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後姓是指上古東邑部族首領太昊的孫子後照的後代;另外傳說炎帝後代共工氏有子名叫句龍,在黃帝時擔任后土,其後代就以官名的一字為姓,稱為後氏;另外西周時魯孝公的兒子公子鞏的封邑郈,他的後代以邑名為氏,稱為郈姓;後來省去右邊的邑旁為後氏,稱後姓。
根據東漢王符的《潛夫論·志氏姓》記載,“後”、“郈”、“厚”是同一個姓氏的不同寫法,如《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的“郈昭伯”,在《漢書·古今人表》中寫作“厚昭伯”,而《漢書·五行志》中則變成了“後昭伯”。東漢典籍《風俗通義》中收錄有“郈氏”。
中文名後姓得姓始祖公子鞏源 出太昊氏、姜姓、姬姓等名 人后羿等郡 望東海郡堂 號裕政堂、東海堂
得姓始祖
公子鞏。後與後在古代是兩個不同的姓氏,在今天都簡寫成後姓,不分彼此。過去,後氏是傳說中上古時期華夏部落首領太嗥伏羲氏的後代子孫。太嗥又稱太昊或大昊,就是古帝伏羲氏的別稱。根據《姓氏考略》的記載:“太嗥孫後照之後,今開封也有此姓,望出東海也。”由此看來,後氏是以“王父字得氏”。老家東海,即今江蘇東海縣一帶。後氏的源流有二:一是源出於姬姓,四周有魯孝公的兒子公子鞏的封邑在郈邑(今山東省東平),諡號郈惠伯,他的子孫以郈為氏,後又去邑以後為氏。二是相傳炎帝的後代共工氏之子句龍為后土(掌管土地事務的官職),死後被封為社神,其後代子孫以後為姓,稱後氏。後氏族人尊公子鞏為後姓的得姓始祖。
姓氏源流
郈(後)[郈,讀音作hòu(ㄏㄡˋ)],後(Hòu 後)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太昊氏,出自上古東邑部族首領太昊的孫子後照,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上古東邑部族首領太昊的孫子後照的後代。後氏是傳說中上古時期東夷族首領太暤的後代子孫。太暤又稱太昊或大昊,就是古帝伏羲氏的別稱。據史籍《姓氏考略》的記載:“太暤孫後照之後,今開封有此姓,望出東海也。”由此可知,後氏是以“王父字得氏”,源起東海郡。
“後”與“後”,在古代是兩個不同姓氏的氏族,在今天都簡寫成“後”,不分彼此。
源流二
源於姜姓,出自共工氏之後。屬於以官職名字為氏。 據史籍《風俗通義》記載,炎帝後代共工氏有子名叫句龍,在黃帝時期擔任后土,即掌管有關山川土地事務及農業生產的官職。在后土逝世之後,被封為“灶神”,在夏、商、週三朝及其以後,一直為人們所祭祀。
在后土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后土氏,曾有人在楚國為官,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後氏,世代相傳至今。這在史籍《姓纂》中有記載:“後,后土之後。”在史籍《路史》、《潛夫論》中也記載:“春秋時魯、楚公族有後氏。”
源流三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魯孝公之子姬鞏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西週末期,魯國君主為魯孝公姬稱(公元前796~前769年在位),他將自己的兒子公子鞏封在郈邑(今山東東平東部),後來成為齊國的著名無鹽鄉。公子鞏在世時“勤勉仁惠,昭昭如日月”,深受國人愛戴,他逝世後,得諡號即為“郈惠”,史稱“郈惠伯”。在郈惠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或先祖諡號為姓氏者,稱郈氏。另外,在春秋早期,魯國君主魯桓公姬允的後裔子孫形成了三支強大的家族勢力,即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實際上分別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慶父、叔牙、季友的後裔。其中叔牙的後代叔孫氏家族也有個叫郈惡的大夫封在郈邑,即著名的“郈昭伯”,曾與季氏家族的季平子相互鬥雞。
周敬王姬丐三年(魯昭公姬稠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魯國的大夫季孫意如(季平子)與大夫郈惡(郈昭伯)鬥雞取樂,為了取勝,各自都耍了點兒鬼花招:季平子將芥子面灑在雞翅上,欲辣壞郈昭伯雞的眼而取勝;而郈昭伯則在雞爪上暗縛銅鈎,欲以利爪鬥贏。結果,季平子的雞因傷大敗。季平子甚為惱火,賴在郈昭伯的家裡以自縊相脅。郈昭伯就叫上了臧賜(臧昭伯)到魯昭公處告季平子的狀。魯昭公偏袒郈昭伯,就要討伐季平子,季平子連忙請囚、請亡,但皆不許,於是惱羞成怒的季平子遂聯合了叔孫氏、孟孫氏,三家共伐魯昭公,可笑魯昭公因此屁大丁事卻敗而失國出亡,郈昭伯被孟孫氏所殺。在這位郈昭伯的後裔子孫中,也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亦稱郈氏。由於本是同宗同源,因此該支郈氏與郈惠伯之後的郈氏合為一支。郈氏族人後有一部分省“邑”偏旁簡筆為“後”氏,皆世代相傳至今,是為魯西後氏。
郈氏以及分衍的簡筆後氏族人,皆尊奉郈惠伯為得姓始祖。該支後氏與太昊裔孫後照所分之後氏、以及共工氏之子句龍所分之後氏既不同宗亦不同源,且各自立譜,皆不合譜。
遷徙分布
後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九十八位門閥。後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遠古時候的著名的東夷部族首領也稱太昊,太昊有個孫子叫後照,後照的後代形成了後姓。當代簡寫成後字,但在百家姓中,後、後是兩種姓,有不同的起源,後姓的淵源在於遠古部落首領共工,共工的兒子叫句龍,官職為后土管理土地耕作。句龍的子孫取后土官的後字作為姓。而現代人後姓的人,往往簡寫成後姓,不管怎麼說,這兩種姓都有榮耀而悠久的淵源。後氏在我國早期歷史上的後姓名人,幾乎全是山東人:春秋時代,孔子的弟子後處,是齊人;漢時傳詩、禮之學,對我國傳統文化有深遠影響的後蒼,為山東郯城人。和不少的姓氏一樣,後姓雖未發展成一個繁盛家族,但經過無數代的播遷和繁衍,其子孫早已遍布天下。如明宣宗宣德年間鎮守岷州二十餘年,號令嚴明,番夷畏服的名將後能,便是當時的岷州亦即如今的甘肅岷縣人。今四川省儀隴縣,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湖南省寧鄉縣,安徽省宣城縣等地,均有後氏人家。在文字應用上,“後”字和“後”字在很多地方可以互通,因此,“後”氏與“後”氏的界限越來越小,今天有一些“後”姓者,可能有些是“後”氏訛傳而得的。現代“後”字多簡為“後”字,但後氏與後氏,在百家姓的歷史發展中,卻各有不同的淵源。但在今天都簡寫成後姓,不分彼此。
洮州和岷州分別於1379年和1378年從河州衛中分出設衛。洮岷地區的藏族土司中著名的有洮州的昝氏、卓尼的楊氏,岷州的趙氏、虎氏、後氏等。 尤其以後氏為主。根據《岷州志》記載:古岷州地區的後氏分兩大支,一支在今天的甘肅省定西市岷縣縣城及禾馱、中寨等鄉鎮,總人口大約6萬人左右。根據新華社記者後志良調查,甘肅岷州地區後氏另一支分布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盛產當歸的柏林鄉上巴都村、柏林口村及石達灘村,總人口大約1200人左右,民族成份主要是藏族。村民主要從事當歸藥材種植、氂牛、綿羊養殖等。岷州後氏的始祖名後朵兒只班,他在洪武二年時歸附了明朝,委任為宣武將軍,洪武十年受封為岷州衛土司。後土司的家族或屬民中在明代還出過受封為大智法王的班丹扎喜等高僧。班丹扎喜生於1377年,十五歲時出家為僧,二十八歲時到南京朝見永樂皇帝,即留在京城任職。
今山東省的單縣,四川省的儀隴縣、巴中市,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固原縣,湖南省的寧鄉縣、長沙市、常德市,安徽省的宣州區、蕪湖市、無為縣、涇縣、全椒縣、淮南市,雲南省的紅河州個舊市、思茅縣,江蘇省的南京市江寧區、南京市溧水區、揚州市興化市,河南省的濮陽縣、信陽市商城縣,湖北省的隨州市、武漢市,甘肅省的蘭州市、隴南市還有江西省南昌市的進賢縣梅莊鎮等地,均有後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
堂號
裕政堂:明時陝西市政司參議後敏,放寬政策,採取富民政策,使人民康樂。裕政是寬、開拓、富民的政治。他為人忠厚和樂,愛民如子。深受人民愛戴。
東海堂:以望立堂。
字輩排行
安徽馬鞍山後氏字輩:“定爾承開世德”。
安徽滁州後氏字輩:“尚智承先德其強發必”。
安徽蕪湖後氏字輩:“強之永維德宗希仁意和”。
江蘇興化後氏字輩:“常時春兆……”
江蘇溧水後氏字輩:“志端際顯左……”
湖北隨州後氏字輩:“文士(運)天開 國家永興 學守克定”。
安徽宣城後氏字輩:文元公正 邦國其祥
安徽無為廬江後氏字輩:世家傳道學,繼起毓良裔,克承先緒,永錫榮昌
宗祠楹聯
四言
孔子高弟;
唐堯農師。
——撰名撰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齊國名人後處,字子裡,為孔子弟子,潛心傳播儒學。下聯典指後稷,堯時為農師。
策名唐籍;
裕政明疆。
——撰名撰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人後胤,官至金紫光祿大夫。策名,出仕,做官。下聯典指明代當塗人後敏,永樂年間進士,官陝西布政司參議。為人忠厚,從政寬宏。
官游唐籍;
政裕興朝。
——撰名撰後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
五言
后土成神聖;
門人出翼匡。
——撰名撰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古代掌管有關土地事務的官,名叫后土,后土在夏、商、週三代以後被尊為土神、社神。下聯典指漢代學者後蒼,山東諛城人。宣帝時,官至少府,精通《詩經》、《禮記》,教翼壽、匡衡等人,而後始有齊計翼匡之學,著解釋《禮記》之書,名《後蒼曲台記》,以《禮》教戴德、戴聖、慶普,所以《禮記》才有大戴、小戴、慶氏之學。
七言
後氏宗譜
後氏宗譜(2張)
尼山道統傳精一;
曲台學家有淵源。
——撰名撰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齊國名人後處。下聯典指漢代學者後蒼。
姓氏名望
後稷
中國古代周族的始祖。
后羿
又稱“夷羿”,相傳是夏王朝東夷族有窮氏的首領,善於射箭。
後處
姓後,名處,字子裡,春秋末期齊(今山東省)人,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潛心傳播儒學。唐開元年間封“營丘伯”,宋又加封“膠東侯”。
後勝
戰國末年,後勝任齊王建的宰相,秦知道後勝貪財,便派人送重金給他。後勝的賓客、僕從也經常收受秦國的金錢。於是他們共同力勸齊王不要出兵援助其他諸侯國,致使秦得以將其他諸侯國各個擊破。
後朵兒只班
藏族,波忒國(古指西藏自治區)三疊人。西北著名土司——岷州後土司家族土司制的奠基人。
後 安
藏族,後朵兒只班之子,二十六年(1393年),掌本衛,事征交河,陣亡。
後法王
(後班丹扎釋)
藏族,又名後班丹扎釋,生於明朝(1377年),十五歲時出家為僧,屬岷州地區家世顯赫的後土司家族之人,在西藏、安多藏區享有盛譽,深受信教群眾愛戴。二十八歲時到南京朝見永樂皇帝,即留在京城任職。1457年明代宗景泰八年、明英宗天順元年圓寂,享年80歲。
後 能
藏族,後安之子,其父陣亡,由襲職指揮同知,升指揮使。宣德三年(1428年),征松潘羌夸有功,升陝西都指揮僉事。正統元年(1436年),奉勅鎮守岷州。
後 泰
藏族,後能之子,襲指揮使職。成化五年(1469年),征羌叛有功,升陝西都指揮僉事,勅守備岷州。
後成功
藏族,後安之孫,與後泰同輩。
後光基
藏族,後安第四代孫,尋奉勅,鎮守本衛臨洮地方,後勅命討賊陣亡。
後良儒
藏族,後光基之子,本衛指揮同知,掌衛印,光基子,嘉靖二年(1523年)襲任。
後永亨
藏族,後良儒之子,岷庠增廣生員,万暦二十一年(1593年)承襲任。
後顯
藏族,甘肅岷州人士(今天的甘肅岷縣一帶)。根據專家考證,明朝初年多次奉命入藏與烏思藏各地方首領聯繫的明朝著名的使者後顯即是出身於岷州後土司家族。後顯在永樂時任朝廷的宦官,與三寶太監鄭和一樣,是永樂皇帝所親信的重要官員。他在年老告退回鄉時,明朝還派了兩個漢官護送,在他的故鄉岷州興建了圓成寺。
後敏
明朝文士,永樂年間舉為進士,官職唯陝西布政使司參議。他為人忠厚和氣,性情恬淡自如,而於政事勤力親為,很負責任。
後禮、後祺
清朝的兩位畫家,他們都是無為地方人,可以想見當時無為的後姓家庭,崇尚儒雅,喜好書畫。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