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梅姓主要源自子姓、姒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商朝末年的梅伯為得姓始祖。
梅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45位。2010年,中國大陸姓氏排名第136位,人口約105萬,以安徽、雲南、浙江、江西、江蘇、河南等地較多,六省梅姓約占中國大陸漢族梅姓人口的74%。
梅姓歷史發展
梅姓起源始祖
起源源流
1、源於子姓,出自商湯後裔太丁之弟梅伯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武王滅商後,封梅伯後裔於梅邑(今安徽懷寧梅城),號為忠侯。其後世子孫遂以祖先封地為姓氏,稱梅氏,史稱梅氏正宗。
2、源於姒姓,春秋是越王勾踐之後封於梅里,以封邑名稱為氏,後散居沅湘。
3、源於改姓而來,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①源於百越族,出自南北朝時期百越王梅安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荊楚南蠻民族中的梅氏,漢朝時居於南陽郡宛縣一帶(今河南南陽),因境內有梅溪河,稱梅氏,後大部分融入漢族,少部分流入安南(今越南)。
②源於古越族,出自唐初安南蠻渠梅叔鸞,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梅叔鸞家族是古越族的後裔黎族,因枚埠地區有梅山(今越南河靜石河),故為梅氏。
③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滿族梅佳氏,祖先為漢族,漢末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綏分(今綏分河上游地區),後多冠漢姓為梅氏; 梅姓漢字演化
滿族梅勒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后冠漢姓為梅氏;
滿族梅楞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后冠漢姓為梅氏;
滿族梅赫哩氏,亦稱梅赫勒氏,世居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所冠漢姓為梅氏。
得姓始祖
梅伯,商朝末年直臣,紂王時在朝任卿士。為人正直敢言,見紂王荒淫無道,幾次冒顏進諫,紂王不納。後紂王忍無可忍,把梅伯殺了,殘忍地把梅伯的屍體剁成肉醬。武王滅商後,封梅伯之裔於黃梅,號為忠侯,其後世子孫遂以祖先的封邑為氏,稱梅姓,尊梅伯為其得姓始祖。
梅姓遷徙傳播
梅姓主要發源於黃梅縣(今湖北省與安徽省交界處)、汝南縣(今河南省寶豐縣)。
先秦時期,梅姓主要活動於河南、安徽、江蘇、湖北等地。秦漢時期,梅姓越過長江,南居兩湖,西入四川,東南進入浙贛。唐宋時期,梅姓主要活動於安徽,四川、湖北、浙江、河南、江蘇等地也有分布。明朝,梅姓以安徽、江西、湖北、四川、江蘇、浙江等地分布為主。梅姓在宋元明600年中,主要向東南和南方地區遷移,形成了皖贛為中心的態勢。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浙江、雲南、湖北、安徽、河南、江蘇、湖南、廣東、重慶等地,梅姓有大量分布。中國大陸地區形成了以江浙、雲南、鄂豫為中心的三塊梅姓分布區。
梅姓人口分布
宋朝時期,梅姓約有7萬3千人,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1%,排在第一百三十六位。全國梅姓主要集中於安徽,大約占梅姓總人口的47%;其次分布於四川、湖北、浙江、河南、廣東、江蘇等地,從而形成以安徽為中心,沿長江散布的梅姓分布區。
明朝時期,梅姓約有8萬7千人,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安徽仍為梅姓的第一大省,約占梅姓總人口的22%;其次分布於江西、湖北、四川、江蘇、浙江,這五大省約占梅姓總人口的59%。
清朝時期,梅姓人口約有83萬,排在第一百五十七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66%。 梅姓在中國分布圖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梅姓人口約105萬,排在第一百三十六位,以浙江、安徽、雲南、浙江等地分布為主。
自宋朝以來的1000多年中,梅姓人口的增加率整體呈下降的態勢。浙江逐漸成為梅姓的第一大省,大約占全國梅姓人口的13%。全國梅姓主要分布在浙江、雲南、湖北、河南、江蘇、安徽,這六省大約占梅姓人口的65%;其次分布在湖南、廣東、重慶三省市,這三省市占梅姓人口的11%。
梅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梅姓在浙滬、皖蘇大部、河南東南、湖北東部、贛閩北部、湖南東北部、雲南、貴州大部、廣西西端、四川西南、重慶南端、黑龍江東部,分布率大約為0.12%以上,中心地區可以達到3.6%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0%,居住了大約66%的梅姓人群。在贛閩中部、湖南北部、貴州東部、廣西中西部、重慶大部、四川東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河南中部、魯皖蘇交界地區、黑龍江西部、吉林東北、遼寧南端,梅姓在人群中分布率大約在0.08-0.12%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0.5%,居住了大約13%的梅姓人群。
梅姓姓氏文化
梅姓郡望堂號
郡望
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轄地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等。東漢時期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府,改為汝南縣。
宣城郡:西晉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從丹陽郡中分出來置為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轄地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陽、池州、石台、太平、涇縣、寧國、廣德等。
文山州: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胖舸郡,轄地包括今文山、硯山、馬關縣等。東漢隸牂牁郡,轄地包括今文山、硯山、馬關、西疇、麻栗坡等地。
北海郡: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分齊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今山東昌樂),轄地在今山東省濰坊、煙臺一帶地區。
堂號
梅姓淵源 漢中堂:秦朝梅徽避亂遷陝西漢中,子孫發展後建祠稱漢中堂。
內江堂:明洪武年間,有梅氏一支遷四川內江,子孫建祠堂稱內江堂。
麻城堂:兩漢時期,梅觀頤偕李氏為避王莽之亂,遷湖北麻城,子孫建祠稱麻城堂。
文山堂:以望立堂,亦稱盤龍堂、群舸堂、越寓堂、胖舸堂、馬關堂。
北海堂:以望立堂,亦稱高陽堂。商王朝子姓源出東夷的一支,以北海玄鳥為圖騰,封地梅國在青州,地望北海,因建宗祠稱北海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亦稱宣州堂、宛陵堂。宋人梅堯臣,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著有《宛陵集》,世稱宛陵先生。
汝南堂:以望立堂,亦稱上蔡堂、郟州堂、龍山堂。北海堂後裔夏壬祖轉封汝南侯,其堂號便是汝南堂。
績學堂:清朝天文學家梅文鼎擅詩文,子孫建祠稱績學堂。
尉仙堂:西漢壽春人梅福,官南昌尉,子孫建祠稱尉仙堂。
太公堂:明朝梅士毅避亂遷貴州遵義府,子孫在綦江太公山定居。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33年),子孫在太公山梁家山建立祠堂,稱梅家祠堂。
餘慶堂:廣西合浦縣常樂鎮梅屋村梅氏宗祠餘慶堂。
梅姓宗祠對聯
四言通用聯
中侯苗裔;汝南望族。
——佚名撰梅姓宗祠通用聯
對聯典指梅姓的源流和郡望。
郎中三絕;梅月二清。
——佚名撰梅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詩書畫家梅朗中。梅朗中,宣城人,善詩書畫,有《畫帶園集》。下聯典指明代進士梅月。梅月,普定人,歷官川南道憲副。
仙隱吳市;詩詠都官。
——佚名撰梅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壽春人梅福。梅福,字子真,官至南昌尉。下聯典指北宋詩人梅堯臣。梅堯臣,宣城人,賜進士出身,官至都官員外郎,有《宛陵先生文集》。
濃香滿袖;績學參微。
——佚名撰梅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官員梅詢。梅詢,宣城人,進士出身,出任許州知州。下聯典指清代天文學家梅文鼎。梅文鼎,宣城人,著書八十多部。
汝南世澤;雙清家聲。
——佚名撰梅姓宗祠通用聯
對聯典指明朝官員梅月。梅月,安順人,官至川南道副使,民間有“梅月雙清”之謠。
濃香滿袖;績學參微。
——佚名撰梅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朝官員梅詢。梅詢,喜焚香,以公服罩之而出,坐定拔開,滿室濃香。下聯典指清朝天文學家梅文鼎。梅文鼎,精歷算之學。
宣城逸韻;吳市清風。
——佚名撰梅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梅詢。下聯典指梅福。
五言通用聯
榕聲浮遠岫;石氣結寒雲。
——梅庚撰梅姓宗祠通用聯
對聯為清代詩書畫家梅庚題贈聯。梅庚,宣城人,康熙舉人,官泰順知縣,善八分書,作畫曠逸有雅韻,工詩,有《天逸閣集》。
汝南家聲遠;敦倫世澤長
對聯為安徽宿松梅氏通用聯。
六言通用聯
詞客昌言博學;詩人少達多窮。
——佚名撰梅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三司戶部判官梅詢。梅詢,少好學有詞辯,進士及第。下聯典指北宋文學家梅堯臣。
七言通用聯
績學詩文流光遠;經星曆算播惠長。
——佚名撰梅姓宗祠通用聯
對聯典指清代天文學家梅文鼎。梅文鼎,宣城人,有《績學堂詩文鈔》、《中西經星同異考》等。 梅
卅載清明重竹帛;一生亮節媲梅花。
——王大任撰梅姓宗祠通用聯
對聯為王大任挽梅貽奇撰題聯。梅貽奇,天津人。1931年起任清華大學校長,1949年去美國。1957年在台灣新竹創辦清華大學原子能研究所。
野鳧眠岸有閒意;老樹著花無醜枝。
——梅堯臣撰梅姓宗祠通用聯
對聯為北宋文學家梅堯臣《東溪》詩句聯。梅堯臣,宣城人。賜進士出身,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有《宛陵先生文集》。
香煙篆出平安宅;燭蕊生成富貴花。
——佚名撰梅姓宗祠通用聯
對聯為廣西合浦縣常樂鎮梅屋村梅氏宗祠餘慶堂聯。
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祖有遺編,昌言文集、聖俞詩稿;家無長物,誕生字彙、定九叢書。
——佚名撰梅姓宗祠通用聯
對聯為安徽省宣州市浦田村梅氏宗祠聯。
梅姓家譜文獻
(以上,為部分地區梅姓族譜)
梅姓字輩排行
宇彪卓磷昭法太廷萬順德小憲必魁恭寬信敏
惠永正山崇大梅孟應時春希繼光先祖詩書禮樂興
奉德允鏞之鼎世玉斯長順用在明揚慶紹從嘉錫藻章逢際彥玄宣拱裕增賓辰景晉邦
子日春木文水應斯長順用在明揚慶紹從嘉錫藻章逢際彥玄宣拱裕增賓辰景晉邦昌
正繼應啟之鉅必明高發
錦(懷)治(清)清本光基鑒濟枝輝室鉅澤業耀至銓法集烈執
清(潮洋洪淳河深江)培成祖德運啟元良遠紹宗緒定卜大
昌詩書家訓忠孝邦光荊楚寶善歐美名揚
映紹光春宗仕永庭崇文順治學正昌明殷周修德漢晉倫墩本支湖廣徒川大
春枝林占家慶盛時玉龍兆瑞含景鴻儀樹芳克永萬世純熙
國占天心順易讀明有書家和大興發福遠壽高
初官清民自安松竹為良友富貴永久長
法紹單崇道文廷正朝之春王維士學元首選賢時俊秀光明起才能應運齊淳良超盛世經濟顯昌期
繼述承先志倫常尚慎思安邦仁實本定國善開基瑞兆蘭英茂祥興鳳來儀家長延德澤祚永慶洪禧
福永宗文仁忠大良應日化國德勝惟康
英賢有運聖世傳揚禎祥源遠詩禮恆敦
十百千萬瑤瓊珍厚永澄開啟寶寅祿維慶玉容良恭敬尚愷陽正茂有新
忠孝禮義綱紀備富貴榮華福壽增祖德易彰顯達文明庭階挺秀蠡斯振
元錫德瑞遠耀乃宗友恭忠良萬福攸同
崇禮尚仁克繩祖武開基創業貽厥孫謀
(以上,為部分梅姓字輩排行資料)
梅姓歷代名人
(以上,為部分梅姓名人)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