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古(Gǔ)姓,最早來源於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是一個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古姓人口在中國大陸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台灣排名第七十五位,多分布於台灣的台北、台東、新竹等地。

古姓歷史發展

古姓起源始祖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的後代子孫,以古為氏 [1-3]  。

2、出自苦成氏(參見詞條郤犨)。周代有大夫受封於苦城(今河南省鹿邑),其後人以訛音古成為氏,以後去成單姓古,稱古氏   。

3、出自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吐奚氏。後魏吐奚氏入中原後逐漸與漢文化融合,改為單姓古氏 [5-6]  。

4、出自回族。自唐初進入中國於天寶十四年任大將軍的古都白丁後裔有姓古。其先古都白丁初在新安郡(今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及江西婺源等地),北宋時遷至揚州   。古氏原有家譜,歷三十三世,後毀於兵難。在明代時,揚州還有一回回收藏家也姓古,人稱“古回回”。古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蘇和河南地區   。同時,古姓也為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等地   。

5、源自“姑發氏”。古姓來自吳國泰伯弟仲雍次子旻,吳國被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滅國,吳王室逃亡一蹶不振,從此改姓隱居,春秋後期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由“姑發氏”改為“古氏”   。

6、源於苗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苗族古氏主要居住在貴州省修文縣、雲南省河口縣、屏邊縣、文山縣及越南。

7、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8、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9、源於高山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古姓遷徙傳播

周族原居住在邰的地方(今陝西省武功縣),後來經常受到周圍的遊牧民族的侵襲,居無寧日。後稷的第十二代子孫古公亶父,也就是周武王的曾祖,遂率眾人另闢家園。結果在歧山(今陝西省歧山縣)定居,古公亶父致力農業,政治各方面的改革。終於建立了強大的周族。他的後人為了紀念他,以他的名號為姓氏,形成了古氏。北魏時吐奚氏的後代也有改姓為古的。

古氏在台灣的居住地區,以新竹、苗栗等地為最多,且多採用聚族數古戶而居的形式。這類村莊在苗栗西湖、台中東勢、屏東潮州鎮、竹東、楊梅等地幾乎隨處可見。古氏遷台,發生於清康熙年間。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貴起義以反清復明相號召,稱“大明重興元帥”時,就有古氏從廣東五華來台開基,其中義民古蘭伯、古芬興等就居住下淡水港東西二里處。至乾隆年間,又有一支古氏從泉州移台,初居今桃園縣龍潭坡,後遷住台北、台東、新竹等地。

據清舉人丘荷公主編《上杭縣誌·氏族志》載:“古氏,新安郡,周太王古公之後,因以為氏。”新安為古姓遠祖居地,這個遠祖就是北魏吏部尚書、宰相古弼。上杭古姓,人口不多。民國《上杭縣誌·氏族志》云:“縣東安鄉有古姓十數戶”。這些“安鄉”古氏住的村子——馬祖灘,現已改屬臨城黃竹行政村所轄。20來戶村民,務農為業。他們由於歷史變遷,只知道遠祖源於新安郡,其他無譜可依。

古姓人口分布

國內分布

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兩次改朝換代時的移民運動不止兩湖,還有兩廣、江西等地,填殖地域包括雲南、貴州、四川三省及今重慶市,因此古姓人氏跟隨移民到雲、貴、川等地。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台灣光復。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人古飄萍等隨前進指揮所人台,進行台灣的接管工作。之後,廣東梅州籍的大律師古雲瓊、廣東五華縣籍的警官古奠基、廣西馬山縣籍的飛行員古可模、江西尋烏縣籍的古芹齋教授、江西上猶縣籍的軍醫古章文等大批古氏軍人、警務人員、律師、學者赴台。特別是在1948~1950年期間,國民黨部隊中許多古氏高級將領前往台灣,如江西省尋烏縣晨光鎮的古作邦將軍、古游生將軍,江西省遂川縣樟木坑的古田才少將,廣東省五華縣安流鎮的古煥謨將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的古輝文上校等等。其間人台的除了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南方諸省古氏外,還有陝西、貴州、四川、重慶、河南、山西等北方古氏。在這期間赴台且知其下落者,計有四百餘人,相當於清朝來台開基古氏之半數,尤以廣東省居多。聚居在花蓮縣、宜蘭縣等地的高山族古氏,是在台灣政府令高山族冠漢姓時才出現的。

台灣現聚居著古氏三萬餘人(公元1978年統計時有兩萬餘人),在台灣姓氏排名中列為第七十五位,人口遍布島內各縣市,尤以桃園、新竹、苗栗、台中為最。據陳紹馨、傅瑞德(Morton.H.Fried)合著的《台灣人口之姓氏分布:社會變遷的基本指標》第一冊,及潘英著的《台灣人的祖籍與姓氏分布》等資料顯示,早在1956年9月台灣的古氏人口共四千人,實際人口應有一萬六千人,占當時台灣總人口的0.2%,是台灣“本省人”的第六十九大姓,也是“先住民”的第三十四大姓,更是“客家人”的第二十四大姓。

國外分布

多是台灣、廣東省各地和少數重慶的古氏移居海外,如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暹羅)   、印度尼西亞(印尼)、越南、日本、美國、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秘魯、毛里求斯、留尼旺、南非、英國、荷蘭、澳大利亞、大溪地、新西蘭等地。

古姓姓氏文化

古姓郡望堂號

郡望

新安郡、新平郡、河內郡

堂號

新安堂:源自北魏吏部尚書、宰相古弼。他世居代州(今山西省代縣)《魏書·地形志》載:“代州有新安郡”,古弼子孫蕃衍,成為當地旺族,古氏遂以“新安”為堂號。

古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國寶堂”等。

古姓宗祠對聯

四言通用聯

源自亶父;望出新安。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古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鄉賢世澤;國寶家聲。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古氏宗祠“國寶堂”堂聯。

君稱國寶;人舉筆公。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古氏宗祠“國寶堂”堂聯。

南嶺首第;北魏元勛。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古氏宗祠“新安堂”堂聯(廣東地區用)。

名揚東漢;勇冠魯齊。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古初,父喪未葬,鄰家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捍火,火為滅。下聯典指春秋古冶子,從齊景公渡河。有黿銜左驂沒於水,古冶子右手持黿頭,左手持左驂而出,水為之倒流三百步,人視之為河伯。

五言通用聯

亶父家聲遠;筆公世胄長。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古氏宗祠“國寶堂”堂聯。

六言通用聯

押衙真俠義士;筆公為社稷臣。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富平人古押衙,建中年間的俠客。尚書鄭震有個女兒叫無雙,才高貌美,許配給了鄭震的外甥王仙客。後來鄭震因罪被處死,無雙被收入宮中為奴,打掃園林。一天,王仙客在褥子下發現一封信,上面寫著:“富平縣的古甲衙是人間的有心人,你是否去求他幫忙?”王仙客便去拜訪了他,在他的幫助下,終於救出了無雙。下聯典指南北朝時北魏代郡人古弼,善於騎射,官至吏部尚書,因功封靈壽侯,雖事務繁雜,而讀書不輟。他的頭尖,太武帝便叫他“筆頭”,人們則稱他“筆公”。他多次進言直諫,太武帝說:“筆公可以稱為社稷之臣。”

七言通用聯

學富精撰長生訣;志堅拒交禪受圖。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北朝時學者古銑,著有《長生保要》。下聯典指明代永王時郎中古其品的事典。孫可望謀禪代,遣人求其品畫“堯舜禪受圖”。拒不從,受害。

新髮於硎千年利;安然無恙萬家興。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古姓望族居新安“新安”二字的嵌字聯。

座繞慈雲叨佛力;家留舊澤念宗功。

——佚名撰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鎮那洲村古氏祖厝聯(1)

據村史考證,那洲村古姓始祖古瑜保,是明朝景泰年間,從新會縣古勞鄉遷入這裡開村定居的。

八言通用聯

片言可用,毫末將拱;小惡無為,涓流成池。

——唐·古之奇撰古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名宦古之奇《縣令箴》辭句聯。古之奇,以作《縣令箴》出名。箴云:“政不欲猛,刑不欲寬,寬則人慢,猛則人殘。小惡無為,涓流成池。片言可用,毫末將拱。勿輕小道,大車可覆。不恕而明,不如不明,不通而清,不如不清。”

古道照人,世傳孝德;新安發跡,代孕忠誠。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名人古初,臨湘人。光武時遭父喪未葬,鄰家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捍火,火為滅。太守郅鄆甄異之,薦於朝。下聯典指漢代名人古翊,新安人。

八言以上通用聯

和氣致祥,百忍成金,處世端資退讓;

厚德載福,惟善為寶,持身貴養謙光。

——佚名撰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鎮那洲村古氏祖厝聯(2)

洪洞溯淵源,俎豆千秋,祖功宗德清芬播;

新安征譜牒,本枝百世,子孝孫賢福蔭長。

——佚名撰河南省濮陽市杜母寺村古氏宗祠聯

前火焰、後金瓶,仰見祖德宗功與靈山而並峙;

左珠江、右錫鞏,惟顧文經武緯合秀水似長流。

——佚名撰廣西壯族自治區昭平縣黃姚鎮古氏宗祠聯

古姓家譜文獻

主詞條:古姓家譜

著者待考

古姓字輩排序

江西省寧都縣、於都縣、瑞金市、廣昌縣、興國縣、永豐縣、貴溪縣、進賢縣、樂安縣及福建省長汀縣、寧化縣的古姓,在清代第六次續修族譜時,曾統一擬定字派:

道可奕世德,瑞慶英賢芳;紹接家風盛,拔魁聲自揚。

後來在七修譜時有所更改。至八修譜時,發現有許多字與祖名犯諱,便重新擬定派語,自四十一世始全部啟用如下派語:

賢良家發貴,吉星運兆長;才學能治國,偉業耀華邦。

湖南省岳陽縣與重慶市奉節縣古姓,統一字派為:

功助先澤,榮昭國華;典常式序,科第起家。

河南省唐河縣、民權縣、社旗縣古姓,統一字派為:

紀長向揚,昌宗昭明;亦世興旺,遠傳詩禮。

湖北省紅安縣與河南省新縣古姓,統一字派為:

太學復興,尚德克承;立傳忠厚,繼啟賢能。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橫縣、貴港市、荔浦縣、鹿寨縣、寧明縣及防城港市,統一字派為:

元孟昌基恩,芳聯奕世蕃;中行宏大業,永遠定乾坤。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縣古姓,統一字派為:

輕存必雲之,重道時剛士;登德天其維,啟國應錦培。

安徽省無為縣、蕪湖市、銅陵市、祁門縣、青陽縣及江蘇省江浦縣古姓,統一字派為:

嗣紹上德,淑緒宏名;耕種為本,孝友是存;

謹敦倫紀,誠振綱常;箴銘宜奉,謨訓必詳。

江西省遂川縣、廣西賀州市、湖南省炎陵縣古革公房後裔,於清代光緒十九年(1893年)統修族譜時,擬定自三十五世開始統一啟用字派為:

永年思國寶,俊傑佐朝綱;忠厚宜家遠,詩書繼世長;

懷仁存善德,崇本定芬芳;勤紹先謨訓,興隆富貴昌。

湖南省醴陵市、瀏陽市、平江縣、攸縣及江西省萍鄉市、萬載縣、銅鼓縣、分宜縣、宜春市、新余市、進賢縣古姓,在聯修族譜時,還制訂了百字譜派:

開源居上世,繼跡在岐陽;丕顯文謨耀,欽承列武光。

致身扶聖駕,授命振朝綱;秀毓忠誠子,靈彰孝德郎。

鄉賢崇永祀,國寶降嘉祥;量美汪洋巨,臣欣社稷藏。

作箴風令尹,遺愛頌甘棠;寰外乾坤大,山中日月長。

雁聯三進士,代報五同堂;松柏操誰守,綢銀賜久蕆。

廣西賓陽縣、馬山縣、武鳴縣古姓,其派語為:

輩名:興志展基永克昌,榮華富貴顯名揚。

學名:文典可廷武朝倫,聖賢豪傑學忠臣。

雲南省和越南苗族古姓,還有聯宗字派:信、金、紹、興、發。

古姓古氏祖訓

父慈,子孝,夫義,婦從,友恭,敬長,睦族,和鄰,重教,守廉。(據金華新安宗譜)

古姓姓氏名望

古姓古代

古姓近現代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