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唐姓,在中國《百家姓》中排名64位。唐姓是中國姓氏人口排名25位的大姓,人口約1020餘萬,約占全國人口的0.68%。唐姓遍布天下,今以四川、湖南、江蘇、山東、安徽、廣西六個省份居多,約占全國唐姓人口60%。
唐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第一支出自祁姓,源於上古五帝的帝堯。第二支是姬姓,為唐叔虞之後。第三支也出自姬姓,源於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國號為唐的姬姓諸侯國。除此之外,也有其他民族漢化改姓,包括漢末三國時古羌人、元代西域人以及清代滿人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等氏族。唐姓的郡望主要有晉陽、魯國、北海、晉昌等。唐的堂號除了與郡望名相同外,重要的堂號有禪讓堂和聖仁堂。
唐姓姓氏起源
出自祁姓,以封號為氏
丹朱是上古帝王堯的兒子,堯禪位於舜之後,舜將丹朱封為唐侯,直至西周周成王時期,因發動叛亂,家族被周朝鎮壓並除去封號,子孫遷於臨近西周都城豐鎬的杜地為諸侯,或沿稱唐氏,或稱唐杜氏。到周昭王時期,又復封丹朱的後裔為唐侯。 [1-2]
出自姬姓,以封號為氏
周成王在鎮壓唐侯叛亂後,改封自己的弟弟叔虞為唐侯,家族遂以唐為氏,叔虞亦稱唐叔虞。 [3-4]
春秋時期,現今河南唐河縣,湖北隨州市、棗陽市一帶又有姬姓唐國,於公元前506年同吳國和蔡國一起參加柏舉之戰擊敗楚國,次年被復仇的楚國所滅,國人以唐為氏。
屬複姓省文簡化
為唐山氏和北唐氏及南唐氏所改,均是以地名為氏,漢高祖劉邦有妃子姓唐山氏,稱唐山夫人。
出自其他源流
出自東漢時期白狼王部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後漢書·南蠻傳》所載,漢代時南蠻白狼王為唐姓。
源於古羌人。據《三國志·郭淮傳》所載,隴西(今屬甘肅省)古羌人中有唐姓者。
滿族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後簡改為唐氏。
土族拉什唐氏及瑤、苗、蒙古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唐姓者。
唐姓遷徙分布
先秦時期,唐姓最初主要活動於山西、陝西、河北、河南等地。
秦漢時期,唐姓已經進入了山東、江蘇、安徽、四川、廣東等地。據史籍記載,戰國時魏國人唐雎之孫唐厲遷於沛國(今江蘇沛縣),唐厲四世孫唐都任臨邛令(今四川臨邛),唐都之孫唐林被封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潁川(今河南登封),唐蔚之三世孫唐帽任會稽太守(今浙江紹興),唐帽之子唐翔任丹陽太守(今安徽當塗)。
魏晉南北朝
唐氏族譜 社會動盪不安,北方戰火連天,唐氏族人隨著南遷隊伍,廣泛地分布於南方各處。此時,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任孫吳政權中的尚書僕射一職,唐固三世裔孫唐彬任晉鎮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涼州刺史(今甘肅涼州)張軌之女,遂把家安到涼州,唐熙之子唐鄆任前涼凌江將軍,從涼州遷居晉昌(今山西定襄),後發展成為唐氏歷史上最大郡望。唐鄆之曾孫唐瑤那時任西涼晉昌太守、永興侯,唐瑤之孫唐褒任後魏華州刺史、唐純任後魏太原太守,太原發展成為晉陽郡,唐氏重心。唐純之子唐令世,唐令世之子唐靈芝,為壽陽令。唐靈芝之子唐邕,字道和,北齊尚書。唐邕三子唐羲,唐鑒,唐懿。唐羲隋府州刺史,唐鑒為武賁郎將,唐鑒之子唐儉,字茂約,唐尚書特進莒國公。唐儉弟唐憲,字茂彝,終金紫光祿大夫。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後魏涼州太守。南朝齊國時有三吳地區農民起義首領唐寓之,曾攻占錢塘(今浙江杭州),後稱帝,國號吳。可見,晉朝時,唐姓已是湖南的著名大姓,甘肅、浙江等地也有唐姓的聚集點。南北朝時期的唐氏族人已相當廣泛地分布於大江南北的許多地方。
隋唐兩朝時期
河南固始唐氏族人隨陳元光開漳入閩。唐雎一支有唐瑤的七世孫唐休璟任職宰相。
宋元兩朝時期
又有唐氏族人遷居南方,由北方發展而來的唐氏已是大量的居於南方了。宋朝有晉昌唐氏族人隨宋室南渡,定居江西寧都,後遷福建永定,廣東潮陽,大埔,又有遷梅州及廣西者。 明、清兩朝時期,又有唐氏族人移居台灣,遠徙海外的。至此,唐氏族人足跡遍布中國大地。在清朝時期,閩、粵唐氏族人有的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人遠徙海外,如當代“航運大王”印度尼西亞華人唐裕等。今丹東鳳城鳳山鄉滿族他他拉部唐氏族人隸屬正紅旗滿洲,明崇德年間奉旨駐守奉天府(今瀋陽)新城堡,後其世祖他他拉·古巴達奉命移駐鳳凰城城東村,後裔今散居於鳳城草河、岫岩靈溝等地。宋朝時期號稱“五豸唐門”有:唐肅、唐詢(唐肅之子)、唐坰、唐介、唐淑問(唐介之子);唐坰後裔居於廣西全州、廣西灌陽、四川廣安岳池、綿陽安縣、重慶等地;唐介後裔居於廣西玉林、桂林、廣東、四川廣安、四川綿陽、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宋朝時期,唐姓大約有37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8%,名列第四十四位。唐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約占全國唐姓總人口的31.8%。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湖南、四川、湖北、浙江、廣西,這五省唐姓大約占唐姓總人口的78%,其次分布於江蘇、河南、安徽,這三省的唐姓又集中了16%。全國形成了以川鄂湘桂、蘇皖浙為中心的兩大唐姓人口聚集區。
明清兩朝時期
明朝時期,唐姓大約有51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55%,為明朝第四十一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唐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湖南仍為唐姓第一大省,但比宋朝時減少了近一半,約占唐姓總人口的17.3%。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湖南、浙江、江蘇、廣東,這四省唐姓又集中了24%。宋元明期間,唐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南方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湘川、蘇浙皖贛、粵桂三大塊唐姓人口聚集地區。
當今時期
當代唐姓的人口已達1020餘萬,為全國第二十五位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68%。從明朝至今600年中唐姓人口由51萬激增到1020餘萬,約20倍。唐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唐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上升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湖南、四川二省,大約占唐姓總人口的33.5%,其次分布於安徽、重慶、廣西、江蘇、貴州、雲南六省市,又集中了20%的唐姓人口。湖南居住了唐姓總人口的16.9%,為唐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湘桂雲貴川渝、皖蘇兩大塊唐姓高比率區域。在近600年間,唐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尤其是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的遷移,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成為移動的主流。唐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湘桂渝、雲川東部、廣東北部、江西西端、湖北西南,唐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1.14%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3%以上,這一區域的面積僅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4.4%,居住了大約30%的唐姓人群。在雲川西部、海南、廣東大部、鄂贛大部、皖蘇滬、浙江北部、福建西部、山東東部、河南南端、陝甘寧南部、青海東部、內蒙古東北角、黑龍江西北角,唐姓在人群中的比例在0.38%--1.14%之間,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3.7%,居住了大約20%的唐姓人群。在韓國分布於江原道,京畿道以及忠清南道。在日本分布在九州,本州一帶,全日本共91戶人姓唐。 唐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O型占35.6%,A型占29.6%,B型占26.7%,AB型占8.1%
唐姓各支始祖
唐伯徵:駕前指揮,字遠稽,號遂良,葬寧邑七都八區石都□□,而左□山午山子向,隸丁癸石墓碑記山禁員,後裔步亨及衡英竹筠三契據。元配:高氏,封安人,葬楓樹山子山午向。子三:寶珍;珠;瑞。續配:謝氏,封安人,葬楓樹山高安人瑩同向石墓。子一:寶璌。是為善邑唐氏始祖。
唐佑:字承裕,仕唐,任兩廣節度使,賜紫金魚袋,誥授銀青光祿大夫致仕,居道州鵝頸觜,繼居衡州踏水橋,後遷於潭生沒闕,諭葬於本邑淦田舊一百三都,今十六都十甲,地名金煙衡戌山,辰向有碑有志有圖有傳有墓田十二畝。元配:黃氏,誥授一品夫人,生沒葬闕。生子三:唐潼,唐灒,唐汴。是為金田唐氏在城堂始祖。
唐寧雄:仁公長子,名剛行四,唐朝中和間任豐城令避亂歸歸隱路過唐溪見山水秀麗遂由米嶺而遷歸焉,公謀謨神斷慷慨激烈正直自如既明且哲避地避地卒,創家業卒葬本都隴雲山,按米嶺古屬筠州今隸奉新。元配:諶氏,五里人,卒葬與夫合墓。子二:進瞻;進穩。是為湖南瀏陽唐氏始祖。
唐壽興:丕謨之子,字松齡,號禮翁行敬四,公襟懷淡宕嘯傲山水因念,祖訓萬邑可家遂契妻子而遷焉,其才猷經濟道德文章真足垂裕後世綿遠無窮迄今五百餘年。蕃衍湘贛歷傅不朽者皆,公厚德之所致也,壽九十有八沒葬江西萬載城外塗陂真武形。元配:熊氏,沒葬萬載一都柞柱窩口虎形。繼配:趙氏,沒葬塗陂真武形與夫合墓。子二:虎,世居萬邑;彪,遷居瀏邑。是為湖南瀏陽唐氏始祖。
唐世旻:唐朝永州刺史唐世旻(即仁澤尊王,歷朝皇帝均有的敕封,北宋永州人民為祭祀他而建有唐公廟,南宋微宗帝敕賜“靈顯神祠”匾額)由山西太原徙楚零陵,其子元本、其孫承裕,均居零陵南鄉,厥後曾孫唐冕自北宋(977-997)年間,以家於東安之龍溪。唐冕生唐持(承信郎),唐持生唐信明,唐信明生唐澤(迪功郎),唐澤生唐干(縣丞),唐干生三子一女,唐自本、唐自木、唐自介,一女適伍進士,唐自本生唐天定、唐自木生唐天成、唐自介生唐天申,天申生唐元瑛,其元克、元楚、元添、元升乃堂兄弟也,元瑛生淑清,淑賢不知誰之子,淑清生仁卿,濟卿、壽卿、和卿乃叔伯之兄弟也。舊譜云:承裕公以後無考,天定以後,因宋元間遭世大亂,兵燹之害,無復考據,縱觀東安唐氏各宗支,世旻公後裔各自將明甫、良甫、章甫、玉甫、榮甫、賢甫、東甫、德甫、吉甫、康甫、宗甫、世甫、清甫、興甫、高甫等奉為立籍始祖纂修族譜。從家世始祖冕公至今歷時1033年,冕公派下至今38代,後代散居在各地,主要聚居縣城的龍溪河、紫水河以及湘江河兩岸村莊。
唐義華:字國珍,行二,世居江西南昌府豐城縣洗馬池四排樓下,仕元永州太守,至正15年(1355)掛冠歸里,舟過潭之昭陵,偶值風阻,挈家泊岸十里許而居,至四派衍為芳、源兩房。清康熙26年(1687)建宗祠於虎嘯壩。清初纂成墨譜,康熙57年(1718)續修,乾隆12年(1747)三修,乾隆35年(1770)四修,道光2年(1822)五修,咸豐8年(1858)六修,光緒28年(1902)七修。
唐姓郡望堂號
郡望
唐姓郡望主要有晉昌郡,此外還有、北海郡、魯郡、晉陽郡。
晉昌郡: 晉昌郡在歷史上有兩處:①該晉昌郡在西晉至北周時期分敦煌郡所置,治所在今甘肅安西,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安西縣、玉門市一帶,其地在隋朝時期均屬敦煌郡,唐朝時期又析出為瓜州晉昌郡。②該晉昌郡是在南北朝期間的後梁設於今陝西省石泉縣一帶。
北海郡:漢朝時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齊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說營陵,今山東昌樂),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濰坊、煙臺一帶地區。隋、唐兩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魯郡:亦稱魯國、魯國郡。西漢朝初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及晉朝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又改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有個魯州魯郡,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其間雖然都轄有曲阜,如隋朝時期曾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唐朝時期魯國郡在今山東省的滋縣。
晉陽郡:春秋末期,趙簡子家臣董安於始築晉陽城,在今太原西南晉源鎮。秦國改置為晉陽縣,為太原郡治所,屬太原郡轄屬(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為太原郡。西漢初年曾經設為太原國,晉陽為太原國都,不久又兼置并州。東漢時期撤掉了并州,晉陽歸屬於冀州,分置為恆山、西河二郡,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晉時期予以擴建。南北朝時期北齊於汾水東岸增築新城,在舊城增設龍山縣。隋朝時期以龍山縣為晉陽,而原晉陽則為太原。五代時期為北漢都城。大宋王朝滅北漢後,毀掉晉陽,將其移到并州至陽曲(今山西太原)。
堂號
晉陽堂︰因郡立堂。
晉昌堂︰因郡立堂。
魯國堂︰因郡立堂。
北海堂︰因郡立堂。
禪讓堂︰因唐堯開禪讓之功而得。
聖仁求正堂︰堯禪於舜,舜禪於禹,而聖仁賢名得。
本地家族香火 無堂號:蔭遠封桐
家譜文獻
族譜名稱
編纂者
編撰方式、時間
現存地
備註
廣西全州沙坪(灌陽)、四川廣安岳池、四川綿陽安縣河邊、四川閬中、重慶合川於民國修《沙坪唐氏家譜》
/
/
/
老譜珍藏於廣西全州沙坪廟頭共11卷,始祖唐孟權;宋朝時期先祖有唐介、唐坰,號稱“五豸唐門”
上海唐氏重修族譜八卷
(民國)唐錫瑞纂
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
上海市圖書館
/
江蘇泰興延令唐氏宗譜四卷
著者待考
民國38年(公元1949年)雙鳳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蘇省泰興縣珊瑚洋港村
/
江蘇丹徒關沙唐氏族譜十卷
(清)江靜亭等纂輯
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
吉林大學圖書館
/
江蘇丹徒關沙唐氏宗譜十二卷
(民國)唐念曾等重修
民國七年(公元19l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
吉林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
江蘇常州唐氏宗譜五卷
(清)唐正麟主修
清光緒28年(公元1902年)常州唐氏澠豸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
江蘇常州唐氏宗譜十卷
(清)唐雲和等修
清光緒28年(公元1902年)慎修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
中國國家圖書館
/
江蘇常州唐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
(民國)唐晉歧等修
民國16年(公元1927年)慎修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
中國國家圖書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
江蘇常州毘陵唐氏宗譜
(清)唐鍾琦等修
清光緒12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24冊
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
江蘇常州毘陵唐氏家譜
(民國)唐順德纂修
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22冊
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缺一冊
江蘇常州毘陵唐氏家譜
(民國)唐宗海主修,唐肯總纂
民國37年(公元1948年)排印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
江蘇武進唐氏家譜
著者待考
清光緒末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殘本
江蘇武進唐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國)唐增儒纂
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垂裕堂排印本十二冊
吉林大學圖書館
/
江蘇武進唐氏七修宗譜十二卷,首一卷
(民國)唐蒼玉纂
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忠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
江蘇武進毘陵唐氏宗譜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國)唐泰誠、唐續彬等續修
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崇彝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
江蘇武進毘陵唐氏家譜
著者待考
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
現被收藏在江蘇省檔案館
存世系一冊
江蘇武進毘陵唐氏宗譜
(清)唐允中等修
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殘本
江蘇無錫前洲西裡唐氏六修宗譜十二卷
(清)唐肇瑾等修
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敬愛堂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
江蘇無錫前洲西裡唐氏七修宗譜十二卷
(清)唐茂盛等修
清光緒32年(公元1906年)敬愛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
中國國家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
江蘇無錫前洲唐氏宗譜十九卷,附譜一卷
(民國)唐秋泉修
民國27年(公元1948年)享敘堂排印本22冊
吉林大學圖書館
/
浙江蘭溪東魯唐氏宗譜十卷
著者待考
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蘭谿市黃店鎮上唐村
缺第七~八卷
浙江蘭溪東魯唐氏族譜二十卷
著者待考
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蘭溪縣黃店鎮新唐村
/
浙江蘭溪唐氏宗譜五卷
(民國)唐文卿纂
民國25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蘭谿市黃店鎮山後塘村
/
浙江常山晉昌唐氏宗譜四卷
(民國)祝其三重修
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常山縣天馬鎮七里弄村豬母山底
/
浙江常山球川裡山唐氏宗譜八卷
/
民國22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序)
浙江省常山縣球川鎮楊家村裡山
缺第四卷、第八卷,首修於清乾隆16年
浙江常山唐氏宗譜一卷
著者待考
/
浙江省常山縣新昌鄉岩前村
不全
浙江遂昌蔡溪唐氏宗譜
著者待考
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二冊
浙江遂昌縣焦灘鄉格路口村
/
安徽含山濡須唐氏宗譜四卷
(清)唐之傳、唐名庚纂修
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安徽省博物館
/
安徽桐城唐氏宗譜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唐情美、唐步鰲等三修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紹勛堂木刻活字印本22冊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譜
著者待考
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蘇省南京市檔案館
今僅存第十一卷
安徽潛山崇本堂唐氏宗譜十八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唐螢英五修
清光緒26年(公元1900年)潛山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省安慶市圖書
今僅存卷首上冊
安徽石台唐氏宗譜六卷
(清)唐洪松、唐為均等纂修
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安徽省博物館
福建莆田續北苕國唐氏宗譜六卷
(清)唐朝泰等纂修
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績溪唐氏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重慶市圖書館
江西唐氏歐蘇合譜
著者待考
清朝年間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省檔案館
今僅存第二~三卷
江西萬載唐氏續修族譜十一卷,首兩卷
(清)唐景皋等纂修
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晉陽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省圖書館
缺第十一卷下冊
江西萬載唐氏族譜七卷,首一卷
(清)唐螢等纂修
清道光16年(公元1836年)晉陽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省圖書館
缺第三~四卷
江西銅鼓金雞唐氏宗譜
(民國)唐忍銘、唐烈明纂修
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省銅鼓縣地名辦公室
今僅存卷首
河南固始唐氏族譜
(清)唐頌平、唐舜英撰
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中國台灣
/
湖北新洲唐氏宗譜
著者待考 ,(民國)唐江濤、唐秀清等重修
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省新洲縣前進鄉李旻村
/
湖北江陵唐氏家譜世系圖一幅
著者待考
不詳
湖北江陵縣荊城漁場湖北江陵縣檔(複製件)
文字為滿文
湖南長沙唐氏續修支譜
(民國)唐樹林等修
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長沙唐氏桐封堂木刻活字印本
南京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
湖南寧鄉晉陽唐氏重修族譜,首一卷
(清)唐啟煦纂
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省圖書館
今僅存第一~二卷、卷首
湖南寧鄉石漢唐氏六修通譜五卷,首一卷、末三卷
(民國)唐藻亭、唐蔭寶等纂
民國十九年(公元1920年)晉陽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省圖書館
/
湖南湘潭錦石唐氏四修族譜三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唐垂鐫等纂
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冊
湖南省圖書館
另有一部存四冊
湖南湘潭中湘唐氏朝支六修譜十四卷
(民國)唐澤耀纂修
民國26年(公元1937年)德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
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
湖南湘潭唐氏敦本堂七修譜二十二卷
(民國)唐述春、唐澤煌等纂修
民國31年(公元1942年)敦本堂排印本32冊
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
湖南湘鄉唐氏族譜
著者待考
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省圖書館
/
湖南湘鄉唐氏族譜十卷
(清)唐星煥纂序
清咸豐三年(公元1863年)福星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省圖書館
今僅存第一卷
湖南湘鄉新園唐氏七修族譜二十六卷
(民國)唐業凖、唐業棐等續修
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倫鑒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
湖南省圖書館(殘本)、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
湖南衡山衡邑唐氏續修族譜十二卷,首一卷
(清)唐卿杜、唐文青續修
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
河北大學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
/
湖南衡山治平唐氏四修族譜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唐思芳等續修
清朝道光年間唐氏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
四川省圖書館
/
湖南衡山治平晉昌唐氏五修族譜
(清)唐清思纂修
清朝同治年間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省圖書館
今僅存十九冊
湖南邵陽唐氏四修族譜
(清)唐榮朝、唐鼎元修,唐明銑等纂
清道光22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省圖書館
/
湖南邵陽唐氏五修族譜
(清)唐吉光纂序
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省圖書館
/
湖南武岡唐氏三修族譜,首一卷
著者待考
清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省圖書館
今僅存卷首
廣東唐氏族譜
(民國)唐丙德、唐汝梅等纂
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印本
海南省檔案館(存四卷)
/
廣東揭陽唐氏房譜
(清)唐昭喜纂修
清光緒33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台灣
/
廣東新會白石唐氏族譜
(清)唐元棟纂修
清乾隆50年(公元178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
廣東新會唐氏族譜
(清)唐集瑤續修
清道光18年(公元1838年)修木刻活字印本
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今僅存第二~七卷
廣東新會唐氏族譜
著者待考
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
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
廣東瓊山唐氏族譜二卷
(清)唐煥章等纂修
木刻活字印本二冊
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
廣西唐氏族譜五卷
(清)唐廷植等纂修
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褥經堂木刻活字印本
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
/
廣西永福唐氏族譜
(清)鋤經草堂重修
清朝同治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二冊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
四川綿竹唐氏家乘
(民國)唐淵儒編
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錦竹唐氏石印本一冊
南京大學圖書館
/
四川中江唐氏族譜
(清)唐迪瑔續修
清道光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四川省圖書館
/
四川關縣唐氏族譜六卷
(清)唐道濟撰
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南開大學圖書館
/
四川關縣唐氏族譜八卷
著者待考
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省開縣東門鄉十一村
缺第四卷
四川儀隴唐氏宗譜一卷
(清)唐勛纂
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省儀隴縣檔案館
/
四川宣漢唐氏譜一卷
(清)唐治儒編
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石印本
四川省宣漢縣東安鄉
/
春風唐氏家譜一卷
(清)唐殿選纂輯
清光緒八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
陝西省圖書館
/
唐氏族譜十卷
(清)唐學珊纂修
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採芝堂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
/
玉祁唐氏族譜二十四卷
(民國)唐榮惠等重修
民國36年(公元1947年)梧封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冊
吉林大學圖書館
/
綿西唐氏二修族譜十二卷,首一卷,(民國)唐恭文等修,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昌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唐氏家譜,(清)唐子俊纂修,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安樂唐氏宗譜二十卷,(清)唐笙等修,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4年)思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毗陵遷錫唐氏家乘,(清)唐錫纂修,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唐氏譜十二卷,首一卷,(民國)唐蒼玉纂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忠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毗陵唐氏家譜東分,西分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唐肯纂修,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鉛印本三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衡邑唐氏續修族譜十二卷,首一卷,(清)唐文青等續修,清朝乾隆年間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永康永康唐氏志,(現代)唐岩昌等修,1999年修膠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湖南桐木橋唐氏三修族譜,(清)唐文裕等修,清宣統二年(公元1908年)桐圭堂修木刻活字印本九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不可考唐氏族譜,(清)唐家謨,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3年)四敬堂修木刻活字印本三冊,近有缺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江蘇無錫唐氏家譜,著者待考,鉛印本九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江蘇丹徒開沙唐氏宗譜,(民國)唐德榜等修,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江蘇無錫唐氏家乘,著者待考,清朝光緒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上海唐氏族譜六卷,(清)唐國海等纂,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德容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民國十八年唐在復增補重訂。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上海唐氏世譜,(清)唐錫瑞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上海唐氏族譜八卷,(民國)唐錫瑞纂,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鉛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平江金雞唐氏十一修族譜,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晉陽唐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平江黃社唐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晉陽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平江黃社唐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8年)晉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江陰唐氏支譜,(清)唐季達等纂修,清光緒五年(公元1878年)務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奉賢唐氏族譜,(清)唐貞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武進新河唐氏宗譜八卷,(清)邵之俊纂修,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7年)鳳梧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善邑唐氏續修支譜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丁丑年索貽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冊,缺第十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唐氏五修族譜,十一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晉陽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橋木桐唐氏三修族譜十二卷,著者待考,清宣統二年(公元1908年)桐圭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橋木桐唐氏四修族譜八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桐圭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唐氏族譜四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3年)晉陽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貴州鎮遠唐氏族譜,(清)唐安,唐朝聘,唐明纂修,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43年)晉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保存在青溪銅鼓浪本祠。
山東菏澤東明縣漁沃鄉唐莊村《唐氏族譜》一卷,1970年-1990年編撰。收藏於菏澤市檔案館,及唐莊村。
唐姓字輩排行
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唐氏:
長支(蘆芽)興吉曰 之玉田乃孝 仁義禮智信 忠厚傳家遠
次支(魯村沙溝):維汝淑 學守廣傳家 世延昌耐永
三支:承啟振 作兆敬慎守 本永常安合
江蘇徐州睢寧縣唐氏一隻字輩:“書典獻章慈和允良家學永昌。”堂號:繼堯。
廣西全州沙坪、廣西灌陽、四川岳池紅星、四川綿陽安縣河邊、四川閬中、重慶合川字輩:孟孔叔梓彥,永誌唐德守;元良啟世昌,禮義承繼祖;榮華(福/發/興)萬方,孝友傳家寶;忠賢輔國章,天倫全克備,富貴耀桐莊。
湖南善邑唐氏字輩:
一支:“伯寶涵全楚清桂興添住仲允崇世萬繼希志方啟”;
一支:“鍾濟植耀達錫汝新煌基鎮淑相照載欽治樂鳴培”;
一支:“克紹彰先澤詩書迪俊賢傅家維孝友福壽自連綿”。
一支:“昌昇平如”。
湖南長沙望城河西晉陽堂唐氏字輩:南楚家聲振,西河世系綿,振朝惟學士,開業紹明賢。忠厚培源遠,詩書治國先,顯揚支錫福,祖德度長延。
湖南瀏陽唐氏字輩:
小河舊序:“日子化三千際開裕廷錫”;
大屋舊序:“汝再朝興際開裕廷錫”;
小河大屋新序:“錫洪植煥起金源本輝基錦澤樹榮增銘湘集炳培”。
湖南湘潭唐氏字輩:“青紫傅芳昭如圭章學遵詩禮行重倫常惟著有慶家聲輝煌”。
湖南湘潭河口武岡益陽沅江唐氏字輩(唐輝後裔):始祖涼陵將軍居晉昌諱輝公主,遷祖明季卜居古塘諱思銘公主
老字派:普正宗廷可知唐如漢,永世成倫祖佑萬代昌
續字派:傳家敦孝友,佐國建忠勛,紹美昭先澤,詒謀裕後昆。
新字派:詩書堪繼武,行誼迪前光,品學珪璋選,聲名帶礪長。
湘潭唐氏:作述昭先澤,聲名起繼賢,傳家貽令緒,樹德務心田。
湖南雙牌唐氏字輩:“一二三建光成如亞澳歐非美”
山東高唐唐氏字輩:“德鳳光永存善良咸壽吉康文同書在本一澤長”。
山東夏津唐氏字輩:“登有風顯□天進□學善文清世立致常”。
江西豐城唐氏字輩:“大士金之秉光垂鑒泰來燕台銓毓象熙逵衍錫材”。
貴州鎮遠一支始祖祖籍江西豐城玉蘭街來於明季唐氏子孫字輩:“學家大廷士其正有元仁永勝興中朝天必賀文光“。
湖北新洲唐氏字輩:“大啟輝先志鴻功繼世長”
湖北隨州唐氏字輩(叄道墳):“正大萬國世道洪光”
江蘇連雲港東海、新浦唐氏字輩:“學建維憲碧臻(震)祥吾福乃榮昌”;連雲港連雲區魏庵唐氏曾有家譜,後於文革期間焚毀,據族老口述為清朝本,現有輩分為“茂學建慶(齊)逸定家邦”。
晉陽堂。淦田唐氏庭梅公(自湘潭遷益陽衡龍橋唐家坪)後裔派語(17派始):富顯仲表,倚添日名。萬世培本,慶遠澤成。連開甲第,大眾家聲。勛銘鐘鼎,運翊昇平。繩其祖武,率乃攸行。永興道德,博厚高明。優良傳統,碩果豐盈。
江西金田唐氏字輩:“新系培本慶遠澤成連開甲第大振家聲勛銘鐘鼎運翊昇平繩其祖武率乃攸行”。
浙江唐氏一隻字輩:“福祿永隆昌和良瑞世美才智端寧聰”。
江蘇唐氏一隻字輩:“本立元孝起宗節義”。
達”四川南充營山駱市新華村唐氏字輩:“正元世登高,文運昌其子,代有賢良仁,懿體長髮
唐氏一隻字輩:
行輩:“飛鴻廣大……”
字輩:“文思朝光大德……”
唐氏一隻字輩:“開闢乾坤久聲稱敦擅長倫常千古在孝悌百年芳甲第宜高占利名卜遠物流罄波浩蕩遺澤自汪洋”。
安徽安慶宿松縣(原松滋侯國故地)唐氏字輩:“道正耀天光學富功先裕得崇明仕章”,堂號:楓湖
安徽安慶樅陽錢橋唐灣一隻字輩:孟之嘉時國 世德啟文光 積慶貽燕翼 昌熾振家邦(靈台供奉有“晉陽郡”三字,相傳祖輩4兄弟來此傳衍了後代)
安徽石台大演鄉唐村:明朝唐城立24字派:山希言大,之光士錫。永樹為志,錦象森然。時欽承采,人起鍾源。民國36年即1947年再續16派:標勳周鉉,漢宋燦垂,鑾瀛秉烈,基鎮濬枝。
安徽亳州唐氏字輩:“亨井士學文傳家保敏善作福言”。
貴州遵義唐氏一隻字輩:“一國從來盛,俸律紫微祥,應知忠孝茂,政治啟大昌”。
湖南東安一隻字輩:“榮添善喜以 太應尚廷世 人立高明志 純修方可傳 守宜開佐治 師濟紹孚先 敬溯發祥第 本源啟晉昌 桐圭錫祚胤 祖德遠流芳”
湖南石門:以正國本,福自天生,匯值耿基,容樹寒心
湖南永州祁陽(自清康熙遷入四川達縣):泉仲仁芬(林)元,世明文永延;開國超方遠,鴻昌德紹天;治家萬代興,禮儀福眾全。
唐姓 湖北棗陽一支:田運趙開,玉樹金南,乃家之寶
山東莒縣一支:月明永和順,正立乾坤在,忠憲傳開成,仁義玉啟智。
湖北建始一支:世代斉榮昌,貽謀繼遠長,流芳傳美秀,垂裕紹吉祥,詩書保國本,俊士啟文光,大慶開儒第,朝廷選賢良
陝南安康一支:文學仕化章,國正明家幫,天太登科帝
四川金堂金龍:楚國有賢才引為朝中仕良善定盈昌
安徽阜陽太和縣的唐氏一隻字輩:...德洪朝廷廣...
安徽阜陽潁泉區唐氏一隻字輩:...啟(付)瑞(fèi)超洪...
湖北麻城夏家沖一支:太先積德盛,立心本在明。貽傳家澤遠,繼紹福祥興。
四川南充蓬安縣銀漢鎮大紅村唐氏字輩:賢良忠孝世榮昌
四川南充高坪區金台鎮唐氏字輩:正大光明,旭日東升。
四川達州大竹永勝唐氏字輩:家道昌隆,遠忠安信作君先。
四川仁壽汪洋鎮的唐氏一隻字輩:登尚成明一正紹先君祖希勝克佳作術思盛器學以真敏慎。
四川大英河邊鎮福祿鄉唐氏字輩:世時登明正,啟國紹益仁,永懷孟澤克,寶清崇文思,德斜照光中。
唐姓家族世系
唐氏出自祁姓。帝堯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縣是也。舜封堯子丹朱為唐侯,至夏時,丹朱裔孫劉累遷於魯縣,累孫猶守故地,至商,更號豕韋氏,周復改為唐公。成王滅唐,以封弟叔虞,其後更封劉累裔孫在魯縣者為唐侯,以奉堯嗣,其地唐州方城是也。魯定公五年,楚滅唐,子孫以國為氏,分仕晉、楚。有唐雎,為魏大夫。孫厲,居沛國,漢封斥丘懿侯。厲生晁。晁生賢。賢生三子:尊、都、蒙。尊生論。論生林。林,尚書令,王莽封建德侯。林生蔚。蔚生羌。羌,臨武長。羌生喜。喜,侍御史。喜生二子:珍、瑁。珍,大司空。珍生台。台,魏太山太守。台生彬。彬,晉雍州刺史、上庸縣侯。彬生二子:嗣、岐。嗣,廣陵太守。嗣生暉。暉,仕前涼張軌,居晉昌。暉生威。威生厷。厷生三子:繇、偕、諮,號「三祖」。繇,仕西涼李暠,晉昌太守、永興桓侯、冠軍將軍。諮,前涼國亡,避呂光之亂於晉。
晉陽唐氏世系: 1唐繇-2唐契-3唐玄達-4唐岳-5唐靈芝-6唐邕-7唐君徹-8唐儉-9唐義識
北海唐氏世系:1唐諮-2唐揣-3唐倫-4唐永-5唐儼、唐瑾、唐陵-6唐弘-7唐皎-8唐不占
京兆唐氏世系:1唐繇-2唐和-3唐欽-4唐歡-5唐二政-6唐規-7唐宗-8唐諧-9唐休璟
唐姓宗祠對聯
宗祠
毗陵唐氏宗祠
信宜唐氏宗祠
建岙村唐氏宗祠
對聯
內容
編者
典故
桐圭錫慶;禾冊基洋。
佚名
全聯典指周成王與其弟叔虞玩耍,成王將桐葉削成圭形於叔虞,說:“我用這個封給你。”因“君無戲言”,以致戲耍成真,只好封虞叔於唐。
東園高節;吏部清風。
佚名
上聯典指漢代唐秉,字宣明,號東園公,隱居商山,為“商山四皓”之一。下聯典指北周時吏部郎中唐瑾,字附璘,謀略多資。西魏時,歷官吏部郎中、吏部尚書,當時朝中典章制度,他多參與草創。於謹奉宇文泰命率軍南伐南朝梁時,以他為元帥府長史,攻破江陵,俘獲梁元帝蕭繹。回師時,他僅帶回了兩車書。北周建立,官至司宗中大夫,進爵為公。
定鼎功高,形繪凌煙閣上;
奇魁文妙,席首瓊林宴中。
佚名
上聯典指唐代天策府長史唐儉,少與太宗游,見隋政亂,因說以建大計,後佐太宗定天下,為天策府長史,封莒國公,圖形凌煙閣。下聯典指明代唐皋、唐汝楫、唐文獻三人,先後均舉進士第一。
滄浪亭中,吳郡名賢占一席;
桃花塢裡,金閶遺跡足千秋。
佚名
全聯典指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吳縣人。少不事科舉,畫於周臣,與祝允明、沈周等相友善。後聽祝允明勸,舉弘治十一年鄉試第一。不久,以程敏政洩試題事牽連,遂下獄,謫為吏。他恥不就職,自放於名山大川,築桃花塢以居。畢生致力繪畫,兼及書法,且能詩文,與祝允明、徐禎卿、文徵明齊名,並稱“吳中四才子”;與沈周、仇英,文徽明合稱“明四家”,有《六如居士全集》、《畫譜》等。
帝堯啟緒;唐叔振封。
——上聯典指陶唐氏部落領袖為堯,後以唐為姓。下聯典指堯裔唐叔,振興唐族。
仙霞立祀;雲壑留名。
——上聯典指南宋蘭溪人唐元間,字子煥,為文思院官。與侄子唐良嗣率兵守半溪,在黃盆灘戰勝元軍,又進兵鎮守嚴州,與元軍相持二年,因糧食斷絕,戰死在龍游白雲寺前。百姓修建了唐將軍廟來祭祀他。下聯典指北宋零陵人唐容,博聞強記,胸有大志,與同鄉同學唐麟、東韶並稱“城南三傑”。中進士,官豐城宰,政績一時稱最;升任邕州知州時,逢交趾兵入侵,他率兵討平。後來,隱居在建昌麻姑山,自號雲壑老人。
商山隱士;宋室直臣。
——上聯典指秦末唐秉為“商山四皓”之一。下聯典指宋·唐介屢劾當道,直聲動天下。
江南風流才子;西蜀思想名家。
——上聯典指明代畫家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吳縣人。。下聯典指清初思想家唐甄,字鑄萬,號圃亭,四川省州人,長於吳江,曾任山西長子縣知縣。
大節全由母教;侍兒幸配文魁。
——上聯典指宋·唐璘。下聯典指明·唐寅。
看遍好花春睡足;醉殘紅日夜吟多。
此聯為清代書畫家、內務府員外郎兼佐領唐英撰書聯。
連天瑞靄千門遠;來道新陰九陌長。
——此聯為唐代詩人唐彥謙詩句聯。
世德孝思繩祖武;遺風勤儉啟陶唐。
——此聯為唐氏宗祠聯。
晉水發祥源流遠;陽春得氣棣萼輝。
——此聯為唐氏宗祠聯。
唐姓姓氏圖騰
唐氏圖騰 唐姓的圖騰是是堯氏族的天文儀器“重”、“童”、“章”的簡化,是由璇璣晷天儀器和牙璋與天文台組成的象形。
唐姓姓氏名望
唐昧:戰國時期楚國大將軍
唐勒:戰國時期楚國文學家
唐狡:戰國時期楚國將領
唐舉:戰國時期相術家
唐雎:戰國時期外交家
唐厲:唐雎之孫,遷江蘇沛國
唐秉:號東園公,秦末漢初之際隱士,“商山四皓”之一
唐蒙:西漢外交家,出使夜郎國
唐都:唐厲四世孫,任臨邛(今屬四川)令
唐林:唐都之孫,封為建德侯
唐蔚:唐林之子,遷徙居潁川(今屬河南)
唐帽:唐蔚三世孫,任會稽(今屬浙江)太守
唐翔:唐帽之子,任丹陽(今安徽當塗縣東北)太守
唐固:唐翔之子,任孫吳政權中的尚書僕射一職
唐彬:唐固三世裔孫,任晉鎮西校尉、上庸襄侯,晉代軍事家
唐熙:唐彬之子,娶涼州刺史張軌之女
唐輝:唐熙之子,任前涼陵江將軍,遷居晉昌(山西定襄縣西北),後發展成為唐姓歷史上最大郡望。
唐瑤:唐輝之曾孫,任西涼晉昌太守、永興侯
唐褒:唐瑤之孫,任後魏華州刺史
唐純:唐瑤之孫,任後魏太原太守
唐茂:唐褒之子,任秦州刺史
唐翼:唐茂之子,任後魏涼州太守。
唐令世:唐純之子,為壽陽令
唐靈芝:唐令世之子,為壽陽令
唐邕:唐靈芝之子,字道和,北齊尚書。唐邕三子唐羲,唐鑒,唐懿。
唐羲:唐邕之子,任隋府州刺史
唐鑒:唐邕之子,為武賁郎將
唐儉:唐鑒之子,字茂約,唐尚書特進莒國公。唐朝前期重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憲:唐儉之弟,字茂彝,終金紫光祿大夫。
唐臨:唐朝名臣
唐紹:唐朝著名文人
唐彥謙:唐朝詩人、文學家、政治家
唐休璟:唐朝著名軍事將領,兩次大破吐蕃
唐衢:唐朝詩人
唐肅:北宋官吏,“五豸唐門”之一
唐詢:北宋御史,“五豸唐門”之一
唐坰:北宋御史,“五豸唐門”之一
唐介:宋神宗宰相,“五豸唐門”之一
唐淑問:北宋御史中丞,“五豸唐門”之一
唐庚:北宋詩人
唐慎微:宋代醫學家、藥學家
唐寓之:南宋農民起義領袖,曾攻占錢塘(今浙江杭州),後稱帝,國號吳
唐婉:南宋才女
唐棣:元代畫家
唐勝宗:明代開國功臣之一,帝師唐瑜祖父
唐寅:唐輝後裔,明代畫家,文學家,書法家,“吳中四才子”之一,“明四家”之一
唐順之:明朝文學家、軍事家
唐賽兒:明初白蓮教農民起義領袖
唐瑜:明成祖朱棣的老師
唐甄:清初思想家
唐夢賚:清初文學家
唐英:清代傳奇小說家
唐再豐:清代雜技家
唐鑒:清末大理學家,曾國藩之師
唐才常:清末著名學者,維新派代表人物之一
唐廷樞:清末大買辦
唐正才:太平天國將領,封為“航王”,總管水軍
唐景崧:清末台灣巡撫
唐國安:清華大學第一任校監,校長
唐文治:交通大學首任校監、校長
唐麗玲 唐振緒:西南交通大學校長
唐麗玲:中國第一代鋼琴家,中國早期德奧鋼琴學派代表人物
唐崇仁:現代基督教著名的華人布道家
唐仲英:原美國鋼鐵大王
唐翔千:香港著名實業家
唐澍:陝西渭華起義領導人,曾任西北工農革命軍前敵總指揮
唐亮:近代革命家、軍事家
唐紹儀: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
唐生智:國民黨將領
唐縱: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常委、秘書長
唐繼堯:滇軍軍閥
唐淮源:抗日名將
唐敖慶:化學家,中國量子化學奠基人,中科院院士
唐有祺:現代化學家
唐稚松: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唐家璇 唐鉞:現代心理學家
唐長儒:現代歷史學家
唐家璇:現代政治家,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現任中國國際關係學會會長
唐蘭:現代文字學家、音韻學家、歷史學家
唐文治:現代教育家
唐弢:現代散文家
唐一禾:現代油畫家
唐槐秋:現代話劇演員
唐云:現代著名畫家
唐英年: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
唐君毅:現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
唐國強 唐國強:當代著名演員、書法家,以飾演諸葛亮聞名
唐孝威: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唐孝炎: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唐有祺:化學家,中國晶體化學和結構化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
唐守正:中國科學院院士
唐啟升:海洋漁業資源與生態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唐崇惕:中國寄生蟲學家,中科院院士
唐仲璋:中國著名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
唐德剛:著名歷史學家
唐寧:香港歌手、演員
唐詩詠:香港主持、演員
唐林:台灣演員、主持
唐文龍:香港演員
唐劍康:香港著名唱片騎師。
唐曉坤:大陸地區知名IT人士,為銀行電子化進程做出傑出貢獻
唐雪卿:粵劇著名演員
唐飛:前中華民國行政院長
唐盼盼:中央社社長
唐禹哲:台灣歌手、演員
唐從聖:台灣演員、主持
唐金鳳:中國著名講師
唐嫣:大陸著名演員,被大家稱為奧運寶貝,新一代中戲校花
唐利斌:材料科學家
唐雙寧(滿族):光大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
唐蒙:上海電視台體育頻道(五星體育)首席體育評論員
唐傑忠:中國相聲大師
唐傳勤:好當家集團董事長
唐瑋:道來培訓董事長、知名導師
唐鈺:亞洲投資銀行會議AIBC代表;國際註冊會計師(英);謝菲爾德畢業生卓越成就獎
唐偉:曾任世界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公司副董事長
唐藝昕:中國內地女演員
唐昊:雲南省勐臘縣青年創業聯盟理事
唐一菲,原名唐璐,1981年1月27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唐寧,1987年3月10日出生於四川省巴中市,中國內地女歌手、演員,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通俗音樂學院。
唐笑,又名唐子晴,1986年8月15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中國內地女歌手、演員、主持人。
唐菀,1988年8月31日出生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2005級表演系本科班。
唐詩詠(Natalie Tong),1981年5月3日出生於香港,中國影視女演員、歌手。
唐禹哲(Danson Tang),1984年9月2日出生於台灣省基隆市,中國台灣流行樂男歌手、影視演員、節目主持人。
唐鑒軍,男,漢族,1968年12月1日出生於吉林省吉林市舒蘭市二道河鄉明德村,是趙本山先生第4號弟子,二人轉男演員,原名叫唐廣君,妻子是二人轉女演員王小華。
唐安琪,1992年9月7日出生於湖北省黃石市,中國內地流行樂女歌手、影視演員,SNH48 TEAM NII成員,隸屬於上海絲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以上為部分名人)
唐姓史料記載
《通志·氏族略二》云:"唐氏祁姓,亦曰伊祁,出陶唐氏之後。堯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縣是也。舜封堯之子丹朱為唐侯,至夏時,丹朱裔孫劉累遷於魯縣,累孫猶守故地。至商,更號豕韋氏。周復改為唐公。成王滅唐,以封弟叔虞,號曰唐叔,乃遷唐公於杜,降爵為伯,今長安杜城是也。周之季世,又封劉累裔孫在魯縣者為唐侯,以奉堯嗣,其地今唐州方城是也。傳曰: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成王滅唐,故子孫為唐氏,此晉之唐也。《宣公十二年》傳:楚子使唐狡與蔡鳩居告唐惠侯,使潘黨率游闕四十乘,從唐侯為左拒,其地在今隨州唐城縣,此楚之唐也。定公五年楚滅唐,子孫亦以唐為氏。"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