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路姓的由來共有8種說法,其中之一是源於姬姓(高辛氏),出自遠古帝嚳之孫玄元的封地路中,史屬於以封邑名字為氏。據籍《唐太原令路公碑》、《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玄元為黃帝的後裔。
路姓歷史發展
路姓姓氏源流
源流一
黃帝生子玄囂,玄囂生子帝嚳,為高辛氏。帝嚳有子摯,摯生子玄元,在唐堯為部落首領時,玄元因功封為路中侯,建路國,歷經虞舜時期和夏王朝一直為侯爵,其子孫以國名為姓氏,稱路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於姜姓,出自為炎帝的後代支子的封地潞地,屬於以封邑名字為氏。據史籍《元和氏纂》記載:黃帝為首領時,封炎帝支子於潞地(今山西長治潞城),隗姓,子爵,建潞國。到了春秋時期,有潞國君主潞子嬰兒。周定王姬瑜十三年(晉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晉景公發大軍北上。晉軍到潞國之後,在曲梁(今潞城北部)與豐舒控制的潞國軍隊激戰一場,徹底擊敗潞軍,殺了豐舒。然後,晉景公順手牽羊滅了潞國,把潞子嬰兒帶回晉國。從此,潞國被劃入晉國版圖,成為強晉的一部分。
潞國被滅後,潞子嬰兒的後代子孫合其他族人以原封地名稱為姓氏,稱潞氏,後去掉“氵”偏旁簡筆為路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妘姓,出自黃帝的後裔陸終的後裔的封地路,屬於以封邑名字為氏。據史籍《困學紀聞》記載:黃帝之子昌意生顓頊,顓頊之子老童生吳回,吳回之子即陸終。
陸終有六子,其第四子求言(鄶子),受封於路邑(今北京通州),後裔子孫後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稱路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路縣,屬於以封邑名字為氏。據史籍《姓氏急就篇》記載:路,原為水名,作潞。漢朝初期置路縣(今北京通州),東漢朝時期改為潞縣,該縣有許多人以潞命氏,稱潞姓,後為路氏,世代相傳至今。
後來的西漢朝時期的著名臨淮太守路溫舒,上奏了聞名天下的《尚德緩刑書》,他就是該支路氏族人。
源流五
出自隗姓,炎帝之裔。黃帝封炎帝之裔於路,即春秋時赤狄潞子(今山西省潞城一帶),國人稱潞氏,後滅於晉,子孫以國為氏(疑與姜姓同源)。潞又寫作路,也稱路氏。
源流六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代北鮮卑沒潞真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代北鮮卑族拓拔部有沒路真氏、亦稱沒潞真氏、沒鹿真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遷都洛陽後,推行漢化改革政策,改漢字單姓為路氏。
源流七
出自北宋皇室。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金兵圍汴京,高宗趙構逃亡在外遇金兵,問其姓氏,高宗裝啞指路為姓,未南遷的北宋宗室子弟便分趙、路兩姓。
源流八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路正、巾車,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路正,亦稱合路、合方,主管天下交通之事,包括築路、維護、設置驛站、路理(道路哨卡)等,隸屬於夏官府司管轄,相當於今天的交通部部長。據典籍《周禮·夏官·合方氏》中記載:“路正,掌達天下之道路。”巾車,官職類同於路正,不過,只負責掌管君王所行的道路,即王路,“殊異乎公路”。王路有五:玉路、門路、寢路、車路、鼓路。
在路正、合路、合方、巾車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路氏,世代相傳至今。
路姓姓氏始祖
玄元。黃帝子名玄囂,玄囂生子帝嚳,即高辛氏。帝嚳有子摯,摯生子玄元,在唐堯時為部落首領,後玄元因功被封為路中侯,歷經虞舜時期和夏朝,一直為侯爵,其子孫以國為氏,稱路姓。並尊玄元為路姓的得姓始祖。
路姓各支始祖
路希升:元明之際人,世居山西安邑聖惠鎮之北路屯。是為河東路氏始祖。
路純禮:南宋孝朝以功封東安候,因自魯就封湖廣東安州。子居正,避兵自東安徙武進尚宜鄉,併名其地日小東安,示不忘所自出。是為江蘇武進路氏始祖。
路灜州:先世自明洪武初自江南宜興遷山東歷城,再遷貴州畢節縣西裡撒拉溪街,清初再自撒拉溪野馬山遷德滿王家寨,生三子,長元升。是為貴州路氏始祖。
路 通:明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遷居,再遷山東臨淄時右高趙莊,後改名路家莊。是為山東淄博路氏始祖
路天成:元代至正年間人,世居南京高石坎,為郭子興舉義營造兵器,後與朱元璋同在郭帳下議事,朱元璋與其子路世義結為異姓兄弟並收其四子路洪祿為義子,洪祿後隨傅友德、藍玉、沐英征戰雲南後受封,是為雲南路氏始祖。
路姓遷徙分布
路氏是一個多民族、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二位,人口約一百三十萬六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65%左右。
路氏源起十分龐雜,在兩漢時期見諸史冊之路氏族人已經十分搶眼,如有巨鹿東裡人(今河北平鄉)人路溫舒、漁陽人(今北京密雲)路人、蜀郡人(今四川成都)路建、陳留人(今河南開封)路粹、太原人(今山西太原)路佛……等等。可見在此際路氏族人已分布於今河北、北京、河南、山西等北方大地,並且已有路氏落籍四川。
魏、晉、南北朝時期,路氏族人繁衍得依舊興盛,尤其在今河南省境,路氏就出現了五個郡望:即襄城郡、陳留郡、河南郡、內黃縣、潁川郡。表明在今河南之襄城、開封、洛陽、內黃、禹縣一帶路氏族人枝繁葉茂,風光顯赫。除此之外,路氏人在今河北大名、寧夏固原、陝西西安一帶也形成大的聚落,並且人丁興旺,一直延續到隋唐兩朝。尤可一提的是繁衍在今河北大名的路氏族人,在此際竟現於史,名人不斷,此際劇烈的社會動盪,也導致數量眾多的路氏人取道南下江南,並且在今浙江金華一帶形成路氏東陽郡望。
隋、唐時期,路氏族人依舊興盛,並且以陽平等路氏郡望為中心擴展至今山東境內,如唐朝宰相路岩為魏州冠氏人(今山東冠縣),其家族在當地頗具盛名,世代顯貴,而且人口繁衍興盛,後路岩因故被貶嶺外,其子避地湖南,住永州祁陽,當為路氏族人入湖南之始。
宋朝時期,路振由永州祁陽徙居潭州湘潭(今湖南湘潭)。
明朝初期,山西路氏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河北、山東、天津等地。
至清朝時期,路氏族人由於仕宦、謀生、避災等原因散居全國各地。
例如,商丘市寧陵縣路氏一族,先祖在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奉詔自山西洪洞縣遷至今寧陵縣,繁延至今歷六百多年二十六世,現族眾分居在商丘市的寧陵、睢縣、柘城、民權、夏邑、虞城六個縣梁園、睢陽二區、周口市的開發區、淮陽縣、鄲城縣、太康縣,開封的杞縣等地。2000年春重修族譜,在譜族眾一萬六千餘人。
如今,路氏族人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北、山東、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這四省之路氏約占全國路氏人口的70%左右。
路姓姓氏文化
路姓郡望堂號
郡望
內黃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內黃縣。
陽平郡:漢朝置郡。治所在元城(今河北大名)。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
襄城郡:南北朝時北魏於縣境置鍾離、襄城、陳陽、石馬諸縣,分別屬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關鎮為當時的襄城縣治,以後歷為州治、縣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安定郡:漢武帝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寧夏固原)。轄境相當於今甘肅省平涼地區景泰、靖遠、會寧、平涼、涇川、鎮原及寧夏中寧、中衛、同心、固原等地及寧夏回族自治區西部。又有安定縣,在今甘肅涇川北,並屬於安定郡。
東陽郡:西漢時期置郡,三國時期孫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會稽郡置東陽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華分城區,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金華市一帶。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
京兆郡:首都長安直轄區,在今陝西省西安至華縣一帶。
潁川郡:戰國時期秦國滅韓國後,以所得韓地於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一帶地區。東魏時期遷治潁陰(後為長社,今河南許昌)。隋、唐兩朝為許州潁川郡。
堂號
陽平堂:以望立堂。
內黃堂:以望立堂。
陳留堂:以望立堂。
襄城堂:以望立堂。
安定堂:以望立堂。
東陽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潁川堂:以望立堂。
路姓家譜文獻
安邑河東路氏七修族譜,(清)路有年等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山東濟陽路家寨路氏族譜,(清)路德麟作序,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
山西運城安邑郇城路氏族譜,(清)路生財、路有年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
貴州畢節路氏長房族譜,(清)路朝霖、路朝聯同編,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宜興路氏六修宗譜十六卷,(清)路文齡始修於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民國)路恩耀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傅恭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山東淄博路氏族譜十六卷,(民國)路振玉等修,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鉛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山東淄博般陽路氏重修族譜十四卷,(民國)路程海重修,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淄博市博。
路氏六修宗譜十六卷,(民國)路思耀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傅恭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路姓字輩排行
山東濟陽路氏字輩:“國春恩延法傳振繼玉芳德希連逢廣學建慶繁祥田(亭)相忠恩軒寶佩逢官年”。
山東磁窯路氏字輩:“一本克敦,則篤箕慶;修德福之基,為善家興長”。
河北滄縣路氏字輩:“上天寶玉洪永炳增”。
山東德州平原縣路氏字輩:“洪長殿興學開”
河南商丘寧陵縣路氏字輩:"忠孝延先業。詩書裕後昆,貽謀傳統緒,繩武廣......"
河南商丘市梁園區葉莊村路氏字輩:"騰化守文克景永善昌章。修德立業從先祖,格治成政起厚仁。“”
河南林縣路氏字輩:周廷明玉五,永德長聚保(自明朝從山西壺關遷來後11世至20世)1至10世以後補充。
河北南宮路氏字輩:“文計宗興廣尅明朝遵昌”。
河南駐馬店陽城路氏字輩:“登玄良,叔慶堂。依本立,萬年長”。
河南淅川縣路氏字輩:“德培守常生”。
河南濮陽濮城路氏字輩:逢傳世,尚純梁,立申明,永學昌.....
四川平武縣壩子鄉路家溝路氏字輩:“萬世通元正,青平樂安康”
四川通江縣、萬源市路氏字輩:長房——鍾鳳昌毓行,安正光華國。續議:定達英維遠,永世承為先,澤義志繼園,修原尚梓寬;二房——友純先榮履,登程芳紹澤。續議:俊裔執御印,進舉聖偉民,理綱著君道,通途滿翰林;三房——孔學儒芝崇,登程芳紹澤。續議:顯清楊名德,賢才續新章,順天仁有和,科弟躍朝堂。
河北館陶縣路氏輩分:得東行化(單)允萬名恆(文、保)(林、昆)(春、夢、安)(俊、瑞、洪)(丙、風)振新長富廣獻忠朝恩孝臣。
內蒙古阿爾山路氏字輩:國召玉美秀,積成恆志福。
盤縣路氏字輩:內皇宗祖亞,官傳甫緒秋,加大有賢子,晉騰雲水天,文道朝連尚,國仁熙言敦,世芳守枝榮,茂嗣繼忠良。
河南范縣路氏字輩:永明安廣業,澤耀延慶衡,公正廉潔清,武顯忠信義。
湖北襄樊路氏字輩:山子戰安雲,全中開原春,光輝運景世,永定齊玉清。
山東汶上路氏字輩:“一本克敦,則篤其慶”。
山東平邑路氏字輩:“元萬宗寶光興修公殿學英勇”。
山東鄒城路氏字輩:“方有尚興盛廣貽建翰廷肇基延丕續繼世守長經”。
山東聊城路氏字輩:“丙付(福)宗正星”。
山東日照路氏字輩:“世奎宜宏遠映明周善長”。
山東龍口路氏字輩:“永元丕振德發”。
山東泰安路氏字輩:“建振繼法……”
山東惠民路氏字輩:“希清林燦培金宏美洋成”。
山東濟寧、梁山路氏字輩:“振家忠後慶玉德茂克光”。
山東汶上、肥城、吉林延吉、長春路氏字輩:“藍長殿一本克敦則篤其慶修德夫之基為善家興長舒心鍾毓秀顯英耀國光”。
河南新鄉路氏字輩:“彥章華國……”
河南延津路氏字輩:“有興全守喜”。
河南焦作路氏字輩:“文梅金克鳳樹興百世榮”。
河南淮陽路氏字輩:“學鳳什靈景繼往開來業”。
河南清豐路氏字輩:“萬天學如明”。
河南鄧州路氏字輩:“開清禮洪興德培守常生”。
河南商丘、寧陵路氏字輩:“忠孝延先業詩書裕後昆貽謀傳統緒繩武廣淵源立家培性理壽世在心田克正友德永恩成益景明國慶年豐富文才春茂固”。
江蘇徐州路氏字輩:“廣鳳永長德”。
江蘇連雲港、灌南路氏字輩:“有國中正興”。
江蘇射陽路氏字輩:“春曰可盛培厚光古”。
貴州貞豐路氏字輩:“致肇應必延承祖緒忠厚智詩成孝友傳先訓詩書裕後坤”。
貴州貴陽路氏字輩:“玉朝承喜言紹(敦)世芳”。
河北廊坊路氏字輩:“榮振九州,建國興家,寶殿光明,繼術延長,光開泰運,學思進化”。
路姓宗祠通用聯
四言
湘潭博士;荊溪孝廉。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學者路振,字子發,湘潭人。五歲通《孝經》、《論語》。進士出身,曾任太常博士。文辭為名輩所稱,有《九國志》。下聯典指清代畫家路學宏,字慕堂,乾隆辛卯孝廉。工設色花卉。
緩刑尚德;涉史通經。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路溫舒上書宣帝,宜尚德緩刑,帝嘉其言,屢遷其官。下聯典指唐·路泌通五經,官至戶部郎中。
內典世澤;冀國家聲。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唐·路嗣恭,大曆中以江西觀察使詔兼嶺南節度使,封冀國公。
五金花帖;百粵縻纓。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路振事典。下聯典指西漢·路博德事典。
五言
南式大學士;仲略好尚書。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鎮海節度使路隋,字南式,陽平人。曾任左補闕,史館修撰,以鯁亮稱。文宗時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進門下侍郎、宏文館大學士。下聯典指後魏車都尉路雄,字仲略,清淵人。以軍功為給事中,孝文帝稱他為好尚書才郎。後遷伏波將軍。
七言
本乃嶔巇摩皓月;偏為路地騁良騏。
——姚瑩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當代楹聯家姚瑩(原名成玉,吉林白城人)給當代詩人、《滿族文學》主編路地的題贈聯。
八言
尚德緩刑,書陳尉掾;通經涉史,望重郎官。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代臨淮太守路溫舒,字長君,巨鹿人。通《春秋》經義,曾為獄小吏,刻苦學習律令,轉為縣獄史。後舉孝廉,官至廷尉奏曹掾、臨淮太守。宣帝時,上書言“宜尚德緩刑”,“省法制,寬刑罰”,反對刑訊逼供,並提出廢除誹謗罪,以便廣開言路。下聯典指唐代陽平人路泌,字安期,博通五經,舉止端莊而寡言,以孝悌聞名。建中末年為長安尉,德宗在奉天時,他曾跟在身邊,後向奉天行營副元帥渾瑊獻計,被用為副元帥判官。
尚德緩刑,用匡時政;仁民近物,加惠生靈。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代臨淮太守路溫舒,宣帝時,上書言“宜尚德緩刑”,帝善其言。下聯典指宋代紹光間廣東提刑路彬和事典。時夏稅折布錢太重,彬奏乞鷁免。後去任,民攀留不捨。
十九言
近汶上,遠內黃,氣鍾玉女銅峰,從此奠安宏衍緒;漢將軍,唐宰相,書讀緩刑尚書,只期忠厚永傳家。
——徐芝田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江蘇省宜興市路氏宗祠聯。
路姓姓氏名人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