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樂姓,最早源出子姓,西週末年,字樂父,他的孫子以祖父的字為氏,稱為樂氏。  

源於姬姓的出自春秋末期晉國大夫樂王鮒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樂氏是一個古老、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九位,人口約二十五萬三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15%左右。樂氏一族在河南南陽郡、河內郡發展成望族,世稱南陽望、河內望。  

樂姓歷史發展

樂姓姓氏讀音

樂姓一般讀作“yuè”音,南方一些方言的樂字讀音異於北方語音,在當地方言中近似普通話“lè”音,因而在普通話中讀“lè”。  

樂姓姓氏起源

源於子姓

宋戴公 出自西週末年宋國國君宋戴公的兒子公子衎,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姓纂》上的記載:“宋微子之後,戴公生公子衎,字樂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另外,在史籍《姓氏急就篇》中也有同樣的記載:“樂氏之先,與戴同姓;戴公生樂父衎,是稱樂氏。”  

樂氏,曾在中國早期歷史上神氣萬分,出現在近三千年前的春秋初期,是宋國王族的後裔,發源於河南省商丘市。在周宣王姬靜執政時期,宋國國君為宋戴公子撝,他有個兒子叫子衎,字樂父。子衎生子傾父澤,傾父澤又生子夷父須,夷父須,叫子夷父,字須,他以祖父子衎之字“樂父”命姓,稱樂氏,其後裔在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就是樂羊和樂毅,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樂氏正宗。   該支樂氏族人皆尊奉夷父須為得姓始祖,是為靈壽樂氏,或稱平山樂氏,正確讀音作yuè(ㄩㄝˋ)。  

出自西週末年宋國君主宋戴公四世孫樂莒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姓氏急就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記載:“春秋時宋戴公四世孫樂莒,夷父須族弟,任大司寇之職。”子樂莒在擔任大司寇後,即職掌刑獄、糾察等事。樂莒的後裔子孫以先祖為榮,便以祖上名字命姓,稱為樂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樂氏皆尊奉樂莒為得姓始祖,史稱商丘樂氏,與夷父須後裔的樂氏一族同宗同源,正確讀音作yuè(ㄩㄝˋ)。  

源於姬姓

出自春秋末期晉國大夫樂王鮒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左傳》中記載:“晉大夫樂王鮒。”樂王鮒,姬姓,字叔魚,是春秋後期的晉國大夫,甚受晉平公姬彪的寵信,為晉平公二位寵臣之一,另一位寵臣是程鄭。在史籍《古文觀止》中記載:“欒盈出奔楚。宣子殺羊舌虎,囚叔向。人謂叔向曰:‘子罹於罪,其為不知智乎?’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哉游哉,聊以卒歲。知也。’樂王鮒見叔向曰:‘吾為子請。’叔向弗應,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室老聞之曰:‘樂王鮒言於君無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許;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叔向曰:‘樂王鮒從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其獨遺我乎?詩曰:有覺德行,四國順之。夫子,覺者也。’晉侯問叔向之罪於樂王鮒。對曰:‘不棄其親,其有焉。’於是祁奚老矣,聞之,乘馹而見宣子,曰:‘《詩》曰:惠我無疆,子孫保之。《書》曰:聖有謨勛,明徵定保。夫謀而鮮過,惠訓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猶將十世宥之,以勸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棄社稷,不亦惑乎?鯀殛而禹興;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無怨色;管蔡為戮,周王右王。若之何其以虎也棄社稷?子為善,誰敢不勉,多殺何為?’宣子悅,與之乘,以言諸公而免之。不見叔向而歸,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合併圖冊(2張)

在樂王鮒的後裔子孫,皆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樂王氏,後大多省文簡化為單姓樂氏、王氏者。該支樂氏的正確讀音作yuè(ㄩㄝˋ)。  

源於官位

出自西周初期官吏樂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西周時期,有負責演奏典樂的大司樂、有具體演奏音樂的樂人、有負責禮樂的大樂正、有管理樂人的小樂正,這些官吏和專業職務人員,統稱為“樂正”。小樂正為大樂正的副理,大樂正為普通樂官之長,不但掌管普通樂人,還負責整個王朝的禮教之事。在典籍《禮記·王制》中記載:“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隸屬於春官府司管轄。到了隋朝時期,開始也在太常寺中設置了太樂署、清商署,設置各種樂師。後來隋煬帝楊廣也將其改稱為樂正,普通樂師的官秩即為從九品下,相當於如今的科員待遇。在唐朝時期,不但沿襲了隋朝的制度,樂正還掌管邦國祭祀的禮樂演奏,分為大樂、鼓吹兩個分署。在宋朝時期,在太常寺設置三名樂正,長官全國的禮樂典制。到了金國時期,大樂正隸屬於太常寺太樂署,官秩提高到從九品,相當於主任科員,或縣局級官員。

在歷朝歷代樂正們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或職業稱號為姓氏者,稱樂正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樂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樂氏的正確讀音作yuè(ㄩㄝˋ)。  

出自西周時期官吏樂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樂師,是西周時期設置的官位,隸屬於春官府司管轄,實際上也就是上述第一個淵源中“大樂正”的輔佐官,亦稱副樂長,別稱小樂正,還兼有負責教授王族貴胄禮樂的職責。在典籍《周禮·春官》中記載:“樂師,掌國樂之政,以教國子小舞。”

在樂師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樂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樂氏的正確讀音作yuè(ㄩㄝˋ)。  

出自春秋時期官吏樂官,屬於以官職稱謂或職業稱號為氏。在古代時期,歷朝歷代皆有專職負責演奏音樂的小官員,屬於“工”類,即具有專業技能的官,通常被稱為樂官,別稱就是伶官,與樂正、樂師不統的是,他們實際上是普通樂人,但享受的待遇相當高級。

在樂官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或職業稱號為姓氏者,稱樂氏、或稱伶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樂氏的正確讀音作yuè(ㄩㄝˋ)。

出自西漢時期官吏樂府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西漢初期,漢惠帝劉盈設置有樂府,稱其長官為樂府令。到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時常由樂府令帶領樂師們到都城郊區祀禮演奏。樂府令,後來被漢武帝稱為“協律都尉”,掌管宮廷、巡行、祭祀時的音樂演奏,並負責採集民歌,配管弦以入樂。漢武帝時期,大漢帝國疆土萬里,樂府令指揮下屬採集了許多歷史悠久的民樂、詩歌,並編輯整理為漢廷宮樂,使許多歷史民歌得以保存,後世歷朝歷代將此期間采輯的民樂、詩歌叫作“樂府”,為中華民族音樂之典,數任樂府令皆功不可沒。例如,歷傳數千載而經久不息的著名漢廷典樂“漢宮秋月”,就是樂府令們汲取了西域大漠悽美風格的琵琶曲,經采輯而流傳下來的古老樂曲,後由著名的音樂家劉天華依古譜改編為二胡、古箏曲的。

在樂府令、協律都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樂氏。該支樂氏的正確讀音作yuè(ㄩㄝˋ)。  

出自西漢時期官吏樂卿,屬於以官爵稱謂為氏。樂卿,不是演奏音樂的官位,而是爵位。在漢武帝執政時期,為賞賜有軍功而設置了許多功爵,其中即有“樂卿”之爵,為第八等軍功之爵。在史籍《漢書·食貨志》中記載:“樂卿者,武功爵第八等也。”在樂卿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爵稱號為姓氏者,稱樂氏,世代相傳至今。不過,到了唐朝時期,人們又稱太常寺卿為“樂卿”。太常寺,實際上就是禮樂之司,因此有此稱謂。因此在唐朝的太常寺卿的後裔子孫中,亦有以先祖的官稱為姓氏者,稱樂氏。

該支樂氏的正確讀音作yuè(ㄩㄝˋ)。  

源於地名

出自漢朝初期夜郎國樂王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該支樂氏,出自漢朝初期夜郎國樂王邑,即今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樂旺鎮。據史籍《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這一記載和司馬遷其他有關夜郎的記述,被史學家們普遍認為是有關黔西南地區夜郎國年代最早、可信度最強的關鍵性歷史證據。在史籍《史記》和《前漢書》、《後漢書》中,均載了楚國大將熊莊在攻克了夜郎國並遠至今雲南境內“以兵威定屬楚”之後,“欲舊報。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還,以其眾王滇。”這便是《史記·秦本紀》中所載的“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這裡所說的“楚黔中”,郡治就在今湖南省沅陵縣,與新晃同屬於今懷化市。之後,夜郎國向貴州大山深處遷搬,因黔西南地區崇山峻岭疊嶂,楚國放棄繼續攻擊,夜郎國得以在黔西南地區繼續發展。自此後至公元前百年的近二百年間,由於西南“夷地”相對地為中原王朝所無暇顧及(莊能以其眾王滇便是明證),夜郎部族隨著其自身的壯大及與一些小部族聯盟,活動的範圍便愈來愈廣。但所至之處或停留不久或留下一部分又分頭繼續遷徙,並非有目的地擴大疆土,因而如今也很難劃定它的活動範圍,以致今日除了湖南與貴州外,還有雲南、四川、廣西都有縣市稱是夜郎故地。如今可以肯定的是,當時並沒有一個疆域很廣的大夜郎國。即使在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劉徹綬予夜郎國王印時,朝廷也只是“厚贈繒帛”而並無賜賞封地,地方行政權力都掌握在漢朝廷所任命的地方行政長官手中,與西漢王朝初郡國制並行的“國”完全是兩回事。

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禮陂鎮下寺坊姑嶺村

樂王邑,即為夜郎國當年重要的鎮邑之一,今稱金州。其地之民在“夜郎自大”之後歸屬大漢王朝,其民仿漢制,有以地為姓氏者,稱樂王氏,後多改為單姓樂氏、王氏,且多為苗族同胞。該支樂氏的正確讀音作yuè(ㄩㄝˋ)。  

避難改姓

出自南宋抗金名將岳飛之族人,屬於避難改姓為氏。今湖南省寧遠縣麻池塘村有一支樂氏族人。這座麻池塘村始建於南宋後期,村民皆為樂氏,人口有三千餘,自稱“河南南陽郡樂氏門宗”。據該支樂氏在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編的《樂氏宗譜》記載,樂氏的先人祖居河南南陽,原本姓“岳”而非姓“樂”,是南宋初期抗金名將岳飛的族人。南宋高宗趙構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所害,其後族人受“株連”之累,遂改岳氏為同音的樂氏,然後分為三股逃往南方謀生。其中,一部分族人遷逃到了江西地區;一部分族人遷逃到了廣西一帶;另一部分族人遷逃到了廣東韶關,繼而轉往寧遠九疑山地區安身,後傳至第四世樂雷發,以教書為生。到了南宋寶佑元年(公元1253年),樂雷發所教授的學生姚勉一舉高中狀元。在朝堂上,姚勉上書宋理宗趙昀,稱其師樂雷發才學過人,超過管(管仲)、諸(諸葛亮),宜以大事委任之,並自願將功名讓給樂雷發。宋理宗大奇,特旨召試“學術、才智、選舉、教養”八事,樂雷發“條對切直”,寫下了著名的“庭對八策”,為宋理宗所“嘉納”,賜以特科第一人,封賞田八百畝,敕建狀元樓一座。該支樂氏傳至第六世樂疑山,受到奸人李孟久的迫害,遂自九疑山逃到潭田一帶避難,隨身攜帶有樂氏家譜、田契、宋理宗賞賜良田八百畝的詔書以及其祖父樂雷發的著作、詩稿。樂疑山見潭田前崖如屏障呈福,後山似游龍戲水,於是定居下來,並娶鄰村掛蘭謝氏為妻,過起清高自由的生活了。

此後,經過七百多年的生息繁衍和發展,如今的潭田村已是一個擁有三千多人的大村。該支樂氏的正確讀音作yuè(ㄩㄝˋ)。  

少數民族

源於蒙古人改為漢族姓氏,屬於漢化改姓。清末民初,內蒙古奧敦格日樂部的一些蒙古人,取了漢姓樂,這部分樂姓不念yuè,而念lè。該支樂氏以金國時期的代州經略使奧敦·醜和尚為始祖,本屬於女真人,蒙古滅金國之後,他們被裹挾進蒙古,逐漸被同化為蒙古人。

局部地區樂氏這個姓氏群體中,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即:漢族中樂氏的正確讀音皆作yuè(ㄩㄝˋ),不可讀作lè(ㄌㄜˋ);而蒙古族樂氏的正確讀音皆作lè(ㄌㄜˋ),無人讀作yuè(ㄩㄝˋ)。因此,人們諧稱為“樂yuè(ㄩㄝˋ)樂lè(ㄌㄜˋ)一起走,同字異音分漢蒙”。  

樂姓得姓始祖

樂父衎(子衎、公子衎)、夷父須(子夷父)、樂莒(子樂莒)、樂王鮒(姬叔魚)、樂毅。樂氏源於春秋時期的宋國,跟後世以宋為姓的人,算起來是血脈相同。當時的宋國,是由殷商紂王的長兄微子所建,此地原來是封給武庚的,可武庚在周成王時叛變,後來被討平,周成王就把包括河南省商丘市以東到江蘇省銅山縣以西的一大片地方,封給了微子,並且封他為封建制度中地位最高的宋公,以奉商湯之祀。後來,宋戴公之子公子衎的後代,又以王父字為氏,於是就出現了“樂”這個姓氏。位尊而高的宋國,後來是於公元前二八六年被齊、魏、楚三國所滅,則推算起來,中國的樂姓最少也已經有了2200年以上的歷史,說他們是“源遠流長”,毫不為過。故樂氏後人奉公子衎為樂姓的得姓始祖。  

樂姓各支始祖

樂彥章:江西南陽堂永豐大霸樂氏始祖。

樂甫、樂處厚:宋季自東陽遷居蘇州,三傳至處厚,徙居晉陵,又三傳至武功,贅於無錫縣延祥鄉趙莊。是為江蘇無錫樂氏始祖。

樂 響:唐時賜第白沙溪鎮,後東陽更名金華,白沙亦析屬湯溪,故今為金華湯溪人。是為金華湯溪樂氏始祖。

樂胃公:河南息縣樂氏始祖。

明朝萬歷年間,鄂東樂氏第十八世祖樂胃公,從湖北陽新遷往河南息縣曹黃林鄉馮莊村老窪組。  

樂萬福、樂萬緣、樂萬善、樂萬慶:福緣善慶四公於明穆宗隆慶皇帝年間約1567年左右自江西麻城昏水塘遷徙到今天的孝感祝站鎮,為樂家畈樂氏開基始祖。

樂姓遷徙分布

樂史子孫樂小剛 樂氏是一個古老、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九位,人口約二十五萬三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15%左右。樂氏一族早先在河南省南陽郡發展成望族,世稱南陽望、河內望。

樂姓這個在中國早期歷史上神氣萬分的姓氏,是出現在大約3000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樂氏源於春秋時的宋國,跟後世以宋為姓的人,算起來是血脈相同的一家人。當時的宋國,是由殷商紂王的長兄微子所建,這個地方,原來是封給武庚的,可是武庚在周成王時叛變,後來被討平,周成王就把包括河南省丘縣以東至江蘇省銅山縣以西的一大片地方,封給了微子,並封他為地位最高的宋公,以奉商湯之祀。後來,宋戴公的後代,又以王父字為氏,於是就出現了“樂”這個姓氏。宋國於公元前286年被齊、魏、楚三國所滅。推算起來,中國的樂姓最少也已經有了2200年以上的歷史。據《姓氏急就篇》和《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樂姓起源於子姓。周宣王時,宋國的國君宋戴公生公子衍,字樂父,他的第四世孫子叫樂莒,是宋國的大司寇。他的子孫就以其名字中的“樂”字為姓。又據《姓纂》載:“宋微子之後,戴公生子衍,字樂父,子孫以王字為氏。”按:樂氏之先,和宋同姓。  

樂姓傳統文化

樂姓郡望堂號

郡望

南陽郡: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  

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陟),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包括汲縣。  

堂號

南陽堂:以望立堂。

河內堂:以望立堂。

伍珠堂:湖北孝感祝站鎮樂畈村堂號。

樂姓宗祠楹聯

四言

南朝才子;戰國賢師:上聯指的是南朝梁國的江夏太守樂法才,字元備。幼有美名,沈約稱之為才子。為建康令,不受俸佚。武帝嘉清節:“可以為百城表”。下聯典指戰國時期趙國人樂臣公,好黃老,恬敖不仕。及趙為秦所滅,他去齊國,以《老子》顯名。齊人敬之,稱之為賢師。

太平著記;昌國封君:上聯典指北宋文學家、地理學家樂史,字子正,撫州宜黃人。早年在南唐做官,入宋後任平原主簿,中進士後歷官著作佐郎、三館編修、職方員外郎。勤於著述,精於考據,著有傳奇小說《廣卓異記》、《諸仙傳》等,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三百卷。下聯典指戰國時燕國大將樂毅,中山靈壽人,燕昭王時為亞卿,曾率燕、趙、楚、韓五國兵擊破齊國,攻下七十多城,因功封於昌國,號昌國君。

冰清岳丈;機斷樂妻:上聯典指晉朝淯陽人樂廣,字彥輔,歷官侍中、河南尹、尚書令,有政聲,每離職常被人思念。一個女兒嫁給了衛玠,當時有人稱“婦翁(岳丈)冰清,女婿玉潤”。下聯典指東漢河南郡人樂羊子,曾在路上拾到一塊金餅,回家給了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志者不飲盜泉中的水,清廉者不吃嗟來(有侮辱性的施捨)的食物,何況拾來別人丟失的東西來玷汙品行!”羊子外出求學,一年後想家歸來,妻子拿刀走向織布機說:“學習如果中途停止,和砍斷正在織的布有什麼不同?”羊子受感動而出門,終於完成了學業。

南陽世澤;昌國家聲:全聯典指戰國時燕國大將樂毅,中山國靈壽人。樂羊燕昭王時為亞卿。燕昭王二十八年,率軍破齊,攻下七十多城,封於昌國,號昌國君。

五言

六旬余可惜;四序應如期:此聯為唐代詩人樂伸《閏月定四時》詩句聯。

雖有此不樂;既來之則安:此聯為樂安教授署聯。

六言

亞卿封於昌國;子正譽滿神州:上聯典指戰國時期燕國大將樂毅,中山國靈壽人。樂羊燕昭王時為亞卿。燕昭王二十八年,率軍破齊,攻下七十多城,封於昌國,號昌國君。下聯典指北宋文學家、地理學家樂史,字子正,宜黃人。初仕南唐,入宋官至水部員外郎。畢生勤奮,著作等身。其中《綠珠傳》等流傳較廣。此外,尚有地理書《太平寰宇記》二卷,頗負盛名。

七言

迴鑾樂章傳名遠;洪武正韻享譽高:全聯典指明朝兵部尚書樂韶鳳,字舜儀,全椒人。博學能文,明洪武初期授起居注,累遷兵部尚書,與中書省御史台都督府定教練軍士法。撰有《四面鑾樂章》、《洪武王韻》等。

三千水擊鵬溟上;百二峰環雁蕩南:此聯為清朝乾隆年間進士、工部尚書彭允瑞(公元1731~1803年),贈樂姓名人樂清林聯。

群賢雅聚譜神曲:百樂齊鳴奏天歌。(此聯為現代中國山水畫名家樂開揚作)

九言及以上

經學大儒,礪素絲之節;清談名教,飲冰玉之姿:上聯典指東漢長陵人樂恢,字伯奇,喜好經學,為一時名儒。和帝時官尚書僕射,針對外戚竇憲專權而上書進諫,因不被採納,託病回鄉里,後被迫服毒死。下聯典指晉朝樂廣,崇尚清談,司空衛瓘稱他為“水鏡”,說“見他好像拔開雲霧而睹青天”。

名表百城,探嘉建康元輔;功下諸邑,崇拜燕國亞卿。上聯典指南朝梁國的江夏太守樂法才,字元備。幼有美名,沈約稱之為才子。下聯典指戰國時期燕國大將樂毅,中山國靈壽人。樂羊燕昭王時為亞卿。

樂姓家譜文獻

江西撫州臨川樂氏十三修宗譜,始修於宋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宋)王安石撰序,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西省宜黃縣第三中學葉修武處。2000年伊始,鷹潭貴溪雷田樂氏修宗譜,與同宗兄弟撫州東鄉縣樂氏、上饒萬年樂氏再次共同修繕譜中信息,該譜現藏於雷田樂家。

江西(南陽)永豐大霸樂氏三修家譜兩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

湖南樂氏四修族譜十五卷,(民國)樂遠新等纂修,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篤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定海樂氏宗譜,(民國)樂秀擢修,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手寫線裝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定海市小沙鎮樂家村樂奇良處,浙江省舟山市史志辦公室有複印件。

湖北孝感祝站鎮樂家畈《樂氏宗譜》,乾隆五十二年癸巳歲1787年七世祖明璞公手寫《樂氏家譜》一部;咸豐辛丑歲1851年九世祖維憲公二修《樂氏宗譜》;民國二年癸丑歲1913年昌耀公、長怡公等舉族第三次合修《樂氏宗譜》6套,文革期間大多被焚毀。現僅存於世的老版本一整套存於樂華斌家中,其中樂良軍存有全套電子版本及老譜掃描本,永存後世查閱。自2016年開始正在發動全灣續修族譜。

樂姓字輩排行

浙江寧波樂氏字輩:“汝考定仁知光茂隆元為孝子從德文宗孫卿孟肅顯達叔恭賢良敦厚謙遜雍熊寅嗣俊秀嘉美可逢思懷唯一秉信全忠存清守正道大亨通應時振起繼祖昌宏經邦華國朝士恆充輔堯讚舜兆瑞麟龍賓師尚友寵錫恩榮永和安泰允吉其躬克培慶會萬世遵崇”

湖北孝感祝站鎮樂氏字輩:“明志維新,昌國長存,克承祖業,大振家聲,行仁守義,本立道生,德澤久遠,先在修文”。

湖北咸寧通山、黃石、大冶、陽新樂氏字輩:“家風永振昌有英祥俊發榮建緒開新”。

湖北鄂東樂氏字輩:“天治繼文啟光宗永振昌有殷祥駿發庸建緒開先安靖嘉司直學修列上賢勛名燕鼎錄儒品漢遷傳冰鑒精榮度金明錦繡篇洪都英俊聚楚郡彩芳聯祖武斯繩遠來茲其勉旃”。

河南息縣一隻字輩:其自因祥金華

江西樂氏一隻字輩:“友庭獻瑞福”。

樂氏一隻字輩:“崇仁遂良登庸熙錦秀昆德彩家寬遠”。

樂氏一隻字輩:“先帝始祖麒麟登科福澤方世日月其輝德映華堂人傑地靈雲天宇高重門族旺繼之慶豐國策龍騰正大光明志運忠承家庭有道萬代長永吾華壽春強雄宙峰”。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樂氏一隻字輩:“世徒東君舞宗(第六世同時有“水”字輩並列)寧士天韶廷明長懷道開宜安守達善汝學之”。(江蘇鹽城射陽縣樂氏第十六世子孫樂開揚據本族支譜摘)。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樂氏一支。

湖南邵陽一隻字輩:宗祖萬代永齊昌.克崇先緒紹賢良.天作雲雨日框國.舜成宇宙煥文章。

樂姓姓氏名望

樂姓古代

樂臣公,子姓,宋國商丘(今河南商丘)人。其祖先是宋國的公族,其後別從趙國。其族樂毅,顯名於諸侯。而樂臣公獨好黃老之學,恬靜不仕。及趙國為秦昭王滅,樂臣公東居齊國,以《老子》顯名,齊人尊之,號稱賢師。趙國人田叔等皆尊事焉。  

樂毅 樂喜,子姓,樂氏,字子罕,春秋時期宋國商丘(今河南商丘)人,宋國賢臣。在宋平公(公元前575年—公元前532年)時任司城,位列六卿。

樂祁,子姓,樂氏,名祁(一作祁犁),字子梁,樂喜的孫子。春秋時期宋國商丘人,宋國卿大夫,侍奉宋元公、宋景公,擔任司城,又稱“司城子梁”。多次代表宋國出使,與諸侯會盟。公元前504年,樂祁訪問晉國,與迎接的趙簡子私自飲酒,激怒了范獻子,范獻子將樂祁扣留。公元前502年,晉國釋放樂祁,樂祁在歸國途中去世。

樂羊,子姓,祖籍宋國,中山國人,戰國時魏國的大將。是樂毅先祖。

樂毅,子姓,祖籍宋國,戰國時趙國靈壽人(今河北省靈壽縣西北)人,戰國中期燕國著名軍事將領。公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他的作戰指導方略和政治思想對當時和後世都有著重要影響。

樂進,字文謙,三國時魏國曹操猛將。擅打仗,最早投奔曹操,為帳前吏。後跟隨曹操討呂布,攻張繡,戰袁紹,多有戰功。與張遼共破孫權。

樂恢,字伯奇,東漢京兆長陵人,喜好經學,為一時名儒。初仕郡,署戶曹史,坐事抵罪,後復為功曹。永平中,辟司空牟融府,又辟司空第五倫府,皆不就,後征拜議郎。和帝時官至尚書僕射,針對外戚竇憲專權而上書進諫,因不被採納,託病回鄉里,後被迫服毒而死。

樂廣(?—304年2月29日),字彥輔。南陽淯陽(今河南南陽)人。西晉時期名士。

樂史(930年-1007年),字子正,北宋宜黃霍源村(今屬江西)人。文學家、地理學家。曾在南唐時做過官,入宋後為平原主簿, 是隋唐開科舉 以來撫州地區第一位進士。仕宦60餘年,先後任過著作郎、太常博士、水部員外郎及舒州、商州等地的地方官。  

樂姓近現代

樂顯揚 樂顯揚(1630年—1688年),號尊育,祖籍浙江寧波府慈水鎮,為同仁堂創始者。

樂鈞(1766-1814,一說1816卒),原名宮譜,字效堂,一字元淑,號蓮裳,別號夢花樓主。江西撫州府臨川長寧高坪村(今屬金谿縣陳坊積鄉高坪村)人。清代著名文學家。

樂松生(1908—1968), 浙江鎮海慈水鎮(今屬慈谿市)人,生於北京。同仁堂樂氏第十三代傳人。

樂以琴:(1913年-1937年12月3日),四川蘆山縣人。中國空軍飛行員,抗日烈士。

樂時鳴(1917年8月——2015年8月8日),浙江定海人,1935年12月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參加革命工作,1937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樂時鳴是新四軍老戰士、原解放軍政治學院副政委。

樂茂盛:舉重運動員 世錦賽冠軍(湖南寧遠人)。

樂靖宜,前中國游泳運動員,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冠軍。

樂易玲,現為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管理層成員。

樂嘉, 著名節目主持人。

樂開揚,中國山水畫名家,江蘇射陽縣人。

樂玉成,現任外交部部長助理。

樂基兒 樂基兒,1980年8月22日出生於澳門,女模特、歌手。

樂婭菲,1987年7月7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湖北孝感祝站鎮樂畈村,2009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同年進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工作,投身我國民用大飛機的建設與發展。2011年,赴美國國家試飛學院(NTPS)學習,2012年獲飛行試驗工程(Flight Test Engineering)碩士學位,成為我國第一代女試飛工程師。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