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雷姓是中國知名姓氏之一。雷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八位, 雷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9位。人口約三百七十萬兩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23%左右。
雷姓歷史發展
雷姓 雷[雷、靁,讀音作léi(ㄌㄟˊ)]
雷姓姓氏起源
源流一
雷姓(2張)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裔孫方雷氏的封地方山,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相傳,炎帝神農氏的九世孫叫雷。在黃帝率領炎黃部落聯盟戰伐蚩尤時,雙方激戰於涿鹿,雷奮勇殺敵,將生死置之度外,佐黃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戰爭勝利後,黃帝論功行賞,雷被封於方山(今河南禹州市方山鎮,方山古亦稱龍山,建立了自己的部落集團(諸侯國)。其後裔子孫以及部族人等遂以國為姓氏,複姓方雷氏,為古諸侯國之一。在方雷氏的後裔子孫中,後省文簡化分衍為兩支,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雷氏,也有以國名為姓氏者,稱方氏。
該支雷氏、方氏同宗同源,世代相傳至今,皆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他們共尊方雷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子姓,出自商朝殷紂王寵臣雷開,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傳說,在殷商王朝時期,紂王身邊有一個寵臣叫雷開,對紂王忠心耿耿,盡教唆紂王肆意歡樂。
周武王姬發滅殷商王朝後,在雷開的後裔子孫中,有延續其先祖之名為姓氏者,稱雷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屬下大臣雷公,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傳說,遠古時期有個人叫雷公,他精通醫術,是一個名醫,被任命為“巫”,即醫官,掌管天下巫醫。他還曾與黃帝一起討論醫學理論。
在雷公的後裔子孫中,有延續其先祖之名為姓氏者,即稱雷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四
源於他族改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⑴.出自東漢時期南郡潳山蠻。據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東漢末期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有潳山蠻改姓為雷。其聯盟酋長被一致稱作“雷遷”,就是首領的意思。漢光武帝劉秀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潳山蠻起而反之,隨即被武威將軍劉尚率軍鎮壓,之後徙其族人七千餘口置於沔中(今湖北江夏)。在東漢末期,潳山蠻廣泛居於今湖北省的荊州、安陸、漢陽、武昌、黃州、德安、施南諸府及襄陽府以南境地,即東漢時期的南郡境內,其部族人等多以首領之官稱為姓氏,稱雷氏。
⑵.出自氐族,出自十六國時期前秦國氐族雷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東漢末期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南安羌改姓為雷。雷,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氐族中一個部落的名稱,早先游遊牧於青海、甘肅一帶,後來以部為氏,漢化即稱雷氏。
⑶.出自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最早源出“忽雷”演奏者。忽雷,是蒙古語“胡爾”的音譯。在元朝時期的宮延音樂中,忽雷也是主要的樂器種類。在史籍《元史·禮樂志》中記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三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其中所稱的“胡琴”就是忽雷。後來,人們將忽雷的演奏者稱為忽雷氏,其後裔子孫中有漢化稱單姓雷氏者。
⑷.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金史》、《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等的記載:金國時期,有海西女真阿典部,族人以部為氏,稱阿典氏,滿語為Akjan Hala,漢義“雷”,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葉赫(今吉林梨樹)等地,。後來在明朝初期,因明太祖朱元璋嚴詔天下禁止胡姓,阿典氏即改漢姓為雷氏、戰氏等。
⑸.今壯、苗、彝、瑤、水、阿昌、畲、羌、土家、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改漢姓雷氏者。
雷姓得姓始祖
雷姓淵源 方雷。炎帝神農氏的第九代孫名雷,黃帝論功行賞,雷被封於方山(今河南省禹州市),其族稱方雷氏,為古諸侯國之一,方雷氏的後代有以國為氏者,稱雷姓。他們尊方雷為雷姓的得姓始祖。
雷姓各支始祖
雷登高:江西吉水縣人,有六子,於明季景泰間遷武陵梁山。
雷姓遷徙傳播
雷氏是一個歷代悠久、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八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三百六十九萬兩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23%左右。
先秦時期,雷姓活動限於河南,但一直不活躍,史書上很少有記載。
直到秦漢,雷姓東遷安徽、江西,開始在東部發達起來,形成著名的豫章雷姓大族。唐宋時期,雷姓除繼續在西北發展外,向南方和東南地區的移民成為主流,到明朝時,雷姓的重心向南和東南移動,南方各地基本都有雷姓,尤盛於贛閩地區。
在晉以前,雷氏已分布於南方的江西、安徽、四川、湖北等省。西晉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雷煥的後裔現仍廣泛分布於江西豐城、南昌、吉安、贛州等地,有一支遷至馮翊(今陝西大荔),後來發展成名門望族。南北朝至五代期間,雷氏的聚居地在南北都有發展,已散播至內蒙古、湖南、廣東等省的一些地區。宋代時,雷氏分布更為廣泛,今江西、福建、廣西、湖南、廣東、山西等省均有雷氏人居住。 雷姓是漢族大姓之一。
雷姓人口分布
宋朝時期,雷姓大約有17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7%,姓氏排在第七十七位。當時雷姓第一大省是陝西,約占全國雷姓總人口的53%。雷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陝西、甘肅,這二省雷姓大約占全國雷姓總人口的68%,其次分布於江西、四川、河南、廣西、湖北、福建,六省的雷姓占雷姓總人口的29%。全國形成了陝甘、江西兩塊雷姓聚集地。
明朝時期,雷姓大約有15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5%,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雷姓人口的增長率為負值。面應是主體在北方的人群,雷姓一直活動於北方地區,自然遭到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湖南、福建,這三省雷姓大約占45%,其次分布於四川、湖北、陝西,這四省的雷姓又集中了27%。江西為雷姓第一大省,占雷姓總人口的30%。宋元明期間,雷姓人口主要由北向東南部、由西北向南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東南贛湘閩、西北晉陝川兩大塊雷姓聚集地,雷姓人口重心由西北向東南移動。
雷姓人口分布 當代雷姓的人口已達到300餘萬,為全國第七十八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5%。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雷姓人口由15萬增到300餘萬,增長了20倍,雷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雷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V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湖南、陝西三省,大約占雷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布於湖北、貴州、河南、福建、廣西,這五省區又集中了30%的雷姓人口。四川為當代雷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雷姓總人口的16%。在近600年中,雷姓人口主流是由東南部向西北、西部強勁地回遷,雷姓人口重心由東南向西移動。全國形成了西北陝西、西部川鄂貴湘、南方福建三塊雷姓聚集區域。雷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陝渝、湘黔桂、雲川東部、甘肅東部、晉豫西部、鄂贛粵大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新疆西南,雷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2%以上,中心地區達到1-6%以上,其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1.7%,居住了大約56%的雷姓人群。在雲南中部、四川中部、甘肅大部、寧夏、青海東部、內蒙古中部、山西中部、黑龍江西部、豫皖南部、湖北東北、江西北部、浙江中部、福建西部、廣東東部和南端、台灣北端、新疆西北,雷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8%一0.42%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8.8%,居住了大約20%的雷姓人群。
雷姓姓氏文化
雷姓郡望堂號
郡望
豫章郡: 漢置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省會),轄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後世所轄浙縮為南昌附近一帶。又隋改南昌縣為豫章縣。唐後期改為鍾陵縣,又改為南昌。西晉雷煥為豫章郡豐城令,現居豐城南昌、吉安、贛州等地雷姓均為雷煥後代,其家譜雷煥為一世祖孔章公。
馮翊郡: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設置"左馮翊"的行政區,與“右扶風”、“京兆尹”合稱“京畿三輔”。三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北魏移治高陸(今陝西高陵)。此支雷氏,其開基始祖為西晉雷煥之族的後裔。
堂號
謙讓堂:東漢雷義和同郡陳重是好友。太守舉陳重孝廉,陳重要讓給雷義,太守不允。刺史舉雷義茂才,雷義又要讓給陳重,刺史不聽,雷義遂裝瘋披髮而去。
雷姓家譜文獻
東郡雷氏族譜二卷,(明)雷金聲纂修,明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圖書館。
上海青浦雷氏統宗譜,(清)雷補南續修,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上海市松江區博物館。
上海青浦雷氏統宗譜,(清)雷國光纂,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上海市松江區博物館。
江蘇蘇州雷氏支譜一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蘇州市圖書館。
雷氏宗譜十卷,(清)雷顯文修,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馮翊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北山雷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殘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福建晉江關山雷氏族譜,雷殿邦、雷信國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雷氏四修族譜十三卷,另三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國甲戌年(公元1922年)滿易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冊,今缺第一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武陵、桃源雷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馮翊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今僅存第一~四卷、卷首。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雷氏三修家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豐城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雷姓字輩排行
重慶永川雷氏字輩:"三千正棟騰雲鳳 四季青天碧化龍"。
雷姓宗祠對聯
四言
學精易理;忠播睢陽。
——佚名撰雷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代學者雷德潤,建安人,精通《周易》。雷德潤及其三個兒子雷機、雷栱、雷杭俱精於研究《周易》而知名,著有《周易註解》,當時人稱“雷門易”。下聯典指唐張巡偏將雷萬春,安史之亂時,任張巡部將。安祿山的部將令孤潮圍攻雍丘時,他站在城頭與令狐潮對話,被對方埋伏的弓弩手射中,面部中六箭,仍巋然不動。萬春強毅用命,敵大驚。後在睢陽戰死。
情逾膠漆;光燭鬥牛。
——佚名撰雷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鄱陽人雷義,字仲公,舉茂才時,要讓給好友陳重,但刺史不允許,他便披散頭髮裝瘋,遠走他鄉。當時人說:“膠漆可算是堅固了,但不如雷義與陳重的友情。”後歷官侍御史、南頓令。下聯典指西晉豫章人雷煥,通天文星象。武帝時,斗、牛二星宿間常有紫氣,大臣張華問他是怎麼回事,他說是寶劍的精氣衝到天上所致。張華又問他寶劍在那裡,他說在豫章豐城裡。於是,他被任為豐城令,到縣裡後,在監獄的地基下挖掘出了龍泉、太阿二寶劍。
馮翊世澤;雙劍家聲。
——佚名撰雷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雷姓的郡望馮翊,今陝西省大荔。下聯典指晉·雷煥,見斗、牛間有異氣,知豐城有寶劍,乃求為豐城令,果得龍泉、太阿二劍。
鍾山招隱;雍丘著名。
——佚名撰雷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朝·雷次宗,築室於鍾山西岩,謂之“招隱館”。下聯典指唐·雷萬春,為張巡偏將。令狐潮圍雍丘,雷萬春立城上與令狐潮對話。伏弩手箭發,六矢著面,雷萬春巋然不動。
帝妃後裔;石室奇緣。
雷姓圖騰 上聯典指方雷氏女為黃帝妃,生玄得,因以雷為氏。下聯典出《徐鉉稽神錄》載,番禺中有一女餉田,忽失蹤,月餘,女著盛服歸,自言為雷公所娶,成婚於石室中。
七言
雨露滋潤禾稼壯;田疇沃腴稻菽香。
——佚名撰雷姓宗祠通用聯
本聯為雷姓“雷”字的析字聯。上聯嵌“雨”字,下聯“田”字,合而“雷”字。
一門父子皆英烈;半千貪官盡服誅。
——佚名撰雷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勇士雷三益,清流人。景炎初,文天祥入汀,開府集兵,三益同丙、戊、庚三子應召,父子英烈,皆沒於軍。下聯典指金代翰林修撰雷淵,渾源人。字希顏,一字季默。至於進士。為東不錄事。興定末拜監察御史。彈劾不避權貴,出巡都邑,所至有威譽。至蔡州杖殺貪官汙吏五百人,時號“雷半千”。
樂器擲池驚天地;風雪采松勝桐琴。
——佚名撰雷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宮廷樂師雷海青,精通琵。安祿山攻入長安,被掠至洛陽。在凝碧池宴上,安祿山命眾樂師奏樂,雷擲樂器於池,以示抗拒,被殺。王維有詩詠之。下聯典指宋代琴師雷威,曉音律,遇大風雪,獨往峨眉山酣飲,披蓑戴笠入松林中,聽其聲連廷悠揚者,伐以為琴,妙過於桐。
包拯雄風千年頌;雷鋒精神萬代傳。
——佚名撰雷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現代著名的“包公”雷經天,廣西區南寧人。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長。下聯典指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湖南長沙人。榮立地二、三等功各一次。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毛澤東主席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志學習。”
十言及以上
膠漆堅牢,何如友誼切實;
鬥牛光彩,遙知劍氣沖霄。
——佚名撰雷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郡功曹雷義,字仲公,順帝時,以讓友陳重,刺史不聽。義遂佯狂披髮,走不應命。時語曰:“膠漆自得堅,不如雷與陳。” 下聯典指晉代豐城令雷煥,豫章人。通緯象。武帝時鬥牛(星名)間常有紫氣。張華問煥:“是何祥?”煥曰:“寶劍之精,上徹於天耳。”
馮翊靈鍾歌松竹,而文夸肇建;
新庭瑞靄培亭壯,以德大詒謀。
——佚名撰雷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白露坑村雷氏宗祠聯。雷氏宗祠,清雍正八年由雷家四個兄弟合資興建,傳說在未建祠時,雷志茂選其埕基則費了一番心機,久選無法定局,偶然間發現自家放養的一群牛,歸牛欄後總是跑到一處空埕憩息,而此埕冬暖夏涼甚至天上下起雪花此埕也沾不到邊,精通風水學的雷志茂,認為此地背靠狀元頂(形狀如帽),前為筆架山圍玉兔,是嫦娥奔月地,因此,最後確定此地建祠,該祠坐北朝南,建築面積136.9平方米,不包括外祠埕,為硬山頂磚木結構,大門為牌樓式,規模不大,但古雅可觀。祠內梁架錯彩描金,祭台前九幅工筆上彩畫,線條清晰神形畢現。“馮翊”,(漢代郡名)今陝西省大荔縣,雷姓祖居地。充分反映了雷氏後裔懷祖、念祖的心理(下同)。
寶婺燦瑤,階星近五雲,馮翊風各翻彩蠲;
高辛榮鳳,詔堂開三代,香庭膝繞舞斑衣。
——佚名撰雷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白露坑村雷氏宗祠聯。
雷姓姓氏名望
雷震子: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的角色。
雷義:鄱陽(今江西省波陽)人,東漢時名臣,官至侍御史。與同郡人陳重情篤,被譽為交友的典範,人稱“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
雷斆:南朝·宋時著名藥物學家,以著《雷公炮炙論》三卷著稱。其中有的製藥法,至今仍被沿用。著有《論合藥分劑料理法則》等。
雷煥:晉代天文學家。武帝時,鬥牛(星名)間常有紫氣。雷煥觀氣知豐城有寶劍。司空張華任其為豐城令,果於牢獄地基下掘得龍泉、太阿二劍。
雷震:(1897-1979)浙江省長興人,政治家
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共產主義戰士。
雷萬春:(701-757)唐代名將,忠良儒將,涿州人,祖籍地潘陽,本名雷震,官名萬春,字鳴空,又字一元。
雷海青:唐代明皇時著名宮廷樂師,善彈琵琶,常入宮隨侍於唐明皇和江梅妃之側。安祿山攻入長安(今洛陽),數百名梨園弟子皆為俘虜,雷海青擲樂器於池,以示抗拒,被殺。
雷萬興:潮州(今廣東省潮安)人,唐代山越首領,與同族藍奉高等先後領導閩南、粵東山越人民反抗唐朝的殘暴統治,持續了四十餘年。
雷德驤:北宋同州郃陽(今陝西省合陽)人,歷任屯田員外郎、判大理寺,曾被趙普罷職,後趙普出鎮河陽,驤復戶部侍郎,旋趙普又入相,驤復遭降黜。
雷簡夫: 力薦三蘇,曠世伯樂
雷三益:清流(今屬福建省)人,南宋勇士。與三子雷丙、雷戊、雷庚一同入文天祥部,父子四人英勇剛烈,全部戰死沙場。
雷潤德:建安(今福建省建甌)人,元代學者,與其子雷機、雷洪、雷杭俱精於易理,有《周易》註解,世人稱為“雷門易”。
雷發達:字明所(1619-1693),江西省建昌(今永修)人,明末清初建築工匠。曾參與過北京故宮太和殿等工程的重建,其代也繼承其業,在工部樣房主持宮廷的營造工作達二百餘年,圓明園和頤和園中大部分建築均為雷氏設計,有“樣式雷”之稱。
雷以針:湖北省咸寧人,清道光進士,太平軍起,奉辦江北大營軍務,在揚州創辦厘金,以後各省效尤,致使政府財政收入大增。如不是他推行錢江創設的“厘金製”,清廷糧餉無著,恐早被太平天國傾覆了。雷以針因而聲名大噪,後又授陝西省按察使等職,顯達一時。著有《大學解讀》、《經傳雜記》等。
雷學淇:順天通州(今北京市通縣)人,清代學者。曾整理《竹書經年》,著有《夏小正經傳考》、《夏小正本義》、《校輯世本》、《古今天象考》等。
雷補同:江蘇省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清代大臣,1907年擢升右丞,旋任出使奧地利國大臣。與奧地利外交部蹉商,同意中國選派通曉德法文的學生前往學習。
雷鐵崖:四川省自貢人,著名的革命鼓動家和南社詩人。原名昭性(1873-1920),字澤皆,後改讋皆,入同盟會後署名鐵崖,曾介紹王雲五、楊杏佛、胡適之入同盟會,並任孫中山臨時大總統秘書。另還創辦《鵑聲》、《四川》等革命刊物,在海外主持《光華日報》宣傳革命。
雷經天:廣西省南寧市人,著名中共黨員,參加過南昌、廣州起義和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後任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院長。建國後,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長等職。
雷潔瓊(1905年9月12日—2011年1月9日),女,廣東台山人,北京大學教授。著名的社會學家、法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中國民主促進會的創始人之一和卓越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第七屆、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促進會第七屆、八屆、九屆中央委員會主席,第十屆、十一屆名譽主席。
雷欽(1915-2014),福建省上杭縣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紅星功勳榮譽章。
雷永通(1918-1969),江西省興國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雷英夫(1921-2005),河南省孟津縣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雷紹康(1913-1974),湖北省大悟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雷起雲(1915-2007),陝西省澄城縣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參加八路軍,入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各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雷鳴球(1942.6-—),湖南省祁東縣人。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4年7月晉升為中將軍銜。2004年6月晉升為上將軍銜。
雷傑(1945.2.16-2001.3.8),安徽省蕭縣人。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1993年7月晉升為少將軍銜。
雷春濃:男,1939年8月生,四川合川人。教授(博士生導師)。民盟盟員。專著《現代高層建築設計》、《工業建築總平面設計》;編寫教材有《高層建築設計》;參編的教材有《園林與景觀設計》、《工廠總平面設計》等;發表論文10餘篇。
雷軍,1969年出生於湖北仙桃,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金山軟件公司董事長;中國大陸著名天使投資人。
雷平:演員,1921年出生於四川長壽,抗日戰爭初期走上話劇舞台,在“延安青藝”成名、為新中國第一個專業劇團中國青年藝術劇院貢獻其畢生精力的藝術家。
雷傑:9月生湖南衡陽市常寧人,中國內地導演,國際青年導演。
雷恪生,男,漢族,1936年2月21日出生於山東省牟平縣,1960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民革成員,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現為中國國家話劇院退休演員。
雷佳音,1983年8月29日出生於遼寧省鞍山市,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雷凱欣,香港女星,雷凱欣於2000年參加有線電視YMC台的VJ選舉獲得亞軍後成為VJ,其後簽約東方魅力,成為三人女子組合3G成員之一。
雷恆,1984年-1985年間師從遼寧省小蜜蜂少年合唱團著名指揮、聲樂教授朱健飛老師學習聲樂。1993年後開始在全國各地參加大中小型演出活動,屆時開始了自己的演唱生涯 ,從事聲樂表演事業已20餘年。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