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連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93位。根據台灣在2007年的統計,連姓排名為第73位,是少數沒有出現在中國百家姓中的台灣首一百個姓氏。2018年來自公安部身份證數據庫的資料表明:連姓在全國有45萬人口,排名所有姓氏人口的第190位,約占全國總人口的0.025%。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壩頭地區是全國最大的連氏聚居地,有22個鄉村是連氏所居。山東省連氏約有六萬多人,連氏家族重要的聚居地。 [1-2] 

連姓歷史發展

連姓姓氏起源

春秋時期齊國公族的後裔。齊國大夫連稱的後代以祖上的名字為姓,稱為連姓。  

起源一

出自高辛氏,遠古顓頊之後,以祖字為氏。顓頊的曾孫陸終的第三個兒子名叫季連,他的後代於是就以他們祖先的字作為姓,於是形成連姓。

起源二

出自羋姓,以官名為氏。春秋時期,楚國公族有連敖、連尹的官職,後來這兩個官職就作為姓氏傳了下來。

起源三

春秋時期齊國公族的後裔,齊國大夫連稱的後代以祖上的名字為姓,稱為連姓。據宋朝江蘇巡撫宋章定所撰《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中記載:“連氏,<左傳>曰:齊大夫連稱之後。”

起源四

源於官位,出自兩週時期官吏連帥,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連帥,是西周初期周公旦在鎮壓了紂子武庚祿父叛亂之後,為了控制遠在各地的諸侯國,便將每十個邊遠諸侯國編為一個連,由周王室派遣或指定某諸侯國之君為首領,稱連帥。

起源五

源於官位,出自兩週時期官吏連長,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連長,是西周時期設置的小行政區域軍事行政長官。

起源六

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連率,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連率,是漢朝時期對“太守”的別稱。

起源七

源於南匈奴,出自東晉十六國時期南匈奴鐵弗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東晉十六國時期,南匈奴鐵弗部勃勃稱大夏天王,自稱雲赫連天,他建立了夏國,王族以赫連為氏。史稱“胡夏“。

起源八

源於鮮卑族,出自東晉十六國時期北匈奴吐谷渾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後漢書}中記載,連休:鮮卑族,後代居於山西上黨南豐溝一帶。

起源九

源於赫哲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吉林通志》記載:

赫哲族穆里雅連氏,出自古老的費雅喀奇勒爾族,世居黑龍江下游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Muliyalian Hala。

清朝晚期以後,赫哲族、滿族穆里雅連氏多冠漢姓為連氏、穆氏、李氏等。

有歷史記載的只有{左傳}記載的春秋時期的連稱,此乃正史記載,因此中華連氏宗親會連氏源流研究會一致決定:齊國大夫連稱公為連氏唯一始祖,其他概不研究承認。  

連姓得姓始祖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有記載說,左傳齊大夫是連稱之後。根據這種說法,我國連姓家族發祥於如今山東省境內,算起來已有有2700多年的歷史。然而《魏書·官氏志》則認為,連氏,太連氏,皆改連氏。由此可見,我國的連氏家族非常的複雜,要想找到真正出處,困難很大。望族居上黨郡(今山西長治縣)。連氏後人尊惠連為連姓的得姓始祖。  

連姓遷徙分布

連姓在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台灣位列百家姓第七十三位。連姓的歷史十分古老,先秦時期名登《左傳》的連稱,即為最顯著的例子。連稱,是當時齊國的大夫,曾經風雲一時。他的事跡,《左傳》是這樣記述的:“襄公使稱與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王,曰,及瓜而代。期戍,公問不至,請代弗許,遂作亂,弒襄公。”這位連稱,據說便是後世連姓的始祖。唐代的《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便采認這個說法:“左傳齊大夫連稱之後。”根據這派考證,則連姓家族是發祥於如今的山東省境內,推算起來已經有了2700多年的歷史。  

連姓各地分支

廣東省新民村一支

普寧梅塘鎮新民村連氏一世祖至今是傳十七代.現總人數是一千三百餘人.而居泰國華僑一千餘人,居新加坡三百餘.其餘地方有三百餘人.開創新民村<古名新寮藍.>是在清代康熈三十二年.先祖來潮汕地區創業是幾經遷走.到來潮第三代先祖才創寨.

台灣連氏

連姓是台灣第五十四大姓,遍及台灣的每一個縣市。連姓也是從福建傳入。自唐代以後,連氏在福建已是大姓,在唐咸通年間,福建閩縣就出了名人連總。五代時期,一位名叫連重溫的人就曾在福建政壇叱咤風雲一時。

台灣的連姓以台北最盛,台南次之,苗栗居第三。據考證,福建安溪人連良,是大陸連氏遷台的開基始祖。他於清康熙年間移台,入居今台北縣淡水鎮水確裡,開基立業。從此之後,自福建遷台的連姓人氏逐漸增加,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一大名姓。連氏家族的連雅堂是台灣連姓最知名、最有影響的代表。

連戰的祖父連橫,原名允斌,字雅堂,號劍花,光緒四年(1878年)正月16日出生於台南。連家是台南望族,連雅堂是連家在台灣的第七世代。

連氏家族的祖籍在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其六世祖“興位”,於清康熙年間移居台南府的馬兵營,世代經商,數代之間,家業迭有興衰。清道光、咸豐年間,從連雅堂祖父連長瑞時起,家業又漸興旺。

連長瑞這一代,連家除有園圃外,並在漳州府城坊橋頭開一家“芳蘭號”煙鋪,販賣鴉片,收入甚豐。

光緒十九年(1893年),連家開始經營樟腦煉製,進行外銷,每年達數萬擔,獲利數十萬金,為當時富豪之一。

1895年,日本侵占台灣後,連家的“芳蘭號”煙鋪及水田被日本人徵收,連氏家族遷台六代經營所得,就此毀於一旦,家業開始衰落。

連得政生有四子,雅堂是老三。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連雅堂赴大陸知名的上海聖約翰大學攻讀俄文。不久,奉母命回台。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五月,日本人在台南創辦《台澎日報》,聘連雅堂負責漢文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他赴福州參加鄉試。次年10月,再回《台澎日報》社。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連雅堂不滿時政,攜眷赴廈門,與友人合作創辦《福建日日新日報》,開始與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有所往來。 1906年,孫中山抵達新加坡成立中國同盟會分會,曾派人前往廈門與連雅堂聯繫,研商將該報改為同盟會機關報,結果被清政府封館停刊。

隨後,連雅堂一度在上海華僑聯合會擔任編輯工作。該會由孫中山設立,是同盟會在上海的聯絡點。連雅堂在此期間結識了革命黨人張繼與章炳麟等人,並經張介紹加入中華革命黨(國民黨前身)。

1914年,連雅堂寓居北京,同年又回台灣在《台南新報》社主持漢文部。連雅堂於1919年全家再次遷到台北大稻埕,並任華南銀行秘書,進入金融界。同年16歲的兒子連震東赴日本上學。1923年,他在台創辦《台灣詩薈月刊》。

1926年,連雅堂全家再回大陸,居住在杭州西湖。次年,大陸內亂再起,連雅堂又遷回台灣,在台中參加林獻堂先生主持的暑期漢文教學班。

1928年,為抗議日本人禁止台灣省人使用閩南語,連雅堂又與朋友合作,在今台北延平北路創辦“雅堂書局”,只賣漢文書,不賣日文書,頗有民族氣節,但效益不佳,經營慘澹,1929年結束書店經營。

或因戰禍或因經濟因素,連雅堂不斷在海峽兩岸奔波,事業無大成,經濟狀況也一直未能好轉,可以說是窮困潦倒的書生。1933年,他又遷回上海居住。

然而,到了後半生,連雅堂埋頭書房,嘔心瀝血,撰寫《台灣通史》,給世人留下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這本書在台灣文獻史的地位甚高,上溯隋朝,下至甲午,涉及近千餘年之史事,凡88篇,於1921年正式出版。連雅堂也因此而成為台灣的一代名儒。台灣著名學者林衡道稱讚他是“日本統治台灣51年中,台灣文化界第一人”。

連雅堂寫《台灣通史》也與他父親的影響有關。13歲時,父親連得政買了一套《台灣府志》送給兒子,並告訴他:“你是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這對從小受過良好教育的連雅堂而言有著重要影響。

此外,連雅堂還陸續完成《讀墨十說》、《台灣贅談》、《中國文字學上之古代社會》等書稿。

連雅堂儘管奔波海峽兩岸,從事新聞與文化工作,並有巨著問世,但在當時並未受到太大重視,因而連家在他這一輩並無顯赫地位,家境也不甚好,被他的好友、台灣大學教授楊雲萍稱為“沒落地主之後”。1936年6月28日上午10時,連雅堂因肝癌病逝於上海,享年59歲。

 

連姓傳統文化

連姓郡望堂號

郡望

上黨郡:“上黨”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與天為黨也”,故名。

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

齊郡:西漢時期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其時轄地在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隋、唐兩朝改為青州北海郡。

堂號

清凍堂:宋朝的時候,連庶、連癢兄弟兩人齊名。連庶很聰明,也很清廉,人們稱他為“連底清”。而連癢對事物看得很清晰、透徹,像冰一樣透明,處理事物很嚴肅,像冰一樣叫人感到涼颼颼的,人們稱他為“連底凍”。清凍堂也有稱為雙賢堂。

此外,連姓的主要堂號還有:“瞻依堂”、“上黨堂”、“武功堂”等。  

連姓家譜文獻

福建仙遊連氏鳳阿阿頭連氏譜牒,正在前連村大隊部以下生產隊人員。

山東樂安族譜:初修餘明初六世祖寧晉縣令連三顧,大修於康熙五年,有清順治十五年進士,兵部觀政連應鄭復修。

河南連氏宗譜,(清)連苄中修,清順治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大孟草場村。

福建崇安連氏宗譜五卷,(清)連潤青等纂,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五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上虞連氏家譜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福建崇安連氏宗譜五卷,(清)連仰宸等纂,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今僅存第一~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廣西龍州崑山正連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十六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上虞松夏連氏家乘十二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理木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如今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連氏宗譜六卷,首一卷,(民國)連葆仁、連樹棻初編,連聲傳、連鳳飛續修,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理木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連氏譜牒,(民國)連德興、連商亭等纂修,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石印本六冊。

湖南漢壽連氏三修族譜九卷,首二卷,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上、下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連氏宗譜,(民國)連進茹纂修,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手抄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遂昌連氏宗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遂昌市濂竹鄉沙裡村。

浙江上虞連氏獨醒居譜稿一卷,(民國)連光樞纂,民國年間手抄本。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註:始祖為[明]連楹,先祖為葉春一。

山西上黨連氏族譜集錦(續集),(現代)連敏主編,1997年鉛印本。註:始祖為[春秋]連稱。

山西忻州新路連氏族譜,(現代)連旭升主編,2000年計算機排印本。註:始祖為[元]連思義,始遷祖為[明]連玉。

連姓字輩排行

浙江溫嶺連氏字輩;毓秀嗣新正,克家啟俊英

山東樂安字輩:景,續,茹,山,壽,三,第,守,士,世,克,成,登,俊,懷,文,德

山東臨朐字輩:尚,敬,聖,克,中,殿,學,風,世,文,守,瑞,福,永,清

山東臨沂市白彥連氏字輩:崇繼丕德茂,士吉開榮光;克修心政潔,介慎嘉言章。

福建浦城連氏字輩:“永世達朝廷忠孝全家友”。

福建仙遊連氏字輩:宗、殿、協、建、公、侯、伯、子、元、德、升、聞、燕、翼、貽、謀、克、繩、朱、武。

福建沙縣連氏字輩:“椿日鵬遑起自元煥增瑞榮昌(鴻)才開世治駿德毓明英”。

福建三明尤溪、廣東汕尾連氏字輩:“天沖仰瑞延君特宮道興文仕賢”。

福建三明寧化治平鄉案湖組連氏字輩:登加新允益。

山西襄垣連氏字輩:“鑒漢樹勛遠鐸濟標顯堂鎮漳湘炳躍鑲汝樂熙塘”。

山西黃樓連氏字輩:“成萬富登泰學進安克懷聚義興家國”。

廣西平南連氏字輩:“盈昌夭文昭(林國柱)日信其富貴榮華福祿滿堂壽全”。

廣西桂平連氏字輩:“稱摯叔石明陂希鯨祿光進以廣禎玉延恕宗任仕子登紹永度龍其漢彩輝樹心葉繁昌”。

河北邯鄲連氏字輩:“維興廣振修紅尚黨”。

河南連氏一隻字輩:“永遠坯平俊文運兆為新維勤廣佑長萬年太和春”。

安徽宿州、江蘇徐州連氏字輩:“.....鳳慶學允,忠厚傳家遠,仁義繼祖長,文明和為貴,玉信道吉祥”。

湖北連氏一隻字輩:“樹德務茲仁義忠正禮知永傳”。

湖南連氏一隻字輩:“興有錫文清炳培本立啟乃嗣紹賢良大名長慎取齊家學孔訓教國斯可以克篤先人光受福永宜爾”。

海南連氏一隻字輩:

瓊山支派:“世時同天德延朝”;

文昌支派:“其紹登科日加”;

新統支派:“士世宏巨開魁及第仕宦家聲詩書為業光榮祖宗大振鴻尤”。

甘肅寧縣連氏字輩:“宏立致文志培斌永世恆”。

連氏一隻字輩:“詩書啟文國順永昌家義克光”。

河南焦作連氏字輩:守朝如治伏、有成士興兆、全啟徵文學、永生萬世廣、傳宗久旭升、繼續春長存、國仁恆志立、寶璽德安康。

河南禹州連氏字輩:雲振中華遠,文運昭如新,維勤光有永,萬年太平春,詩書傳家寶,道德現國深,禮儀宣教化,忠信理世民,宇清應天順,耀宗弘英俊,修明啟祥瑞,治學曉經倫。

湖北監利、恩施連氏:希、世、勛、明、遠、念、祖、錫、慶、全、光、昭、先、立、志、興、隆、啟、後、賢、法、守、崇、文、治、鴻、儒、本、性、天、金、玉、培、以、德、庭、芳、繼、述、傳  

河南汝州:名士樂景芳、純正福壽長、敏修學平治、興隆慶泰祥、忠厚振家聲、文化繼世昌、惘常論理備、仁義道德仰、孝友誠篤敬、溫良恭儉讓、科試登高峰、光輝滿華堂、金銀玉石寶、應遜詩書章、務權慕榮貴、當知存天亮、品節尚喜凰、端莊崇益廣、英豪氣凌雲、清傑舒宏揚

連姓宗祠對聯

連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連陂存愛;

賦筆見稱。

——佚名撰連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連氏宗祠通用堂中聯。

羽衣得道;

麗賦著名。

上聯典指宋代人連久道,字可久,十二歲就能作詩。父親帶他見當地名士熊曲骸,他作了《漁父詞》。熊曲肱也寫詩相贈,又說:“這個孩子在富貴中留不住。”後來果然做了羽衣(道士,穿鳥羽做的衣服,意思是如神仙一樣飛翔),來往於西山。下聯典指唐代閩縣人連總,字會川,咸通年間進士,善於作賦,為文學家溫庭筠所稱道。

勛嘉葵戍;

澤被鄉鄰。

——佚名撰連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齊國大夫連稱,為將軍,奉襄公之命他和管至父戍邊葵丘,瓜熟時去,約定第二年瓜熟時派人替換。一年後,襄公違約。連稱、管至父聯合襄公的堂弟無知殺了襄公。下聯典指宋代應山人連舜賓,字輔之,家中富裕,常常資助鄉鄰。在家裡教他兩個兒子庶、庠讀書,說:“這就是我的資產。”他死後,遠近鄉鄰都前去哭吊。

勛嘉葵戍;

孝踵丁蘭。

——佚名撰連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齊國大夫連稱(見上)。下聯典指宋·連世瑜,事母至孝,母死,刻像奉之益恭。

七言通用聯

瞻崇祖德恢先業;

依賴宗功啟後人。

——佚名撰連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福建省閩南地區連氏宗祠“瞻依堂”通用堂聯。聯以鶴頂格嵌“瞻依”堂名。

國士升華光世德;

惟思懋建永昌宗。

——清·連日春撰福建省長泰縣江都村連氏宗祠“瞻依堂”聯

此聯為清代連氏裔孫、光緒二年(1876年)丙子科台灣府舉人連日春所撰。後來,江都和開台連氏家族共同將它作為子孫昭穆,從十二世啟用,歷代相沿。

九言及以上

源頭由和睦,和睦千秋;

匾額樹瞻依,瞻依百世。

——佚名撰福建省長泰縣枋洋鎮江都村江都寨連氏祖祠“瞻依堂”堂聯

長泰縣枋洋鎮江都村,有一座修建於明代的古石寨——江都寨,如今還住著30多戶連氏人家。寨內有一座名叫“瞻依堂”的連氏祖祠。據連氏族譜記載,唐開成元年(836年),連謀自騖州入福建開基,成為連氏入閩始祖。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連謀的十世孫連法進之子連壘,從龍岩漳平縣入長泰開基。在江都社小山丘上的一塊風向適宜,陽光充足,形似雞籠的蒲姜地上披荊斬棘,建搭草舍,並修建了高一丈四尺厚實堅固的石牆。從此,他們築寨而居,創家立業,繁衍生息,逐漸興旺發達起來。後來,連氏族人在寨中選擇一塊風水保地修建了這座祖祠,以示紀念。連氏先輩把祖祠命為“瞻依堂”,堂名瞻依,謂望兒孫登斯堂而興瞻仰仗寨之情,毋忘先人創業維艱;聯嵌“和睦”,語意雙關,勉後人見此聯而銘記始祖故里,永保骨肉深情。同時也表達了對離寨外出的連氏子孫深切的寄望和依依的眷念。在江都連氏族譜上,清楚地記載著三世祖連時衝往台灣,在台南小腳腿創業開基,第十世孫連繩巍於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去台灣等記錄。此後,於長泰江都定居的連時崇的後裔,又有不少人陸續遷往台灣定居。

習射攻書,繼武繼文承祖澤;

築陂奉像,盡忠盡孝衍孫枝。

——佚名撰連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安徽省阜陽市連氏宗祠聯。上聯“習射”,指清代當地人連際成,雍正年間武舉;“攻書”,指清代當地人連斗山,字叔度,乾隆年間文舉,著有《周易辨畫》。下聯“築陂”,指宋代英州知州連希覺,築陂引水灌田,百姓受益,人稱“連陂”;“奉像”,指宋代樂清人連世瑜,與妻子方氏對母親極孝,母親死後,刻像侍奉,更加恭敬。

父為作,子為述,由上掌而連江都,源頭初無二脈;

祖有功,宗有德,自大田而開長泰,宗派唯有一家。

——佚名撰連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福建省閩南地區連氏宗祠通用堂聯。

連姓姓氏名望

連舜賓:字輔之。宋朝應山人。他的兩個兒子都中了進士,都當了縣令。兩個兒子都很有名氣,為官清廉,人民對他們倆都有很高的評價。

連 庶:字居錫,安州應山人。宋仁宗年間舉進士,調商水尉、壽春令。

連 總:(生卒年待考),字會川;閩縣人。著名唐朝文士。唐咸通年間進士,善於作賦,為文學家溫庭筠所稱道。

連南夫:(1085~1143年),字鵬舉,應山人,宋政和二年(1112年)進士,歷任中書舍人、徽猷閣侍制,擢顯謨閣學士、知建康府、加兵部尚書銜、兼太平洲廣德軍制置使,知信州、泉州,進寶文閣學士、知廣州、遷廣東經略安撫使。

連久道:(生卒年待考),字可久。著名宋朝詩人、道士。十二歲就能作詩。父親帶他見當地名士熊曲骸,他作了《漁父詞》,熊曲肱也寫詩相贈,又說:“這個孩子在富貴中留不住。”後來,連久道果然做了羽衣道士,穿著鳥羽做的衣服,如神仙一樣飛翔,來往於西山之間。

連礦:字佰金,號白石,河北永年人嘉靖年間進士選翰林院,曾任戶部主事、山西道監察御史、敕命進階文林郎、浙江按察副史、河南參政、湖廣按察按察史、浙江布政史、行政督察院右副督御史敕總督漕運兼總河加戶部右侍郎,因治水有功,造福百姓,在一方名聲顯赫。

連格:河南禹州人,明嘉靖丁丑進士,官至御史大理寺左少卿

連標:河南禹州人,明萬曆葵未進士,官至太僕寺卿左副都御史

連祥:明天順乙卯舉人,禹州人,任齊河知縣

連得意:河南禹州人,明隆慶庚午進士,任蒙陰知縣,鄜州知州。

連茹:字廷用,山東青州府樂安人,以文學著由國學授浙江紹興衛知事,有卓異跡載縣誌。

連三顧:山東青州府樂安人,明歲進士,官直隸真定府寧晉縣知縣。

連守度:山東青州府樂安縣人(今廣饒縣),萬曆三十三年任陝西淳化縣令,後因政績卓著,擢任至鎮南知州。

連應鄭:山東樂安人,清順治庚子戊戌科進士,兵部觀政,復修山東連氏宗譜。

連世秀:少將軍銜。 1954年11月出生,1972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山東臨朐縣辛寨鎮連家廟子村人,1974年6月入黨。歷任戰士、副班長、班長、排長、副指導員、連職參謀、副營職參謀、區隊長、正營職參謀、副團職參謀、正團職秘書、總參軍務部辦公室副主任、總參軍務部隊務局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副教育長。北京軍區勤聯部副部長等職。

連維良:河南禹州人,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

連輯:山西襄垣人,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

連闊如:原名華連壽,號發表評書小說《西漢演義》等。抗日戰爭爆發仲三。筆名雲遊客。北京人。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少數民族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委員、中國戲曲研究會副主席、北京市文聯常任理事、北京市人大代表。1971年逝世。

連橫:是江都(福建)連氏的第十世孫,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渡海過台灣,在台南寧南坊兵馬營一帶安居樂業,後代枝繁葉茂,名人輩出,其中最有成就的堪稱連橫家族。

連城珍:(1871~1937),清末最後一科秀才,能書善畫,擅長醫學,重編《石碼鎮志》,長於畫梅花,因號梅仙,其畫流傳遠及日本、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國家。

連瀛洲:10歲時父母相繼去世,後輟學到香港的小雜貨店當學徒,1919年移居新加坡。1928年他與友人創立華興公司,經營進出口貿易兼船務代理,事業穩步發展。1949年連瀛洲與數名馬來西亞華商成立華聯銀行,進入金融業,2001年華聯銀行與大華銀行合併,躋身新加坡第一大銀行,大華銀行集團。

連英煌(?一1928):字耀臣,山東青州府樂安縣人(今廣饒縣)。近代中國第一批接受西式教育的新知識分子,成為一代有力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的人才,為近代中華民族振興崛起而振臂挺軀之士。

連楹:(?-1402年),諡剛烈,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潞安府襄垣縣(今山西省襄垣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連戰:連橫之孫。於1936年出生於祖國大陸,1945年隨父返台,後步入政界。現為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

此外,連姓名人還有:宋仁宗慶歷年間,有連庶、連庠兄弟,深得歐陽修的器重;紹光年間的連希覺,曾在英州為地方築堤引水灌田;宋寧宗寧元年產的連三益,歷知沙縣、廣州、紹興,任滿離去,老百姓皆遮道挽留。至於明代,入仕的連姓之人也有不少。如明在祖時的名御史連均;英宗正統年間的福建按察副使連鏞;憲宗成化年間的御史連盛;神宗萬歷年間的廣西按察副使連繼芬;思宗崇禎年間出知靈州的連宗度,等等,都為造福百姓,做過一些好事。在上述連氏良吏名臣之中,宋代的連庶、連庠兄弟是湖北應山人,連三益是福建安溪人,明代的連均、連鏞都是江蘇建安人,連盛是河北永年人,連繼芬是福建龍岩人。這些充分說明,明清時期,連姓人已遍布大江南北。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