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皮--現行較常見姓氏。今江蘇南京、邳州;湖南長沙、益陽、沅江,常德,張家界,澧縣,攸縣、平江、湘鄉, 武岡;湖北鄂州,大冶,襄陽、宜昌,荊州,嘉魚,通城,麻城,老河口,江西高安、新余,樟樹,吉安,河北黃驊、魏縣、景縣、阜平,山東冠縣、莘縣、平度、龍口,山西太原,內蒙古烏海,廣西灌陽、桂林,雲南昆明、大理,永勝、昭通、河口,四川合江、重慶墊江,南川,河南南陽、新鄉,安徽阜陽,北京市等地均有分布。漢族、瑤族、僳僳族有此姓。北魏有皮豹子,漁陽人,名將;皮景和,琅琊人,尚書令;唐末有皮日休,襄陽人,有詩名。

皮姓基本簡介

皮[皮,讀音作pí(ㄆㄧˊ)]

皮姓歷史發展

皮姓姓氏起源

皮(pí)姓,起源有: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周卿士樊仲皮,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風俗通義》及《元和姓纂》記載,西周初期,魯獻公姬具的次子仲山甫,曾輔佐周宣王姬靜(姬靖)中興周王朝,因功受封於陽樊(樊邑,今河南濟源)。根據史籍《元和姓纂》的記載,“皮氏為周卿士樊仲皮之後。”而樊仲皮,就是建立樊國的那位仲山甫的後裔,曾承襲祖職,擔任過周王室的卿士。樊仲皮,名姬樊,字仲皮,由於在當時樊氏家族中排行老二,不能成為樊國的繼承人,因此他被分封在今山西省的河津縣一帶,後人就以他名字的末字來號稱其地為“皮氏邑”。到了秦朝時期,秦始皇乾脆就將該行政地域定名為皮氏縣。在樊仲皮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或先祖之字為姓氏者,稱皮氏,為該支皮氏一族的最初之源。該支皮氏後來在天水郡(今甘肅天水、榆中一帶)發展為望族,並融合了許多北方遊牧民族,是為運城皮氏,又稱天水皮氏、榆中皮氏、隴西皮氏等。

皮氏族人大多尊奉樊仲皮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鄭國大夫子皮,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姓譜》記載:“出鄭大夫子皮。望出下邳。”春秋時期,鄭國的貴族大夫中有個人叫子皮,為執政上卿子展的兒子,接替父親為執政上卿,是鄭國歷史上著名的賢臣、相國。

在子皮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之字為姓氏者,稱皮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皮氏後來在下邳郡(今江蘇邳縣下邳故城)一帶發展為望族,因此又秤下邳皮氏。  

皮姓始祖

皮順彝:字啟良,原籍江西吉安府安福縣之榴花渡。於明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遷居益陽之桃花江,自明朝景泰二年卜居黃荊塘遂家焉(公元1451年),為益陽和沅江始遷之祖。生沒無考。元配:周氏,生沒無考,公妣俱葬長沙府益陽縣十七里地名蕭家山鷂子湖鮚魚洲壬山丙向有碑。子三:皮用寬;皮用勤;皮用謹。皮順彝是為湖南益陽和沅江皮氏始祖。

皮文運:二子體傅至四世孫敬明分支攸縣三十一都皮家園立戶皮達初三子,倡由進士官衡州太守,卒於官,子孫遂居衡長沙。是為長沙湧芬堂皮氏始祖。

皮文星:字敬辰,元至正二十一年辛丑正月十五酉時生,明正統五年東申九月二十七午時卒,亨壽七十有九,葬紙禮灣蜈蚣形上操。庚山甲向有碑。公隨明太祖征陳友亮有功封定湘侯由安遷益業落井山。元配:郭氏,明總戎郭,英妹,元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十二月十三子時生,正統三年茂午十月十六午時卒,葬昨埠竹雞侖三房村羅漢形。右觜上一捧從左向右數第二家辛山乙向有碑。生子一:景聰。是為善化湧芬堂皮氏始祖。

皮姓人口分布

皮氏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與台灣省均未進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八十五位門閥。當代皮氏人口在中國大陸人口約14萬左右,屬於人口稀有姓氏之一。

到了漢、晉、南北朝之時,皮氏族人已嶄露頭角,出了不少歷史上知名的傑出人物,東漢時期有著名的諫議大夫皮究,以及官任上計掾、撰《秦嘉集》的皮仲固;三國時期有受劉備和曹操同聲讚揚的皮容;南北朝時北魏王朝中的名將皮豹子,北齊時以善於騎射見稱的皮景和,以及曾著《春秋意》十五卷的學者皮元等。

皮氏望居下邳(今江蘇邳縣下邳故城)、天水(今天甘肅天水、隴西以東地區)。

湖南益陽沅江皮氏一支在明朝景泰二年從江西省吉安府遷沅益,始祖為皮順彝,現子孫繁衍六千餘人,堂號“天水堂”,因出自唐代著名詩人皮日休之後,自稱鹿門家風。益陽沅江皮氏族人在湖南湖北廣為繁衍。

湖南澧縣皮氏一支在明朝洪武二年從江西省吉安府遷澧,始祖為皮華五,現子孫繁衍數萬人,堂號“天水堂”鹿門家風。從清光緒十七年修譜以後,未統計人口發展情況,據說曾準備續譜,因國難當頭,難以為繼,只好作罷。

湖南湘鄉縣皮氏自江西豫章臨江府清江縣古亭團堂雲溪江遷入,清嘉慶初年(1796年)遷至南熏鄉茶子坳(現湘鄉市白田鎮仁厚村花屋裡)生息繁衍,曾祖--皮文章(1822年辭世),家族歷經200餘年,子孫最盛時上千人;目前在湘鄉縣境內以白田人數最多。

重慶墊江皮氏一支先祖居天水郡(今甘肅天水、陝西北部一帶),繼後在豫章郡等地(今江西)耕讀繁衍,直至宋太祖元處,皮遠修率部份族人由豫章遷居湖北的麻城、孝感等地。明朝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皮思明、皮思通奉旨由黃州(今湖北黃岡)率眾族人溯長江入四川。

山東莘縣古雲鎮皮氏一支大約有一千多人;江西吉安市吉水縣皮氏一支有完整的族譜;湖北省宜昌市皮氏一支也有完整的族譜。

陝西眉縣湯峪皮家嶺。

聚集地

在今湖南省的長沙市、益陽市、沅江市、常德市、張家界,澧縣,攸縣、平江縣、湘鄉縣,湖北省的鄂州市、襄陽市、宜昌市,老河口,麻城,鍾祥,荊州,大冶,江西省的南昌市、吉安市、新余市、撫州市、樟樹市、豐城市,貴州省的黃果樹市、鎮寧縣、赫章縣,福建省的永定縣,雲南省的昆明市、大理州,麗江市永勝縣,山東省的冠縣、莘縣、棗莊市、濟南市,重慶市的墊江區、南川縣、江津縣,四川省的綿竹市,江蘇省的南京市、邳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桂林市,山西省的運城市,吉林省的敦化市,黑龍江省的嫩江縣,河南省的延津縣塔鋪村,周口,杞縣,太康,澠池,方城,遼寧省的瀋陽市等地,均有皮氏族人分布。

皮姓傳統文化

皮姓郡望堂號

郡望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下邳郡:秦朝時期在今江蘇睢寧西北一帶設下邳縣。東漢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將臨淮郡改為下邳國,南北朝宋國時期改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睢寧),其時轄地在今北至江蘇省新沂縣、邳縣,南至安徽省嘉山縣,東至江蘇省漣水縣、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帶。東晉時期轄地在今江蘇省睢寧市、邳州市一帶地區。大金國移睢寧到西北古邳鎮。明朝時期廢黜。

堂號

天水堂:以望立堂。

下邳堂:以望立堂。

鹿門堂:湖北洪湖、仙桃、潛江、嘉魚等。  

桂林堂:湖南攸縣。

皮姓宗祠楹聯

四言

望出天水;

源自河津。

指皮姓源流和郡望。

鹿門隱逸;

陸地神仙。

上聯:唐末文學家皮日休,字逸少,襄陽人,早年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間氣布衣。咸通年間進士,曾官太常博士。能詩文,善辭賦。下聯:唐代名人皮文通。

勛高荊楚;

賦麗鹿門。

上聯:北齊琅琊人皮景和,善於騎射,天統初年官侍中,積功封文城郡王,官至尚書令。下聯:皮日休。

勛高荊楚;

賦麗桃花。

同上。

鹿門間氣;

豹子將才。

上聯:皮日休。下聯:北魏名將皮豹子,少有武略,太武帝時歷官征西將軍,封淮陽公。累破宋師,因功擢內都大官。沉勇篤實,一時推為名將。

天水世澤;

西河家聲。

北齊皮景和,官至尚書令,封文城郡王、西河郡開國公。善騎射,嘗一箭得豕,人皆善之。

景和騎射;

子信風神。

上聯:皮景和。下聯:北齊皮信,景和之子,為人機警靈悟而有風神。北齊時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入隋後官至洮州刺史。

五言

大唐雲南王;

北魏淮陽公。

上聯:南詔第四世王皮邏閣,唐開元間統一六詔,擊敗吐蕃,在南詔早期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唐王朝封他為“越國公”,賜名“義歸”。入於唐朝,受封為“雲南王”。下聯:皮豹子。

沉勇稱武略;

機悟有風神。

上聯:皮豹子。下聯:皮信。

七言

貝多紙上經文動;

台意瓶中佛瓜飛。

唐末詩人、文學家皮日休詩聯。

池紋帶月鋪金簟;

蓮孕含風動玉杯。

皮日休詩聯。

行人折柳輕和絮;

飛燕含泥帶落花。

五代吳越丞相、詩人皮光業詩聯。

十言

學透春秋,灼灼君臣褒貶;

胸藏兵甲,赳赳公侯腹心。

上聯:宋代淳祐直進士皮龍榮,起霖,醴陵人。累官參加政事,封壽沙郡公。下聯:皮豹子。  

皮姓家譜文獻

湖南益陽沅江皮氏五修族譜,(民國)皮鉎光修,皮作纂,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長沙皮氏族譜九卷,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誦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澧縣皮氏族譜,從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開始修譜,但一直未統計人口發展情況,據說,他們在民國後期準備續譜,但因抗日戰爭國難當頭,難以為繼,只好作罷。

湖北皮氏四修宗譜,(清)皮福遐、皮康達等修,清光緒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之一。現被收藏在湖北省烯水縣博物館。

湖南長沙皮氏族譜十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國己丑年(公元1937年)誦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皮姓字輩排序

江西新干輞川皮氏字輩(二十五世-五十四世):瑞大和明志廣慶祥永德宏憲繁尚照敦安世緒昌裕文煥錦建常傳紹顯揚。

湖北省荊門市鍾祥市石牌鎮皮集村皮氏宗派:學立德成先烈振,安邦定國祖功昌,光明正大家聲遠,忠厚和平世澤長。

湖南善化皮氏字輩:“積德家聲遠傅經世澤長同心敦乃善篤慶錫之光”。

湖南益陽和沅江字派:來湘前八代無字派,從第九代開始字派如下:

友芷入宗元,錫名光作述,敦本效賢良;德茂先猷遠,家榮祖澤長;經文能建國,緯武可安邦;燕翼貽謀厚,鴻圖世永昌。

湖南澧縣皮氏字輩:“華思秀永仲福春超欽文光仕之宗夢儒門造世業遠修明丕振家澤宏”。

湖北鄂州、大冶皮氏字輩:"士光兆周祚永定國之興本(禮)道崇先德立朝啟大文家學傳成法才名耀遠方安全開盛世萬億正綱常”"

吉水支派:“肇敬克崇卿孫純慶尚伯(宏)”;

大冶支派:“宏祥福宗希世景天廷克應有”;

合譜世派:“士(龍)光兆周祚永定國之興本道崇先德立朝啟大文家學傳成法才名耀遠方安全開盛治萬億正綱常”。

山東郯城皮氏字輩:“萬義(佃)志恆相現廣敬大”。

山東棗莊皮氏字輩:“尚智齡殿一家文學維士衍慶宏傳正東”。

江西高安皮氏字輩:“守其美業克振先聲茂修世熾永乘賢坤”。

江西吉水皮氏字輩:“士光兆周祚永定國之興本道崇先德立朝啟大文家學傳成法才名耀遠方安全開盛世萬億正綱常”。

四川達洲皮氏字輩:“清定國啟忠登敏貴紹天如先賢德正世代朝廷宣復開文明化仁義傳其華和平永能興萬年成大發”。

江蘇邳州皮氏字輩:“一家文學維世衍慶”。

湖北荊州皮氏字輩:“芝事廷昌盛,司書成**,文學開忠緒,傳家定兆祥。”(後因故改字輩為:“廣

大崇仁厚,興國再德培,傳家能運祖,四代有賢才。”)

湖南攸縣皮氏字輩:士志青雲,觀邦之光,德大名立,國慶家康,貽謀遠耀,宗枝孔長,忠孝神武,百世其昌。

河南延津縣塔鋪村皮氏字輩:林、新、運、思、愛、文、秀、金。

湖南長沙皮氏字輩:“學立德成先烈振安邦定國朱功昌光明正大家興遠忠厚和平世澤長”。

江西清江(今樟樹)江西豐城後前續皮氏字輩:孔孟仲叔季,子傑伯廷斯。日易仕元起,紹成於乗錫。

後續字輩:存心承祖德,用意啟來賢。維有忠和孝,元吉永其旋。

江西清江(今樟樹)皮氏字輩:執智國元巽南溍棨西定祥邦伯敏資魯純昭橋烷適子輝載茂登。

後續字輩:存心承祖德,用意啟來賢。維有忠和孝,元吉永其旋。

江西豐城城區皮氏字輩:永遠天相顯,時來運家邦。

公元1722年後續字輩:正時作錫太,光大自昌榮。恆懷顯偉德,洪憲裕修成。

公元1997年後續字輩:仁義勤學貴,謙潔祥和興。川渝周樊源,世代傳英名。

湖北麻城孝感遷居重慶墊江後續皮氏字輩:思孟大文天漢繼嘉國初錦質祥。

湖北荊州皮氏字輩:傳家定照國。

江西安福遷居湖南益陽沅江後續皮氏字輩:錫名光作述,敦本效賢良。德茂先猷遠,家榮祖澤長。

湖南攸縣皮氏字輩:文選啟耀祖殿,志學振武宗猶。吉德家聲遠,流澤世業長。

江西清江(今樟樹)遷居江西吉水後續皮氏字輩:“肇敬克崇卿孫純慶尚伯(宏)。

江西吉水遷居湖北鄂州大冶後續字輩:宏祥福宗希世景天廷克應有。

湖北老河口皮氏字輩:定國之保傳家世可昌。

江西新干遷居湖北洪湖後續皮氏字輩:書禮紹先業,孝友咍後昆。忠信為人本,道德作家聲。

後續字輩:守傳繼賢哲,智勇齊起倫。恢緒崇慎遠,硯望常昭存。

江西遷居湖北隨州後續皮氏字輩:謹嚴可大,聖行有光。治政廣明,麒麟德昌。

江西清江(今樟樹)臨江遷居雲南鎮雄後續皮氏字輩:耀永興明。

江西遷居湖北嘉魚牌洲灣後續皮氏字輩:文象日新,德基世龍。學高名遠,道大生鴻。

江蘇下邳遷居山東棗莊後續皮氏字輩:尚智齡殿,一家文學。維士衍慶,宏傳正東。

浙江溫州皮氏字輩:繼(志)學(亦)傳孔孟。

河南太康皮氏字輩:起靖協士兆龍長玉宗繼傳崇德建基祿慶燦祥立志增學新興中和。

江西清江(今樟樹)遷居重慶巫溪皮氏字輩:光宗耀祖世代文昌。

河南新鄉皮氏字輩:玉(雙)天(秀)世振德全志祥勤學廣建華國英傑耀宗澤龍。

雲南文山皮氏字輩:福祿家中有富貴永曾強**少漢昌。

重慶南川皮氏字輩:忠之文全成國正天圍人以道體具德大端壽品行永傳世興。

皮氏一隻字輩:國正耀忠誠永德大發興。

江西臨江府遷居湖南桂陽皮氏字輩:開添文如楚士日火南昌祖殿志學振武宗猷騰鴻肇登君邦。

江蘇寶應皮氏字輩:文廣忠兆同德富貴。

山東齊河皮氏字輩:元振雲光培世家傳。

河南封丘皮氏一隻字輩:長進章國安中華萬世傳。

江西樟樹古亭遷居湖南湘鄉皮氏字輩:春佳開泰運功迪前光繼述綿宗緒人文祖慶長芳得承先志常存裕後心。

江西樟樹下汽遷居湖南湘鄉皮氏字輩:宏日光華盛邦家世澤長邇能資孝友遠可效忠良。

河南鄧州皮氏字輩:榮德廣大業可保昌。

貴州貴陽皮氏字輩:顯孔應尚世,正鴻文朝德開興永煥幫,吉乾如安靈。

山東濰坊皮氏字輩:盛賢敬光明立德永久昌。

皮氏一隻字輩:光田明永華水海山長。

重慶巫溪皮氏字輩:國家能禮志(智)。

江西臨江府遷居湖北長陽皮氏字輩:應朝紅天大士志國長髮必振科德順永遠照宗家。

湖北長陽皮氏字輩:祖澤承德本書禮裕後昆惟宗修商遠榮華顯萬春。

江西九江皮氏字輩:承受興啟開科榮世賢高明振達大朝天。

江西樟樹遷居湖北潛江皮氏字輩:為學開宗緒傳家定兆祥。

湖南常德武陵遷居重慶萬州皮氏字輩:宗德*臣維大志金希應錦啟文。續派:恆信才人世光明毓秀長紹*惟詩禮永代肇其祥。

江西清江縣(今樟樹市)遷居湖南岳陽皮氏字輩:上人滄世穗傳道邵獻游。

江西臨江府遷居重慶豐都皮氏字輩:登學士燕德正大光明文安永定國雲桂發朝廷。

江西臨江府遷居湖北隨州皮氏字輩:(一世祖皮孟寬)正大光明祖繼恆興忠厚傳家世代昌榮。

河南信陽皮氏字輩:欣正玉明光大德永琪昌。

河南太康皮氏字輩:繼傳**崇德建基祿慶燦祥立志增學新興中和。

江蘇贛榆皮氏字輩:盛(永)元(興)秀繼玉堂道德增乾桂開盈傳通。

皮姓姓氏名望

皮姓皮豹子

(400-464),北朝北魏將領。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人。少有武略。太武帝時歷官征西將軍,封淮陽公。後屢破京師,積功擢內都大官。豹子沉毅篤實,當時推為名將。

皮姓皮喜

(425-483),豹子第八子。本名歡喜。史籍避諱改。文成時,以名臣子為侍御中散。孝文帝初,為平西將軍,仇池鎮將。經略隴西、漢中,數有戰功。轉散騎常侍、安南將軍、豫州刺史。在州飲酒廢事,被杖罰。卒。諡恭公。

皮姓皮景和

(521-575),北朝北齊將領。後主時任侍中,天統二年至武平元年在位。琅邪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人。

皮姓皮信

(545-598)皮信,皮景和長子,琅邪下邳人也。機悟有風神,微涉書傳。武平末,開府儀同三司、武衛將軍,於勛貴子弟之中,稱其識鑒。於并州降周軍,授上開府、軍正大夫。隋開皇中,卒於洮州刺史。

皮姓皮羅閣

皮羅閣(697-748年),皮羅閣南詔國第一代國王,在位時期大敗東洱海蠻,設河東州。

皮姓皮日休

(834-902),唐代文學家。唐代文學家。

皮姓皮光業

(876-943)字文通,五代吳越詩人。襄陽(今屬湖北)人,出生於蘇州,皮日休之子。著有《皮氏見聞錄》十三卷、《妖怪錄》五卷等,均佚。《全唐詩》存其斷句二,《全唐詩續拾》補二句。

皮姓皮究

後漢有著名的諫議大夫皮究。

皮姓皮龍榮

(1211-1265)皮龍榮乃南宋三名臣之一。文天祥評價他:“晏殊之學問,楊億之文章,仲淹之聲名,器之之氣節”。南宋淳佑四年(1244)進士。皮龍榮乃南宋三名臣之一。

皮姓皮錫瑞

(1850-1908),清經學家。字鹿門,一字麓雲。湖南善化(今長沙)人。光緒舉人。著有《師伏堂叢書》、《師伏堂筆記》、《師伏堂日記》等。

皮姓皮定均

(1914—1976),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傑出將領,軍事家。抗戰時期曾任八路軍太行軍區第五、第七軍分區司令員,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率領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突圍中原,創下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朽貢獻。建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軍軍長兼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並擔任福建、福州軍區副司令員,蘭州、福州軍區司令員等職。

皮姓皮震

(1900~1964) 湖北大冶人。中央訓練團黨政研究班第五期、陸軍大學特別班第四期、美國軍隊駐印度軍官戰術學校高級班第四期、台灣革命實踐研究院聯戰班第九期畢業。參加北伐戰爭。歷任國民革命軍排、連、營長,軍訓部上校參謀,軍事委員會軍風紀巡察團第十點檢組少將組長,獨立第十九旅少將旅長,新編第十二師代理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二十四集團軍總部參謀長兼作戰處長。1 940年4月陸軍大學畢業,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軍官訓練團副教育長,軍訓部訓練處少將處長,軍訓部校閱委員會委員。1941年春任成都中央軍校辦公廳少將主任,1942年冬升任中央軍校(第十九期)辦公廳中將主任。1948年9月授陸軍少將,後任國防部第四廳代理廳長。1949年秋到台灣,任“國防部”中將高參。1964年7月28日在台北去世。著有《軍校教育要旨》等。

皮姓皮宗石

(1887~1967)字皓白,別號海環。湖南長沙人。曾任湖南大學校長、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和院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皮姓皮名舉

(1907——1959年)湖南善化(今屬長沙市)人。皮錫瑞之孫。長沙皮氏一門自皮鹿門(皮錫瑞字鹿門,世稱“鹿門先生”)以下,皮名振都是有影響的人物。皮先生於1927年去美國留學,專攻世界史,先進耶魯大學,後進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1935年學成歸國。回國後被北京大學聘為副教授,不到一年升為教授,成為北大歷史系一位名牌教師,和錢穆先生並稱為“錢皮”。

皮姓皮宗敏

皮宗敏(1909-1952)湖南長沙人,1926年10月南京中央軍校第六期,後任國民政府國防部中將高參。

皮姓皮宣猷

皮宣猷:(公元1901~1966年),湖南平江浯口鎮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

皮姓皮象休

皮象休,又名皮定善、字儀生、號渾然。1899年出生於大冶市還地橋鎮駕虹村皮家大屋一戶貧苦農民家庭。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以前,就與中國共產黨重要領導人董必武、劉伯承、任世民等密切交往,接受共產主義教育。1922年開始投身革命,1926年在黨的領導下,組織革命武裝鬥爭,不幸於1927年冬慘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年僅28歲。

皮姓皮漱石

皮漱石·依納爵主教(1897-1978)奉天(今遼寧)遼陽人。1910年入奉天教區小修道院,1921年進神學院,1928年晉鐸,在小修院任教14年,1942年調到大連市任本堂神父。曾任瀋陽教區大修道院文科教授、小修道院預修院代理院長。1946年任瀋陽教區主教,東北教區總主教,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第一、二屆主席。是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1987年逝世,享年80歲,骨灰安放於八寶山,2005年10月骨灰遷回遼寧,現安放於鐵嶺天主教公墓。

皮姓皮之先

皮之先,一九二八年生。河北阜城縣人。擅長國畫。任中央教育部編審,工人出版社、工人日報社美編記者,山東臨沂市文化局副局長,市畫院院長。

皮姓皮高品

皮高品(1900 —1998年),湖北嘉魚人。教授,著名圖書館學家,圖書館學教育家,圖書館管理專家。

皮姓皮藝軍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青少年犯罪教研室主任,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 現任北京市禁毒委專家諮詢委員、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犯罪學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犯罪學研究會預防犯罪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廳專家諮詢委員、團中央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專家顧問組成員。《心理學審訊方法初探》

皮姓其他

唐代名人皮文通;東漢上計掾皮仲固;三國時期名士皮容;北魏將領皮歡喜;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