主席、教育部長,教育家,聖馬丁·德·波雷斯大學前任校長。
蘇裡南
陳亞先:前蘇裡南總統兼總理。
其他
陳蘭伯:蘭芳共和國開國領導人,名譽總長(總統)。
陳姓人口統計
宋朝時期,陳姓大約有300餘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3.9%,為宋朝第六大姓。陳姓第一大省是福建,約占全國陳姓總人口的20.8%。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福建、江西、浙江、四川四省,大約居住了陳姓總人口的57%,其次分布於河南、廣東、江蘇、湖南四省,又集中了26%。全國形成了以閩粵贛湘、蘇浙、四川、河南為中心的四大塊陳姓聚集地。
明朝時期,陳姓大約有42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4.5%,為明朝第四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陳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高得多,純增長率高達40%。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蘇、江西、福建四省,大約居住了陳姓總人口的55.4%,其次分布於廣東、安徽、山東、湖南四省,又集中了24.6%。浙江為陳姓第一大省約占陳姓總人口的20%。全國重新形成了浙蘇皖魯、贛閩粵湘兩大塊陳姓人口聚集地區,陳姓聚集重心開始裂解,向東、向南分離。
據2019年1月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數據顯示,陳姓在2018年排名第5位,戶籍人口數量達0.633億人。
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陳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4.53%,在台灣、廣東二省,陳姓約占該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
陳姓在宋《百家姓》中繼“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之後位列第十,在中 陳姓人口分布圖 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位。中國陳姓人口高達七千多萬,占全國人口總數的大約5.1%左右。而在全球,陳姓更是所有華人、韓國人、越南人的姓氏,據初步完全統計,全球陳姓人口約達9800多萬之眾,在海外五千萬的華人裡,有著名的“陳林半天下”之稱。
根據國家統計局人口統計司提供的1982年全國人口萬分之五的隨機抽樣資料和1970年台灣省出版的《台灣地區人口之姓氏分布》一書,所得出的以人口多少為序的“新百家姓排列”,據不完全統計,陳姓在中國眾多的姓氏當中,若按照人數的多寡來算,約占漢族人口的4. 53%,位於李、王、張、劉諸姓之後,位居中國第五大姓之列,人口已超過5000萬。
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陳姓人口由420萬激增到5400萬,增長了近13倍。陳姓人口的增加速度接近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這1000年中陳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態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廣東、四川、福建三省,大約占陳姓總人口的33%;其次分布於浙江、江蘇、河南、湖北、湖南,這五省又集中了30%。廣東為當代陳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陳姓總人口的14.7%,占省總人口的10.5%。占省人口比率最高的省份是福建(14%)和台灣(12.2%)。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分水嶺,以北少陳姓、以南多陳姓的分布局面。長江以南形成了粵閩和浙蘇兩個陳姓高聚集中心,然後向西梯度地減少,形成長江流域陳姓分布區。北方地區形成河南山東經渤海連接東北三省的陳姓分布帶。
陳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廣東東部、福建、江浙、四川東南,每平方公里的陳姓人口達到15.2人以上,尤其在閩粵的漳州和潮州地區、上海、浙江東北,每平方公里的陳姓人口在23人以上。陳姓分布密度最高的(15.2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僅僅占國土面積的5.6%,陳姓人口大約947萬;11.4—15.2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8.7%,陳姓人口大約1024萬;3.8—11.4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40.9%,陳姓人口大約2935萬;不足3.8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44.8%,陳姓人口大約529萬。
陳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表明:陳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在台灣、福建東南,陳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1.4%以上,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0.9%。然後,向西北方向比例逐漸地減少,在東起浙江東部向西南至廣東南部寬100公里的地帶上,陳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9.5%—11.4%,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1%。再向西北,在東起浙江杭州灣向西南至廣東雷州半島前寬120—200公里的地帶上,此比例在7.6%—9.5%,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再向西北,在東起江蘇南部向西南至廣東雷州半島直至海南寬200—300公里的地帶上,此比例在5.7%—7.6%,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4.5%。在東起江蘇北部向西至四川盆地、雲南東部,向南至廣西的廣闊地帶上,此比例在3.8%—5.7%,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6.1%。雲南西部、西川西部、青海東部、陝甘寧、河南、山東、山西南部、河北東部、內蒙古東部、東北三省、新疆西北,此比例在1.9%—3.8%,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30.7%。青海湖以西、山西北部、河北西北、內蒙古大部,此比例在1.9%以下,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44.7%,其中比例在1%以下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32%。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