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凌姓(淩,讀音作líng(ㄌㄧㄥˊ)),出自姬姓,姬姓出自姚姓,是黃帝十世嫡長孫舜帝姚重華的姚姓衍生姓氏的後裔。頭一個以凌為姓的人,是出身於周代初年周文王幼子所建的衛國。當時衛國位置在今河北、河南一帶,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凌氏在早期歷史上,似乎比較岑寂,一直到群雄並起熱鬧非凡的三國時期東吳才有一位大將軍凌統,以赫赫軍功為這個家族揚眉吐氣。郡望河間郡、渤海郡。歷史名人還有凌濛初、凌十八等。  

凌姓歷史發展

凌姓姓氏源流

凌(líng)姓源流有:

源流一

源於地名,出自遠古帝王伏羲氏的誕生之地淩,屬於以以居邑名稱為氏。淩,就 是傳說中遠古第一帝伏羲的誕生之地,因境內有淩水(今京杭大運河泗陽段),因以為地名,先秦時期改稱泗水,設泗水郡。淩縣,就是秦、漢之際陰淮平原的泗水郡淩縣(今江蘇泗陽西北部),漢武帝劉徹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置泗陽縣,在古泗水北岸,故名。在漢末至三國的戰亂時期,其地住民有避難而紛紛外遷者,為將來便於聯絡,便以居邑古名稱為姓氏,即稱淩氏,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或避難改姓為氏,後有簡筆為凌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淩氏與姬姓凌氏族群沒有任何干係,大都尊奉伏羲氏為得姓始祖,且不與姬姓凌氏合譜。

源流二

源於姚姓衍生姬姓,出自周文王姬昌的後裔,屬於以官職名稱為氏。據史籍《通志· 氏族略·以官為氏》所載,周文王的第八個兒子姬封被周武王姬發封在西周之京畿內的古康國之地,稱康叔,後周公旦建議周成王姬誦,又將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都封給了康叔,並建立了衛國,國都在衛(今河南淇縣朝歌),史稱“衛康叔”。衛康叔有個兒子在周王室為官“凌人”,他的後人就以其官職作為姓氏,由此產生了凌氏。凌人,亦稱凌陰、凌室,是當時的一種掌冰政之官,也就是典籍《周禮》上所記載的:“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在史籍《姓纂》中記載:“康叔支子為周凌人,子孫以官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上也記載:“衛康叔支子為周凌人,子孫以官為氏,吳志有凌統。”從這些文獻來看,凌氏最初源自周文王的兒子姬封,由於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擔任叫做“凌人”的官,所以才“以官為氏”而姓了凌,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凌氏正宗。

該支凌氏族人皆尊奉姬康叔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於官位,出自西漢時期官吏陵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陵令,亦稱陵台令,西漢初期由漢高祖劉邦親設的官職,專職負責守衛帝王陵墓,其職位高於同官秩的食宮令、寢廟令。後來的漢高祖之長陵、漢武帝之茂陵,皆各設陵令、食宮令、寢廟令各一人。三國時期的魏、蜀、吳亦皆設有,但官秩降至七品,俸祿六百石。南北朝時期的北梁、北齊,曾一度改稱為“陵監”。

在陵令、陵台令及其守陵的陵寢關防軍將士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陵氏,後避其姓氏字的忌諱,改稱為凌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官位,出自東漢、曹魏時期官吏凌江將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凌江將軍,是東漢時期設置的一種軍制官位,為東漢列將之一。到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設魏一人,官秩五品,專職掌控黃河以北蒙古、遼東地區的駐紮大軍。按漢朝政治,武官比文官品位降一階,是控制軍隊權力的一種體制,因此正五品武將領受的官秩俸祿實與從五品文官一樣。

在凌江將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號為姓氏者,稱凌江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凌氏、江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五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丘穆陵氏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有丘穆陵部落,亦部落名稱為姓氏,稱丘穆陵氏。

丘穆陵氏,亦稱丘目陵氏、丘穆凌氏、丘目凌氏等,在北魏王朝於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間遷都洛陽入主中原之後,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的過程中,將丘穆陵氏改為漢字單姓,絕大部分族人改為穆氏,少部分人後來有改為凌氏者,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凌姓得姓始祖

伏羲、姬康(康叔、衛康叔)。《姓纂》說:“康叔支子為周凌人,子孫以官為氏”。所謂“凌人”,是當時的一種掌管夏季藏冰的官。凌氏是源自周文王的孫子,由於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擔任“凌人”,以官為氏,稱凌氏。故凌氏的後人尊康叔為凌姓的始祖。

凌姓各支始祖

凌 暉:生,沒葬未詳,歷居古潭州善化。元配:氏,之女,姓生沒葬未詳,生子一:槐。續配:氏,之女,姓生沒葬未詳。二公名軼,且不議為斯忠公之子與炳炎公之子不能指實據瓏公之卒迄太純公之生相隔六十餘年為時無幾名軼遂莫得而考焉,亂離之際人盡頊尾遺元而散亡至使世系難續惜哉惜哉。始祖:凌太純,字建中,世居長沙,因元未之亂遷寓長寧,明洪武二年歸籍本邑鐵坪。元太定二年乙丑三月十八日辰時生,仕明為指揮使奉。旨安撫貴州平壩衛,公因老乞歸舉趙代翰上淮公卒於橘州驛亭,葬橘州。元配:趙氏,之女,例封宜人,元至正元年辛巳九月二十三日寅時生,明永樂二十年壬寅七月十八未時沒,葬帥家殷戴家星場後山丁山癸向甃砌石墓羅園碑圖記。生子二:廷福,廷麟。

凌延福:字千祥,元至正十六年丙申正月十六日寅時生,明宣德八年癸丑七月二十二日申時沒,原葬寶字區鐵坪,清宣統二年良戌改葬宗祠前廟山觜乙山辛向。元配:李氏,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三月初一日子時生,明正統元年現辰九月十六日午時沒,原葬典夫合墓,清宣統二年庚戌改葬宗祠前廟山。子一。

凌仁靖:文林郞,字共位治春秋,資性明敏,意度安舒,名高宇宙,望重鄉間,胸羅經史,意淩權輿,隱居教論樂道何如。配:趙妣。公妣合葬,原籍句容縣彭山之陽羅帶形甲山庚向另有傅。子二:楚彬;世林。

凌姓人口分布

凌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三位,人口約六十八萬三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63%左右。

凌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註:

1、括號內數值為此地區分布的村莊或地點數

2、部分內容暫缺

凌姓傳統文化

凌姓姓氏郡望

渤海郡:西漢時期從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東關),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灣一帶。唐朝時期的東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為主體亦建立過渤海郡,先稱振國(震國),又稱渤海國,其時轄地在今東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後來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的渤海灣沿岸一帶。後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為大遼國契丹族耶律·德光所滅,以後不復存在。

河間郡:亦稱河間府。始建於西漢高祖劉邦時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間),到西漢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為河間國。北魏時期改回置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此後或為郡,或為國。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除,隋朝大業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為河間郡,治所在河間縣(今河北河間)。早期河間郡的統轄範圍在今河北獻縣、交河、阜城、武強一帶。

凌姓姓氏堂號

總堂號

聖仁堂〔聖仁求正堂〕,以堯禪於舜,舜禪於禹,以聖明仁義而正得天下。

堂號

渤海堂:以望立堂。

河間堂:以望立堂。

立德堂:江蘇立德堂

伐冰堂:江蘇伐冰堂

積善堂:原址七都二甲(江蘇金湖,安徽天長)

凌姓宗祠用聯

四言通用聯

劍南雅望;江表虎臣。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涇縣人凌策,字子奇,雍熙年間進士。據傳初登第時,夢中見有人送他六顆印章和一把劍,後來果然六次到劍外任職,為官精審,所到之處均有政績。官至工部侍郎。下聯典指三國時吳國餘杭人凌統,字公績,十五歲任別部司馬,征討江夏時為前鋒,曾隨周瑜在烏林擊敗曹操,後任校尉、偏將軍,曾在合肥魏兵重逢中救出孫權。親賢下士,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

吳中直史;江表虎臣。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凌漢事典。據《典故紀聞》載,御史凌漢審獄公正,罪犯很為感激,有個釋放犯在路上碰到凌漢,特邀請他飲酒,並贈以厚金。凌漢說:“子罪當爾,非我私子。酒可飲,而金不可受。”堅決拒絕接受厚金。太祖得知其事,即擢凌漢為副都御史。同書又載,有個小吏,因貪贓事發,投井自殺。太祖聞之,對群臣說:“彼知利之利,而不知利之害,徒知愛利,而不知愛身,人之愚孰有甚於此?……今其人死不足恤。”下聯典指三國時吳國餘杭人凌統(見上一聯之下聯聯釋)。

吳中佛子;江表虎臣。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凌哲,吳縣人,端重簡默,德量深沉,時人稱為“凌佛子”。下聯典指三國·凌統。

康叔衍派;周官凌人。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凌姓的得姓源流。

望了渤海;源自周官。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凌姓的郡望。下聯典指凌姓的得姓源流。

子奇六任;仲華三絕。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工部侍郎凌策,字子奇,涇縣人。初登第,夢有人以六印加劍上遺之。其後往劍外凡六任,所至皆有治績。下聯典指清代畫家凌瑚,字仲華,號香泉,如皋人。工畫人物士女,尤長花卉禽蟲,浙人以梁同書行楷、錢維喬山水、凌瑚之寫生稱為“三絕。”

校書世澤;留硯家聲。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凌震,博綜群籍,曉析百家。下聯典指宋·凌沖,嘗知含山縣,秩滿將歸,見囊有一硯,曰:“非吾來時物也。”遂還之。

貞女守節;清湘不二。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凌大淵歿,其未婚妻劉氏成服盡哀,終身守節,縣令呂沅為建烈女坊。下聯典指清·凌帙女,字清湘,夫死,誓不改嫁,絕粟以殉,遺有《清湘樓詩草》。

雙旌世德;六印家聲。

——————源於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龍北鎮中官區油坊墩,是興寧市一級教師凌彩良(校長)的家鄉,每年春節在祖屋大門帖的對聯。

五言通用聯

一針顯奇效;三峽救眾生。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御醫凌雲,字漢章,歸安人。諸生,遇一道人授以針術,治疾無不效,授御醫。下聯典指清代學者凌如煥,字榆山,上海人。雍正中,由編修督學湖北,請於三峽水道設救生船,以護行旅。官至兵部左侍郎。

江表家聲遠;含山世澤長。

——廣西玉林的凌氏宗祠,從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遷徙而來,更早的則來自江東一帶的含山縣。

六言通用聯

含山不持一硯;富陽粹解六經。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知縣凌沖,吳人。少負才名。熙寧間知含山縣,律己甚嚴。秩滿,歸裝有一硯。沖視之曰:“非吾來時物也”,遂還之。下聯典指唐代翰林學士凌准,字宗一,富陽人。有《六經解圍》等書。

雲翰關山雪霽;玄房拍案驚奇。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詩人凌雲翰,字彥翀,仁和人。有《關山霽月圖》詩。下聯典指明代小說家凌濛初,字玄房,號初成,烏程人。副貢生。蔡禎時,授上海縣丞,官至徐州通判。有初刻、二刻《拍案驚奇》。

七言通用聯

清湘集包含血淚;烈女坊旌表烏程。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凌帙女事典。下聯典指宋·凌大淵未婚妻事典(同見上《凌姓宗祠七言通用聯·貞女守節;清湘不二》聯之聯釋)。

扶桑飛上金畢逋;暗水流澌度空谷。

——明·凌雲翰撰凌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明代小說家凌雲翰《關山霽月圖》詩句聯句。

人生遠遊固雲樂;何似在家長看山。

——明·凌雲翰撰凌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

凌姓家譜文獻

江蘇鹽城凌氏宗譜十五卷,(民國)凌鍾智、凌雲總纂,民國28年(公元1939)樹琪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殘存六卷)。

江蘇常州凌氏族譜十八卷,(民國)凌榮生、凌應鴻等主修,民國17年(公元1928)常州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吳縣葑溪凌氏近譜一卷,(清)凌欽、凌奕璉同修,清乾隆46年(公元1781)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

江蘇葑溪凌氏近譜一卷,(清)凌欽纂修,清乾隆46年(公元1781年)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鹽城凌氏宗譜十五卷,(民國)凌鍾智纂修,民國28年(公元1939年)樹琪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南京河西凌氏支譜八卷,著者待考,民國25年(公元1936年)六印堂鉛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金鼎凌氏族譜,著者待考,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手寫本四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常州凌氏宗譜六卷,(清)凌星鏞等纂修,清光緒34年(公元1908年)餘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陽羨凌氏宗譜十六卷,(清)凌榮甲等纂修,清光緒18年(公元1892年)燕貽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澗州澗東凌氏續修宗譜四卷,(清)凌大榮纂修,清道光20年(公元184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蘇州封溪凌氏近譜兩卷,(清)凌欽、凌奕璉纂修,清乾隆46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鄞縣鄞邑凌氏宗譜兩卷,(清)凌正奇、凌尊朝等纂修,清同治9年(公元1870)正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縣凌氏家譜,(民國)項世淮纂修,民國8年(公元1919)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縣鄞南凌氏宗譜八卷,首一卷,(民國)凌尊憲、凌仁彝纂修,民國20年(公元1931)正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奉化凌氏宗譜一卷,(清)周序穆修,清同治13年(公元1874)手寫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紹興會稽凌氏家譜,(清)凌庶鉉增輯,清同治7年(公元1878)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浦陽凌氏宗譜,(清)凌懋墨等纂修,清光緒23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三~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湖州凌氏宗譜兩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醴陵凌氏三修宗譜十卷,首二卷,(清)凌量蟾、凌慶鴻等纂修,清光緒26年(公元1900)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現缺三卷。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湖南鄞縣凌氏族譜,(清)凌海淡修,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檔案館。

湖南湘鄉上湘凌氏族譜十卷,首二卷、末一卷,(清)凌世有纂修,清道光27年(公元1847)光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平江凌氏五修大全族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凌起行、凌盛謙纂修,清光緒11年(公元1885)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現存四卷)。

湖南郴縣凌氏續修族譜,(清)凌勛華纂修,清光緒21年(公元1895)會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湖南醴陵醴北凌氏五修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29年(公元1849年)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冊,今僅存第二~十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河北武強績茸新安白石公分遷武強河間凌氏宗譜,(明)凌大震著(原署“白石宗裔善素子”),明萬曆、天啟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三卷。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館。

河北河間凌氏族譜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凌皖峰等修,清嘉慶12年(公元1807年)敦倫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冊。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河北河間凌氏宗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凌錫祺等修,清同治9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河北武強桃源凌氏續修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永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安徽休寧凌氏族譜,(清)凌大魁修,清康照7年(公元1668)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一冊。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館。

安徽歙縣凌氏宗譜,著者待考,明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西銅鼓凌氏家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現被收藏在江西省銅鼓縣二源上源洞官山下。

江西萬載凌氏族譜,(清)凌文運等修,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陝西延陵凌氏重修族譜兩卷,(清)凌萬桐、凌盛彩等修,清光緒13年(公元1887)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陝西延陵凌氏族譜四卷,(民國)凌盛彩等修,民國二年(公元1913)立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湖北漢陽官礄凌氏宗譜八卷,(清)凌張雲、凌凌深貞等重修,清光豬9年(公元1883)木活字本八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廣東番禺凌氏族譜十二卷,(民國)凌煜勛纂修,民國9年(公元1920)廣州怡安印務局鉛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遼寧本溪盂氏凌雲族譜一卷,(清)盂廣祿纂,清光緒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本溪市南甸子鎮北甸村。

凌氏族譜十卷,(清)凌長興、凌正興纂修,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餘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凌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夢印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凌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六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凌氏五修族譜十二卷,著者待考,民國37年(公元1948年)河間堂鉛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凌姓字輩排行

安徽合肥凌氏字輩:“韋韶盛(聖)德必(碧)發文昌”。

安徽五河凌氏字輩:“達少先光祺有以應宏遠茂旺昌”

安徽廬江凌氏字輩:“文運欣逢盛祖功宗德長賴前希積厚期後克流光代有賢繼起世為善愈昌守尊親禮法篤孝友綱常勤儉居身本庄慈御眾方專心求典籍則古構詞章考道以修已成名且佐邦若生資樸實亦力田工商習業咸由正家聲永發祥作斯垂訓語兼序爾裔行”。

安徽無為姚溝凌氏字輩:“學士才高廣宗支萬積昌道德仁義遠榮亨福壽長光前傳後世文運振家邦”。

安徽無為凌井凌氏字輩:“富源志永繼國大仲應家士立輝鴻序文名世代花德修基肇遠納福必增祥先後惟承啟貽謀錫汝昌”。

安徽縱陽凌氏字輩:“元亨利貞能富貴增榮仁義禮智注壽福奇英文行忠信為善有光明謙恭遜讓夢仲季真情慈愛和順彝倫集大成齊家至道忍饒袌補均同源潤澤有濟若彌綸共根枝葉培達稟長春尚中正直品江自然勻允執固守吉慶日常臻”。

安徽穎上凌氏字輩:“永允從明德新民”。

安徽巢湖凌氏字輩:“福貴好友士志廷文可永賢德正嘉邦忠良必定長國安光明大萬世應榮昌詩書知禮義誠信惠和祥”。

安徽含山凌氏字輩:“尚彥汝騰世國宗長應發福繼祖先傳家友道忠孝克全”。

安徽舒城、六安凌氏字輩:“本天鑾尚國文有起必大德斯乃克光守成明道世代永昌”。

安徽定遠凌氏字輩:“道鈞治榮(秀)煥(炳)坤”

四川德昌凌氏字輩:“春國奉仕朝百代崇文相天章啟榮升一品培盛君”。

四川宜賓凌氏字輩:“添叔宗友永源朝福世文思親立大德漢祖心萬春均受生成慧群沾富教公傳家惟孝敬積善自昌隆禮義從先訓詩書裕後昆芳貽綿甲第獻策上金門”。

四川資陽凌氏字輩:“英才生能國正天世新”。

四川資中凌氏字輩:“宗遠成興廷 新開福壽基 書香咸世奕 祖德久昭垂”

四川寧南凌氏一隻字輩:“朝慶群賢在國基思兆泰家維禮讓遵作紀資堪載”。

四川寧南凌氏一隻字輩:“春正志崇永葆先緒福厚澤先光昭世第”。

湖南上湘凌氏字輩:“宇鳳正杰朝慶景熙文逢盛世士際良期家傳孝友代啟英奇承繼先德永懷祖貽”。

湖南湘中凌氏字輩:“宇鳳正杰朝慶景熙文逢盛世士際良期家傳孝友代啟英奇承繼先德永懷祖貽時當千禧續修揚旗宗親合力萬載生輝政通人和民富國強六印光裕蘭桂騰芳”。

湖南平江凌氏字輩:“輝煌謨烈盛敏則有鴻功作善業斯隆忠厚傳家遠勛名建樹同芳型敦禮讓懋績展英雄勉力懷彝訓長承祖澤豐”。

湖南新邵凌氏字輩:“克政公老派淇泉宗祖盛克福思春鳳時朝漢孟仲永遠奇年昌克慶公老派淇泉宗祖盛克福思添秀朝仕大漢帝永遠萬年昌忠厚貽謀久詩書德澤長傳家敦孝友建國重文章”。

湖南益陽、沅江凌氏字輩:

湖南炎陵 凌氏字輩:文明世家 亮顯陽芳 登慎其昌 振光利己。

益邑老派:“明良啟運伯叔齊芳勛猷克振”;

沅邑老派:“祖澤淵源榮名列鼎道學貞純登瑞淮尹哲士紹家聲”

益沅新派:“孝慈同繼美俊彥耀南湘歷世箕裘盛從今才德昌傳家守忠厚安國迪前光貽穀增繩武爵祿萬古長”。

湖南禮陵凌氏字輩:“宗肆慶升光相”。

江西彭澤凌氏字輩:“振才良智信俊景坤明時中和成位育奎壁煥璇璣各世光先烈貽謀啟後裔仰瞻高原德天會源相輝基鍾汝材炳起鎮澤模熙培錫洪榮煥增欽潤采輝”。

江西、廣東梅州、廣西、雲南虔南凌氏字輩:“道德文章邦家發育征宏遠傳聯厚澤長登朝膺宰輔佐國蔚賢良孝友延年貴謙仁晉福祥思前興偉業功績顯輝煌”。

江西九江凌氏字輩:“壽祖宗文大玄至朝道林人夫思世德永昌隆家興士學崇經濟詩書鞏至詳孝子招遠發禮義晉修芳中國傳效稟聯譜奏平章”。

廣西百色凌氏字輩:“洪.漢.雲.英./廷.懷.天.日./國.有.經.文./偉.武.奇.才./維.宗.隆.族./安.世.興.邦./功.烈.賢.仁./清.官.勇.將./禮.盛.振.家./道.和.義.長./政.通.本.良./莊.慈.眾.方./勤.儉.博.君./學.升.崇.尚./謙.恭.遜.禱./令.德.發.光./淳.善.孝.友./正.敏.茂.芳/.普.毓.俊.優./續.修.旗.揚./培.化.開.運./恩.澤.滿.康./遠.緒.佑.後./泰.紹.潤.廣./明.新.述.作./峰.富.騰.強./信.寬.裕.柔./河.山.旺.壯./忠.誠.順.樂./冠.冕.嘉.香./堅.貞.奉.容./卓.汝.顯.彰./純.惠.饒.廉./睿.智.逐.暢./欽.佩.韶.睦./聖.翰.極.洋./真.哲.宜.厚./尊.貴.聯.雙./允.執.固.守./吉.慶.高.常./敬.愛.恆.存./神.賜.鴻.疆./心.寰.浩.宇./華.景.彌.望./同.親.合.力./錫.勛.輝.煌./繼.祖.承.先./根.基.繁.祥./福.祿.壽.全./榮.耀.永.昌”。

廣西南寧凌氏字輩:“自國道沖天宏建萬子振家升成培達惠嘉偉瑞全承誌慶邦”。

廣西來賓凌氏字輩:“雲星宏貴顯”。

江蘇泰州凌氏字輩:“學志成道伯世忠賢”。

江蘇海安凌氏字輩:“雲廣志和永世昌”。

河南新鄉凌氏字輩:“文如光獻永 天相瑞含多 仁德育英才 忠孝傳家寶”。

河南范縣凌氏字輩:“天一上昌成家文章開太繼美華宗敬”。

山東日照凌氏字輩:“在宗思繼世錫玉保乃慶大智維可福作德尚字聖”。

山東龍口凌氏字輩:“恆雲萬福生永遠培基本長久保平安”。

山東聊城凌氏字輩:“士廣金保貴福壽興來臨英明再振瑞長久榮華春”

福建泉州凌氏字輩:“仰尚世建天仕望汝繼志文武懷忠孝敘倫克友恭家齊國有信衍慶大同宗”。

廣東雲浮凌氏字輩:“某南抱日翔溟錦漢賓仕海光新國(進)昌啟文萬賢建其偉德智永榮華”。

浙江青田凌氏字輩:“正直文昌盛忠良福德彰和平詳瑞至永世繼書香”。

凌氏敦倫堂一隻字輩:“雲九必至大修道發英賢謨烈遵先訓坊表耀宗傳”。

凌氏河間堂一隻字輩:“廷必添雲紹勝時學文□廷啟思承玉宏開定有基家聲忠孝本世澤祖稱遺儒宗光德業典範重端儀功烈賢才顯述作聖明希”。

凌氏一隻字輩:“光克品春元文德宗秉鈞”。

凌氏一隻字輩:“天朝國家恆慶年東亞定鼎振山川鴻基耀邦名勝世仁賢英(雄)昭心田”。

凌姓姓氏名人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凌姓歷代名人70名,占總名人數的0.1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百一十九位;凌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1%,排在並列第一百四十二位;凌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3%,排在並列第六十八位;凌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16%,排在並列第一百零七位。

凌統

字公績。三國時期吳國餘杭人。十五歲的時候就拜為別部司馬,征伐江夏的時候,他作為前鋒。曾經與周瑜等在烏林將曹操打敗。升遷為校尉。凌統雖然在軍營中作了大官,但是他嚴格要求自己,對待下屬也很禮貌,不貪財,重義氣,有國士之風。後從征合肥,魏將張遼突然趕到,凌統護衛孫權衝出重圍,將士死傷很多,凌統也受了重傷。不久死去。孫權很傷心。

凌濛初

凌濛初(1580年-1644年),字玄房,號初成,亦名凌波,一字遐厈(àn),別號即空觀主人。漢族,明代浙江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織裡鎮晟舍)人,明代文學家、小說家和雕版印書家。其著作《初刻拍案驚奇》與《二刻拍案驚奇》與馮夢龍所著《古今小說》(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兩拍”是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代表。他還創作過雜劇9種,有《虬髯翁 凌氏族譜 》、《顛倒姻緣》、《北紅拂》等。

凌十八

廣東省信宜人。農民出身。道光三十年(1850年)春,在家鄉錢排發動起義。任用王晚為軍師,凌二十八為先鋒,率眾數千人。咸豐元年率部進攻廣西玉林,打算前往潯州參加金田起義。後來因為前進的道路受阻,未能與太平軍的主力會合。廣西巡撫周天爵駐守在潯州,派按察使楊彤如和總兵李能臣率軍進攻,王晚在戰爭中犧牲,凌十八率眾回到廣東化州,經信宜出羅定地區活動。駐紮羅鏡圩,咸豐二年兩廣總督葉名琛派軍圍剿,相持堅守一年,因糧彈缺困而失敗,全軍壯烈犧牲,凌十八投井就義。

凌策

凌策(957~1018),字子奇,宣州涇縣(今屬安徽)人。太宗雍熙2年(985)進士。釋褐廣安軍判官,後歷知數州。真宗大中祥符4年(1011),遷江南轉運使(《續資治通鑑長編》卷76)。五年,召拜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知益州。還,命知通進銀台司兼門下封駁事,拜給事中,權御史中丞。天禧元年(一1017),遷工部侍郎。二年卒,年62。

凌瑚

清朝時期的畫家,字仲華,號香泉,如皋人。擅長於畫士女和花卉禽蟲。浙江人以梁同書行楷、錢維喬山水、凌瑚的寫生稱為“三絕”。

凌雲

明代御醫,字漢章,歸安人。曾經遇到一位老道人,傳授給他針灸術,治療疾病很靈驗,被聘為御醫。

凌如煥

清代學者,上海人。雍正中,任編修督學湖北,請命到三峽水道設救生船,用來保護過往的旅人。官至兵部左侍郎。

凌召文

清朝康熙年的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康熙字典的編修官。

凌昌煥

字文之(1873-1947)江蘇吳江縣莘塔鎮人氏,1900年到上海,曾任上海浦東中學(黃炎培創辦)、南洋中學教員,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輯,參與《辭源》(1915)的編纂。主要編(譯)著:《共和國教科書新理科教授法》(1913)、《共和國教科書生理學》(1914)、《中學新撰動物學教科書》(1916)、《三好學植物學講義》(1918)、《自然》(1923)、《植物標本採集製作法》(1936)、《小學自然科教學法》(萬有文庫)、《動物標本簡易製作法》(1947)。中圖藏書(目)90餘種。

凌雲翰

明代詩人,字彥翀,仁和人。有《關山霽月圖》詩。

凌光斗

名洪壽,字煥北,一字步韓,號仰亭,別號筆峰,清永善縣副官分防大沙壩人(今綏江縣中城鎮),祖籍江西長寧。嘉慶五年(1800年)凌光斗考中秀才,13年戊辰恩科中第七名舉人,道光六年(1826年)以“大挑一等簽制福建省,七年委署順昌縣,八年提補汀州府連城縣知縣(今福建省連城縣),14年10月19日恭奉覃恩,敕授文林郎。“道光二十年(1840年)歿於連城。道光皇帝御製文林郎詔書匾現存綏江其後代家中。凌光斗為官清廉,深諳民情,創修祠堂,大興教育,倡導儒學,全家誥封,名揚滇川贛閩。

凌昌煥

字文之(1873-1947),著名近現代教育家。江蘇省吳江縣莘塔鎮人氏,1900年(光緒26年 庚子,27歲)到上海,1906年入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所,1907年由黃炎培校長聘為上海浦東中學教員,1912年6月經杜亞泉先生介紹再入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所,任自然科編輯,曾任吳江旅滬同鄉會會長(1925年前)。1932年1.28後,上海商務印書館等遭日本飛機炸毀,被解僱,時年60。後在上海中華教育用具廠、南洋中學任教員及編譯工作,抗戰勝利後返鄉,1947年於浙江嘉善西塘鎮江家大宅三女家去世,享年74歲。淩昌煥曾參與《黎裡續志》(1898年刻本)校勘,《辭源》(1915年)、《植物學大辭典》(1918)、《動物學大辭典》(1927)的編纂。其主要編(譯)著:《共和國教科書新理科教授法》(1913年)、《共和國教科書生理學》(1914年)、《中學新撰動物學教科書》(1916年)、《三好學植物學講義》(1918年)、《自然》(1923年)、《植物標本採集製作法》(1936年)、《小學自然科教學法》(萬有文庫)、《動物標本簡易製作法》(1947年)。國家圖書館藏有其書(目)90餘種。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