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堵姓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鄭國,以封邑名為氏。歷史上姓堵的名人有堵簡、堵霞、堵胤錫。堵姓宗祠有兩個通用對聯:族繁鄭國;德被宜都。忠節見推於江浙;氏族首筆於春秋。
堵姓得姓始祖
洩寇(堵叔)。堵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的公族,始祖堵叔是聖君周文王的後裔。根據《姓氏考略》上的記載,堵姓出自姬姓,堵原是一個地名,是鄭國大夫洩伯的采邑,他的後代以邑為氏,世稱堵氏,望族出於河南。據《左傳》上記載鄭國有堵叔。而《古今姓氏書辯證》上指出春秋時期鄭國有堵叔。實際上楚國堵敖的後代亦有堵氏。當時的鄭國位置,就在今天的河南省中部黃河以南的一帶,采邑的“堵”在方城縣一帶,這裡是全國堵姓家族的發源地。望族居於河東郡,就是山西省夏縣北。故堵氏後人奉堵叔為堵姓的得姓始祖。
堵姓姓氏源流
堵(Dǔ)姓源流純有: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鄭國,以封邑名為氏。春秋時期鄭國有大夫洩寇,是執政大臣之一,與叔詹、師叔被稱為“三良”。因他被封於堵邑(今河南省方城一帶),所以又稱為洩伯、洩堵寇、堵叔。他的後代子孫就以封邑名“堵”為姓,稱堵姓。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樂官堵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堵人,氏西周初期樂官中的一種,專職演奏編鐘或編磬。
源流三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上大夫堵汝父,屬於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氏。堵汝氏,曾在歷史上訛稱“堵師氏”,還因此衍派出堵氏和師氏兩支族人。
源流四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堵敖,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堵敖,源於春秋時期楚國君王稱號,出自楚國君主楚堵敖,亦稱楚熊堵、楚杜敖、楚莊敖。
堵姓遷徙分布
(缺)堵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春秋時候,鄭國有位大夫叫作洩寇的,被封在堵這個地方(進河南省方城縣),世稱為洩伯、洩堵寇、堵叔。他的子孫後來以他的封地作為姓氏,稱為堵氏,世代相傳,就稱此為堵姓的起源。
現今全國包括無錫、上海、山東滕州、湖南常德、安徽固鎮、河南原陽,都有為數不稀的堵姓人分布。其中河南新鄉原陽有堵莊(1000多人)堵寨(六百多人)兩個村 ;無錫江陰有個堵家村,約有300戶人家;蘇州金庭有個堵家地,約有100戶人家。全國各地另有零星分布。
堵姓郡望堂號
堵姓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①指今整個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並河東縣,劃入蒲州。③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並河東縣入蒲州。
堵姓堂號
知兵堂 :明朝時堵允錫以戶部郎中出任長沙太守,率鄉兵剿滅山賊。後來授湖北巡撫,賊人李錦有30多萬眾,被允錫打得投降。從此軍威大振,人們都誇他知兵。
堵姓家譜文獻
江蘇宜興楊橋堵氏族譜十卷,(清)堵金向等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永言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宜興堵氏族譜十六卷,首一卷,(清)堵克祥等纂,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永言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第六卷、第八卷、第十二卷、卷首。註:始遷祖為[元]堵通五,支祖為[元]堵朴庵。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堵姓字輩排行
上海高橋堵氏字輩:“玄茂彬倫鈺恆魯立金鳳”。
山東滕州堵氏字輩:“純蓮成兆洪華繼俊秀隆德厚傳長世英禎玉堂明”。
河南原陽堵氏字輩:“玉積修振純傳世澤行仁戰坤銘”
江蘇沭陽堵氏字輩:“勝寶建立(銀)巨(新),旭光月照明,仁義禮智敬, 旺茂永久青”
堵姓宗祠楹聯
堵姓四言通用聯
族繁鄭國;
德被宜都。
——佚名撰堵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鄭國大夫堵叔(洩寇),為堵氏的得姓始祖,其族繁衍,堵姓之人遍布鄭國。下聯典指明·堵琇為宜都令,廣施惠政,民懷其德。
堵姓七言通用聯
忠節見推於江浙;
氏族首筆於春秋。
——佚名撰堵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代金壇人堵簡,字無傲,能詩善畫。元末為江浙行省檢校官,平章慶童率兵平松江時,他任參謀,兵敗為賊所擒,不屈被殺。下聯典指春秋時鄭國大夫洩伯,食采於堵邑,世稱堵叔,其後人以堵為氏,稱堵姓。
堵姓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節盡一時,名傳萬古;
族繁鄭國,德被宜都。
上聯典指堵簡。下聯典指洩寇。
績傳荊州,湖北巡撫軍聲壯;
名播藝苑,無錫女史文望高,
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堵胤錫,字仲緘,號牧游,江蘇無錫人。歷官長沙知府,以知兵名。唐王立,授湖北巡撫,駐常德,撫降李錦之眾三十萬,軍聲大振。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女詩人、書畫家堵霞,江蘇無錫人。字岩如,號綺齋,又號蓉湖女史。進士堵廷芳女,庠生吳元音室。少嗜讀書,博通經史,喜於吟詠,游情繪事,兼工小楷。其詩清婉韶秀,高出晚唐,有煙霞想,無脂粉氣。畫法宋人,麗艷雅勝,出自天然,隨意點染,皆臻神妙,非形似者所能比。而花卉寫生深得徐熙筆意。
堵姓歷史名人
堵姓堵 簡
元代詩人、畫家。通經史,工詩畫,元末為江浙行省檢校官。平章時,慶童領兵復松江,堵簡為參謀,後兵敗,為賊所擒,不屈而死。
堵姓堵 霞
清代女詩書畫家。進士伊令女,諸生吳音室。博通經史,能詩善畫,她得畫靈瓏優美,尤其小楷寫得神妙秀氣。
堵姓堵胤錫
明朝人。崇禎十年進士。南明唐王任為湖北巡撫,後與退入湘境之農民軍李錦、高一功部協議共同抗清。桂王立,任允錫為兵部尚書,又加為東閣大學士。後因抗清失利,退至廣西,在潯州病死。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