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昝姓是中文姓氏之一,讀音為zǎn,在《百家姓》中排第165位,根據《姓氏考略》上記載:商朝的宰相昝單,他的子孫在咎字上添了一划,做為他們的姓氏。
昝氏族人早期主要在河南、山西等地居住,此後因中原戰亂,逐步向山東、河北及江南遷徙,現在江蘇、浙江、安徽、陝西等地都有該姓。
昝姓歷史發展
昝姓基本介紹
昝只有一個讀音zǎn(ㄗㄢˇ),錯誤讀音qián(ㄑㄧㄢˊ)、作cǎn(ㄘㄢˇ),安徽一帶有讀jiǎn,均為地方口音兒化。
〈代〉
用同“咱”。你那裡問小僧敢去也那不敢,我這裡啟大師用昝也不用昝。——《西廂記》
[名]:姓
昝姓姓氏起源
昝姓起源有:
源於子姓
出自商王朝初期土正朁單,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朁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出自商湯時期五卿之一的朁單,時任職掌水土之職的土正。殷商王朝以五行命官。在西周時期改稱冬官正,就是後世所稱的大司空,掌管冬官府司,成為周王朝的六卿之一、先秦時期的三公之一。“朁”字,在上古時期是“出人意表、特別、竟、乃”的意思,亦寫作“曶”,表示為太陽忽然破雲出現,義通“暘”,是誇讚某人做某事時常常出人意料,精彩之極。在秦始皇統一漢字時期,被宰相李斯規範為“朁”字,後在西漢時期有筆誤者,寫作“昝”,完全是“朁”的偽俗字。
在朁單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朁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後筆誤為昝氏,以訛為正,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姬姓
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舅犯,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晉國有個大夫叫舅犯,是一個有謀略之臣,詭計多端,又直率不奸。
在舅犯後裔子孫中,有遂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昝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地名
出自戰國時期越國於朁,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於朁,古越國地名,東漢朝時期改稱於潛縣,就是今浙江省的杭州市臨安區於潛鎮一帶。在戰國時期的周顯王姬扁十四年(楚宣王熊良夫十二年,越王無余之二十年,公元前355年),楚宣王滅越國,於朁成為楚國的縣邑。於朁的住民中有以故名為姓氏者,稱於朁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朁氏,形成朁氏一族。越國滅亡後,居於於朁的越國住民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於朁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朁氏、於氏。楚滅越後再傳七世至閩君姒搖,漢高祖劉邦復立越國,設置於朁縣。到了西漢武帝劉徹元封二年(公元109年),因於朁縣在杭州灣地區,人們便將“朁”加上了“氵”偏旁,改為於潛縣。
其時,朁氏族人在不規化的漢字時代,多有筆誤為昝氏,以阿為正,世代相傳至今。
少數民族
源於蜀族,出自春秋時期蜀中有昝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為氏。蜀國昝氏部落,傳說是四川土著的古老姓氏,其源待考,主要分布在蜀中地區。蜀中昝部落在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晉、楚、越文化進入蜀中,昝部落逐漸融合於它姓,只有遷離蜀中的昝部落族人以部落名為姓氏,稱昝氏,世代相傳至今,但人口非常稀少。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鮮卑族中有叱盧氏、昝盧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於太和十七~二十年間(公元493~496年)遷都洛陽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時期,叱盧氏、昝盧氏多改漢姓為昝氏,後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西羌族,出自唐朝時期甘州羌族土司,屬於漢化改姓為氏。羌族昝氏,是在唐朝時期形成的漢姓,其中即有著名的大酋長昝插、昝君謨,在武則天執政時期“率羌、蠻八千自來,即其部置葉州,用昝插為刺史,刻石大度山以紀功。”葉州,即今河南葉縣,昝插後裔多在吐蕃王朝後期逐漸演化為白馬羌,最後被世人稱為藏族。在清朝時期,今甘肅省的甘南州臨潭縣的藏族土司即為昝氏,實際上是屬於白馬羌的一支,至民國初期,其世家仍為“昝土司”,今為藏族昝氏,其族人在今青海省的樂都縣亦有分布。
昝姓得姓始祖
朁單(昝單)、舅犯。
昝姓遷徙分布
昝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多讀音的姓氏,其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一百六十五位門閥。
昝氏族人早期主要在河南、山西等地居住,以太原郡為郡望。此後因中原戰亂,逐步向山東、河北及江南遷徙。明初昝氏作為洪洞縣移民,被分遷到今安徽、江蘇、浙江地等,並在彭城(今江蘇徐州)一帶形成望族。
據了解,昝氏族村、莊、巷、坊、寨、家、鎮、鄉幾乎遍布華北、西北、中南、西北、西南各個省區。
昝姓人口分布
今河北省的灤縣有昝辛莊、昝崗、昝家莊,南皮縣的大道邢和石佛昝等村有大量昝氏族人。山西省的大同市有幾個昝氏集中的村莊(昝娘城村),山東省的棗莊、兗州、商河、禹城、臨沂市莒南縣、高密市、淄博市,江蘇省的徐州市、江寧市、海門市,四川省的雙流縣、廣元市、嘉川縣、蓬溪縣、蒼溪縣、旺蒼縣,湖北省的十堰市、房縣,陝西省的涇陽縣(慶家村、柴焦村、架王村、皮劉村、北潘村)、三原縣(城關鎮)、韓城市(昝村鎮)、扶風縣,河南省的南陽市,江西省的泰和縣,安徽省的阜陽市太和縣李興鎮昝寨村、前店子村等、安慶市,甘肅省的甘南州臨潭縣,雲南省的文山州丘北縣、曲靖市,黑龍江省的訥河市,北京市,遼寧省,吉林省,上海市崇明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溫泉縣卡昝河(卡昝科學考察保護區),青海省的樂都縣等地,均有昝氏族人分布。
昝姓傳統文化
昝姓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郡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
彭城郡:彭城郡原為西漢時期的楚國所置。漢宣帝地節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國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縣(今江蘇徐州),西漢朝黃龍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復名楚國,東漢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為彭城國。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復為彭城郡。隋開皇時期(公元581~600年)廢郡,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又改為徐州,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名彭城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為徐州。歷史上的彭城郡,其統轄範圍大致包括今山東省微山縣、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沛縣東南部及邳縣西北部,安徽灘溪縣東部及山東微山縣一帶。彭城郡與沛郡在地域範圍上有部分重疊。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彭城堂:以望立堂。
明敏堂:源自五代時有昝居潤,書記業務很強。後唐明宗時,他在樞密院做小吏。辦事謹慎,待人和惠。入晉到周,累加檢校太傅。宋初加檢校太尉。性格明敏有節,概好做義束。
篤義堂:同明敏堂。
昝姓宗祠楹聯
四言
源自蜀地;
望居彭城。
指昝姓源流和郡望。
司空衍派;
太原望族。
上聯:上古商湯昝單,在朝廷官大司空,主天地之官。其後世子孫都改姓昝。下聯:太原為昝氏望族聚居地。
宋廷遺美;
唐室揚名。
上聯:北宋高唐人昝居潤,曾在後唐、後晉、後周做官,從樞密院小吏至檢校太傅,北宋初年,官檢校太尉。行事敏捷,多講節義。下聯:唐代人昝商,官博士,著有《心鑒》五卷。
唐室剌史;
宋廷猛將。
上聯:指唐昝慎交。下聯:指宋昝壽。
六言
剌史留芳唐室;
猛將馳譽宋廷。
同上。
博士心鑒五卷;
孝廉枕同八年。
上聯:昝商。下聯:明昝學易,字心源,懷寧人。萬曆舉人。廉介不苟取。性至孝,父年邁,恐獨處不暖,共枕被八年,授金溪知縣,不就卒。
七言
居潤筆記流光遠;
如心文集享譽高。
上聯:宋代文士昝居潤,高唐人。善書記,性明敏,有節概,篤於行義。下聯:明學者昝如心,字子推,三原人。有《敬齋集》。他性穎悟剛介,讀書能悟人所不到處。年二十九歲卒。
八言
經效產寶,功蓋千古;
食醫心鑒,惠澤萬民。
唐醫學家昝殷,撰《產寶》,後增輯成《經效產寶》,是現存最早的婦產科專著。
八言以上
薦士引賢,雅得知人美譽;
高才博學,精著心鑒名書。
上聯:昝居潤。下聯:昝商。
昝姓家譜文獻
四川蓮溪昝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九卷。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博物館、四川大學歷史系圖書館。
昝姓字輩排行
安徽李興昝氏字輩:“永興西愛孝,瑞欽慶家相;紹承秀倫建,召賢運其昌;明清東石樹,令財俊今芳;魯兗武靈芝,晉漢獻中良。”
四川蓬溪昝氏字輩:“仕相現登言東文先少瑞祥光應萬國明良信朝天”。
四川旺蒼昝氏字輩:“映陽長紹德,加學大文章;能有興宗志,單為善自昌”。
山東商河昝氏字輩:“京運開龍聖清雲照吉祥”。
江蘇徐州(山東棗莊)昝氏字輩:“澄興茂盛金玉傳家”。
湖北十堰昝氏字輩:“安榮新廷文光大啟繼續咸昌”。
天津靜海昝氏字輩:“同長秉德茂盛堂”。
天津武清昝氏字輩:“文德振雲學士井”
昝姓姓氏名望
昝 單:商湯輔佐之臣。官司空。湯滅夏,建立商朝,伊尹作《咸有一德》,言君臣都有一德不要失,昝單作《明居》,陳述居民之法,天下始定。
昝 殷:唐婦產科醫學家。蜀地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約生於貞元十三年(797),卒於大中十三年(859)。昝氏精醫理,擅長產科,通曉藥物學,唐大中年間(847-852),他將前人有關經、帶、胎、產及產後諸症的經驗效方及自己臨症驗方,撰成《產寶》三卷。原書52篇,371方。經後人補益,現傳本作《經效寶產》,三卷,41篇,374方。書中論述病候不多,主要介紹具體病證治療;所列方藥大多簡便實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產科專著。此外昝氏對攝生、食療也頗有研究。他的食治醫方多具取材容易、價廉效驗之特點,著有《道養方》、《食醫心監》各三卷,今亦存。
昝居潤(907-966),五代及宋初官吏。博州高唐(今禹城西南)人。善書計,後唐長興中為樞密院小吏。晉初,出掌滑州廩庾,後依附於帥白文珂。文珂薦之於周太祖,周世宗詔以補府中要職。世宗即位後任其為軍器庫使,累官至左領軍衛上將軍。恭帝時,加檢校太傅。宋太祖登位後,加檢校太尉。建隆二年(961),權知澶州。八月,拜為義武軍節度。在鎮數年,得風痺,詔還京師。卒,贈太師。
昝學易:明孝子。字心源,懷寧人。萬曆舉人。廉介不苟取。性至孝,父年邁,恐獨處不暖,共枕被八年,授金溪知縣,不就卒。
昝茹穎(1672-1740),清書畫家。字仲遂,一字省雪,號白村,安徽懷寧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第二名舉人,五十一年(1712)登進士第,參加編纂《子史精華》,脫稿後即授內閣中書舍人。自康熙末至乾隆初,朝廷詔敕,多出其手。他工詩善畫,所繪松竹菊石,皆磅礴有致,人爭珍藏。在家鄉,和兄蔚林的詩、文、字、畫雙雙出名,被譽為“八絕”。
昝如心:明代學者。他性穎悟剛介,讀書能悟人所不到之處。年二十九而卒。
昝 商:唐代博士,著有《心鑒》五卷。
昝姓名人有東晉將領昝堅;唐博士昝商;明學者昝如心;清學者昝作棟等。近當代昝姓名人有航空專家昝凌,核電專家昝雲龍,電子學家昝寶澄等。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