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刁(Diāo)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刁姓源於雕國,刁姓始祖有雛於周宣王三年生於陝西長安弘農,周幽王時封為雕侯,其後裔以雕為姓,西漢初年始稱“刁”。刁氏最早屬於以國名為氏,亦有源於姜姓、貂姓或者官位、職業,還有來源於百濮族、傣族、滿族、匈奴族等少數民族漢化改姓。 [2-3] 

截至2016年,刁氏人口總數在中國排行上為第二百四十五位,人口約三十七萬餘,占全國人口的0.023%。刁姓在宋版《百家姓》排名148位。  

如今,刁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山東、貴州、湖南多此姓,貴州、湖南二省漢族刁姓約占全國漢族刁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 [4-6] 

刁姓歷史發展

刁姓源流

源流一

皆源於姬姓,周朝時期的諸侯國雕國,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姓苑》記載:“刁,弘農郡(河南、陝西、三門峽往西河流一帶),系出姬姓。文王同姓有雕國,後更為刁氏。  

源流二

源於職業,出自古代考工雕人之後,屬於以職業 刁字變化 稱謂為氏。據史籍《漢書》記載:“雕姓,考工雕人之後。”考工,是西周至秦漢之際對所有技工的統稱,包括了六類三十個基本工種。 在雕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雕人氏,後大多省文簡化為單姓雕氏,亦有取同音字簡筆為刁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孔子門生漆雕開之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在漆雕開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漆雕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漆氏、雕氏、刁氏。  

源流四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君主齊桓公近臣豎貂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的周莊王姬佗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姜小白在執政後一心想富民強國,在諸侯列國中成為霸主,所以也就必然要選拔一批有“經天緯地之才,濟世匡時之略”的人才來輔佐他實現這個遠大目標。管仲、隰朋、鮑叔牙等一大批傑出人物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脫穎而出的。齊桓公死後,五個公子爭相求立,豎貂與易牙等殺群吏,逐齊孝公姜昭,立齊中廢公姜無詭,內訌從此擴大,豎貂也在這場政變中喪生。直到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齊昭公姜潘即位,才徹底平息了豎貂引發的這場內亂,但齊國因此也喪失了春秋霸主的地位。 豎貂在自宮之前,生育有兩子一女。後來豎貂的孫子以祖父的名字為姓氏,稱貂氏,此後遂有貂氏一族。但後裔子孫們為了避先祖之惡名,便改取“貂”的同音“刁”、“雕”作為姓氏,稱刁氏、雕氏,在唐朝時期有改為丁氏者。  

源流五

為貂姓所改。據《風俗通》所載,春秋時齊國有貂勃,後姓貂氏。古代雕、貂二姓,後來皆改為刁姓。 另據《日知錄》、《復古篇》載,古代刁、雕、貂三字聲同宗異,後統為刁姓。  

源流六

源於百濮族,出自周王朝時期的百濮雕題國,屬於以國名為蜑人被漢族同化之後,有以先國之名為姓氏者,稱雕題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雕氏者,為古老的姓氏之一,亦有取同音字簡筆為刁氏者,世代相傳至今。余者多為巴氏、樊氏、暉氏、相氏、鄭氏這五大著姓。  

源流七

源於職業,出自秦、漢之際刁工,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 在刁工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刁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八

源於匈奴族,出自漢朝時期匈奴復株累若鞮單于雕陶莫皋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 在復株累若鞮單于的後裔子孫中,有隨南匈奴逐漸融入漢族者,以先祖名字為漢化姓氏,稱雕陶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雕氏、刁氏、陶氏、單氏等。  

源流九

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西突厥阿史那部蘇尼施部落,屬於以部落圖騰崇拜為氏。在文獻《新編千家姓》和史籍《新唐書》中皆記載:“唐有鼠尼施。” 到武則天執政後期,下令將鷹娑川鼠尼施部內遷,鼠尼施部族人反抗而自遷川黔之地,在三國蜀漢時期逐漸與當地故西羌部落融合,相對集中分布於滇西遂久(今雲南麗江)、瀾滄江流域金州(今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冊亨、望謨一帶),成為後來西南夷的先民之一,族人多以部落名稱為姓氏,稱鼠氏;亦有以部族圖騰“大鼠”即貂為姓氏者,稱貂氏,後有簡改同音字“刁”為姓氏,稱刁氏。  

源流十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1)、滿族刁落氏,亦稱多囉氏、啁嚕嚕氏,滿語為Dolo Hala,漢義“內”,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東海(今俄羅斯濱海地區),所冠漢姓為刁氏、高氏、趙氏等。(2)、滿族多興氏,滿語為Dohing Hala,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所冠漢姓中有刁氏。  

源流十一

源於傣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明朝時期,雲南傣族刀氏土司世家後裔,有改姓氏為刁氏者。到了清朝時期,雲南建水州慢車鄉土舍、鎮沅土府、四川建昌道紅卜苴土百戶等均有刁氏。傣族,古代時沒有姓氏,只有名字,後吸取漢文化逐漸採用了姓氏。在史籍《希姓錄》中記載:“王驥平麓川,賜夷人怕、刀、剁三姓,後染華風,改為刁氏。” 其中的刀氏族人世為傣族土司,在穩定雲南地區民族團結和促進經濟發展中作出了巨大貢獻,之中,刀氏族人中有易改為刁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二

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武官冠飾,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漢朝時期,所有的五品以上武將的冠帽上皆有貂尾為飾,是一種身份象徵。 在漢朝武將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具有“貂尾冠”而榮,因有稱貂氏者,後多簡改同音字“刁”為姓氏,稱刁氏。  

源流十三

在古今的一些少數民族中,也有不少人以刁為姓。如在明朝末年,居住在羌水、鮮水六月的土族人因故向外遷徙,後被定居之地的人稱為“羌鮮孔” 。 由於土語中羌字的含義為“刁鳥”, 簡化為刁,因此他們也以刁為姓,成為土族刁姓的重要一支。而在雲南一帶的傣族民族中,原有姓氏刀,後來,其中的一些人又改姓與它寫法和讀音都極相近的刁,從而成為刁姓的一員。此外,當代滿、蒙古等民族中,也都有一些以刁為姓的人。  

源流十四

公元前210年嬴政病死於第五次東巡途中,其後胡亥掌權大肆屠殺宗室,嬴政兒子公子刁為避免遇害,被迫逃離關中,遷居山東,改名“刁”。  

刁姓遷徙

西漢初年,刁間由弘農郡東遷渤海郡。

漢末三國魏晉時,刁姓在弘農、渤海發展壯大,弘農郡和渤海郡成為刁姓名門望族。

東晉時期,五胡亂華,中原動盪,渤海饒安人刁協攜族人隨晉室南遷。後劉裕誅殺刁家,刁氏有回歸北方者,但仍有血脈留居江南。

北魏時,刁整因河北戰亂,遂奉母客居齊州。

隋唐兩代,刁姓繁衍之主流依舊在北方,但在蘇、鄂等地均有刁氏入居。唐昭宗時,長安人刁光胤避亂入蛋。

唐末五代時,刁姓開始大規模南下,最南至湖南。刁彥能因仕宦南青而落籍昇州,其子孫徙居潤州丹徒。還有一支刁姓落籍南京,慢慢遷到鎮江。

宋元明清四朝,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均有刁姓人入遷。

近代,闖關東,走西口,刁氏有族人到東北三省和西北地區落戶。由於戰亂兒和政府移民,各支族人在遷徙過程中相互滲透,交叉流動,亦有回遷。

新中國成立後,人口流動大,五湖四海均有族人入居。亦有到港台海外謀生發展。

截至2016年1月,刁姓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五位,人口約三十六萬九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23%左右。    

刁姓傳統文化

刁姓郡望堂號

刁姓主要郡望有:弘農郡、渤海郡、上郡  

刁姓主要堂號有:弘農堂、渤海堂、河西堂、上郡堂、翟國堂、藏春堂等 [8-9] 

刁姓宗祠楹聯

成都市歷史建築保護單位——金堂縣廣興鎮刁氏宗祠 江蘇寶應刁氏宗祠

刁姓字輩排行

安徽含山典禮堂刁氏字輩(自間公下52世起):“善之昌永,德基延芳,松操筠節,山海鍾良。金輝玉彩,體用發祥。行正名立,英哲同章。”典禮堂尊西漢刁間為一世祖。  

安徽五河藏春堂刁氏字輩:“萬世餘澤,汝廼聯元,齊家永茂,秉厚培賢。十三世起(萬)……二十八世(賢)。  

山東煙臺萊山刁氏字輩:“永守培繼其維孝友刻念恆業尚在經書”。  

四川九鳳刁氏字輩:“九廷鼎學基文洪治世維顯揚方俊澤”。  

四川瀘州刁氏字輩:井坎、八卦圖支派:“廷鵬如然光正大維(啟)諄日昌廷鵬如然光正大(啟)良(元)吉士(家)聲遠君恩(世)(澤)長”。  

四川瀘州塘石橋、海螺橋支派:“維文秉鼎(應)學基文洪治仕”。  

四川瀘州刁河壩、松林壩支派:“九廷鼎學基文洪治仕維顯(承光繼)述炳耀建英奇”。  

煙臺馬山寨禮公後裔1-23世、文登長山村瑞公後裔1-24世、文登韓家莊西石硼義君公後裔1-24世:永世培基,其維孝友。刻念恆業,尚在經書。  

大連莊河刁家屯東領公後裔1-24世、大連莊河柯屯文福公後裔1-23世:希守丕基,其維孝友。刻念恆業,尚在經書。  

海陽小紀鎮小紀村端公後裔分支1-19世:雲振培永,紹玉瑞長。  

海陽小紀鎮端公後裔文城分支1-27世:永守培基,其維孝友。刻念恆業,尚在經書。  

乳山口鎮刁家塂架公後裔1-13世:作玉德吉,福(明)維合志。  

江西贛縣修譜時所定字派:(1)清同治年間所定字派:(從始祖起)英俊名宇宙,衣冠萃朝堂,禎祥兆景運,忠義毓賢良,詩禮家聲遠,繼述世澤長,綿延昭祖烈,萬代永流芳。(2)、一九四八年修譜時所編字派(廿一世起,中、詩共輩)中華肇新元,人民秉政綱,譜乘復更修,崇先啟後光,鴻猷承祖惠,懋績允傳揚,倫常濟衍慶,萬代紹書香。  

廣西省武宣縣文甫房朝受公後裔字派(廿三世起):樹德培元,乃有世業,崇宗炳日,克振家傳。  

廣西省玉林市高峰鄉文甫房朝舉公後裔字派(從廿一世起):福德永開百世昌,雲礽蔚起兆嘉祥,詩書經史燕貽寶,蔭乃桂蘭玉樹香。  

四川省簡陽縣文甫房朝舉公後裔字派(從十三世起):道召廷揚,奕世永昌,繩其祖武,星斗文章,英才蔚起,科甲聯芳,天錫純嘏,邦家之光,螽斯遠慶,麟趾呈祥,恢宏光緒,萬載書香。  

廣東省興寧市寧塘鎮文甫房朝舉公後裔字派(從十三世起):崇玉山麟開茂盛,宗枝遠大奕其昌。  

廣東省興寧市刁坊鎮河塘嶺信甫房貴公後裔字派(從廿二世起):傳家崇孝敬,華國振文章。  

廣西省貴港市木格鎮信甫房員公後裔字派(十六世起):本慕佐,念尚新,賢國寶,儒為珍,耕可富,讀能榮,勤創業,儉方成。註:民國初把“賢”改為“民”。  

廣東省普寧市、潮陽市悅甫公後裔字派(從十一世起):振淑爵國,致德維世,進學永綏,文崇道義,賢俊流芳,弘農華裔,哲嗣光昌,雲礽美麗。  

江西省萬載縣竹渡信甫房貴公後裔字派:宗功昭漢晉,祖澤潤盟清,德厚佳昌盛。  

刁姓家譜文獻

刁氏族譜兩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木刻活字印本。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山東昌邑刁氏族譜一卷,(清)潘洪亮續修,清咸豐八年(1858年)木刻活字印本。被收藏在山東省昌邑縣石埠西村。

廣東興寧河西刁氏族譜不分卷,(民國)刁晏平等編,民國七年(1918年)石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廣東興寧刁氏史籍徵牒不分卷,(民國)刁晏平編,民國十年(1921年)石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有兩部)、人民大學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興寧河西刁氏族譜一卷,著者待考,民國十三年(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興寧市檔案館。

安徽五河《刁氏五修族譜》共四卷,(民國)刁澤堂字召南主修,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二月石印本四冊,在文革十年浩劫,宗祠遭毀,譜亦付丙,硤石刁乃學捨命相護,族譜僅存一部,完整無缺,現被收藏在安徽省五河縣小溪鎮硤石村。

刁姓姓氏名人

刁姓先秦秦漢

刁閒,西漢初齊(治今山東淄博市臨淄)人,大工商業主,中國古代23巨商之一。  

刁韙:彭城(今江蘇省徐州)人,東漢大臣。桓帝時為待御史,與陳蕃相重,被陷以朋黨禁錮。後復拜議郎,遷尚書,出為魯、東海二郡相。性耿直,有明略,所在稱神。  

刁姓魏晉南北朝

刁協:渤海饒安人,東晉大臣。東晉初建,任尚書左僕射、尚書令,參與制訂朝廷典章制度,為元帝心腹,竭力擁護帝室,與王氏勢力相抗衡。後王敦起兵反晉,他於出逃途中被殺。  

刁彝,刁協子,東晉大臣。王敦亂平後,他斬仇人黨為父報仇。歷尚書吏部郎,累遷北中郎將、徐袞二州刺史、假節,鎮廣陵。

刁逵,刁彝子,東晉官吏,土族地主。安帝時,任廣州刺史,領平越中郎將。與其弟刁暢、刁弘等皆不重名節,喜殖財貨。後隨桓玄叛晉,被劉裕所滅。

刁雍:北魏官吏,劉裕執政,逃至後秦,後歸北魏,任建義將軍,與劉宋軍頻繁交戰,遷徐豫二州刺史等職。尚文好學,著有詩、賦、論、頌、雜文百餘篇。又篤信佛教,著有《教戒》。  

刁整,刁雍孫,北魏大臣。頗涉書史,解音律。輕財好施,交結名流,然貪而好色,為議者所貶。歷安南將軍、光祿大夫等職,官終衛大將軍。

刁姓隋唐五代

刁光胤:長安人,唐代畫家,天復中避亂入蜀。善畫湖石、花卉、帽兔、鳥雀,工花水,有“孔類升堂,黃得入室”之讚。  

刁光胤,唐代畫家,有“孔類升堂,黃得入室”之讚。孔嵩、黃筌皆師其筆。

刁彥能,五代時後唐大臣。少孤,事母至孝。官至撫州節度使,頗有治稱。

刁姓宋元

刁通,元代將領。弱冠授從征馮翊校尉。世祖至元中,從丞相伯顏作戰,武藝絕倫,功居多。阿術元帥及選通領都下軍,克樊城,定鎮江、淮南一帶。升征東招討使,佩金符,移鎮揚州,命世襲其職。

刁代,元代本路總管,是時洞蛟為孽,代挾利劍入洞,代與蛟俱死。

刁國器,元代將領。以勛閥為征西帥,臨亂決戰以果毅稱。

刁姓明清

刁包,(1603~1669),原名基命,字蒙吉,別號用六居士。現河北省深澤人,明末清初學者。明天啟七年(1627)中舉,後再試不第,遂放棄舉業,著《廢八股興四子五經說》,學術專宗義理。明末倡眾守城拒農民起義軍。有《易酌》、《用六集》等。 [15-16] 

刁國寶,明太祖朱元璋先鋒將軍,以功授驃騎將軍。洪武六年(1373年)三月十五日,鄱陽水戰殉忠。敕封金吾將軍,上護軍(武勛正二品),系安徽五河藏春堂刁氏始祖。

刁承祖,(1672~1739),字步武,號醇庵。祁州(治今安國)人,刁包嫡孫。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中進士。歷任陝西扶風、江南上元知縣,太平府(治今安徽當塗)知府,鳳陽知府,湖南驛鹽糧儲道,湖北提刑按察使,江蘇按察使,河南、浙江、江西、廣東布政使等職。  

刁再濂,清代學者,性清介,不苟取。臨卒,猶以居官致富戒其子孫。

刁戴高:浙江慈谿人,清代學者。諸生。少即以能書工詩名,後多病,足不能行,惟吟詩作字不斷。尤善大字,兼通音韻。刁光:唐代畫家,長安人,天復中避地入蜀。善畫湖石、花卉、帽兔、鳥雀,工花水,孔嵩、黃筌皆師其筆。  

刁姓近代以來

刁培澤,少將軍銜,開國尉官,解放獎章、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獲得者 刁培澤 ,曾任總參謀部通信部部長(正軍級),是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刁光一(1905-1938),革命烈士。

刁根華(1963.11-1985.1.15),對越自衛反擊戰烈士。

刁輝林(1895-1930),革命烈士。

刁九善(1904-1929.10.26),革命烈士。

刁作謙,外交家、教育家、中將,廣東興寧市興城西郊觀音堂客家人,原中華民國外交部顧問兼國軍陸軍中將參謀,參與1945年南京日軍投降受降典禮。 [18-19] 

刁魁生,高級工程師。

刁來芳,高級工程師。

刁亦男,中國內地男導演、編劇、演員。  

刁世傑(1890-1956),國民黨陸軍中將。四川成都人。1914年11月保定軍校畢業。在川軍中歷任連長、營長等。1926年12月後,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八軍第二師第一團團長、第一混成旅旅長、第一旅旅長、第八旅旅長等。抗日戰爭爆發後,歷任第四十五軍第一二六師副師長兼第二五一旅旅長、第九十五軍副軍長等。抗戰勝利後,任川東師管區司令。1948年5月任陸軍中將,同時退為備役。後創辦實業,經營川康毛織公司,任董事長。1949年秋遷居中國香港。後移居美國。1956年8月在美國病逝。  

刁姓研究考證

《姓氏詞典》 據《新篆氏族箋釋》注云:“系改姓,源於姬姓。文王同姓有雕國,後改為刁氏”。

山東省汶上縣和河南省偃師市《姬氏志》均記載:“刁姓,系出弘農郡,周文王姬昌同姓,有雕國,後更為刁氏”。

《中華百家姓秘典》 記載:“周文王姬昌時,有同姓國雕國,其國人多姓雕氏,後簡改刁姓”。

《姓苑》記載:“刁,弘農郡,系出姬姓。文王同姓有雕國,後更為刁氏。齊有豎紹,晉有刁協”。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