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袁姓,中華姓氏之一,其人口在全國姓氏中排名第33位,人口約有73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0.58%。主要出自媯姓,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為古帝王虞舜之後,始祖是袁濤塗。 [1-4] 

袁姓歷史發展

袁姓姓氏源流

一、袁姓源於媯姓,出自西周時期陳國開國君主陳胡公滿之裔孫伯愛,屬於以先祖名字為紙。

據唐朝學者林寶所著的《元和姓纂》載,袁氏源於“媯姓,舜後陳胡公滿之後。胡公生申公,申公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恬,恬生仲牛甫。甫七代孫莊伯,生諸,字伯愛,孫宣仲濤塗,以王父字為氏。字或作‘愛’‘轅’, 其實一也“。由於上古時期,愛、袁、轅、猿、榱、援同音同用,所以愛姓也作袁姓。

二、袁姓源於姬姓,出自軒轅氏皇帝居所轅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軒轅氏,又稱玄袁氏,為少典氏之子,因共族擅製作大車轅,駕車周流天下,故而稱軒轅氏。其居住地又因黃帝軒轅氏而命名軒轅之丘,軒轅氏起兵革炎帝,以車帳相結為營,世稱“行轅”。軒轅氏初建都於有熊之墟(今河南新鄭州),在所居之地,有族人以轅為名命稱其邑,後稱為袁邑。其後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袁,後衍遷河北,是為河北袁氏。

三、袁姓源於改姓,屬於長者賜姓為氏。

據史書《明史》記載,明朝崇禎年間,山東東明人袁葵任洪洞縣令時,在災荒之年收養了數百個百姓遺棄的幼兒。災荒過後,袁葵又讓百姓們各自把孩子領回去。在袁葵離任時,這些百姓紛紛抱著曾被袁縣令養育的親骨肉,懇切要求讓這些孩子隨袁葵姓。請他一一賜予他們名字。袁葵滿足了他們的要求。這些外姓的後裔子孫為紀念袁葵的恩德,大多世代稱袁氏。

四、袁姓源於漢化改姓為氏

1、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皇族拓跋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鮮卑拓跋氏族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於太和十八年( 494年)遷都洛陽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其中即有胡姓漢化的內容。他將皇族姓氏“拓跋”改為漢姓元氏,成為朝中第一姓, 自己就稱為元宏。到了隋朝時期,一些拓跋氏後裔已經分不清元、袁二姓的區別,故而有稱袁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2、源於高車族,出自魏晉南北朝時期高車族袁紇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3、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土默特部乞袁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紙。

4、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今滿族、瑤族、彝族、白族、朝鮮族、藏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袁氏族入分布。  

袁姓遷徙傳播

自春秋末,袁姓一直活躍在河南一帶。袁氏早期主要是在其發祥地河南發展繁衍,其發展中心為陳郡,尤其是汝南,秦漢時期袁 氏以向外地播遷。

到漢朝,形成了以汝南汝陽(今河南汝南)為中心的大姓。從袁安以下的四代人都做到太尉、司徒、司空的高位。如果說汝南袁氏在東漢時大放異彩,強盛了百餘年並上演了由盛而衰乃至最終湮滅的歷史悲喜劇的話,那麼從曹魏至隋唐長達數百年的時間內,由陳郡(當時為陳國,後改為陳郡)袁氏唱主角,再創袁氏家族史上的輝煌,對袁姓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陳郡的袁氏自東漢袁滂任司徒開始,曹魏,晉朝至隋唐,人才輩出,子孫連續13代都有人擔任重要職務,活躍在政壇將近600年,權勢顯赫。由於戰亂、官職調遷等原因,陳郡袁氏與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許多支脈,如袁干的後裔有一支徙居彭城(今江蘇徐州),還有一支徙居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南);袁紹的後裔有一支徙居東陵東光(今屬河北);袁術的子孫分散於江、淮間,有一支居住在襄陽;袁渙的後裔有一支徙居京兆(今陝西西安),又有一支徙居華陰。

袁姓最早發源於今河南淮陽一帶,世居陽夏,至西漢時,其子孫世代為官,地位顯赫,成為當地一大望族,陽夏是袁氏的祖居地,該地晉代屬陳留,所以袁氏以陳留郡最望。此後,遷徙各地的袁氏多為陳留分支,他們都以‘陳留”為其堂號,至東漢,遷居汝南的袁氏發展形成了當地的一大望族。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唐,袁氏後裔,因仕途、避難等原因形成眾多支系,在北方的廣大地區及江南的許多地方,經過不斷的繁衍、發展,成為當時望族,形成了彭城、京兆、東光、太原、華陰、襄陽、濮陽、宜春等郡望。

宋朝時期,袁姓大約有26萬人,以人數算宋朝第六十二位大姓。湖南。南宋有史學家袁樞為建安人(今福建建甌),說明南宋以前,已有袁氏徙居福建。據《袁氏族譜》記載,袁安第38世孫袁志君因任廣東布政使,自江西信豐遷至廣東東莞溫塘茶園定居,為廣東袁氏開基始祖,其後裔分居興寧、梅縣區、惠陽區等地。

明朝,袁姓大約53萬,為明朝第三十六大姓。袁姓人口增長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宋、元、明600年袁姓人口主要向東南和南部地區遷移,而四川地區的袁姓人口萎縮嚴重。明末,袁姓也進入了台灣,袁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南部向西部、華中、華北回遷。

袁姓南遷始於唐代以前,至宋時,已成為南方的一大望族,其中以浙江、江蘇、江西分布最多,袁氏入閩始於宋代以前,宋代以後便自福建遷入廣東等地,明、清之際袁姓已遍布我國廣大地區,在廣西、雲南等省境的瑤族中,袁姓為大姓。  

袁姓人口分布

袁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七位,屬於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七百三十萬一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58%左右。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河北兩省,大約占袁姓總人口的23%。在北方,河南、河北是袁姓聚居地;在南方,袁姓人口在江西、江蘇、四川、浙江、湖北,這五省又集中了38%。袁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總體而言,南方袁姓人口超過北方。在台灣省的百家姓中,袁姓居第94位,他們大多是清朝時期和1949年左右從中國大陸遷居來此,主要聚居在台北、新竹、南投、嘉義、台南等地。在國外,袁姓僑居地集中在東南亞各國及歐美一些國家;還有些僑居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

袁姓姓氏文化

袁姓郡望堂號

●郡望

陳郡:秦置陳郡,治所在陳縣(今河南省淮陽)。西漢為淮陽國,東漢為陳國,獻帝時改陳郡,均治陳縣(今淮陽)。隋唐為陳州淮陽郡。此支袁氏為濤塗直系商孫。

汝南郡:漢時置郡,治所在上蔡(今屬河南省上蔡西北)。東晉治懸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此之袁氏為陳郡袁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袁安。

河南郡:漢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陽(今河南省洛陽)。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

彭城郡:指今江蘇徐州。秦置彭城縣。西漢後期一度以楚國為彭城郡,治所在彭城(今江蘇省徐州)。東漢建彭城國。以後或為彭城郡,或為徐州,均治彭城。彭城縣於元初撤銷,併入州治。此之袁氏出自陳郡,為袁生之後。

東光縣:西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以秦時胡蘇等地置東光縣,治所在今河北東光。京兆郡:漢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為三輔。魏改建京尹郡,“尹” 為太守。唐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

華陰縣:春秋時晉地。漢高帝八年置華陰縣,以在華山之北,故名。治所在今陝西省華陰市。太原郡:秦漢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治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太原市)。以後宋、金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以來省會都在此地。

濮陽郡:地在今河南省濮陽西南,古黃河南岸。漢魏為東郡治所。晉建濮陽國,改濮陽郡,均治古濮陽。北魏移濮陽郡治所於鄄城(今山東省鄄城北)。隋唐濮州濮陽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後德勝北城為濮陽,就在黃河邊上。這一-帶是河道變動頻繁之處,宋金之際,黃河主流南趨,濮陽便遠離黃河。

陳留郡:秦時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開封東南陳留城。歷代均置。1957年併入開封縣。又西漢為陳留郡,治所在陳留縣。北魏時治浚儀,隋唐為汴州陳留郡。

襄陽郡:東漢時置郡,治所在襄陽(在今湖北省襄樊)。隋唐為襄州襄陽郡,宋為襄陽府,元改路,明清仍為府,民國廢府。此支袁氏出自汝南郡,為袁術之後。

宜春縣:隋置袁州,治所在宜春(今屬江西,漢即名宜春,晉為宜陽,隋恢復原名)。元為路。明清有袁州府,民國廢府。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市。  

●堂號

臥雪堂:東漢袁安沒做官的時候,客居洛陽,很有賢名。一年冬天,洛陽令冒雪去訪他,他院子裡的雪很深,洛陽令叫隨從掃出一條路才進到袁安屋裡。袁安正凍得蜷縮在床上發抖。洛陽令問:“你為什麼不求親戚幫助一-下?”袁安說:“大家都沒好日子過, 大雪天我怎麼好去打擾人家?”洛陽令佩服他的賢德,舉他為孝廉。這就是臥雪堂的由來。

守正堂:袁安為人嚴謹,後來做了楚郡太守。當時楚王謀反,株連了數千人。袁安處理這個案子時,審清問明,釋放了四千多人。後來外戚竇氏擅權,袁安守正不屈,所以又叫守正堂。

以望立堂的有:陳郡堂、汝南堂、彭城堂、襄陽堂、河南堂、京兆堂、太原堂、濮陽堂、陳留堂、宜春堂、華陰堂、東光堂。

此外還有:懷楚堂、維則堂、介禳堂、介江堂、介祉堂、宗臣堂。  

袁姓宗族特徵

1、在漢晉南北朝時期,代有才人出,風光貴顯千餘年,為世人所敬仰。

2、字行輩份嚴謹有序。如江蘇丹徒袁姓一隻字行輩份排語為:“恭寬信敏惠,仁義乃賢師,忠孝承家學,道德培福基。”

袁姓宗祠楹聯

●四言

揚風惠政;臥雪清操。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疏陳五弊;曲列三絕。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明朝進士愷,字伯順,聊城人。崇禎時,由推官入為給事中,上疏陳時弊五事,因語侵僉都御史宋之普而遭貶。下聯典指西晉吳郡太守袁松,博學能文,曾著《後漢書》百篇。他性情秀遠,善長音樂,其歌《行路難》,聽者無不落淚,與羊曇之唱樂、桓伊之輓歌,並稱“三絕”。

書藏萬卷;筆掃千軍。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朝進士愷,字伯順,聊城人。崇禎時,由推官入為給事中,上疏陳時弊五事,因語侵僉都御史宋之普而遭貶。下聯典指西晉吳郡太守袁松,博學能文,曾著《後漢書》百篇。他性情秀遠,善長音樂,其歌《行路難》,聽者無不落淚,與羊曇之唱樂、桓伊之輓歌,並稱“三絕”。

受益惟謙;有容乃大。

——袁可立撰袁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袁粲,為劉僧敬所害,其子以身衛父。粲曰:“我不失為忠臣,汝不失為孝子。”遂俱死。下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袁安、子袁敞、孫袁湯、曾孫袁逢,時謂“四世三公”。

忠臣孝子;四世三公。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南朝梁國的袁昂,雅有人鑒,入其室者稱“登龍門”。下聯典指晉朝時期的袁宏,於軍中作書,倚馬立就。

●五言

撫射銜道義;接武在文章。

——康有為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七言

到處自開詩世界;無人不拜老神仙。

——此聯為黃之紀贈清朝詩人袁枚聯

黃初詞賦空千古;白下江山送六朝。

——孫子瀟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明德自有達人後;忠臣心求孝子門。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才捷當庭賦銅鼓;節高臥雪對梅花。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清朝朝時期的詩人袁枚(公元1716~1797年)的事典。袁枚字子才,號簡齋,別叼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乾隆進士,入翰林。任縣令時。推行法制,不避權貴,有政聲。後不復仕,於南京小倉山築隨園,創作詩文。其文學觀主要表現在《隨園詩話》一書中。下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司徙袁安,字邵公,汝陽人。

●八言及上

君子之品,生命不息;象載德袁,游袁天下。

——袁繞進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叱逆懷忠,誰出其右;負圖衛主,重義予生。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隋主宮人,司花美眷;隨園女弟,小草樓居。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隋朝時期的袁寶兒,下聯典指清朝時期袁枚的妹妹袁靜宜。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

——此聯為明末大將著名軍事家袁崇煥自題聯。

政得民心,後刺史稱前刺史;春交郎手,小登科兆大登科。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父言慈子言孝職分當盡;書可讀田可耕世業悠存。

——清 袁賦誠《睢陽尚書袁氏家譜》

慎修三年修;追遠一片心。

——清 袁賦誠《睢陽尚書袁氏家譜》

崇德追范前烈遠;尚朴遺規後昆長。

——睢州袁雅堂墓表

水東追祖源,姓字嘗開傳帝後;埭南立門戶,農桑自可樂田園。

——此聯為安徽省蕪湖縣棣南街袁氏宗祠聯:上聯“水東”,指袁氏世代所居住的涇縣水(青弋江)東翟村;“帝後”,指袁氏來源於舜帝的後人陳胡公的後裔。

中世文成,有廷得鳳

圖乃宗大,同尚賢朋

廣昭法守,永慶安平

——河南濟源下街村袁氏族譜聯袁隨聖

袁姓文物保護

袁家山(15張) ●袁家山

袁家山又稱小蓬萊、呂祖廟,在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睢縣城東南隅,是一處全國罕見的明代船形建築群,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刊道藏輯要·呂祖聖跡輯要·在陸肇祥》記載:“襄邑(今睢縣)有袁家山,明兵部尚書袁可立在陸園地也。”

從清代《睢州城池圖》上看,袁家山建於袁可立尚書府第以南,與明崇禎帝賜修的東西兩座袁尚書大石坊恰對峙在一條中軸線上,十分威嚴壯觀。袁家山的建造很有氣勢,前有山門,中有大殿,後建望月台,台上有八仙亭,台下有純陽洞,洞中置呂洞賓木雕臥像,形象栩栩如生。山上蒼松翠柏,山下水波浩淼,數百年不減雄偉壯美之色。明代的董其昌、王鐸、錢謙益、孫承澤、方以智、侯方域都曾在此把酒待月,登高作賦。有詩讚曰:“金縷歌終撒瑟期,露盤丹爐幾遷移;蓬萊盛事原難紀,但錄當年待月詩”(《睢州志·藝文》)。王鐸於崇禎六年曾在此作《甘露台》詩而為此山增色。

書畫鑑賞家張庚在《漫成》一詩中寫道:“袁家山頭晴靄暖,大佛寺前春流淙”,可見袁家山在清代早期就是睢州城內著名的勝跡。清道光二十九年,睢州知州范陽洵率幕僚大修袁家山,事成後,州中名士各撰聯題額,有詩賦曰:“花明柳暗兮恍是仙源,吹笛鳴劍兮鶴唳青天;神其醉止兮洞中高眠,佑我蒼生兮億萬斯年”,由此可想見袁家山當年之盛。袁家山建築古樸典雅,氣勢雄偉,已歷滄桑四百載,雖歷遭地震水火,數劫不毀。昔日的袁家山道場每年農曆四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尚有規模盛大的廟會,尤其是四月十四日呂祖誕辰禮節最盛,吸引著周邊方圓百里的善男信女。

●袁林

袁公林(12張) 袁林,也稱袁公林,位於安陽洹水北岸之太平莊,南臨洹水,北望韓陵,東接御道,西依京廣。是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袁世凱的墓地所在。

袁林建築群仿明清帝陵建築形制而規模略小,袁氏墓塚則仿美國第十八任總統格蘭特瀕河廬墓的形制修成,為內包水泥,外砌石牆的獨特歐式風貌。照壁、牌樓、碑亭、東西配殿、景仁堂、墓台等建築,以神道為中軸,分布其間,布局嚴謹、錯落有致,既承襲我國傳統建築規制,又吸取西洋建築風貌,形成了中西合璧、風格迥異的陵園建築特色。現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河南省僅存的少數幾個官式建築群之一。

袁姓家譜文獻

河南睢縣《睢陽尚書袁氏家譜》,清順治十八年袁賦誠、袁賦正等纂修,手抄本。公元1986年《睢陽尚書袁氏家譜》之重修母本。

安徽廬江潛川袁氏宗譜分為聚、興、廣三之派系,清康熙二十五年(1486年)創修,民國五年(1916年)六修,中華人民共和國,2010年七修。

浙江富陽東安袁氏宗譜,袁若啟等纂修,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寧鄉溈寧袁氏重修支譜,袁必魁修,袁必紳纂,清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木刻活字印本。

袁錫齡纂修的芝陽袁氏族譜,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鄉袁氏續修族譜,袁忠信、袁邵周修,袁文城、袁鴻量纂,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宗臣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洹上私乘(袁世凱家譜)袁克文修撰。【註:現存地:美國;譜祖地:河南項城;卷數:7卷。】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本。

母德錄家譜,袁保恆等修撰。【註:現存地:美國;譜祖地:河南項城;卷數:21頁】宣統辛亥年(公元1911年)本。

寧鄉溈寧袁氏亘修支譜,袁妙生纂,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上虞小越袁氏宗譜,袁耘纂修,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合江袁氏族譜,袁右督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

丹徒袁氏支譜,袁敏榕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咸寧龍潭袁氏族譜,袁德銓(鑒衡)修,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印本、2011年再修。

民國梟雄袁世凱家族宗譜以“汝南家聲舊,舜裔世澤長”自詡,其家譜經歷了兩次修撰:一為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袁道渙撰;一為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修撰。

山東棗莊袁氏(鄫城袁氏石溝營支)乾隆四十四年修撰兩冊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袁氏族人為聚族睦親,又新修了一些家譜。

如:

浙江東安袁氏宗譜十二卷。

浙江錢塘袁氏族譜兩卷。

浙江石門袁氏宗譜一卷。

浙江慈谿竹江袁氏宗譜。

湖南袁家橋袁氏續修家譜四卷、首一卷。

湖南袁氏七修族譜七卷,首兩卷。

湖南中湘百井袁氏七修族譜。

湖南百井袁氏九修族譜十七卷。

湖南新窯袁氏四修族譜六卷,首兩卷、末二卷。

四川監邑袁氏麟亭宗譜。

四川袁氏族譜一卷。

四川袁氏家譜一卷。

河南《睢陽尚書袁氏家譜》,1986年修,2003年再修。

湖南袁氏三修族譜九卷,首兩卷。

湖南汝城上流袁氏族譜不分卷。

湖南永興板橋敦本堂袁氏族譜共分十卷,1994年重修。

山東棗莊袁氏(鄫城袁氏石溝營支)1992年續修袁氏族譜兩卷

袁姓字輩排序

湖南湘陰《石園袁氏族譜》字輩

亢宗文志大奇,偉添時奉尚興應啟富貴生成家國綱紀,先民有作,景行維賢,永世克孝,德備才全,

湖南瀏陽石圍袁氏的字輩(自第二世始):

宗文大志,奇偉時添奉尚應興啟富生貴成家國光,名登榜首,宦紹汝南,鴻禧永錫,萬世其昌。

全國通用袁氏字輩:“正大光明衛偉國華學善先德道傳鴻發修天立宗慶功耀家”。

河南睢縣睢陽尚書袁氏字輩:“水從美德俊 忠孝興天長 續志聖賢繼 詩信頌華堂 乾方昭九川 恩惠普海洋”。

河南汝州寄料袁家莊:“山佰銀丙福,學光德潤相,顯達錦澤隆,明慶瑞治華(本支同河南伊川袁氏同出一脈,其對應為福—道,學—學,光—書其後一一對應)”。

河南伊川袁氏字輩:“鵬登高振世 有用正平章 道學書中化 安全自定邦(道光四年正月) 德志恩光良 永惠明潤祥 建貴紹昌耀 進玉景偉剛”。

河南省柘城縣袁姓字輩:心克樹慶丙繼康......

河南省光山縣袁姓字輩:正殿傳輝彩,儒登映茂遲......

山東棗莊袁氏(鄫城袁氏石溝營支)12-47世字輩:廷龍克漢,今昭成憲(現),傳毓(玉)輝榮,敬為法守,衍慶澤長,紹修新德,培正永昌,蘊繼生化,熙雍藩祥。

安徽廬江縣潛川袁氏宗譜字派引:“棕依得勝,克培乃心,由之昌永,光家有人,作熙朝瑞,為上世民,建業守信,立愛成春”

安徽合肥市肥東縣臥雪堂袁氏宗譜:士志於道,崇德之家,學文有慶。

安徽濉溪縣臨渙鎮袁氏字輩:“宗正永世成,立本昌自明,興家為從化,長盛榮光華”

安徽濉溪縣孫疃鎮袁氏字輩(祖籍起源河南,後遷至安徽袁店,最後遷此地):克登應希,化行楠(讀“南”音)邦,新法嚴權,常慶永光。

江西宜春袁氏字輩:

仲房寧支派:“輝亮超芳顯耀元生光先任遠淑旭”;

仲房芝支派:“桂松五業標示梅定友宜招瓚賢球完玠漢歷貴良萬莊蒿貫仁永俊爵海木花田畝苖端崇林錫甫佐干呈穆豪祚魁舜霖衡斗朔望念”;

季房寧支派:“桂橋松標柯林彩樟慶靡旺東涼奉幅洪諒槐都雲賃朝鳳高升享錦繡進達選周通遵逵連盈義禮智信和睦鄉珍湖寶聯珠球瑾祥璋溫浪良恭讓儉鰲綸紀定芎芥芨芙芬樹杏傑杓森東梁受材烘蚨見喜宏祿文陽秀祥登”;

潤房寧支派:“陰惠敏越廣陸久忠”;

秉房寧支派:“榮弦魁瑞科鹿福壽明廷振富貴興昆岳倫漢選”;

往應房寧支派:“游汼莊敬蒞威”

國房寧支派:“川蘊美華麒”;

秀房蘭支派:“原亨利貞溪嵐錢紀曉觀瞻紋經益圃旺秀揮芫望樹橋江逢馨滕牙珠頂枘戶成名位壽承京綱舒安守宅室定宗宇荷莊華翼清英金莖荄芬蒂葩業測甸宦宮熏蒸吐艷湧田莊”;

橫塘孝顯支派:“仲庭雲則世文亨魯光良欽業繼一克振起芳寧士之升立登永茂成兆昌大樂平吉斯悅慶安發”;

上高茜坑支派:“熙開黃道……”

江西永修袁氏字輩:“合起文名盛,洪濤自汝陽,徽猷勤遠紹,立世永和昌”

江西吉安倫樂堂:...慶振興繩武光先....

江西興國和尋烏袁氏字輩:“若尚尊靚敬祖養才育英”

江西永豐袁氏字輩:“智信范先徽偉勛直邦基章協慶景泰繁大堪永期”。

江西永豐黃竹坑字輩:“······邦欲舉飛鴻志······”

江西寧都袁氏字輩:“已近添子上頂宗昌承厚德明揚邦國震加深□安國登得發師朝中正華時玉文明代成恩大起家”。

江西新余袁氏字輩:“紹啟洪忠英銳簡以國仕一(維)世(彩廣)騰(文偉大)鳴(曰(鳴)宗(思清)上(增)樹定升為愈效福華昌”。

江西南昌袁氏字輩:“雲修振承啟厚基德培之鴻業心長普天慶光有照勤儉興家寶學書榮身法忠孝定恆昌華夏先實邦聖賢傳達道慈善世澤常”。

江西豐城袁氏字輩:“刻文少憲正經仁斯啟本”。

江西修水袁氏字輩:“滿景志豪……”

江西樂平堂袁氏字輩:“小千萬紹相次興罕創展府廷表漢清順法湧源浹溥溶滄池漭沆汾沄沸渭泡溲泛水疌)灉潛沱濆汧汜瀾湄津洛汭洚灃沇菏汶源深流遠長存”。

江西樂安袁氏字輩:“紹南求宗遠尚惟再達道履一汝應圖萬世承恩德復觀光上國孫謀啟後昌豫泰恆臨宅名壽齊日月祿佐永綿延文章顯登科訓厚繼書香”。

江西吉安、吉水袁氏字輩:“羲道永恆寧鳳彩壽昌遴祖紹順立承宗正安邦國肇本家之良文民發其祥”。

江西廬陵袁氏字輩:“文興開玉禮安勝紹志明騰仁義系德忠朝師正華時玉維榮道”。

江西青原袁氏字輩:“景仰欽明世治新欣逢廣運經書呈文章華國光先烈詩禮傳家啟盛名”。

江西太和袁氏字輩:“啟文士在學興發開”。

江西清隱子穀旦房袁氏字輩:“信豐安西贛州窯坑南康潭口顯建欽朝仁德世泰永昌文華正國寶道學作邦光豪傑鍾靈秀英賢薈萃良傳家惟禮教庭訓紹書香甲第宏開發名才尉起長淵源興富貴萬代兆喜祥”。

江西撫州袁氏字輩:“觀光上國……”

江西安義袁氏字輩:“先後昆世業衡”。

江蘇沭陽袁氏字輩:“國耀玉紹武衛偉國華昌”。

江蘇泗陽袁氏字輩:“伍禮大峰同升益泰”。

江蘇如皋袁氏字輩:“宇朝長德本強瑞”。

江蘇揚州袁氏字輩:“永恆長青……”

江蘇蘇州袁氏字輩:“金(敬)承(誠)善正若履(呂)有恆守”。

江蘇宿遷袁氏字輩:“學丙文光彩鳳碩章廣修庭訓家謀永昌”。

江蘇豐縣袁氏字輩:“道開永毓長興隆吉慶昌令德有天佑敬修啟禎祥樂聖成恩厚經緯效宏章正發建新景晉憲貫英芳”。

江蘇徐州袁氏字輩:“學振道紹武衛偉國華昌”。

江蘇徐州西北郊袁氏字輩:“洪大士兆(朝)步用忠孝作基以禮讓為先”。

江蘇睢寧袁氏字輩:“崇本樹宗保世永裕”。

江蘇睢寧劉圩、袁圩、袁前樓、袁集袁氏字輩:“樹美秀從雅幫修祺”。

江蘇連雲港袁氏字輩:“極玉振紹武衛偉國華昌”。

江蘇邳縣袁氏字輩:“天熙(希)道懷鳳震啟宗福增大自成克都”。

江蘇新沂袁氏字輩:“天熙(希)道懷鳳震(允)啟(加士)宗福增大(以)自成克都”。

江蘇新沂港頭袁氏字輩:“光三春景,一修厚坤。”

江蘇濱海袁氏字輩:“賀德於九高”。

江蘇濱海袁氏字輩:“元 䋼鏞松彭麟君,生有必聞步學定;震輔玉朝廷立廣,...”

江蘇海安袁氏字輩:“日新辭德乃克永昌”。

江蘇鹽城袁氏字輩:“賀德於九高”。

江蘇射陽袁氏字輩:“國井世友克 吉建方貴本 立子畢廣昌 學以致其道”

浙江諸暨袁氏字輩:“成富蔭義旭曙晨憲拱忠良方楨燝增鈞潤啟昌宗凝承永世德龍章耀漢功荘敬裕寬仁千載慶光榮”。

浙江奉化袁氏字輩:“念小細從佰千萬億兆孝友睦淵任恤智廷應宗孟宏學顯(孟仲季英)明廣升恆仁義忠信正大公平秉良直道天德維成介爾景福奕振家聲”。

浙江新昌碧溪袁氏字輩:“萬正建肇懋廣時興伯一開式光輝元明尊重孝友修德維新自求多福永振家聲”。

浙江新昌西山袁氏字輩:“校修明正……”

浙江嵊州袁氏字輩:“昭明志誠端正方福榮華富貴道德文章玉殿英雄忠和位育體用交通教化昌隆良知愛敬牲善從同能行恩恕元理本公毓才作聖長髮度洋顯名新啟智慧宏開”。

浙江慈城袁氏字輩:“登倫孝有大”。

浙江鄞縣袁氏字輩:“大承祖慶茂宏德光行之可久嗣世彌昌恩榮濟美益祚鍾祥雲礽繼起永保安康”。

浙江鑒橋袁氏字輩:“宏象開天永丕朝綱家傳忠孝世繼賢良同仁可久厚德必昌慶餘一本名振萬方”。

浙江寧海袁氏字輩:“良辰時光美,臣賢天子仁。士欽祖德,學顯朝廷。”。

浙江象山袁氏字輩:“汝世應弘道君懷尚國光繼安明聖治孝友永承昌克守先尊志齊開福慶長太和維正直積善起賢良”。

浙江龍泉袁氏字輩:“角其志斗玉山上必定榮華興發祥成世文明開金運善良億萬照書香”。

廣東台山福安村袁氏字輩:“修德明道尊賢尚能芳傳奕葉永世隆昌裔榮福厚家聲遠振本立邦寧國運長興”。

廣東台山赤溪鎮袁氏字輩:“永啟鴻優功廣大寧開經濟德宏深”。

廣東潮汕袁氏字輩第一支系:“巨朝仲廷大允若肖遠源通彥伯景舜子慶經卿天”;

廣東潮汕袁氏字輩第二支系:“元業公敦裕家修嗣弈芳明倫華國器康佑進年長”。

廣東韶關袁氏字輩:“景仰欽明世治新欣逢廣運經書呈文章華國光先烈詩禮傳家啟盛名”。

廣東始興袁氏字輩:“明叔財宏光學孝肇雲遠世盛家興”。

廣東汕尾袁氏字輩:“壽德容碧鳳我錫成居奇元勝占向聚桂學建家道克昌永世垂芳光明倫華國帝君振興邦”。

廣東饒平袁氏字輩:“角亢氐房心尾箕鬥牛女元業功敦裕嘉修嗣奕芳明倫華國器康衍晉年長”。

山東臨沭縣袁氏字輩:山東臨沭袁氏字輩:“文邦宗應成,之永天作大,京百世均照( 十五字用完後續)春堂青和久,守善惟端本,忠孝多毓祥,修齊重敦倫。

湖北咸寧龍潭袁氏字輩:“...天進思鑒興延勝惟正國忠繼仕世定袁宋德汝南肇起長髮其祥承先裕後永錫之光大啟人文萬代榮昌克繩祖武在振倫常”。(當代輩分:南-肇-起-長)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移山鄉袁氏宗譜:“正世良大有,壹貳叄秀明,忠孝純祖武,詩書永代興,國家隆道德,仁義顯朝廷,文字先開瑞,云光啟継承。”

四川省廣安市棗山鎮、穿石鄉,華鎣市明月鄉,仁壽縣富加鎮袁氏字輩:“必克仲志永,思應庭仕宗。國正一文啟,宏開子有昌。道明尚大遠,紹基順承良。詩書輝祖澤,和睦兆先祥。百代衣冠整,淵源流自長。”

袁姓姓氏名望

袁姓先秦兩漢

袁盎:字絲,漢朝楚人,個性剛直,有才幹。漢文帝時名震朝廷,因數次直諫,觸犯皇帝,被調任隴西都尉,後遷徙做吳相,吳王優厚相待。他在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曾奏請斬晁錯以平眾怒,結果七國之亂平定後,他就被封為太常,顯貴異常。是《史記》與《漢書》兩大史書都有詳盡記載的袁氏頭一位揚名史籍的袁姓傑出人物。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商水西南)人,東漢名臣。

袁紹 袁紹:(?-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高水西北)人,出身於“四世三公”的官僚世家。東漢末年軍閥,漢末群雄之一。

袁術 袁術: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北)人。後漢末年的軍事家,軍閥。

袁姓魏晉南北朝

袁山松:西晉吳郡太守,博學能文,曾著《後漢書》百篇。他擅長音樂,與羊曇之唱樂、 桓伊之輓歌,並稱“三絕”。

袁宏:東晉文學家、史學家。

袁姓隋唐五代

袁天罡:唐初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唐朝官員。

袁郊:字之乾,一作之儀,袁滋之子,陳郡汝南朗山人(今屬河南),唐朝文學家。咸通時,為祠部郎中。昭宗朝,為翰林學士,又曾為虢州刺史。與溫庭筠友善。作有傳奇小說《甘澤謠》一卷,其中《紅線》一篇最為著名。

袁姓宋元

袁樞:字機仲,建安(今福建省建甌)人,南宋史學家。

袁姓明清

袁義:“可謂潛川(廬江)偉人矣”(引自潛川譜)。明太祖洪武開國功臣,官至左軍都督,追封威遠侯。其兄張德勝“捐濺血,竭忠於採石一戰”。本人“會與常(遇春)、徐(達)諸護國,並驅中原而威加海內”,“後征雲南,卒於楚雄”,“賜葬於廬江縣北鄉忠吳橋”。

袁宗道:(1560-1600) 明代文學家。湖廣公安人。與弟弟宏道、中道志同道合,人稱"公安三袁"。

袁宏道:(1568~1610) 明代文學家。湖廣公安人。與袁宗道、袁中道時號“三袁”。

袁中道:(1570-1623) 明代文學家。湖北公安人。與袁宏道、袁宗道合稱“公安三袁”,明代中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並稱“文三袁”,明末遼東,袁崇煥、袁可立、袁應泰並稱“武三袁”。

袁了凡:(1533-1606),初名表,後改名黃,字慶遠,又字坤儀、儀甫,初號學海,後改了凡,後人常以其號了凡稱之。明朝重要思想家。

袁可立:(1562年4月25日(二月十五日)-1633年11月12日(十月十一日)),字禮卿,號節寰,又號閒閒居士,睢陽衛軍籍,明睢州城(河南睢縣)內人。明代官員。

袁崇煥 袁崇煥:字元素,號(或字)自如,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廣州府東莞縣石碣鎮水南鄉(今廣東省東莞市)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明末著名政治人物、文官將領。

袁樞:字伯應,號環中,又號石寓,袁可立子。明朝書畫家、收藏鑑賞家、詩人。

袁於令:吳縣(今屬江蘇省)人,明末清初著名戲曲作家,作有傳奇八種,雜劇一種,另有小說《隋史遺文》。

袁江:字文濤。江蘇江都(今揚州)人。清代著名畫家。

袁耀:字昭道,江都(今江蘇揚州)人。袁江之侄。工畫山水、樓閣、界畫。畫風工整、華麗,與袁江相似。其精品有勝於袁江者。偶作花鳥,亦甚佳。乾隆十一年作《驪山避夏十二景》,乾隆四十五年作《阿房宮圖》,現藏南京博物院。約活動於乾隆中期。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別號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朝文學家。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選庶吉士,曾任溧水、江浦、江寧等地知縣。辭官後定居江寧。其詩文不拘形式,自成一格,著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等書,為“江右三大家”之一。

袁姓近代以來

袁世凱(10張) 袁世凱:字慰亭(又作慰庭),號容庵,漢族,河南項城人,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爭議的是戊戌告密事件,與日簽署二十一條,稱帝等。北洋軍閥首領,在辛亥革命後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在位期間積極發展實業,統一幣制,捍衛國土,維護了中國對蒙古和西藏的主權。建立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新式陸軍,創立近代司法和教育制度,重視教育,努力恢復中斷三百年的漢族文化。期初修改《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袁氏記法》並修改《大總統選舉法》等,後企圖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富國強兵,倉促稱帝,因尿毒症夭折。葬於河南袁林,現有袁氏故居。袁世凱去世後,北洋軍閥沒有了首領,中國陷入了數十年民不聊生的軍閥混戰狀態。

袁則留:(1913年12月17日-1969年8月31日),中國江蘇崇明人,為台灣戰後的技術官僚之一。曾任行政院美援會財務處長、台灣證券交易所第一任總經理、證券管理委員會(現已改制為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袁國強:(Rimsky Yuen,1964年-),香港資深大律師,廣東省全國政協委員。經梁振英提名,於2012年7月1日後接替黃仁龍出任律政司司長

袁木:1928年1月出生,江蘇省興化市昭陽鎮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兼國務院發言人,中共黨員,復旦大學本科學歷。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委。前國務院發言人、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會長及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曾任李鵬辦公室主任。

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平(今北京),漢族,江西省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現居住在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騰飛:著名歷史老師,北京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高級教師、歷史教研員,海淀區歷史學科帶頭人。

袁義達:歷任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室主任,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姓氏群體遺傳學研究,參加或主持過多項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際合作項目,共發表了40餘篇論文和多部專著,包括《中華姓氏大辭典》等。發現了中國人姓氏分布規律,創建了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學學科。

袁雪芬:中國越劇泰斗,工正旦,紹興人。她1933年開始學藝,先後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她認真唱戲,潔身自勵,持齋茹素。2011年2月19日下午2點,在上海逝世,享年89歲。

袁振西:1962年出生於陝西寶雞市,祖籍江蘇睢寧,現居北京,新長安畫派畫家,致力於學術前沿課題研究。

袁國平:(1906.5-1941.1.12),原名袁裕,字醉涵,湖南省寶慶(今邵東)縣人。早年隨田漢從吏革命文藝活動。 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2年春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因積極參加長沙學生運動,被選為湖南省學聯執行委員。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10月入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科學習。192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在安徽省涇縣茂林地區,曾發生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袁國平就是在這次事變中壯烈犧牲的新四軍重要將領之一。

袁守芳:吉林省吉林市人。195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共產黨黨員。1980年入讀解放軍政治學院基本系。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政治部主任,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91年1月任濟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1995年任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1996年任總政治部主任助理,11月任總政治部副主任。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中央紀律委檢查委員會委員,第十五屆、第十六屆候補中央委員。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5年晉升為中將軍銜。2000年6月21日晉升為上將軍銜。

袁俊:(1924-2004),江蘇省啟東市人。1940年參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參加新四軍。

袁子欽:(1908-1968),又名袁致卿。福建省上杭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袁昇平:(1912-2003),江西省吉安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袁明:袁明同志系山西省太原人,1923年10月出生,1938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194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政治指導員、幹事、科長、處長、師政治部主任、師副政委、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成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

袁也烈(1899-1976),湖南省洞口縣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幹事,國民革命軍葉挺部連長、營長、團參謀長、參加了北伐戰爭、南昌起義和龍州起義。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縱隊參謀長、第七軍第二十師團長。1939年後,任山東軍政幹部學校副校長、抗大一分校訓練部部長、清河軍區參謀長、渤海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縱隊司令員、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袁亮,1960年6月30日出生於安徽淮南,煤炭開採及瓦斯治理專家,煤與瓦斯共采理論主要奠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委副書記、校長

袁占亭,男,漢族,1961年9月出生,陝西扶風人,1983年9月參加工作,198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工學碩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蘭州大學黨委書記。

袁正宏,男,1966年1月出生於江蘇啟東,漢族,中共黨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

袁偉民:1939年7月8日出生於江蘇蘇州,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南京體育學院,前中國排球運動員、前中國女排主教練,前國家體育總局局長。

袁潔瑩(Fennie Yuen),1969年9月15日生於中國香港,中國香港影視女演員,八十年代開心少女組成員之一。

袁潔儀,1971年10月24日出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東莞,香港亞洲電視和無線電視前女藝員。

袁詠儀(Anita Yuen),1971年9月4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影視女演員。

袁文杰,1972年1月28日出生,香港男演員與節目主持人。1991年畢業於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1993年獲寶麗金卡拉OK模特兒大賽冠軍,現是亞洲電視合約男藝員,現今已是亞視力捧的當家小生”。

袁淑珍,香港資深粵語配音演員。

袁和平,出生於廣州,動作指導、導演。

袁泉,1977年10月16日出生於湖北省荊州市,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1996級表演系。

袁立,1973年7月12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

袁彩雲(Fiona Yuen),香港人,生於德國科隆,前無線電視及亞洲電視女藝員。

袁揚,中國女子登山隊運動員。運動健將。

袁弘,1982年8月23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2001級本科班。

袁姍姍(Mabel Yuan),1987年2月22日出生於湖北省襄陽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05級表演系本科班,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

袁凱,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大慶市政協委員。1971年6月考入大慶政治部文工團。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演出家協會會員、大慶市舞蹈家協會主席。

袁文康,1980年7月23日生於中國上海,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內地影視演員。

袁惟仁,1968年6月24日生於台灣,中國台灣詞曲作者、音樂製作人歌手。

袁姓研究考證

《元和姓纂》載,袁氏源於“媯姓,舜後陳胡公滿之後。胡公生申公,申公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恬,恬生仲牛甫。甫七代孫莊伯,生諸,字伯愛,孫宣仲濤塗,以王父字為氏。字或作‘愛’‘轅’, 其實一也"。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