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柳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春秋時柳姓有入居楚地者,至秦朝又有入居山西境者,後漸在河東(今山西境內黃河以東地區)形成望族;唐代以前,柳姓已入居四川、廣西、福建等地,唐代以後,柳姓稱盛於南方;宋元明清時期,柳姓名人多出江蘇、安徽、浙江、福建等南方之地,北方柳姓多沉寂;現柳姓以山東、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居多。

柳姓歷史發展

柳姓姓氏起源

柳(liǔ)姓源出有:

源流一

楚懷王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魯國大夫姬展禽之後,屬於以居邑名為氏。據史籍《廣韻》記載,春秋時期的魯國有大夫展禽(公子展),食采於柳下(今河南濮陽柳下屯鎮),其子孫後代遂以邑名為姓氏,稱柳氏。又據史籍《元和姓纂》上的記載,周公旦的裔孫魯孝公姬稱有個兒子叫姬展,姬展的孫子叫姬無駭,他以父親的名字為姓氏,稱展氏。後傳至展禽一代,稱公子展,食采於柳下,其後裔子孫就以柳為氏,世稱柳氏至今。著名的柳下惠,就是周公姬旦之後魯孝公姬稱的後裔,就是展禽,由於食采於柳下,就改以柳為氏。柳下惠是魯國大夫,曾掌管刑獄。據說他曾夜宿郭門,“有女來同宿,恐其凍死,坐之於懷,至曉不為亂。”展禽逝世後,因有“坐懷不亂”之美德,故諡曰“惠”,史稱“柳下惠”。在史籍《淮南子》中說,展禽在家門前種有很多柳樹,由於他講究惠德,因而被人稱之為“柳下惠”。亞聖孟子讚之為“聖之和”。柳下惠的後人以其封邑為氏,稱柳氏。

“柳下惠坐懷不亂”,是大家所熟悉的一個著名典故。這位被柳氏族人奉為得姓始祖的柳下惠,勘稱女色面前的“聖賢君子”。

源流二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楚懷王孫子心之後,屬於以都城名為氏。戰國末期,楚懷王熊槐有孫子名熊心,在秦末農民大起義時,被西楚霸王項羽推為首領,也稱楚懷王,號稱“義帝”,建都於柳(今湖南常德)。。在楚懷王熊心的後裔子孫以及族人中,有以先祖立都之城名為姓氏者,稱柳氏、郴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改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明末清初有著名民間評話藝術家曹永昌,公元1587~1670年,字葵宇,號敬亭;祖籍南通余西場,生於江蘇泰州。曹永昌在十五歲時強悍不馴,屢屢犯法,得泰州府尹李三才為其開脫而流落在外。他先後逃亡於泰興、如皋、盱眙。後因聽藝人說書,也在市上依稗官小說開講,居然能傾動市人。曹永昌後來渡江南下,變姓為柳,改名逢春,號敬亭。因其面多麻,人皆以柳麻子呼之。柳逢春在雲間(今上海)得到莫後光的指點,書藝大進。之後到揚州、杭州說書。對於他的評書藝術水平,黃宗羲《柳敬亭傳》寫道:“敬亭既在軍中久,其豪滑大俠、殺人亡命、流離遇合、破家失國之事,無不身親見之。且五方土音,鄉俗好尚,習見習聞。每發一聲,使人聞之,或如刀劍鐵騎,颯然淨空;或如風號雨泣,烏悲暮骸。亡國之恨,檀板之聲無絕,有非莫生之言可盡者矣。”在曹永昌的後裔子孫中,都稱柳氏。

在明末清初,江南有著名的妓女楊隱,公元1618~1664年,字影憐,婚後號河東君;吳江人(今江蘇蘇州,一說浙江嘉興)。楊隱自幼聰穎絕倫,入吳江盛澤鎮歸家院名妓徐佛家為婢,受其薰染,“博覽群籍,能詩文,間作白描花卉,秀雅絕倫。”後被賣入明朝故相周道登家,因年幼明慧,主人常抱膝上,教以詩詞歌賦。十四歲時,楊隱離開周府,流落為妓,往來於吳越間,與高才名士交往,改名柳如是。柳如是婉媚俏麗,格調高絕,於是江左之地,“一時喧譽,獨推章台”,遂成一代名妓。在明末,嫁與著名文學家錢廉益為妾,其善畫,白描花卉,雅秀絕倫,山水石竹,淡墨淋漓。又博覽群書,著有《戊寅草》、《柳如是詩》等,稱為“秦淮八艷”之首。公元1664年,錢謙益在八十三歲那年病逝於杭州,四十七歲的柳如是受到錢氏家族的排斥,她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就在當年她用三尺白綾結束了自己風風雨雨的一生,追隨錢謙益於九泉之下。

源流四

源於他族改姓。

出自鮮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出自元、明時期蒙古鄂柳特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鄂柳特氏,亦稱鄂爾果諾特氏:世居喀爾喀(今蒙古國)。後有滿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Ergonote Hala。在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鄂溫克族多冠漢姓為柳氏、劉氏等。

出自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彝族、苗族、水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柳氏族人分布,多為明、清時期,中央王朝在中南、西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柳氏。  

柳姓得姓始祖

柳姓始祖—柳下惠 柳下惠:周公旦之子伯禽之裔孫,西周初年,伯禽代父就封,為第一代魯公,下傳至春秋魯孝公時,生有一子叫展,展之孫無駭以王父字為氏,始姓展。無駭生子展禽,名獲,字禽或季,魯國大夫,曾掌管刑獄,食邑於柳下。據說他夜宿郭門,有女子來同宿,恐其凍死,坐之於懷,至曉不為亂。展禽死後,因其有坐懷不亂之美德,故諡曰“惠”,史稱“柳下惠”。(《淮南子》說展禽門前種有很多棵柳樹,由於他講究惠德而被人稱之為“柳下惠”)。孟子讚之為“聖之和”的聖賢君子,柳下惠的後人以其封邑為氏,稱柳氏。“柳下惠坐懷不亂”,是大家所熟悉的一個著名典故。這位被孟子讚譽為“聖之和”的聖賢君子,正是中國柳姓的始祖。

柳姓各支始祖

柳慶叟:字繼宗,又字文政,據瀏邑舊譜初授中書,任嘉定十三年庚辰歲,五月十一日午時生,元成宗大德四年徙居潭州武宗至大三年庚戌歲,十一月初一日午時卒,壽九十有一,葬長橋沙溪塘山。元配:陳氏,誥封宜人據瀏邑舊譜宋嘉定十二年己卯歲六月十一日子時生,與公子偕子媳同徙澤州卒未詳葬長橋沙溪塘山。

柳成翁:住江南楊州。元配:益氏,子四:洪;能;升;茂。

柳姓遷徙傳播

柳公綽 柳姓最早繁衍之地在今河南北部和山東西部一帶。公元前256年,魯國被楚國所滅,柳姓有入居楚地者,至秦滅六國後,又有入居山西境者,後漸在河東(今山西境內黃河以東地區)形成名門望族。此後相當長時期內,河東一直是柳姓的發展繁衍中心,柳姓的許多名人也大都出自河東。《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秦末,柳下惠的裔孫柳安始居河東解(今山西運城解州鎮),柳安之孫柳隗,西漢時任齊相,隗六世孫柳豐,任東漢光祿勛。豐之六世孫柳軌,任晉吏部尚書,其子柳景猷,為晉侍中。景猷之子純任晉太常卿、平陽太守,景猷之孫恭任後魏河東郡守。另有劉宋時武威將軍柳世隆,系河東分支,其有五子,均為南朝顯官:長子柳悅,官中書郎,次子惔,官至尚書僕射,兄弟二人齊名,時有“柳氏二龍,可謂一日千里”之評語。三子惲,終官右將軍,四子澄,官至蜀郡太守,五子忱,官光祿大夫,五人皆曾領州牧。此支柳姓,榮耀顯赫之勢,可見一斑。

唐代以前,柳姓已入居四川、廣西、福建等地,唐代以後,柳姓稱盛於南方,且分布極廣。唐代高宗總章年間,河南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有河南柳姓軍校隨同前往。另有柳公權,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一代書法家,封河東郡公,與其兄柳公綽(時任吏部尚書)、其侄柳仲郢並稱“一門三傑”,柳姓一族,由此生輝。

宋元明清時期,柳姓名人多出江蘇、安徽、浙江、福建等南方之地,北方柳姓多沉寂,由此,柳姓稱盛於南方的狀況不言而喻。明代柳姓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清代居閩、粵之地的柳姓有入台、徙新加坡等地者。

今日柳姓尤以山東、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居多。

柳姓傳統文化

柳姓郡望堂號

郡望:河東郡

堂號:河東堂:以望立堂。

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①指今整個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並河東縣,劃入蒲州。③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並河東縣入蒲州。  

柳姓宗祠楹聯

四言

河東世澤;筆正家聲: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柳宗元,河東解人(今山西運城解州鎮)。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書法家柳公權,唐穆宗常向其問書法,柳公權答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二龍騰躍;五馬參差:上聯典指南朝梁國的河東解人柳悅、柳惔兄弟。柳悅,字文殊,官中書郎;柳惔,字文通,好學能文,通曉音律,梁武帝時官至尚書右僕射(副相)。南朝齊國大臣王儉稱他們兄弟為“柳氏二龍”。下聯說南朝齊國河東解人柳世隆(官至宰相)的五個兒子:柳悅、柳惔、柳惲、柳憕、柳忱。柳惲,字文暢,歷官秘書監、吳興太守,以詩聞名,又擅長下棋、彈琴,著有文集十二卷及《清調論》、《棋品》;柳憕,字文深,曾官蜀郡太守,通《老子》、《周易》;柳忱,字文若,歷官西中郎主簿功曹史、寧朔將軍、侍中,封州陵伯。“五馬”,指漢朝太守的車駕,後用作太守的代稱,這裡說柳世隆的五個兒子都做到太守一級的官。

垂露在手;清風入懷。此為佚名集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柳宗元(公元773~819年)集句聯。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唐貞元進士,授校書郎,後升監察御史。參與王叔文等人的革新運動,擢禮部員外郎。叔文敗,被貶為邵州刺史。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遷柳州刺史,在貶謫期中,寫作大量詩文,抒發個人情感及進步的政治、哲學見解。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堂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逝世於柳州,著有《河東先生集》。

心正筆正;人清詞清:上聯典指唐朝大臣、書法家柳公權(公元778~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人(今陝西耀縣),唐元和年間進士,歷仕穆、敬、文、武、宣諸朝,官至諫議大夫、太子詹事等職,封河東郡公。工書,正楷尤知名,自成一家,也稱“柳體”,與顏真卿齊名,並稱“顏柳”。唐帝常問柳公權用筆法,對曰:“心正則筆正”。下聯典指北宋時期的著名詞人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崇安人(今福建泉州崇安)。因排行第七,又叫柳七。景佑進士,曾任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他精通音律。善呈吸取民間詞精華,創作多長調。所作慢詞作多,很有影響。著有《樂章集》。

公權筆正;子厚文卓:上聯出指唐朝時期的柳公權筆諫穆宗典故。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柳宗元,字子厚,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熊丸教子;龍女偕姻: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柳仲郢之母善教子,以黃連、熊膽為丸使郢夜咀嚼以助勤讀,後郢累官至刑部尚書。下聯典出民間故事,傳說唐朝時期的柳毅為龍女傳書。

五言

威劾二百吏;德被五十州:全聯典出隋朝時期的治書侍御柳彧,字幼文。解縣人。隋承喪亂之後,風俗頹壞,彧多所矯正。常持節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長吏贓汙不職者二百餘人。

六言

子厚文才卓絕;公權筆諫忠忱: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文學家、哲學家柳宗元,字子厚,河東解人,世稱柳河東,貞元年間進士,歷官校書郎、藍田尉、監察御史裡行,與劉禹錫等人參加主張革新的王叔文集團,任禮部員外郎,失敗後貶為永州司馬,後官柳州刺史。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並稱“韓柳”,同列“唐宋八大家”。散文峭拔矯健,說理透徹底,結構謹嚴;又工詩,風格清峭。有《河東先生集》。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書法家柳公權,字誠懸,京兆華原人,官至太子少師。工書法,正楷尤其著名,骨力遒健,結構緊湊,自成面目,對後世影響很大,與顏真卿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的說法。“筆諫”,借用書法運筆的道理諷喻勸諫。《舊唐書·柳公權傳》記載:唐穆宗曾問他用筆何盡善盡美,他回答:“用筆在心,心正了筆就會正。”

七言

失賢臣如失社稷;得愛卿勝得河東:上聯典指春秋時衛國股肱之臣柳莊。以賢德著於朝野。他逝世後。衛獻公哭祭時說:“在臣柳莊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認為他對國家非學重要。下聯典指北周上大將軍柳敏,字白澤。北周攻占河東,北周文帝對他說:“不喜河東,喜得卿也。”

山靜日長仁者壽;荷香風善聖之清:此聯為佚名集自唐朝大臣、書法家柳公權。玄秘塔銘集字聯。

和丸世澤馨香永;正筆家聲蕃衍長:此聯為安徽省鳳陽縣柳家圩柳氏宗祠聯: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華原人柳仲郢,字諭蒙,元和年間進士,歷官校書郎、諫議大夫、刑部尚書,封河東縣男,咸通年間官天平節度使。他母親韓氏,教子有方,曾用苦參、黃連、熊但和為藥丸,讓他夜裡服用,以助勤學。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書法家柳公權“筆諫”故事。

和丸教子仲郢母;用筆正心公權書: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進士柳仲郢母,善訓子,嘗命粉苦參、黃連熊膽和為丸,使夜咀以助勤學。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大臣、書法家柳公權書法藝術。

夷曠篤學登高第;柳永工詞詠太平: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進士柳渾,字夷曠。十餘歲時,有誣告曰:“血相夭且踐,為浮屠右緩死。渾不聽,力學愈篤,後登天寶進士。下聯典指北宋朝時期的著名詞人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崇安人(今福建崇安)。

十六言及以上

潔廉為心,忠信為仗;文章在冊,功德在民:此聯為唐朝時期的文學家柳子厚(宗元)祠聯。

五馬參差,河東眾稱有於;二龍騰躍,山南人謂難兄:上聯前句典指柳世隆的五個兒子:柳悅、柳惔、柳惲、柳憕、柳忱;後句指柳宗元。下聯前句典指柳悅兄弟;後句指柳公權及公綽兄弟。  

柳姓家譜文獻

柳氏族譜(21張) 全國歙淳方氏柳山真應廟會宗統譜二十卷,(清)方善祖、方大成等編,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北寧鄉柳林胡氏續修族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胡錦城等總栽,胡錦瑞等督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華林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廣濟縣檔案館。

湖南寧鄉柳林胡氏續修族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胡尚森、胡安訓等纂修,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寧鄉柳林胡氏五修族譜十三卷,首一卷、末三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沅陵柳林胡氏四修族譜十六卷,末一卷,(清)胡森、胡安訓等纂,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4年)柳林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二卷、卷末。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江蘇柳氏家乘不分卷,(清)顧景淦、柳善維編輯,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江蘇靖江柳氏支譜一卷,(民國)柳溥慶編輯,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江蘇鎮江京江柳氏宗譜八卷,(清)柳可陰等輯,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手寫本四冊。

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鎮江京江柳氏宗譜十卷,(清)柳蓉等重修,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鎮江京江柳氏宗譜十卷,(情)柳預生重修,清光緒十六~十七年(公元1890~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中國歷史博物館、遼寧省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鎮江京江柳氏續譜六卷,(民國)柳牲春、柳預生等重修,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鎮江京江柳氏宗譜,(民國)柳詒徵等撰,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七卷。現被收藏在江蘇省鎮江市圖書館。

江蘇吳江分湖柳氏重修家譜十二卷,(清)柳樹芳撰,清道光年間勝溪草堂刻《養餘齊全集》本七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蘇州市圖書館、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

江蘇吳江分湖柳氏重修家譜十二卷,(清)柳兆薰纂修,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勝溪草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哈爾濱師範大學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江蘇省蘇州市博物館、福建省圖書館、江西省圖書館(有十七部)。

江蘇吳江分湖柳氏第三次纂修家譜六卷,著者待考,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勝溪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南開大學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福建省圖書館(有二部)、暨南大學圖書館。

浙江鄞縣鄞東柳氏宗譜不分卷,(清)柳章、蔡恆壽等纂修,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筆諫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僅存四冊)。

浙江鄞縣鄞東柳氏宗譜不分卷,(民國)柳開貴、柴永祺等纂修,民國七年(公元19l8年)筆諫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縣鄞東柳氏主冊不分卷,(清)柳賢滄纂修,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筆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縣鄞東柳氏主冊不分卷,(民國)柴永祺纂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筆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慈谿竹口柳氏興孝錄二十匹卷,(清)柳世綱等修,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敦倫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紹興曾稽張家瀝柳氏宗譜不分卷,(清)柳文貞纂修,清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餘慶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紹興會稽張家瀝柳氏宗譜四卷,(民國)柳東甸、柳繼權等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餘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南開大學圖書館、河北大學吉林大學圖書館。

浙江蘭溪柳家柳氏宗譜四卷,(民國)范厚基、吳忠雷重纂,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聖山鄉。

浙江蘭溪蜀山柳氏宗譜十七卷,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蜀山鄉。

浙江臨海桃渚柳氏宗譜五卷,(民國)柳宗善、李定纂,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市桃渚鄉城裡村。

浙江臨海柳氏宗譜六卷,著者待考,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三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市。

浙江雲和司前柳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柳兆元修,柳培輯,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錫類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山東棲霞柳氏家冊不分類,(民國)柳運茂纂,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棲霞縣寨裡鄉路旺村。

湖南湘鄉柳氏續修族譜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柳奐諤等纂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河東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鄉柳氏續修族譜不分卷,(民國)柳盛恆、柳盛鐮等纂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河東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甘肅莊浪柳氏宗譜四卷,(清)柳鳳橋增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甘肅省莊浪縣朱店鄉柳家莊。

柳氏續譜不分卷,(清)柳如鑒纂修,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北京大學圖書館。

柳氏宗譜不詳,著者待考,清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雲和縣文物管理局(僅存一卷)。

分湖柳氏第三次纂修家譜六卷,著者待考,版本待考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分湖柳氏家譜十卷,(清)柳樹芳纂修,清道光年間勝溪草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分湖柳氏第三次纂修家譜六卷,著者待考,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勝溪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會稽張家瀝柳氏宗譜四卷,(民國)柳東旬纂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餘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會稽張家瀝柳氏宗譜四卷,(民國)佚名纂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餘慶堂鉛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柳氏族譜,(現代)柳挺珊纂修,1980年福州柳氏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安徽涇縣涇川柳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台州灘頭柳氏宗譜不分卷,(民國)鍾寶延纂修,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一~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吳江分湖柳氏家譜十卷,(清)柳樹芳纂修,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勝溪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金匱甘露柳氏宗譜八卷,首一卷,(清)柳暢纂修,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和介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河東柳氏宗譜不分卷,著者待考,明朝年間木刻藍格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浦陽蜀山柳氏宗譜十三卷,(清)柳恩湛纂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浦陽蜀山柳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四卷、第十卷、第十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浦陽蜀山柳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今僅存第四卷、第十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浦陽蜀山柳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七卷、第十卷、第十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萍鄉萍北佛嶺柳氏族譜,(清)柳天汀纂修,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三豪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卷首。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慈谿竹江柳氏興孝錄二十四卷,(清)柳世綱纂修,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敦倫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鎮江京江柳氏宗譜十卷,首一卷,(清)柳立凡等纂修,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鎮江京江柳氏續譜六卷,(民國)柳生春等纂修,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鎮江京江柳氏續譜七卷,(民國)柳詒徵等纂修,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柳氏族譜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河東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長橋長橋柳氏族譜二十七卷,首三卷、末一卷,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柳姓字輩排序

柳宗元一支後裔字輩:“全成克遵祖訓”。

湖北

湖北黃岡柳氏字輩:“天地元(玄)黃世澤久長榮華永祿富貴剛強”。

湖北黃梅、江西湖口柳氏字輩:“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程仁秉直素正孝忠”。

湖北蘄春柳氏字輩:“清千同(年)崖(岩)軒(良)五爵文思中昌必世希元日邦高百子榮永遠珠聯壁時至太和春俊彥逢時起賢能志壯宏昇平民歡樂萬代景淳風”。

湖北武漢、新洲柳氏字輩:“夢德言王酌文英學仕家”。

湖北黃陂木蘭柳氏字輩:“永世克孝 長髮其祥 貽謨廣遠 振緒維綱 敦崇和順 鍾毓賢良 建樹勳業 佑後榮昌”。

湖北孝感柳氏字輩:“世守宗本忠厚繼存”。

湖北麻城柳氏字輩:“一世修行廷幫萬年宗道興隆”。

湖北建始柳氏字輩:“興朝揚德明景祚沐光信譽宗賢孝同開甲第堂”。

湖北荊州柳氏字輩:“長士為宜谷寶忠再篤新”。

湖北長陽磨市柳家院柳氏輩:"前二十八輩 應宗貴宏文運昌 家振傳興世澤長 學純可得朝廷選 成人有德萬年光 後二十八輩 崇奉仁孝作根本 禮義自好式多幫 積善貞祥必益慶 敬守先惠揚餘芳"

湖北棗陽柳氏字輩:“文學宗正,從德永華,中庸大道,治邦年華”。

湖北監利柳氏一隻字輩:“大興朝揚德惠景祚慶恩光敬奉宗先憲同開甲第堂”。

湖北監利柳氏一隻字輩:“學無有關世忠孝承先志”。

湖北監利柳氏一隻字輩:“堂維新升俊秀載錫展輝煌盛世宣隆旺洪謨表國章”。

湖北隨州柳氏一隻字輩:“文學宗孔佳雲有益”。

湖北隨州柳氏一隻字輩:“榮華富貴堂”。

湖北柳氏一隻字輩:“長髮麒祥祖幼列康國家永盛”。

湖北柳氏一隻字輩:“仕啟韶先聲文章楚漢卿天開逢潤德”。

山東

山東寧陽柳氏字輩:“枝作元士潤百佩德恆方昭緒汝師保開泰在崇揚家法自同肇文化振天常”。

山東滕州柳氏字輩:“景常吉興慶福宜延恆昌裕開令德厚豐肇登顯揚”。

山東山亭柳氏一隻字輩:“成開玉發廣鴻樹桐厚元”

山東膠南柳氏字輩:“文邦敦敘經法永傳曰振元培恩乃廣著世家鴻業廷士方延敬學立志希紹明徽”。

山東濟寧柳氏字輩:“緒漢鴻雲秀”。

山東聊城柳氏字輩:“光大興傳士衍汝玉長宗”。

山東棲霞柳氏字輩:“成培清建運鍾毓耀光華明德長昭繼生輝永克家”。

山東平度柳氏字輩:“茂希孔孟彥曾經書德萬世明”

山東柳氏一隻字輩:“方德繼林貴青春茂”。

山東柳氏一隻字輩:“百佩德恆方昭緒汝師寶”。

山東柳氏一隻字輩:“建忠玉堯廣花”。

湖南

湖南寧鄉柳氏字輩:“斗思應均庚世仕伯克庭秀祖榮宗天佑裕本固邦基平世文得效永崇興顯祖榮啟啟裕後人後人盛加官進祿都啟裕後人盛加官祿位升弼廷存正介勷國任賢能耀彩丁才廣馨香甲第登千秋禋祀典萬葉子孫繩”。

湖南華容柳氏字輩:“宗澤綿遠學文有光世祚永盛人才茂良忠孝承先志詩書以傳家貽善斯隆盛哲嗣為國華”。

湖南岳陽柳氏字輩:“正大安邦道萬代必昌隆”。

湖南寧鄉柳氏字輩:“斗思應均庚世仕伯克庭秀祖榮宗天佑裕本固邦基平世文得效永崇興顯祖榮啟裕後人盛加官進祿都啟裕後人盛加官祿位升弼廷存正介勷國任賢能耀彩丁才廣馨香甲第登千秋禋祀典萬葉子孫繩”。

湖南衡山柳氏字輩:“機泰謹志隆表鳳應正茂垂昌國世廷遠傳家詩禮紿綱維忠孝在立本紹先歸書香長繼起科第振興宜”。

湖南武岡柳氏字輩:“萬仲慶再宗仁祖庭世四印啟文名天生英腎俊秀福祿位昇平”。

湖南岳陽柳氏字輩:“新朝陽德惠井楚慶恩光”。

浙江

浙江浦江柳氏字輩:“一時守定光國文邦德嘉施業必有令揚雍睦百千萬恆振忠相朝道永智寧富金良盛高和順進祥千載榮昌克紹休徵永世宏量”。

浙江杭州柳氏字輩:“一時守定光國文邦德嘉施業必有令揚”。

浙江鄞縣柳氏字輩:“廉明文武世延良自永昌禮儀開賢哲中和啟瑞祥經倫裕士道爵祿燦官方惠洽聲名大功高學業揚”。

浙江麗水柳氏字輩:“吉象登景運毓賢良”。

浙江蘭溪柳氏字輩:“仕崇良世思希彥一汝生鵬啟瑞喜全成克遵祖”。

浙江興化柳氏字輩:“畢宗本大長慶德永正佳先行仁義禮興萬國治平”。

安徽

安徽潛陽柳氏字輩:“鼎仟汝太斗仕伯得從長盛宏遠光先世大榮紹基賢勝應錫昌書聲繼起揚”。

安徽廬江柳氏字輩:“貴茂本仲景文希邦善生拱昭慈來許繩其世德中正傳家吉士光國科第甲鼎書業黃金”。

安徽臨泉柳氏字輩:“洪懷西兆廷世”。

安徽合肥柳氏字輩:“宗之永遠聖詩書百世昌”。

江蘇

江蘇彭城柳氏字輩:“方振憲良鴻恩思禮”。

江蘇鎮江柳氏字輩:“立孝義克宋”。

江蘇邳州柳氏字輩:“雅如錫昭啟英雄化元祥之朝子彰大臣中步履雲緒隆濤伯九鴻鳴俊時達福澤恩傳遠昌光繼世長”。

江蘇鎮江柳氏字輩:“肇圖書傳世忠厚貽家”。

江蘇長橋、河南郟縣、浙江蕭山柳氏字輩:“柳宗肇叟必應福人(孟光如春)可鳳生昌世廷先啟正大克樹家聲宏基聿建貽澤永敦士希篤學國重顯名道尊業懋其再延承”。

江蘇江陰柳氏字輩:開廣成先文

貴州

貴州六盤水柳氏字輩:“洪詩元永維興家國書承權訓和紹惠德恭儉慈讓中正遠揚寬譽瑞智禮易賢良俊傑統敘福厚澤長博學萬達富貴榮昌”。

貴州柳氏一隻字輩:“世大祖宗元人文太運開傳家敦和誨華國潤鴻才輔佐遵威遠孝義重寶珍後裔昌萬代富貴應時來”。

貴州柳氏一隻字輩:“毅元茂蹤緒榮發伏宗國肇謨枝”。

貴州畢節柳氏字輩:“春占明榮祖德長”。

重慶

重慶柳氏一隻字輩:“縉仕一元玉映朝國文明繼興榮承祖宅忠厚傳家世代福德克昌後昆夢昭鴻業筆練思權勛銘竹帛”。

重慶城口柳氏字輩:“朝邦開泰運國正興賢良明德家聲遠懷仁世代昌敬元登顯爵崇禮應文光孝友恆思治順和永發祥”。

重慶梁平、湖北麻城柳氏字輩:“國仕文朝學天德大廷儒純興善繼祖永詩玄承道”。

重慶合川淶灘、龍市柳氏字輩:“迪先玉文國,天啟正乾坤。家慶興萬代,安樂得太平。”

雲南

雲南昭通柳氏一隻字輩:“鼎國幫家子茂仕登時文春耀成芳元再立堯添順舜常明萬世新永遠步升雲”。

雲南昭通柳氏一隻字輩:“世代文光有一品正當朝中心維和順財源茂盛發”。

雲南會澤柳氏字輩:“忠廷開國成都德禮玉尚康林”。

江西

江西都昌柳氏字輩:“文章華國詩禮傳家言紋先訓行敦永隆英賢繼美德義尊榮綿遠福慶光顯錫榮時期通泰法祖紹宗”。

江西湖口柳氏字輩:“文章華國詩禮傳家存仁秉直守正效忠時逢世泰遇際盛隆河東繼美光顯錫榮學期遠大嗣祖紹宗”。

江西橫峰柳氏字輩:“上佑乾珍太詩書兆永昌”。

福建

福建壽寧柳氏字輩:“世必榮昌……”

福建南安柳氏字輩:“學啟光明孫勝宗德家傳詩禮世上思忠心”。

福建翔安柳氏字輩:“國貞習瑞朝任秉惟世步青雲大振家聲孫支挺秀功武奮興金榜題名士誠有志上達玉京”。

河北

河北滄州柳氏字輩:“森尚國大成長潤春桂隆樹文世茂永誌鴻玉振庭”。

河北柳氏一隻字輩:“清盛福遠玉紹蘭登雲州”。

陝西

陝西橫山柳氏字輩:“懷鳳登占彥”。

陝西綏德柳氏字輩:“光懷恩翰鴻年”。

陝西柳氏一隻字輩:“善守德業念良正”。

河南

河南鄭州柳氏一隻字輩:“福祿名位順天錫文學道德清心毅魁元應成先振業富貴永慶百萬世”。

河南鄧州柳氏字輩:“正大光明立身行孝”。

河南開封杞縣柳氏一字輩:“金長付”

廣東

廣東河源柳氏字輩:“子山經賢發青允孫森顯”。

山西

山西柳林柳氏字輩:“應士幫天福德光步成長”。

四川

四川洪雅柳氏字輩:“茂仲應萬至今文元春秋四季豐盈龍虎挺光瑞騰卿相在玉榮遠承先啟後昆倫”。

遼寧

遼寧鞍山柳氏字輩:“鑫廣殿春長興家業強”。

天津

天津靜海柳氏字輩:“唐殿仕地崇中”。

廣西

廣西柳江柳氏字輩:“世有如葉士含振樹乘繼長榮”。

黑龍江

黑龍江柳氏一隻字輩:“萬天德廣成春”。

吉林

吉林扶餘柳氏字輩:“文芝常春世連永萬克”。

其它

柳氏一隻字輩:“大文章必以經書為本增富貴定知禮樂當先”。

柳氏一隻字輩:“順金成樹……”

柳氏一隻字輩:“章配箱宗春成(法海盛漢富申)元桂玉永慶”。

柳姓姓氏名望

柳公權行書 柳公權:字誠懸,唐朝京兆華原人。著名書法家,擅長楷書,結體勁媚,法度謹嚴。世稱“顏筋柳骨”。所書碑刻,傳世者有《送梨帖跋》、《玄秘塔》、《金剛經》、《神策軍碑》。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河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稱柳河東。柳宗元是中唐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哲學家,與韓愈齊名,並稱“ 韓柳”,詩文皆工,尤擅長散文,峭拔矯健,寓意深刻。後人因其在文學上的卓越成就,故建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墓,以示紀念。傳世有《柳河東集》,也稱《唐柳先生集》。

柳敬亭:(1587~1670?) 名逢春,秦州人。明末著名的說書人。本姓曹,為避仇家而流落江湖,休於柳下,改姓柳。曾入左良玉幕府,良玉敗,又游松江馬提督軍中,終不得志。善說書,使人駐足聆聽,樂而忘倦。

柳莊:(生卒年待考),春秋時期衛國人。著名衛獻公之大夫。

柳世隆:(生卒年待考),蒲州解人。著名南朝宋國大臣。好讀書,善彈琴,通術數,著《黽經秘要》。

柳元景:(生卒年待考),字孝仁;河東解縣人(今山東臨猗)。著名南北朝時期宋國名將。

柳亨:(生卒年待考),字嘉禮。著名隋朝大臣。終檢校岐州刺史,贈禮部尚書、幽州都督,諡曰恭。

柳彧:(生卒年待考),字幼文,柳卓七世孫,柳仲禮之子。著名隋朝大臣。

柳沖沖:(生卒年待考),唐朝初期人。著名姓氏學鼻祖。唐太宗命諸儒撰《氏族志》,柳沖沖在此期間撰有《大唐姓系錄》二百卷,並與柳芳合撰有《永泰譜》,指導柳璨撰有《韻略》等,從此開創了中國各姓氏研究和家譜創建之先河。

柳公綽:(生卒年待考),字寬;京兆華原人。著名唐朝大臣。

柳澤:(生卒年待考),蒲州解人(今山西運城解州鎮)。著名唐朝政論家。哲學上,堅持老子“不見可欲,使心不亂”的觀點;政治上,提出若干改革措施,極富進取精神。

柳奭:(生卒年待考),字子邵;蒲州解人(今山西運城解州鎮)。著名唐朝大臣。唐高宗宰相,累遷中書舍人,拜兵部侍郎,再遷中書侍郎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拜相,任中書侍郎,翌年改任中書令,兼修國史。永徽五年,晉升皇后的外孫女漸被疏遠,柳奭請辭被免,左遷吏部尚書。皇后廢,累貶愛州刺史。後以大逆罪被誅。

柳冕:(生卒年待考),字敬叔;蒲州河東人(今山西永濟),著名唐朝大臣。官御史中丞、福建觀察使等職,主張文章必須闡發“六經”之道,為韓愈文論之先驅。

柳永:(公元980~1053年),原名三變,字耆卿,又字景莊,排行第七,又叫柳七,官至屯田員外郎,故稱柳屯田;祖籍河東(今山西),後徙居福建崇安。著名北宋詞人。

柳開:(公元947~1000年),原名肩愈,字紹先(一作紹元);後改名開,字仲塗,號東郊野夫、補亡先生;大名人(今河北大名),著名宋朝散文家。

柳貫:(公元1270~1342年),字道傳,自號烏蜀山人;婺州浦江人(今浙江蘭溪橫溪鎮橫溪村七架屋祖宅)。著名元朝文學家。官至翰林待制。著有《柳待制文集》。

柳逢春:(公元1587~1670待考),原名曹永昌,字葵宇,號敬亭;祖籍南通余西場,生於江蘇泰州。著名明末清初民間評話藝術家。

柳如是:(公元1618~1664年),女,本姓楊,初名隱,後名愛,字影憐,婚後稱河東君;吳江人(今江蘇蘇州,一說浙江嘉興)。著名清朝初期詩人、畫家。明末曾為江南名妓,後嫁與文學家錢廉益為妾。其善畫,白描花卉,雅秀絕倫,山水石竹,淡墨淋漓。又博覽群書,著有《戊寅草》、《柳如是詩》等。

柳遇:(生卒年待考),吳縣人(今江蘇蘇州)。著名清朝畫家,工人物、樹石。

柳土育:(生卒年待考),江寧人(今江蘇南京)。著名清朝畫家。其所繪山水遒逸蒼茫,亦工書,善詩。

柳亞子:原名慰高,又名人權、棄疾,字安如,一字亞廬。江蘇吳江人。同盟會會員,主編《復報》第一至十一期。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等職。著有《磨劍室詩集、詞集、文集》、《柳亞子詩詞選》,輯有《蘇曼殊全集》、《孫竹丹烈士遺集》等。

柳元麟:(1906~1997年),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雲南反共救國志願軍總指揮。

柳際明:(1899~1976年),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七十五軍軍長。

柳樹人:(?-1942年),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二〇〇師第五九九團團長。

柳哲生:(1914~1990),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空軍少將,獲蔣介石親頒九星星序勳章,著名空戰王牌。

柳傳志: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中共十六大代表,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柳雲龍:中國大陸導演、演員。

柳翰雅:台灣知名主持人。

柳俊江:香港無線新聞港聞組、中國組高級記者。

柳英偉:香港職業歌手,曾在北美中國等地演出,知名度甚高。

柳裕展:台灣職業棒球選手,2009年效力於中華職棒兄弟象隊。

柳影紅:香港女演員,麗的電視第二期訓練班出身。

柳承志:當代世界著名術數研究家,周易學家,預測學家,著《家傳黽經秘要詳釋》,《柳氏家傳絕學輯要》,《柳氏家傳術數大成》。

柳海龍:當代中國散打的代表人物。

柳岩:1980年11月8日出生於湖南衡陽,中國內地女演員、歌手、主持人。

柳姓人口統計

柳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上名列第一百三十位,人口約一百四十萬三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2%左右。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