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錢姓,中華姓氏之一,吳越國姓,是一個源流較少但分布廣泛的姓氏,據史書記載,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文王時期的泉府上士錢孚(大彭國始祖籛鏗的裔孫)為得姓始祖。錢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為第2位。  

錢姓可以追溯至黃帝七世孫彭祖。這位史傳壽高880歲的壽星真名叫籛鏗,後被堯賞識,受封於大彭,成為彭姓的祖先。而彭祖之子籛孚,在西周都城,任錢府(掌管錢財的官署)上士(官名),籛孚就以“錢”為姓,所以彭姓與錢姓本為一家,民間至今也有“彭錢不分家”的說法。由於西周建都於鎬京(今陝西西安),籛孚必在京為官,所以錢姓也是發源於陝西一帶。  

先秦時錢姓表現不明朗。秦漢時期,錢姓在江蘇徐州一帶靜靜地發展起來,三國時,錢姓已經遍布了江蘇、浙江和安徽。晉朝時江西成為錢姓的另一重要的基地。唐朝之前,錢姓已經分布到中原和長江南北。錢姓發展的鼎盛時期是在唐宋之際,錢鏐在臨安稱帝,即在今浙江杭州建立了吳越國,傳五主,割據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達86年,錢鏐的子孫分封到各地,子孫很快在江浙地區繁衍。不久錢姓進入了閩粵地區,清初涉足台灣。 [3-4] 

2013年錢姓人口約有249萬,排在全國第93位。錢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上海、安徽、湖北、雲南等省市。  

錢姓歷史發展

錢姓姓氏起源

源於彭姓

錢姓源出彭姓,屬以官為姓。相傳顓頊生二子黎和吳回,黎、吳回先後擔任祝融氏。祝融氏為上古時代掌管用火的首領。祝融氏吳回之子陸終,陸終之第三子籛,亦稱彭祖,為彭姓之先祖。彭人族大勢強,在夏商時代是一個強大的方國,也稱大彭,其中一支形成了彭國。商朝後期,彭國衰落,商王武丁滅彭國,之後有彭氏。大彭氏的後裔籛孚在周朝的錢(泉)府擔任上士官,經理財政,後代遂以官名為氏。陝西西安是西周都城鎬京之地,也是錢氏的發源之地,錢姓的歷史有3000多年。    

源於賜姓

錢姓來源於賜姓,這是中國古代帝王彰布皇家威儀,昭示榮寵,籠絡、褒獎臣屬,邀集人心的重要手段之一。五代時錢鏐曾以杭州為中心建立了吳越國,歷時86年之久,有不少吳越臣僚先後都被賜以國姓“錢”,而改姓為錢。《宋史·吳越錢氏世家》稱,吳越王錢鏐“與戰士多賜己姓”,至忠懿王錢弘俶納土歸宋,這些因賜姓而改姓錢氏之人“皆稱同宗”。目前,屬於這種賜姓的錢姓人僅見於台灣高山族土著中,據《台灣姓氏源流》記載,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台灣高山族土著七姓中有一支因忠於朝廷,有功於國家,被乾隆帝賜姓為錢,此後相沿不改,迄今仍為錢氏。  

少數民族

1、源於蒙古族卓爾和沁氏、敏罕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2、源於滿族錢佳氏、伊伯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3、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回族、苗族、壯族、藏族、黎族、土家族、哈尼族、布依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錢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錢氏,世代相傳至今。  

錢姓遷徙分布

先秦兩漢時期

雖然錢姓早在西周就已獲姓得氏,但在發展的最初階段卻是寂寥無聞、無所作為,整個先秦時期見諸於史籍記載的僅僅有隱士錢丹一人而已,且語焉不詳、事跡不清。而錢姓族人這時的活動範圍仍只局限於其肇基之地的彭城及其周圍地區,至於關中錢姓則已是湮沒無聞了。進入秦代,錢姓人中才有當時地屬關東的下邳(今江蘇雎寧)名士錢產因才能出眾、節操高雅被朝延委命為御史大夫,由於御史大夫在秦代是專門負責掌管朝廷監察、糾劾百官之權的三公要職,位尊而權重,一般非皇帝股肱親信不得擔任。故而詔令一出,錢產頓時聲名鵲起,飲譽一時,一向不為人所熟知的錢姓也變得家喻戶曉,從此進入天下著名姓族之列。

然而就在錢產及其錢姓的發展漸入佳境之時,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卻因長期的暴政苛刑最終引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大起義,並很快崩潰垮台,此後項羽劉邦楚漢相爭,天下大亂,一時狼煙四起,生靈塗炭。是時錢產業已亡故,其後人為躲避兵燹之苦,便紛紛離開京師咸陽重返家鄉下邳。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之後,錢姓宗族尤其是江南烏程、長興等地錢姓卻面目一新,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態勢。儘管這時中國北方僅僅經歷了西晉短暫的統一就再度陷入到持續不斷的割據紛爭之中,進而形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大分裂時期,但中原百姓為躲避北方日漸頻熾的戰亂而大規模南遷所引發的“永嘉南渡”卻給原本地廣人稀、經濟落後的江南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契機。因為南渡不僅使江南宗族、人口大增,也極大推動了當地經濟文化的開發和發展。同時由於這些人口南遷後仍大多保持著分宗別姓聚族而居的生活習慣,這就使江南錢姓伴隨北方錢姓的南來得到了長月的發展,不但人丁興旺、福祚良多,而且名人賢士層出不窮,出將入相者甚眾,逐漸成為社會中舉足輕重的一支力量,影響日益擴大。如三國曹魏時,長興人錢盛官居廬江 (治今安徽合肥)太守,錢瑞歷任青冀二州刺史、龍驤將軍。入晉,漢高密侯錢咸九世孫錢彌遷家於長城(今浙江長興東),官至大司農、輔國將軍,封豫章縣(今江西南昌)侯。約於同時,長城人錢寵積功封授東遷縣 (今浙江湖州東)開國侯,錢迪升太子太傅,錢祥拜伏波將軍,錢岳任步兵校尉,錢鳳任大將軍鎧曹參軍。此外,錢端、錢廣、錢象等人也都是這一時期知名一時的風雲人物。然而直到此時,江南錢姓仍以烏程、長興以及附近的長城、東遷等地為主要聚居區。由於這些地方從三國孫吳時就隸屬於吳興郡管轄,所以吳興自然也就成為當時天下錢姓最為矚目的地區,進而躋身於錢姓著名郡望之列。  

北朝時,錢姓的發展特點變化無多,衣舊以傳統的幾個聚居地為中心發展。不過,隨著錢姓宗族的日漸活躍,江南錢姓已不再拘於吳興一地,而開始向南方的其他一些地區發展,足跡漸遍於今湖南、廣東等地。  

隋唐五代時期

隋開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楊堅用兵江南,擄獲陳後主陳叔寶,滅亡陳朝,結束了中國自東晉十六國以來270多年的分裂局面,天下復歸於統一,是時南北暢通,社會安定,經濟漸趨繁榮。其後不久,李唐代興,因襲隋制,繼有四海,通過隋唐諸帝的不懈努力,中國封建社會終於迎來了以隋唐盛世為標誌的全盛期。而伴隨著這一歷史進程,錢姓宗族的發展也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由於隋唐政治文化中心仍主要集中在長安、洛陽等北方城市,因此錢姓族人往往以出仕、經商等形式,開始流向北方,出現北遷趨勢,並逐漸遍布於中原各地。

隋代由於國祚短促,錢姓宗族尚不彰顯,僅有長城人錢秀卿與錢伯仁二人入朝分別擔任伏波將軍與散騎常侍之職,影響頗為有限。但進入唐代,錢姓不斷壯大,活動範圍相應拓展。唐初,光州固始(今屬河南)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開闢漳州,隨行有不少中原錢姓將佐,後多在福建落戶生根,成為福建錢氏的先祖。而隨後出現的錢九隴與錢起這兩個一武一文家族,則成為唐代錢姓的代表。  

宋元時期

經過隋唐五代的蓬勃發展,至北宋建立時,整個錢姓宗族已呈現出一種全面繁榮的態勢,影響日大。尤其吳越是因忠懿王錢弘俶明識大局,主動向北宋王朝獻國納土而隆,並不像其他割據政權那樣被武力平滅,所以吳越錢氏王族不僅沒有遭受通常改朝換代時國破家亡、慘遭殺戮的厄運,反而在入宋後大多仍能入仕為官,繼保榮華,扮演著重要的社會角色。雖然公元 1127年北宋為金所滅,中國北方一度戰火紛飛,生靈塗炭,人口損失嚴重,並出現了南宋與金朝長期的南北對峙局面,但由於錢姓宗族分布最為密集的江南地區遠離戰火,且南宋定都於杭州,因此,錢姓的發展並未受到大的影響,甚至還出現了昌盛的勢頭。不過,兩宋錢姓的發展特點基本上還是建立於隋唐五代的基礎之上,即以吳越錢氏王族為核心,其他支系則遙相呼應。  

吳越王錢鏐(liú)

入元後,又湧現出許多新興的家族支系,諸如松江錢壁,華亭錢全袞、錢惟善,江西吉水錢好德等等。  

明清時期

錢氏家乘(3張)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一面採取各種措施鞏固統治,一面則安定社:會秩序,大力發展生產,努力恢復自元末就已廢弛的封建經濟,使國家形勢迅速得到好轉。針對遭受元末戰爭破壞最為嚴重的中原等地“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多是無人之地”的慘狀,他以江浙蘇州、松江、嘉興,湖州、杭州等地元末少經兵燹,經濟發達,人煙輻輳,土地已漸趨緊張為由,下令向中原地區移民屯墾,目標主要集中在今河南、山東、河北一帶。不久,太祖又詔令向湖南、湖北等兵民逃死流亡殆盡的省份移民駐戊,規模相當宏大,影響深遠。所以至今在湖北京山縣仍流傳著“洪武開坎”的故事,便是這一歷史事件的真實反映。應當說,移民不僅對於恢復、發展戰亂區的經濟文化起著決定性作用,也使大量原先居住於江浙一帶的錢姓宗族再度遷往大江南北的廣大地區,進一步鞏固並擴大了活動範圍,進而形成錢姓歷史上的又一次遷徙浪潮。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江浙錢姓自五代以來便罕遇戰亂,生活相對富足穩定,加之又極富文化傳統崇尚學術,特別在元代其更以文教工商為業,勤儉治家,所以到明代時便很快湧現出一大批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棟梁之才,據編撰於清代乾隆年間的《古今圖書集成·氏族典》記載,僅其知名者便已百數,分布地區已不再限於江浙而遍及全國各地。他們或官或宦,或文或武,都對社會進步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並用實際行動壯大、印證了錢姓“自古多才俊”的聲勢。  

移居台灣及海外

據史書記載,中華民族向海外移民早在秦漢時期便不乏其人,如徐福東渡扶桑、衛滿北奔朝鮮等等莫不如此。不過直到明清之前這種移民規模都很微小,不成氣候,且移民大多以經商逐利的商人為主。至明朝中晚期情況方有所變化。當時由於明廷內部宦官專權與朋黨之爭迭相而至,朝綱廢弛,政治腐敗,百姓苦不堪言,特別是地處東南沿海的江浙閩廣等省份,土地兼併更為激烈,賦役繁重,剝削峻苛,大批農民破產流亡,陷入無立錐之地的困苦窘境,於是很多人不得不背井離鄉,流移到海外謀生。清朝初期這種形勢雖一度有所改觀,但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國內政治、經濟形勢持續惡化,加上同期南北美洲以及東南亞等歐美國家殖民地急需廉價勞動力,因此閩、粵等沿海地出洋華僑人數劇增,而清政府為了彌補巨額對外貿易赤字、穩定貨幣,也希望通過海外移民減輕社會壓力,賺取可觀的外匯收入,所以轉而採取放任移民的政策,故而又進一步促進了華僑隊伍的壯大,到光緒末年全球華僑及僑裔已達四百多萬人,作為東南名門著姓的錢氏宗族自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從遷徙方向看,目標主要集中在台灣、東南亞以及歐美等地。  

由於台灣與大陸隔海相望,距離最近,故而往往成為移民們的首選之地。僅明末崇禎年間,福建沿海饑民遷往台灣的就有數萬人之多,形成第一次大規模的移民。至 17世紀初期,在台灣的漢族人數便已達到十萬多人。1662年抗清將領鄭成功率軍收復台灣後,又有大批反清軍民相繼來台,據粗略統計,當時來自福建、廣東的漢人移民幾近20萬,台灣錢姓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遷入定居的。按照《台灣省通志·人民志》等書記載,南明桂王永歷年間 (1647— 1661),福建同安人錢某入墾鳳山縣觀音裡竹仔門莊及後庄仔莊,首開錢姓遷居台灣之先河,惜其名已無考。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軍攻入台灣,平定鄭氏政權,海峽兩岸宣告統一。為進一步發展當地經濟,鞏固海防,清廷下令正式解除源自清初的禁海令,採取措施鼓勵大陸百姓入台墾荒,東南沿海省份遂又掀起了新的一輪移民浪潮,其中尤以福建、廣東兩省為著。到乾隆年間,台灣已有“閩人約數十萬,粵人約十餘萬”,全島人口成倍增長,嘉慶時,台灣人口躍至200萬,大部分都是閩、粵移民。與之相應,入台錢姓也空前活躍起來。乾隆二年(1737年),安溪人錢甫舉家移居台北縣泰山鄉大山科村錢厝坑,成為台灣錢姓第一位有名有姓者。乾隆十二年(1747年)至五十九年 (1794年),大陸錢姓又分別有錢登選、錢□(名無考)和錢子白等人率族眾分三批入台,定居於鳳山、苗栗、湖口等地。嘉慶四年 (1799年),錢桐遷居鳳山縣。道光七年 (1827年),錢興和錢頭等人遷居基隆。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有錢國珍遷居台灣縣,並在當年中武舉,成為當地移民中較有身份的人。總計自明末至清末近300年間,錢姓人約有8次入墾台灣,不僅開拓了他們原有的生存空間,而且還為台灣帶去了新的人口和勞動力,極大促進了當地經濟文化的開發與發展。  

1949年,國民黨政權在內戰中失敗、被迫敗退台灣,大批軍政科教人員隨同遷台,其中就有不少的錢姓人,如國學大師錢穆、化學教育家錢思亮、報業巨子錢震、國民黨高級將領錢大鈞、錢懷源等等都是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們的到來,無疑進一步擴大了在台的錢姓人數和影響力。

如今,錢姓位居台灣大姓的第92位,主要分布在台北、鳳山、苗栗、新竹等地區。

在遷往台灣的同時,錢姓宗族中也有不少人漂洋過海,邁出國門,走向世界各地。從目前來看,其最主要的海外聚居地為東南亞和歐美諸國。他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積極進取,勇於開拓,並通過不懈努力,與所在地各族人民一道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錢姓得姓始祖

泉府上士 彭城伯 籛孚 錢姓得姓始祖為錢孚。顓頊帝是中國南方早期主要八個姓氏的先祖,有裔孫名籛鏗,後來封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因此得了彭姓,彭鏗是有名的長壽者,據說親歷夏商兩代,活了800多歲,被尊為彭祖。彭祖有孫名孚,西周時擔任錢府上士,其後子孫便以其官名為氏,稱錢姓。他們尊錢孚為錢姓的得姓始祖。  

錢姓傳統文化

錢姓郡望堂號

郡望

錢姓的郡望主要有彭城郡、下邳郡、吳興郡等。  

下邳郡:東漢永平十五年(前72年)改臨淮郡置國,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轄地北至江蘇新沂、邳縣,南至盱眙和安徽嘉山,東至江蘇漣水、淮安和清江市。南朝宋及隋大業時改為郡。  

彭城郡:西漢地節元年(前69年)改楚國為彭城郡,不久復為楚國。東漢章和二年(88年)又改為彭城國,治所在彭城(今徐州市)。相當今山東微山縣、江蘇徐州市、銅山縣、沛縣東南部、邳縣西北部及安徽濉溪縣東部。  

吳興郡:三國吳寶鼎元年(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南,晉義熙初移今吳興)。相當今浙江臨安、餘杭、德清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縣地。  

堂號

錢姓的主要的堂號有彭城堂、下邳堂、吳興堂以及吳越堂、丹桂堂、萬選堂、錦樹堂等。  

彭城堂:以望立堂。  

下邳堂:以望立堂。  

吳興堂:以望立堂。  

吳越堂:錢鏐是五代吳越的開國君王。錢鏐平定兩浙,先後被封為越王、吳王。到了梁太祖的時候,被封為吳越王。  

萬選堂:出自唐錢起的故事。錢起,唐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字仲文。唐天寶年間進士,博學多才,時譽為"大曆十才子"之一,在天寶年間文人中,可以說是萬中選一,其後人取"萬選"為堂號。  

還有追遠堂、信古堂、斐文堂、錦樹堂等。    

錢姓錢姓圖騰

錢姓圖騰 錢姓圖騰錢是炎帝第五世祝融八姓之一的大彭氏的族稱,其始祖為彭祖籛鏗。錢由“天俞”和兩個“戈”組成。因為錢鏗崇尚武功,以武力征戰壯大了自己的氏族,並取得了祭天權,所以以戈為圖騰,並立天俞。右邊的“天俞”代表冶煉金屬,因為祝融的圖騰為火。  

錢姓文物故居

錢王陵

錢王陵是杭州城締造者——吳越國王錢鏐的墓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浙江省保存最完好的王陵,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錢王陵坐落在浙江臨安市錦城太廟山,海拔92m,距杭州市38公里,錢王陵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錢王祠

錢王祠 錢王祠位於浙江西湖湧金池南,與岳廟隔西湖相望。在宋代初名“表忠觀”,清代以後則通稱為錢王祠,供奉著錢氏三世五代國王,康熙、乾隆二帝在此留有“保障江山”和“忠順遺庥”等御題。人民褒揚了歷代錢王的功績,認為“有德於斯民甚厚”、“有功於朝廷甚大”。

金書鐵券

錢氏金書鐵券 吳越錢氏金書鐵券又稱“錢鏐鐵券”,國家一級國寶,是唐昭宗李曄(867—904)於乾寧四年(897)八月四日賜給當時擔任鎮海鎮東軍節度使錢鏐(852—932)的免死金牌。這件國寶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鐵券,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元宵錢王祭

元宵錢王祭活動是吳越錢氏後裔的一種祭祖形式,已成為錢氏後人紹續優良家風家訓、加強品德修養的踐行,是中華民族尚德重節優良傳統的一個縮影,2010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祭錢王

“清明祭錢王”是浙江省臨安非物質文化遺產。“清明恭祭錢王”典禮共分撞鐘擊鼓、敬奉供品、淨手上香、行施拜禮、恭讀祭文、頌歌錢王、樂舞敬拜、誦讀家訓、敬獻花籃等儀程。吳越錢氏納土歸宋、維護統一的典故對後世具有重大教育意義。 [18-19] 

錢氏家訓

吳越國王錢鏐的後裔遍及海內外,千百年來人才輩出,這與良好家訓家風密不可分,據《錢氏家乘》記載,錢氏家訓分為個人篇、家庭篇、社會篇、國家篇,四個篇章,字字珠璣,飽含智慧。《錢氏家訓》成為中國歷史上影響較為廣泛的家訓之一,2014年被批准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1] 

錢姓宗祠楹聯

方岩鎮後淺村錢氏宗祠

方岩鎮後淺村的錢氏宗祠始建於清朝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錢氏宗祠坐西朝東,石柱木樑,青磚白瓦。東西長25.09米,南北寬19.28米,總占地面積483.73平方米,建築面積590平方米。整個宗祠使用了19根圓形的石柱,石柱周長為100厘米,使用方形石柱38根,寬30厘米,長40厘米,最高的石柱有5.48米。  

海鹽沈蕩鎮中錢村錢家祠堂

海鹽沈蕩鎮中錢村錢家祠堂,是錢鏐二十五世孫錢陳群所建。又名永思堂,俗稱“錢家祠堂”,為沈蕩錢氏家族祠堂。

錢氏宗祠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解放後作為糧庫,而保存至今。2002年,被縣政府授予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0月對其進行恢復性維修。  

馬上運槊;國旁課讀。

上聯典自五代吳越王錢文奉善射,能上馬運槊。下聯典出清朝年間的錢陳群幼家貧,母陳書故工六法,課讀於紡車旁。

還鄉衣錦;聚宦添花。

浙江金華錢氏宗祠 上聯典自五代吳越王錢鏐,號所居城為衣錦城。下聯典自北宋朝時期的錢惟演,世代官宦,時稱“德星群聚,花添一錦。”

系承錢孚;望出下邳。

全聯典自黃帝裔孫孚,在周為錢府上士,子孫以官為氏。

追芳東越;紹美西崑。

全聯典出北宋詩人錢惟演,為“西崑體”領袖人物。

射潮靖海;廬墓旌閭。

上聯典自錢塘大堤,為潮水所毀。吳越王錢鏐命強弩數萬射之,潮退堤成。下聯典自宋·錢堯卿童年喪父,終日守墓,舉為孝廉。

彭城世澤;越國家聲。

下橋錢氏宗祠 全聯典自彭祖為錢孚之祖,堯時封於彭城(今江蘇徐州)。錢鏐,五代吳越國王。

澤承周府;名並錢郎。

上聯典指錢氏來歷。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錢起。

銀麋瑞角;錦樹仙枝。  

全聯典指錢鏐。

彭城閥閱;蘭水衣冠。  

全聯典指錢氏來歷及郡望。

崔恭人浣青留草;陳賢母夜績授經。

上聯典自清朝刑部侍郎錢誠之女錢孟鈿,善詩,著有《浣青詩草》。下聯典自清朝年間的錢陳群之母陳氏,邊紡織,邊教授其子。

裡巷相邀傳座酒;祖宗曾出買燈錢。

全聯典指五代時期的錢俶。

述古堂中藏萬卷;絳雲樓裡備千家。  

上聯典出清朝藏書家錢曾,藏書室名“述古堂”。下聯典出明末清初詩人錢謙益,家有絳雲樓,藏書宏富。

才多雋永詩名重;學有淵源道脈長。  

上聯典出唐朝時期的詩人錢起,“大曆十才子”之一,有《錢考功集》。下聯典出彭祖,姓錢名鏗,長於導引按摩健身之道。

墨花點毫曉雲濕;芝草入簾春雨香。

全聯典用清朝年間的書法家、詩人錢魯斯撰書聯。錢魯斯,字伯垌,武進人。

啟匣尚存歸國詔;解弢時拂射潮弓。

全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武肅王錢鎏。

仙鳳玉露爭飄灑;密竹疏鬆鬥志蒼。

全聯典用清朝年間的學者、清乾隆進士錢大昕(公元1728~1804年)撰書聯。錢大昕,字曉徵,號竹汀,江蘇嘉定人。治學方面頗廣,於音韻訓詁尢多創見,長於校勘考訂,有《廿二史考異》。

學如牛毛,成如麟角;言不文典,暮不作經。

全聯典用清朝年間的書法家錢坫撰書聯。

名標鼎甲,門閭代代;秀毓錢塘,兄弟怡怡。

上聯前句典自明朝年間的翰林修撰錢福,弦治中試禮部廷對皆第一;上聯後句典自明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錢升,萬曆殿試第一。下聯前句典自明人禮部侍郎錢謙益;萬曆進士。下聯後句典自宋代秘書監錢昆及其弟翰林學士錢易均為進士。

江上峰青,才藻何如太白;州中蟹紫,嘯歌不讓次山。  

上聯前句典自唐朝時期的錢起,工詩,為“大曆十才子”之一。有名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赴舉時,主考官以為“有如神助”;上聯後句典自宋朝時期的錢易,以才藻知名。蘇易簡稱錢易有李白才。下聯前句典自宋朝時期的錢昆,錢易之兄性嗜蟹,嘗求補外職,希望能到“有蟹無通判”處。下聯後句典自明朝年間的錢薇,曾因星變言主失,為世宗所銜恨。又疏諫南巡,被斥為民。歸而講學,足跡不及公府。

陌上花開,鐵券王孫君獨秀;梁間燕語,烏衣子弟我重來。

此聯採用江蘇省無錫錢氏宗祠聯。上聯“鐵券”,典指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唐昭宗任他為鎮海節度使,賜給鐵券(即鐵契,古代皇帝頒賜給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種特權的憑證。漢朝表用丹砂書寫誓詞,從中剖開,朝廷和受賜者各保存一半;唐朝以後則嵌金,刻有免死等特權的文字),到明朝,他的後人還保存著。明朝年間的陶宗儀在《輟耕錄·錢武肅鐵券》中說:“我鄉錢叔琛,是錢武肅王的後裔,曾拿出家中所藏的鐵券,開狀像瓦,高一尺多,寬二尺左右,券詞是用黃金鑲嵌的。”下聯“烏衣子弟”,典指豪門望族的後代。“烏衣”,指烏衣巷,在今南京市秦淮河以南,三國時吳國曾在此駐兵,因士兵穿烏(黑)衣而得名。東晉時,因王、謝等大族住在這裡,從此聞名。

錢姓家譜文獻

家譜名稱

編纂者

編撰方式

藏地

備註

江蘇溧(lì)陽錢氏家譜不分卷

(民國)錢文選撰

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

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即《錢氏家乘》,此書為吳越錢氏大宗譜

河北保陽錢氏宗譜

(清)錢漱泉修

清咸豐八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浙江杭州錢武肅王集附錄四卷

(清)錢槐等編輯

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無錫吳越錢氏五修流光宗譜十二卷

(清)錢人麟等修

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蔗川念修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

重慶市圖書館

江蘇無錫吳越錢氏清芬志十種,首一卷、末一卷

(清)錢日煦纂

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擷雲閣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無錫堠山錢氏宗譜十卷,世譜三十卷

(清)錢熙元等修

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錦樹堂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無錫錢氏湖頭分隻馬橋宗譜六卷,首一卷、末一卷、附遺芳略二卷

(清)錢承康纂

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錦樹堂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

江蘇無錫堠山錢氏丹桂堂家譜四卷

(民國)錢基博編

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鉛印本一冊

中國國家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蘇州大學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浙江省嘉興市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

江蘇無錫錢氏湖頭宗譜,上卷八卷,下卷十卷,末一卷

(清)錢邵霖輯

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忠義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冊

上海市圖書館

江蘇無錫錢氏湖頭宗譜上卷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錦樹堂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有兩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無錫錢氏湖頭宗譜兩卷,(清)錢士炳等修,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八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西永新錢氏家乘六卷

(清)錢柏園修

清雍正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

福建省圖書館

江西萬載福溪錢氏重修族譜

著者待考

清同治年間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省圖書館

今僅存第四卷、卷末

江西新余錢氏分房支譜

(清)錢戟門等修

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省圖書館

今僅存第一卷

安徽廣德錢氏家乘不分卷

(民國)錢文選纂

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鉛印本一冊

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吉林省吉林市圖書館、哈爾濱師範大學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

廣東番禺金錢村候氏族譜不分卷

(清)侯子城志

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手寫本一冊

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南、湖北錢氏宗譜五卷

錢焱良等纂修

1994年彭城堂鉛印本

尋源姓氏(存卷1、3~5)、美國猶他

為湖南、湖北部分錢氏通譜

湖南湘潭錢氏三修族譜十四卷

(清)錢彰玾主修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彭城堂木活字本

上圖

始遷祖檉,元至正三年(1343)遷居湘潭錢家坪

湖南湘潭、湘鄉錢氏續修族譜十一卷首二卷

(清)錢序馨主修

清同治六年(1867)彭城堂木活字本

歷史所、上圖、山西家譜、美國猶他

湘潭始遷祖檉,元至正三年(1343)遷居湘潭錢家坪。其孫仲祖,明初徙居湘鄉。是為湘潭、湘鄉兩地合修譜。

湖南湘潭、湘鄉錢氏五修族譜十三卷首三卷

(清)錢永桂等主修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彭城堂木活字本

歷史所、上圖、山西家譜、美國猶他

湘潭始遷祖檉,元至正三年(1343)遷居湘潭錢家坪。

其孫士怛、叔翰世居湘潭,仲祖徙居湘鄉,叔翰後裔登選卜居湘鄉。

是為土怛、仲祖、叔翰三派合修譜。

湖南湘潭、湘鄉錢氏六修族譜十五卷首四卷

錢錫珵等纂修

1944年彭城堂木活字本

上圖、湖南圖、美國猶他

湘潭始遷祖檉,元至正三年(1343)遷居湘潭錢家坪。其孫士怛、叔翰世居湘潭,仲祖徙居湘鄉,叔翰後裔登選卜居湘鄉。是為土怛、仲祖、叔翰三派合修譜。

湖南隆回錢氏三修族譜三十七卷首一卷

錢書明等主修

2008年述信堂印本

湖南圖

始遷祖文伯,徙居武岡紫陽銅江沖(今屬隆回)

湖南常德、澧縣錢氏族譜□□卷

錢繼本等纂修

1936年彭城堂木活字本

湖南圖(存合房卷1,伯貴房卷1、2、仲貴房卷1~9、13、14、16、17、亨貴房卷1、5)

始遷祖伯貴、仲貴、亨貴、德貴,明永樂二年(1404)伯貴徙常德錢王嘴,仲貴徙澧縣藥山坪,亨貴徙常德牟家壋,德貴居慈利雷公塔。是為常德、澧縣二邑合修譜

湖南常德楚南義陵錢氏三修族譜四卷首一卷

(清)錢肇江等纂修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萬卷堂木活字本

上圖

始遷祖右治,明洪武間遷居武陵縣前鄉楓林村官倉石獅山。

部分參考資料: [24-26] 

錢姓字輩排行

雲南昆明錢氏字輩:鑄本廣濟遠 宏以宜泰人

安徽懷寧錢氏字輩:正中大齊光 普壽新安近

安徽巢湖柘皋萬選堂錢氏:太澤開昌運 先恩裕厚祥 , 傳家惟孝友 禮義振倫常

浙江寧波鎮海錢氏字輩:應國士舜 文學上大 孝為忠本 功德韋昭 萬世相承 天人佑啟

浙江海寧錢氏字輩:興邦保國 崇德志道 通經博古 明體達用

浙江浦江、蘭溪五都錢氏字輩:載熙泰淳崇,仁義禮智信;賢良方正, 祿位名壽……

浙江樂清白石錢氏:宗泰懷載動愛起節昭忠,士元存嘉寵修明啟彥師……

廣東潮汕錢氏字輩:伯思孝友仲懷敬恭忠信立德禮義衍芳

湖南湘潭錢氏字輩: (原編班序,自第十三世起)廣詒彰世序 永錫茂宗支 繩武昭垂日 人文蔚起期 (新增班序)景仰先賢德 鴻基耀楚湘 詩書傳後代 克紹振綱常。  

江蘇泰州錢氏“八訓堂”字輩:普存忠厚承先澤,兆啟科名展俊才

貴州甕安錢氏字輩:國正天心順 貞元世道昌 儒學敦詩禮 英華大文章

安徽明光紫陽錢氏字輩:宗福啟成國 寶善永昌家 文明先從學 廣兆必榮華

湖南常德、澧縣:(仲貴公房,老譜原派)貴貽陞樹達 玉萬象益修 真養明哲永 昌振興繼緒 (闔族續派)正本學超文 讚煥第道立 克定述育在 宏恆兆承啟。  

錢姓姓氏名望

錢姓名人頻率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錢姓歷代名人310名,占總名人數的0.68%,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六位;錢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5%,排在四十八位;錢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1%,排在第二十一位;錢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1.05%,排在第二十一位。

錢姓名門望族

海鹽錢氏

海鹽錢氏是“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吳越錢氏的一個分支,以五代十國吳越國創建者錢鏐為始祖。明初,錢鏐之孫錢弘叔後裔由江蘇宜興蒙山支分出,始遷祖為錢鏐十五世孫錢富一。海鹽錢氏,歷數百年之歲月,是人才特別昌盛的“清門碩望”,是嘉興“居首之大家”。史有清代儒臣錢陳群;“秀水詩派”領軍人物錢載;歷史學家錢儀吉、錢泰吉;報界耆宿錢芥塵;今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水利專家錢正英;人民日報社原社長錢李仁。  

錢姓先秦兩漢

籛鏗 籛鏗(約公元前2250~前2105):大彭國第一代始祖,後世尊稱其為彭祖,生於帝堯二十三年夏曆三月初三,逝於帝禹二十年夏曆六月十二,享年約145歲。他是顓頊的六世孫(四代孫)、黃帝的九世孫(七代孫)。  

錢姓魏晉南北朝

錢樂之:中國古代律歷學家。南朝宋太史令,元嘉中奉詔鑄造原為東漢張衡創製的渾天儀,後又作小渾天儀。

錢道戢(508~570):字子韜,吳興長城人,南朝陳朝時大將;以孝行著聞,以功拜直閣將軍等職。  

錢姓隋唐五代

錢九隴(573-645):晉陵(今浙江長興)人。大唐開國功臣,善騎射。後官累至左武衛大將軍、潭州都督、巢國公。諡曰勇,陪葬獻陵。

錢起:字仲文,唐代大詩人,浙江吳興人,天寶年間考中進士,為"大曆十才子"之冠,與朗士元齊名,世稱"錢朗"。有《錢考功集》。

錢鏐(liú):五代十國政治家,吳越國的創建者,公元907至932年在位。居梁時被封為吳越王。在位期間,曾力主修建錢塘江捍海石塘,保境安民,鼓勵墾殖,發展農桑、貿易,極大促進了吳越地區的經濟發展。  

廟號

諡號

姓名

生卒年

在位時間

太祖

武肅王

錢鏐(liú)

公元852-932年

公元907-932年

世宗

文穆王

錢元瓘(guàn)

公元887-941年

公元932-941年

成宗

忠獻王

錢弘佐

公元928-947年

公元941-947年

忠遜王

錢弘倧(cóng)

公元929-975年

公元947年

忠懿王

錢弘俶(chù)

公元929-988年

公元948-978年

錢姓宋元

錢惟演:北宋文人,博學能文,辭藻清麗,所著今存《西崑酬唱集》、《家王故事》、《金坡遺事》。

錢易:北宋時錢姓成名最早的文人,出生於浙江,十七歲時考取進士,時人稱他有“李白才”。

錢遹:浦江迪塘(今屬蘭溪)人,北宋熙寧九年(1076)進士,官至工部尚書,歷任洪、信、常、真等州地方官,興利除害,嚴正不阿。  

錢時(1175~1244):幼年即奇偉不群,成年絕意科舉,究明理學,著有《周易釋傳》等。  

錢乙:宋代兒科醫學家,曾任太醫丞。他廣博醫學,精《本草》,有《傷寒指微》、《嬰孩論》、《小兒藥證直訣》傳世。

錢聞禮:南宋醫家,通曉醫術,尤精傷寒。他撰有《傷寒百問歌》四卷,共九十三首。

錢選(1239~1299):浙江省吳興人,南宋景定三年鄉貢進士,畫家,擅長人物、花鳥、蔬果和山水。筆致柔勁,著色清麗,自成風格。

錢姓明清

錢皇后:明正統七年(1442年)立為皇后,諡“孝莊獻穆弘惠顯仁恭天欽聖睿皇后”。  

錢福(1461~1504):明代狀元,字與謙,號鶴灘,南直隸松江府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弘治三年進士第一,官翰林修撰,三年告歸。詩文以敏捷見長,著有《鶴灘集》。  

錢泮(1493-1555):明代抗倭英雄,常熟人,曾任刑部主事、員外郎中等職,秉公斷案,執法嚴明。後回鄉組織族人自發抗倭,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抵禦倭寇而壯烈犧牲。文徵明為錢泮做墓誌銘。

錢德洪(1496~1574):明朝中後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明朝嘉靖十一年(1532年)進士。

錢龍錫(1579~1645):松江華亭人,萬曆三十五年(1607)進士,明末大臣。審理魏忠賢逆案多半由他主持,一代忠臣,極力舉薦袁崇煥為東北關寧(今山海關,寧遠)軍統帥,鞏固邊防。

錢謙益(1582~1664):江蘇常熟人,明萬曆進士,在明清均任高職,博學工詞章,主東南文壇數十年,主張詩要有本,反對嚴羽妙語說。著有《初學集》、《有學集》。

錢士升(1574~1652):浙江嘉善人,萬曆四十四年殿試第一(即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同鄉魏大中被魏忠賢迫害入獄時,錢士升出於正義,蕩盡全部家產竭力營救,受到東林黨人的特別推重。  

錢象坤(1569~1640):浙江會稽人,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進士,天啟六年(1626),朝廷推舉他為南京禮部尚書,但因為他不依附魏忠賢,落職閒住。

錢一本(1546~1617):字國瑞,號啟新,明朝易學家,江蘇常州武進人,潛心六經及濂洛諸書,尤精於《易》,學者稱啟新先生,與顧憲成分主東林書院講席,為“東林八君子”之一。  

錢世楨(約1561~1641):明嘉定縣月浦鎮(今上海市寶山區月浦鎮)人。由文秀才改應武舉,萬曆十年(1582)中舉人,十七年成進士。萬曆二十年,以游擊將軍赴朝鮮抗倭,回朝後任江西總兵。  

錢肅樂(1606-1648):浙江鄞縣人,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進士。  

錢曾(1629~1701):清代藏書家、版本學家。錢氏抄書以其紙墨精良、校勘仔細而著稱,世稱“錢抄”,與毛晉抄本媲美。

錢陳群(1686 ~1774):浙江嘉興人,清代大臣,善詩,為乾隆賞識,與沈德潛合稱江浙兩大臣。

錢載(1708 ~ 1793):詩人、書畫家,《四庫全書》總纂,山東學政。乾隆十七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後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上書房行走,官至二品而廉潔清正,晚年賣畫為生。工詩文精畫,善水墨。

錢維城(1720~1772):字幼安,字宗磐,號紉庵,又號稼軒,武進(今江蘇常州)人。乾隆十年一甲一名進士,授修撰,官至刑部侍郎。供奉內廷,為畫苑領袖,善畫山水、花卉。乾隆帝收藏目錄《石渠寶笈》有錢維城畫作160餘幅。  

六元狀元-----錢棨qǐ 錢大昕(1728~1804):江蘇嘉定人,清代考據學家。

錢棨(1734~1799):字湘舲,號振威,長洲(今蘇州)人,中國科舉歷史上兩個“六元狀元”(即縣考、府考、院考、鄉試、會試、殿試均為第一名)之一。

錢灃(fēng)(1740-1795):字東注,號南園,是清代官吏、書畫家,官至御史。一生高風亮節,剛正不阿,敢於諫議彈劾貪官汙吏,扳倒和珅的真正功臣,被譽為清代知識分子的泰山北斗。 [40-41] 

錢坫(diàn)(1744-1806):字獻之,號小蘭,錢大昕之侄。乾隆三十九年(1774)舉人,累官知乾州、兼署武功縣。生平工經史。精訓詁,尤工小篆,晚年偏廢,左手作篆尤精絕。 [42-43] 

錢泳(1759~1844):清代學者、書法家,存世的著作有《履園叢話》等。錢泳的《記事珠》手稿抄錄了沈復的《浮生六記》的《海國記》,這是釣魚臺(島)在中國的領域內的鐵證。  

錢姓近代以來

科學教育界

錢學森(1911-2009):中國導彈之父、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

錢偉長(1912~2010):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家;著有《穿甲力學》、《廣義變分原理》等。  

錢三強(1913~1992):原子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和組織領導者之一。與錢學森、錢偉長並稱“三錢”。  

錢三強

錢崇澍(1883~1965):植物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植物學的奠基人與開拓者之一,中國植物分類學、植物生理學、地植物學、植物區系學的創始人之一。  

錢寶琮(1892~1974):數學史家、天文史家,曾任教浙江大學。他篤好科學,翻譯《九章算術》,考據宋元數學,探究節氣變化,拯救和系統闡釋了中國古代數學的主要問題。  

錢昌祚(1901~1988):中國最早學習航空工程的留學生之一,航空工程家,1924年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曾任中國航空工程學會會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會長、中國工程師學會會長、理事長等。  

錢臨照(1906~1999):理學家、教育家。中國金屬晶體範性形變和晶體缺陷研究以及物理學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史事業的開拓者。  

錢寶鈞(1907 ~1996):化學工程、化學纖維工程專家;中國化學纖維工程學科的奠基人、開拓者。 [52-53] 

錢志道(1910~1989):化工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及研究生院副院長,陝甘寧邊區基本化學工業和中國現代國防工業的開拓者之一。  

錢鍾韓(1911 ~2002):工程熱物理和自動化專家,生前任東南大學名譽校長、教授。他為推廣自動化技術作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錢俊瑞(1908~1985):中國經濟學家,曾任教育部副部長、文化部副部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並任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以及北京大學教授等職。  

錢思亮(1908~1983):曾任北京大學化學系主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台灣大學校長。  

錢保功(1916~1992):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學家,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錢文極(1916~2006):中國第一代地空導彈總設計師。

錢驥(1917~1983):中國空間技術的開拓者之一,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是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方案的總體負責人,為返回型衛星的研製作了大量技術和組織領導工作,於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錢人元(1917~2003):高分子物理學家。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在高聚物分子量等方面作出了許多重要貢獻,為中國聚丙烯纖維工業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錢令希(1921 ~ 2009 ):工程力學專家、力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是中國計算力學工程結構優化設計的開拓者。1938年在比利時自由大學獲得“最優等工程師”稱號後,回國參加敘昆鐵路建設。  

錢寧(1922~1986):當代泥沙運動及河床演變專家。

錢正英(1923~):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正英女士在治理淮河及密雲水庫、劉家峽水電站、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等工程建設中,處理了出現的重大技術難題。  

錢皋韻(1927~):核燃料工程、同位素分離專家。中國分離膜研製的創始人之一。  

錢伯海(1928~2004):生前任中國國民經濟核算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統計學會第1~3屆理事會副會長、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等職, 被美國傳記協會選定列入《世界500名有影響的領導或學術帶頭人》名錄。  

錢鳴高(1932~):中國採礦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教授。為中國礦山壓力及其控制學科作了大量的開拓與奠基工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1項及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  

錢伯初(1933 ~2014):中國量子物理界“四劍客”之一的物理學家,在量子力學的講台上一站就是57年,把一生的精力放在了把量子力學的教學與研究中。  

錢清泉(1936~ ):鐵道電氣化自動化專家,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錢七虎(1937~):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防護工程家、軍事工程家、教育家,在國內首次應用動力有限元法對防護門進行應力分析,開創了中國國防與人防工程的軟科學研究。  

錢逸泰(1941~):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常委。獲獎:納米材料的溶劑熱合成獲2001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2000年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  

錢煦(Shu Chien):國際的華裔科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醫學院院士、藝術和自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諾貝爾獎得主--錢永健 錢永佑(1945-):美國科學院院士,在生理學和神經生物學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創立了斯坦福大學的分子和細胞生理系並任主任。

錢澤南(1949~):生物化學家,主要成就為發現調節基因表達的關鍵轉錄因子。

錢永健(1952~2016):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生前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71-72] 

錢穎一(1961-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他獲得2009年孫冶方經濟科學獎、2016年中國經濟學獎。  

錢大康:現任香港浸會大學校長。  

文學界

錢玄同(1887~1939):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字學家、文學理論家、語言學家。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

錢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別號潛廬,中國近代古文學家、文史專家、教育家。  

國學大師---錢穆(mù) 錢穆(1895.7~1990.8):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

錢歌川(1903~1990):散文家、翻譯家、教育家;原名慕祖,筆名歌川、味橄等。著作等身,成就突出。  

錢仲聯(1908~2003):國學大師、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曾任《漢語大辭典》編輯委員會委員等職,出版有《劍南詩稿校注》等著作。  

錢鍾書(1910~1998):字默存,號槐聚,作家、文學史家、學者。

錢海岳(1901~1968):以研究“南明史”著稱的史學家,“9.18”事變後,他立志通過研究南明史總結出歷史經驗教訓,激發民眾救亡圖存的精神。他耗費35年心血編撰完成了史學著作紀傳體《南明史》,填補了史實空白。  

錢谷融(1919~2017):原名錢國榮,文藝理論家。他長期從事文藝理論和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和教學。1987年獲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終身成就獎。  

錢春綺(1921~2010):德語翻譯家,曾翻譯歌德詩劇《浮士德》、《海涅詩集》、《尼采散文選》,曾被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授予“資深翻譯家”榮譽稱號。  

錢明鏘(1935~2012):辭賦家、詩人,生前任世界漢詩協會常務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理事等職。  

錢理群: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魯迅學會理事,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學者之一。  

錢文忠 錢治安:曾任法國巴黎七大孔子學院院長,武漢大學法語語言文學專業教授。著有《法漢專有名詞詞典》等著作。  

錢軍:捷克共和國外交部揚·馬薩里克銅質獎章獲得者,北京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語言學教程》(修訂版)編委之一。他著有《結構與功能語言學—布拉格學派》等著作。

錢文忠:現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政治界

錢能訓(1869~1924):曾任中國北洋政府的國務總理、內務總長。

錢壯飛(1895~1935):中共烈士。中共隱蔽戰線的"龍潭三傑"之一;1931年4月25日,及時將顧順章叛變的絕密消息告知中央,為保衛中共中央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拯救了中共中央;1935年4月於長征途中犧牲。  

著名法學家---錢端升

錢昌照(1899~1988):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副主席、愛國民主人士,中國重工業建設的早期奠基人。  

錢端升(1900~1990):中國法學家、政治學家、社會活動家。

錢之光(1900~1994):新中國現代紡織工業的主要奠基人。曾紡織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  

錢瑛(1903~1973):新中國首任監察部部長,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是歌劇電影《洪湖赤衛隊》的主人公韓英的原形之一,被譽為黨內的“女包公”。  

錢信忠(1911~2009):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部長。  

錢敏(1915~2016):曾任第四機械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青年時投身抗日救亡運動;曾任重慶市委書記,主持建設了重慶第一座長江大橋;1953年3月,他負責“一五”計劃中重型機械項目,為新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創建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錢永昌(1933~):曾任交通部部長,中國航海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第三屆副理事長,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第二屆副會長,是中共第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  

錢運錄: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等職。  

錢其琛: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黨委書記,為新中國外交做出突出貢獻,著有《外交十記》。

中國外長--錢其琛

錢大鈞(1893-1982):國民革命軍上將,曾任黃埔軍校教育長,在黃埔軍校創建時期有過重要作用和影響。  

錢抵千(1919~1989):歷任總政治部宣傳部處長、副部長,昆明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國防大學副校長等職;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被譽為“軍中一支筆”。  

錢鈞(1905~1990):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曾任浙江省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錢鈞將軍率隊作戰幾無敗績,人稱“常勝將軍”。  

錢貴(1929~2014):生前歷任第二炮兵參謀長、副司令員。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錢國梁: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軍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集團軍軍長,濟南軍區參謀長,濟南軍區司令員,瀋陽軍區司令員等職。

錢樹根(1939~):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重慶炮兵學校畢業。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1985年,他奉命率部參加雲南邊境防禦作戰,英勇善戰,用兵如神,戰功卓著,受到中央軍委通令嘉獎。 [97-98] 

藝術界

錢金福(1862~1942):北京近代表演藝術家,滿族,曾為清朝“內廷供奉”。

錢化佛(1884-1964):收藏家、佛像畫家。  

錢君陶 錢松岩(1899~1985):曾任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名譽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顧問,並提出了“新國畫”的概念。  

錢君陶(1907~1998):中國當代篆刻書畫家。他是一位詩、書、畫、印熔於一身的藝術家,創作有《長征印譜》、《君長跋巨卯選》等。  

錢鏡塘(1907~1983)中國書畫收藏大家,善畫與治印,解放後,他對所藏文物進行仔細考證、鑑定,精心修復、裝裱,多次將所藏歷代名家書畫捐獻給國家。  

錢仁康(1914~2013):音樂學教育家,歷任中央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音樂系教授。  

錢家駿(1916-2011):中國美術電影的泰斗級人物,為中國美術電影作出巨大貢獻。新中國後,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美術設計、導演、總技師等職。  

錢筱璋(1918-1991):新中國新聞紀錄電影的開拓者、奠基者和指導者,延安紀錄電影學派的領軍人物。他編輯的紀錄片有《南泥灣》、《百萬雄師下江南》等。

錢灶煌(1952~):世界華人美術學會副主席、中國文化藝術協會終身副會長;2011年度感動中國藝術人物;國學一級作家;“德藝雙馨”世界桂冠國學家;世界傑出華人詩詞著作家;國家一級書畫師。  

體育界

中國籃球教父---錢澄海(右二) 錢家祥(1920~1990):排球教練、體育活動家。

錢澄海(1934~2008):籃球運動員、高級教練員,中國籃球教父。   

錢紅(1971~ ):中國泳壇90年代“五朵金花”輝煌時代成員之一。她一共獲得51個世界冠軍被譽為“水蝴蝶”。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錢紅獲女子100米蝶泳奧運金牌。  

錢吉成:中國第一個世界健美冠軍。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錢吉成又為中國健美創造了歷史,奪得了首枚亞運會健美金牌。  

錢薇娟(1971~ ):亞洲女子籃壇公認的最佳後衛之一,在台灣被稱為“女喬丹”,曾代表北京首鋼女籃,參加內地的WCBA比賽。  

錢震華(1979~ ):中國現代五項領軍人物,2005年現代五項世界錦標賽男子個人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現代五項賽第四名。  

商業界

錢新之(1885~1958):1902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攻讀財政經濟,翌年以優異的成績得官費入日本神戶高等商業學校,續習財經並專心於銀行學,民國時期金融銀行家。

錢成錫:1950年生,中國包裝聯合會副會長、上海國際包裝·印刷城董事長、上海金光大道紙業網交所董事長。  

錢金波:1964年生,大學學歷。紅蜻蜓企業及品牌創始人,紅蜻蜓集團現任董事長。  

錢峰雷:1976年出生,企業家、慈善家。在2013年浙江寧波遭受百年不遇的颱風“菲特”災害時,錢峰雷向受災最嚴重的餘姚捐款500萬元、鄞州區300萬元、奉化200萬元,曾入圍2014年胡潤慈善榜。  

演藝界

錢雁秋:中國內地導演、編劇及演員。 2002年開始錢雁秋創作了三部《神探狄仁傑》作品 ,並與梁冠華、張子健合作拍攝了古裝推理懸疑劇《神探狄仁傑》系列,風靡一時。

錢小豪(Siu-ho Chin):本名錢嘉華,1963年1月26日出生於香港,影視演員。主要作品《少林與武當》《叉手》《沖宵樓》等。  

錢嘉樂:香港電影及電視演員、節目主持、武術指導及導演,錢小豪胞弟。2013年11月24日,憑藉《車手》獲第四十九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錢韋杉:中國台灣影視女演員、時尚模特、節目主持人。參與《流星花園》的演出,飾演“藤堂靜”,被譽為一代女神,頗獲觀眾喜愛。  

錢韋杉

錢勇夫:原名錢永福,1943年出生於山東,影視演員。

錢泳辰:影視演員。2007年在勵志奮鬥劇《雙城變奏》中飾演章樂,評為2008年最受歡迎的熒屏黑馬。

錢楓:1983年出生,中國內地主持人、演員。2008年成為湖南衛視《天天向上》主持人。

錢蓓婷 :1995年出生,中國內地流行樂女歌手,SNH48 TEAM SII成員。  

錢蓓婷

其他

中國互聯網之父——錢天白 錢秀玲:反法西斯女英雄。二戰期間,錢秀玲曾營救過近百名反納粹的比利時人。二戰後,比利時國王為表彰其義舉,授予她“國家勳章”。比利時的埃克興市將市中心一條大道命名為“錢夫人”路。  

錢昌淦(gàn):抗戰期間,曾主持滇緬路功果新橋的設計建造。1940年10月29日,在日寇轟炸後奔赴橋梁搶修現場時,不幸犧牲,“新功果橋”因此命名為“昌淦橋”。  

錢天白(1945~1998.5):中國Internet之父。  

錢姓人口統計

宋朝時期,錢姓大約有35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5% ,排在第四十九位。浙江為錢姓第一大省,約占錢姓總人口的25% ,占浙江總人口的1.5%。主要分布於浙江、江蘇、山東,這三省錢姓占錢姓總人口的54% ;其次分布於河南、四川、安徽、江西、陝西,這五省集中了錢姓總人口的33%。形成了魯浙蘇東南沿海錢姓密集區以及沿長江的江北錢姓重要分布區。  

明朝時期,錢姓大約有53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57% ,為明朝第三十八位姓氏。宋、元、明600餘年間,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錢姓人口的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浙江仍為錢姓第一大省 ,約占錢姓總人口的42%。主要分布於浙江、江蘇、江西,這三省錢姓大約占錢姓總人口的80%。從中可以看到宋、元、明600餘年,錢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南方遷移,特別是向江浙贛地區移民。全國重新形成了江浙贛錢姓人口聚集中心。  

錢姓人口分布 據2006年《中國姓氏三百大姓(中)》,當代錢姓的人口已近220萬,排在第九十六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18%。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錢姓人口由53萬增到220萬,達4倍多,錢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遠遠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錢姓人口增加率是呈A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蘇、浙江、安徽三省,大約占錢姓總人口的52%,其次分布於廣東、上海、雲南,這三省市又集中了20%。江蘇居住了錢姓總人口的24%,為錢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長江三角洲高比率的錢姓區。在近600年間,錢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些區別,雖存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情況,但向東南和南方的移民仍是主流。錢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蘇皖浙滬、山東東南部、贛閩北部、湖北東南部、粵桂雲大部、貴州西南、吉林大部、黑龍江西北、內蒙古東北,錢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2%以上,中心地區達到1%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0%,該地區居住了大約68%的錢姓人群。在沿長江以南的其他地區、豫魯中部、陝甘南部、內蒙古東部、東北其他地區,錢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一0.2%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5.7%,該地區居住了大約25.8%的錢姓人群。  

錢姓史籍記載

(宋)鄭樵《通志·氏族略》將錢氏列入“以官為氏”類,說:顓頊帝曾孫陸終生彭祖,裔孫孚,周泉府上士(古時“泉”通“錢”),因官命氏焉。  

(清)王相《百家姓考略》:“〔錢〕徵音。彭城郡。系出籛氏。彭祖姓籛名鏗。支子去竹而為錢氏。籛,音尖。鏗,音坑。”  

(明)朱國楨:“今《百家姓》,以為出於宋,故首以趙、錢、孫、李,尊國姓也。”  

《通志·氏族略三》云:"錢氏,顓帝曾孫陸終生彭祖,裔孫孚為周錢府上士,因官命氏。"  

《百家姓考略》曰:錢氏系籛氏。彭祖籛鏗,其支庶子孫去"竹"為"錢"。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