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詳解
探尋中華姓氏之根,傳承家族文化
起源與傳說
秦姓,中華姓氏。秦姓最早源於姬姓,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於魯,周公之子伯禽裔孫食采於秦邑,子孫以邑名為氏。又周孝王封伯益後裔非子於秦亭,建立秦國,國亡,支庶以秦為氏。 [1-7] 先秦時期,秦姓主要活動於河南、陝西、山東、四川、湖北、河北地區。秦漢時期是秦姓向各地遷移的重要階段,西漢初,劉邦迂山東秦姓充實關中,同時由山東向南移民江蘇,開始進入東南地區。三國兩晉時,秦姓在四川、中原地區繼續發展,在湖南、江西已有分布。宋元明時,秦姓遷入了廣西、貴州、福建等地。
秦姓為全國第七十四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6%。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南、廣西、河北、四川、山西五省區,大約占全國秦姓總人口的47%。其次分布於重慶、江蘇、湖北、安徽,四省的秦姓又集中了22%。 海外秦姓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歐美一些國家。亞洲還有日本秦氏,日本首相就有姓秦的最後改為日本姓氏。
秦姓歷史發展
秦姓姓氏源流
源自嬴姓
秦氏始祖伯益 周孝王分封伯益的後裔非子於秦亭,建立秦國,傳至子嬰降漢,國亡,支庶以秦為氏。 [3-5]
源自姬姓
周文王后代魯國侯伯禽裔孫的封地秦邑,屬於以居邑名為氏。周武王時,其弟周公旦被封魯(今山東曲阜)稱魯公。魯公後因輔佐周王留在了周都,兒子伯禽接封魯國,其裔孫中有一支食邑於秦。其後人有以邑為姓者,稱秦氏,郡望在太原郡。多數的史籍記載認為伯禽的後裔所開啟的秦姓為秦姓正宗。如魯國的秦非、燕國的秦開、魯國的秦商,均為魯國秦氏後裔。這便是河南或山東秦氏之源。按魯有秦堇父,其子秦丕茲,拜孔子為師。秦周、秦遺,蓋秦子之族。又,秦巡之妻秦姬為季公鳥季氏,魯公族之妹,依當時同姓不婚之禮考之,而魯為周禮所在之國,則秦氏非姬姓,於魯為異姓大夫。 [6-7]
出自外夷
出自古代大秦人(即羅馬帝國)來華,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源自姚姓
出自舜帝七友之一的秦不虛,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舜,姚姓,有虞氏,名重華,史稱虞舜。舜帝有七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史稱“帝舜七友”,分別是:秦不虛、東不訾、雄陶、方回、續牙、伯陽、靈甫。上古帝舜執政時期便已有秦氏一族。但因秦不虛之後無世系資料可考,所以,唐、宋時期的譜牒學家對秦氏的起源又有以國為氏和邑為氏之說。 [11-12]
外族改姓
1、源於巴爾虎旗蒙古穆奇德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穆奇德氏祖上穆奇德·羅拔伙世居遼陽,隸屬巴爾虎旗蒙古。巴爾虎旗蒙古原居喀爾喀地區,因遭受葛爾丹部族的迫害,率巴爾虎族萬餘人南下,遊牧於今張家口一帶。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經清廷准議,全族移駐盛京(今遼寧瀋陽北部),其中一部分族人駐守丹東鳳凰城、岫岩等地並獨豎一旗,稱蒙古九旗。清乾隆年間至鳳凰城葛藤峪定居,後又遷居鳳城鎮,取漢字“秦”為氏。金朝抹捻氏以及清朝穆顏氏,後有改為秦氏者。另有各少數民族與漢族通婚繁衍,成為秦姓一支。
2、源於蒙古八旗姓漢化改姓為氏。
3、源於滿洲八旗姓漢化改姓為氏。
4、源於達斡爾族,出自清朝時期達斡爾族克音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秦姓遷徙分布
國內分布
秦氏是一個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按人口排名列第74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378萬之眾,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28%。從宋朝至當代激增了16倍之眾。宋朝時期秦姓人口11萬,名列100位之後,明朝時期秦姓人口23萬,排名82位,宋元明600年間中原與四川秦姓人口因戰爭與自然災害減少。在中國的秦姓主要劃分為兩支,分別為西北的一支和東部及東南部的一支。前一支為顓頊嬴姓的後代,發源地是甘肅省天水的故秦地。
秦氏族譜 自秦朝滅亡以後,其公族便以國名為姓氏,其後裔多居於陝西等地。後一支則為黃帝姬姓的後代,其發源地在今河南范縣及山東曲阜一帶,後來發展成為中國秦姓繁衍的主流,而且其從一開始就向陝西省境內及湖北省播遷。在戰國時期,秦姓族人北上發展到今天的河北省境內。
先秦時期,秦姓已分布於河南、陝西、山東、湖北、河北等地。
到了西漢初年,為了清除各地的舊貴族及豪強勢力,維護漢朝的中央集權統治,漢高祖劉邦採納了婁敬(劉敬)的建議,遷徙六國貴族的後裔和關東(今陝西省潼關以東的地區)的豪族到關中,從而使之置於中央政府監視之下,人口大約有二十萬之眾,這其中就有山東秦姓的一支豪族遷居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北)。這支秦姓人丁興旺,官宦眾多,故世號“萬石秦氏”,從而成為當地一望族。與此同時,已有秦姓或遷入甘肅、江蘇,或遷入四川、北京等地。
大約在漢末或三國時期,源自姬姓後裔的秦姓有一支遷入山西,後形成一大郡望,即太原郡。而秦姓南遷始於秦代以前,魏晉南北朝時,由於北方連年戰亂不斷,秦姓便再次南遷。同時,在今甘肅境內又形成一大郡望,即天水郡。魏晉以後,已分布於江南許多地方,以江蘇、浙江為主,其中江蘇以無錫,浙江以紹興、寧波最為集中。
宋、元、明時期,秦姓有遷至廣西,廣東,安徽,貴州,福建,北京,上海等省市者,歷清至近現代,分布地更廣,遍布於全國各地,而且還有不少移居台灣和海外,從而使秦姓得以更加廣播,枝葉進一步繁茂。
海外分布
日本秦氏
秦氏為日本一個古代的氏族,傳說先祖是中國秦始皇的子孫弓月君(融通王)。可能與東漢氏以渡海的形式來到日本,但沒有明確的記載。根據《日本書紀》的記載,是由百濟來到日本,來到的時間約3世紀,當應神天皇在任時已經到達日本。他們的主要據地在山背國葛野郡。在雄略天皇以後,開始受到朝廷的重用。秦氏最為有名的人物是秦河勝,是聖德太子的寵臣,負責建設廣隆寺。
在平安時代部份人以惟宗氏為名,島津氏亦以秦氏先祖而自稱。另外,四國的長宗我部氏和香宗我部氏也自稱是秦氏後裔。姓羽田的與他們有關,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公開承認自己是秦人之後。
秦姓人口分布
宋朝時期,秦姓大約有11餘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5%,排在一百位之後。秦姓第一大省是江蘇,約占全國秦姓總人口的43%。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蘇、四川、河南,這三省秦姓大約占全國秦姓總人口的80%,其次分布於河北、廣西、江西、浙江等省。全國形成了東部江浙、西部四川、中原豫冀三大塊秦姓聚集區。
秦姓人口分布 當代秦姓的人口320多萬,為全國第七十四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6%。從明朝至今600年中秦姓人口由23萬激增到320多萬,增長了11倍多,秦姓人口的增長速度相同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秦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上升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南、廣西、河北、四川、山西五省區,大約占全國秦姓總人口的47%。其次分布於重慶、江蘇、湖北、安徽,四省的秦姓又集中了22%。河南為秦姓第一大省,占全國秦姓總人口的15%。全國形成了中原河南、南方廣西、北部河北、西地四川四塊秦姓聚集區。在600年期間,秦姓人口由東南部向華中、華北、西部的回遷十分地強勁,西南和東北地區秦姓的人口急劇增長可能與當地少數民族的漢化過程加快有關。
秦姓在人群中分布在豫晉陝、山東西部、河北南部、內蒙古中部、皖蘇北部、鄂湘大部、桂黔渝、四川東部、廣東西部、甘肅中部、黑龍江東南,秦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39%以上,中心地區可達2%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3.6%,居住了大約65%的秦姓人群。在甘肅大部、寧夏、內蒙古中西和中東部、河北西北、京津、黑龍江東部、吉林東北、遼寧南部、山東東部、皖蘇中部、湖北東端、湖南東北、江西西部、廣東中部、海南、雲南東部、四川大部、青海東部、新疆西北,秦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26%—0.39%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2.2%,居住了大約24%的秦姓人群。
秦姓傳統文化
秦姓郡望堂號
郡望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
齊郡:西漢時期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其時轄地在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隋、唐兩朝改為青州北海郡。
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涉),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包括汲縣。
堂號
天水堂:以望立堂。
臨淄堂:以望立堂。
河內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三賢堂:典自孔子弟子秦祖等人。孔子有七十二賢弟子,其中姓秦的有秦祖、秦商、秦非、秦冉四人,於是,秦氏後人以"三賢"名其堂。這裡的"三"是泛指"多數"。據說孔子曾誇獎秦氏好道樂善,因而又有"樂善堂"。秦氏樂道好善,注重率性養真(本性的善),所以又有的起名"養真堂"。
樂善堂:孔子因為看到七十二大賢中姓秦的竟占了四位,便誇獎秦氏好道樂善,所以又叫樂善堂。
養真堂:秦氏好道樂善,能注重養真(本性的善),所以又叫養真堂。
忠孝堂:秦瓊的後人因為秦瓊是唐朝開國元勛,既忠且孝,因名忠孝堂。
淮海堂:出於北宋詞人秦觀事典。秦觀,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元豐進士,工詩擅詞,著有《淮海集》。其後裔遂以"淮海"為堂號。秦觀雖以詩賦名於世,卻仍不廢時日,孜孜不倦地學習,其室內掛有"敦余"二字以示警策。秦氏後人也有的用"敦余"作為堂號。
五禮堂:清刑部尚書秦蕙田,立朝三十年,剛介自守,著有《五禮通考》,因名五禮堂。
秦姓宗祠楹聯
廣州市越秀區楊箕村秦氏宗祠(3張)
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響腸鎮無愁村秦氏宗祠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馬衙街秦氏支祠
參考資料: [20-22]
四言
三賢世胄;萬石家門。
--佚名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東漢騎都尉秦彭,字伯平,茂陵人。北征匈奴屢立戰功。後為太守,有善政。本聯繫時人對他的稱譽。
千門新日;萬石高風。
--佚名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
蘇門學士;蜀吏辯才。
--佚名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北宋詞人秦觀,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人。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因政治上傾向於舊黨,被認為是元佑黨人,紹聖後多次遭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並稱為“蘇門四學士”。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談雅;詩風與詞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下聯典出三國時蜀漢綿竹人秦宓,字子敕,少年時就有才華。劉備入益州後,將東征吳國時,他上書說“天時”不利,因此入獄。建興年間,諸葛亮領益州牧,選他為別駕中郎。吳國使者張溫來蜀,聽說他博學多才,要和他辯論,他對答如流,使張溫大為敬服。後官至大司農。
系承顓頊;望出太原。
--佚名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秦姓的源流和郡望。
凌煙列像;穴石結廬。
--佚名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初將領秦瓊,字叔寶,齊州歷城人。隋末跟從張須陀鎮壓李密等起義軍,後歸附李密,任帳內驃騎,李密敗後,曾跟從王世充,後投唐,隨李世民擊敗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等。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圖像畫於凌煙閣。下聯典指唐代詩人秦系,字公緒,號東海釣客,越州會稽人。天寶末年考進士不中,隱居在剡溪,後在泉州南安九日山結廬,號南安居士。貞元年間曾官校書郎。與劉長卿、韋應物、顧況等人有唱和,詩作多表現隱逸閒適之情,風格簡談,有《秦公緒詩集》。
少游文學;叔寶武功。
--佚名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詞人秦觀,字少游。下聯典指唐將秦瓊,字叔寶。
聖徒樂善;蜀史辯才。
--佚名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秦非,孔子弟子,樂善慕道。下聯典指三國秦宓,善辭令,時號“辯才”。
六言
漢室將軍甲第;明朝都督人家。
--佚名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秦良玉丈夫馬千乘,石柱馬氏宗祠聯。上聯指漢馬援將軍;下聯指明代巾幗英雄、大都督秦良玉。
七言
巾幗一人驍將略;錦袍帛帶仰官儀。
--佚名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末巾幗英雄秦良玉(1574或1584-1648),四川忠州人。通文詞,善騎射。其夫馬千乘死後,代統其眾,所部號白杆兵。天啟元年,率兵北一抗擊後金,立下了功勳。
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
--秦觀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北宋太學博士、國史院編修官秦觀(1049-1100)自題臥房聯。
金印夙傳三世將;繡旗爭認四川營。
--李西謳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教育家李西謳《吊秦良玉四川營遺址》詩句聯。四川營為秦良玉兵營駐地,在今北京市內。
意將畫地成幽沼;勢擬驅山近小台。
--秦韜玉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出唐代工部侍郎秦韜玉《亭台》詩句聯。秦韜玉,京兆人,有詩一卷。
女休行曾傳樂府;男子裝屢立戰功。
--佚名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秦氏女休,燕王的妻子,為宗族報仇,把仇人殺於市中,被捕入獄,後逢大赦得釋還。三國時魏作家左延年據此寫有樂府發曲歌辭《秦女休行》。下聯說明代四川忠州人秦良玉,石砫宣撫使馬千乘的妻子,善騎射,常穿男子裝。馬千乘死後,她代其職務,所領部隊號稱“白杆兵”,天啟初年率兵北上抵禦後金(清),崇禎年間又曾入援京城。
八言
祖位尚書,功高麟閣;孫成進士,應衍龍舒。
--佚名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安徽省舒城五板橋秦氏宗祠聯。上聯典指該族秦鳳,明代人,建文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下聯典指秦鳳的孫子秦民悅,字宗化,明代人,天順初進士,歷官廣平知府、南京吏部尚書。
十言
創立天元法;芳名長留世;發明切脈術,妙手俱回春。
--佚名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數學家秦九韶,字古道,四川人。著有《數書九章》,創立天元法等。後以精於歷學而被薦於朝廷。下聯典指戰國時名醫秦越人,即扁鵲。渤海郡鄭人,創造切脈醫術,精通各科,遍游各地行醫,醫名甚著,後因秦太醫妒忌而被害。
十一言
詞章雋爽,多棣萼才名之美;忠讜清貞,高後先直節之風。
--佚名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唐崇賢館學士秦景通,晉陵人。與弟瑋俱有文名,皆精漢書。號大秦君、小秦君。當時治漢書者,多出其門。下聯典指明代進士秦紘、秦鰲的事典(正直敢言,不畏權貴)。
博學宏才,俊逸詩名傳奕世;老年豪氣,清新雅韻破長城。
--佚名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漢代郡上計掾秦嘉,隴西人,字士會,博學宏才,善詩,為東漢名詩人之一。他曾以詩與妻徐淑相贈答。下聯典出唐代居士秦系,字公緒,會稽人。天寶末,避亂剡溪,後結廬於泉州南安九日山。號南安居士,亦號東海釣客。注《老子》,與劉長卿友善,以詩贈答。後漢東渡秣陵,年八十餘卒,見《唐書》。“長城”指劉長卿,號“五言長城”。
天水流長,好向上頭尋出處;石葛綿遠,共從根本做工夫。
--佚名撰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湖南省塹壙秦氏宗祠聯。上聯典指秦氏郡望為天水。下聯典指戰國時醫學家扁鵲,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人。跟從長桑君學醫,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反對用巫術治病。遍游各地行醫,擅長各科,在越國為“帶下醫”(婦科),到周為“耳目痺醫”(五官科),入秦為“小兒醫”(兒科),享有極高名望。後因為秦武王診病,被秦國太醫令李醯妒忌殺害。“石葛”,草藥名。
秦姓宗族特徵
1.秦姓在中國歷史上向外播遷較早,並且廣布於多個省份。
2.秦姓在家族史上,出現大量名人,並分布於各個領域之中。
3.各支秦姓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清光緒十四年秦振生修《秦氏家譜》,陝西省戶縣秦姓一支派語字行為:“德富樂順,樹聖祥榮,振春承宗”。1920年秦啟泰等修《秦氏族譜》,湖北隨州秦姓一支派語字行為“明信舒淳英,銘啟勝干貴。”
秦姓家譜文獻
綜述
全國各地的秦姓諸支多有家譜,但隨著歷史的變遷,尤其是遭受戰爭、災害和人為的損壞,許多珍貴的家譜資料遭到破壞,難以為續。
湖南
湖南長沙印塘秦氏丙辰四修族譜八卷。現由秦心健先生收藏。
上海
上海陳行秦氏支譜初稿。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上海練川秦氏宗譜十二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上海泗涇秦氏宗譜四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江蘇
江蘇秦氏支譜六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江蘇錫山秦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江蘇無錫陡門秦氏宗譜十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江蘇洞庭秦氏七修宗譜五卷,首一卷、末一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江蘇常州小都秦氏宗譜十二卷,光緒丙申年十二修,秦洪慶主修。現由秦舒凌先生收藏。
江蘇常州小都秦氏宗譜十八卷全,民國三十二年十四修,秦木寶、秦銀度主修。現由秦舒凌先生收藏。
浙江
浙江慈谿秦氏宗譜不分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慈水秦氏宗譜九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慈谿秦氏宗譜二十八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會稽秦氏宗譜不分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定陽秦氏宗譜三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臨海後街秦氏宗譜。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湖北
湖北荊南秦氏族譜。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湖北秦氏族譜十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湖北黃岡秦氏宗譜十八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湖北曲江秦氏家譜二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廣西
廣西秦氏宗譜十三卷,首二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廣西秦氏家譜十六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四川
四川秦氏族譜不分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四川秦氏族譜一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四川忠州秦氏家乘十八卷。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山東
山東黃堆秦氏族譜六卷,民國二十四年修譜。現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各地家譜
族譜名稱
編纂者
編撰方式、時間
藏地、備註
益陽秦氏四修族譜十四卷
(民國)秦臻康主修
1949年木刻活字本
中國家譜網站
湖南沅江秦氏四修族譜二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國)秦鍾運等主修
1939年木刻活字本
中國家譜網站
秦氏通譜二十四卷,首一卷
(民國)秦武燮主修
1921年木刻活字本
中國家譜網站
合川市四川秦氏聯宗大譜不分卷
(現代)秦定光等修
1998年木刻活字本
中國家譜網站
江蘇無錫錫山秦氏宗譜十二卷
著者待考
南開大學圖書館
江蘇無錫錫山秦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
(清)秦瀛纂修
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木刻活字本十二冊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江蘇無錫錫山秦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
(清)秦蘭枝、秦堯曦等重修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活字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歷史博物館、人民大學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蘇州大學圖書館(殘本)、日本、美國
江蘇無錫錫山秦氏宗譜十二卷,首三卷、末一卷
(民國)秦光磊、秦敦世纂修
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活字本十七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河北大學圖書館
江蘇無錫錫山陡門秦氏宗譜十卷
(清)秦世鎔、秦世銓編
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本十六冊
日本、美國
浙江慈谿慈水秦氏宗譜六卷,首一卷
(清)秦近水纂修
清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手抄本六冊
吉林大學圖書館
浙江慈谿秦氏宗譜二十八卷
(民國)秦祖澤纂修
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活字本二十八冊
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美國
浙江紹興會稽秦氏族譜不分卷
(清)秦啟烶修
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秦氏石研齋手抄本
北京大學圖書館、美國
浙江紹興會稽秦氏宗譜不分卷
(清)秦基續纂
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石印本二冊
中國家譜網站
註:秦金鑒首輯於咸豐元年
浙江常山定陽秦氏宗譜三卷
(民國)秦新喜、金淘等重修
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本(序)
浙江省常山縣龍堯鄉棋盤山村
浙江臨海後銜秦氏宗譜不詳
著者待考
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木刻活字本
浙江臨海縣博物館
註:今僅存卷首、第一卷
安徽潛山秦氏族譜十四卷
(清)秦延奎等修
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重木刻活字本十四冊
安徽省圖書館
安徽舒城秦氏族譜二十一卷
(清)秦斗齋等重修
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義堂木刻活字本二十冊
吉林大學圖書館
安徽霍山秦氏族譜二十五卷,末一卷
(民國)秦錚纂修
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敦倫堂木刻活字本二十六冊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北黃岡秦氏宗譜十八卷
(民國)秦玉田等八修
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繼述堂木刻活字本十八冊
美國
湖北咸豐曲江秦氏家譜二卷
(民國)秦秀彰、秦秀選撰
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本
湖北省咸豐縣檔案館
湖南寧鄉秦氏三修支譜
(清)秦繼玫纂修
清同治元年(1862)天水堂木活字本。
湖南省圖書館
註:今僅存第二卷
湖南寧鄉秦氏四修支譜七卷首一卷
(清)秦棣樓等纂修
清光緒十八年(1892)天水堂木活字本
上海圖書館(存卷1~7)
湖南省圖書館(存卷5、卷首)
湖南衡山秦氏四修族譜八卷
(清)秦士忻等纂修
清道光三十年(1850)慶源堂木活字本
上海圖書館
洞庭秦氏宗譜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秦承基纂修
道光五年詠烈堂木刻活字本十六冊
中國家譜網站
錫山秦氏後雙考徵文匯錄
(民國)黃龍驤撰
民國九年鉛印本一冊
中國家譜網站
陡門秦氏辛西宗譜補遺五卷
著者待考
民國十五年鉛印本一冊
中國家譜網站
錫山秦氏宗譜十二卷,首三卷、末一卷
(民國)秦光磊纂修
民國十五年活字本十七冊
中國家譜網站
茲溪秦氏宗譜二十八卷
(民國)秦祖澤纂修
民國十五年活字本二十八冊
中國家譜網站
秦氏族譜二十五卷,末一卷
(民國)秦崢纂修
民國十三年敦倫堂木刻活字本二十六冊
中國家譜網站
安徽歙縣莘野秦氏宗譜
秦吉曜等修
清光緒三十年培德堂修木刻活字本六冊
中國家譜網站
湖南秦氏支譜
(民國)秦孟秋等修
民國十年天水堂梓木刻活字本六冊
中國家譜網站
江陰水南秦氏宗譜
(清)秦萬和等纂修
清光緒元年世德堂木刻活字本八冊
中國家譜網站
註:今僅存第一卷、第五~十五卷
吳縣秦氏宗譜
(清)秦佩等纂
清嘉慶九年永德堂木刻活字本兩冊
中國家譜網站
吳縣洞庭秦氏宗譜五卷,首四卷、末一卷
(清)秦錦等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永烈堂木刻活字本十六冊
中國家譜網站
華亭泗涇秦氏宗譜不分卷
(民國)秦鍾駿纂修
民國六年鉛印本四冊
中國家譜網站
剡縣剡西秦氏宗譜三卷
(清)秦仁風主修
清光緒三十二年木刻活字本一冊
中國家譜網站
剡縣剡西秦氏宗譜三卷
(清)秦世凰等主修
清咸豐五年木刻活字本一冊
中國家譜網站
崇明秦氏宗譜二十四卷
(清)秦士華等纂
清宣統元年崇德堂木刻活字本二十四冊
中國家譜網站
崇明秦氏宗譜不分卷
清光緒十九年怡怡堂木刻活字本十九冊
中國家譜網站
江蘇無錫秦氏宗譜八卷
(清)秦玉川等纂
清宣統二年世德堂木刻活字本八冊
中國家譜網站
江蘇無錫錫山秦氏宗譜不分卷
清朝年間木刻活字本一冊
中國家譜網站
無錫錫山秦氏宗譜十一卷,首一卷
(清)秦本始等纂
清乾隆十一年木刻活字本六冊
中國家譜網站
無錫錫山秦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
(清)秦瀛纂
清嘉慶二十四年木刻活字本十冊
中國家譜網站
無錫錫山秦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
(清)秦蘭枝纂
清同治十二年木刻活字本十四冊
中國家譜網站
無錫錫山秦氏宗譜澹如公支家譜不分卷
手抄本一冊
中國家譜網站
無錫錫山陡門秦氏宗譜
(清)秦榮等纂修
清光緒二年歸厚堂木刻活字本十冊
中國家譜網站
註:今僅存第二~十卷
無錫陡門秦氏辛酉宗譜補遺五卷,附一卷
(民國)秦士銓等纂修
民國十五年鉛印本一冊
中國家譜網站
鄞縣堇西秦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清)秦嗣瀛等纂修
清道光七年六訓堂木刻活字本兩冊
中國家譜網站
鄞縣秦氏宗譜稿不分卷
(現代)秦永聚修
1960年油印本一冊
中國家譜網站
會稽秦氏宗譜不分卷
(清)秦基纂修
清宣統三年石印本兩冊
中國家譜網站
溧陽秦氏宗譜
(清)秦春茂等修
清光緒二十九年肅雍堂木刻活字本一冊
中國家譜網站
註:今僅存第十三卷、第十六卷、卷首,卷
寧鄉秦氏四修支譜
清朝年間天水堂木刻活字本兩冊
中國家譜網站
註:今僅存第一卷、第六~七卷
潛山重修秦氏宗譜八卷
(清)秦繼哲等修
清乾隆三年木刻活字本五冊
中國家譜網站
部分資料來源: [25-26]
秦姓字輩排行
湖南省
湖南長沙印塘秦氏字輩:啟佑光前 策勛載銘 永保榮華 銜澤桂薰 基鎮湘楚 顯達鍾淑 材傑握銓 清和鳴玉 錫汝摸烈 裁鎔滋新 燮理鉅治 權耀執鈞 源本篤培 錦潤采騰 垂鑒鴻業 照遠鏡澄。
湖南益陽、資陽秦氏字輩:“冥添受勝思興伯邦朝自在大民國正先有均能致忠孝傅芳遠詩書啟雋英文章光世業准海振家聲”。
湖南沅江秦氏字輩:“建映金文朝木光楚永輝秉玉以錫士鍾和本世希孝友家聲大明良國運長為人宜立志修道務成章”。
湖南慈利秦氏字輩:“如惠文志秀新祖宗家盛業永德福時紅長髮奇強”。
湖北省
湖北隨州秦氏字輩:“明信舒淳英銘啟勝乾貴”。
湖北咸豐秦氏字輩:“大士永代興”。
山東省
山東日照秦氏字輩:“孟福紅玉泗(嗣)緒培昌啟茂秀衛一品”
山東日照莒縣秦氏字輩:“竹世為存利 京光治彥廷 建學永得大 興國萬宗明”。
山東東營、菏澤秦氏字輩:“如宗傳敬恩昌”。
山東濟南秦氏字輩:“大玉清明時公”。
山東滕州,江蘇沛縣秦氏字輩:“養正景家存真延續”。
黑龍江省
黑龍江哈爾濱秦氏字輩:“一保清廷瑞宇占慶福承涵念光同聚歷代賀昌榮英賢培棟良詩書聖恩長華堂仁禮存群星耀宗祥”。
遼寧省
遼寧大連秦氏字輩:“鳳正昌家運”。
江蘇省
江蘇沭陽秦氏字輩:玉世永鎮興詩立禮守義官仁
陝西省
陝西戶縣秦氏字輩:“德富樂順樹聖祥榮振春承宗”。
山西省
山西汾陽秦氏字輩:“文光朝極貴世瑞錦天成”。
廣西省
廣西桂林秦氏字輩:“輔仕高立秀嘉萬大珊春志文龍啟習方永振久乾坤日月長富貴榮華遠祖德積慶祥”。
河南省
河南焦作秦氏字輩:“天雲玉樹子容發洪振家生”。
天津
天津秦莊子秦氏字輩:越枝誦 應汝文之成 萬育國廷克 永德(蔭)鳳嘉際 雲景樹明開 慶恩兆義大 輔少步學長
其它
秦氏一隻字輩:“百福鴻裕嗣續丕昌其懋修為以本培元”。
秦氏一隻字輩:“尚德光先成崇倫達後人傳家大友道永遠揚聲名”。
秦氏一隻字輩:“挺克永德鳳佳吉”。
秦氏一隻字輩:“有德能垂裕超然永發揚”
秦姓姓氏圖騰
秦姓圖騰 秦是秦族的族稱。它由“玄鳥殞卵““雙手供奉”和“禾苗”三部分組成。它是“燕子殞卵”與嘉禾的複合圖騰,秦人的祖先是有蟜氏之女華,她吞燕卵生伯益,伯益為秦人男性祖先。其女性祖先為有蟜氏之女華。
秦姓遺產故居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興安縣白石鄉水源頭村秦家大院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興安縣白石鄉水源頭村秦家大院 秦家大院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興安縣白石鄉水源頭村。宅子基本為三進三開,房屋分為四組,組與組間隔兩米,形成狹長的巷道,均以青石板鋪築。宅子的高堂、戲院、花廳都敞開大門,兩旁房子的大門朝裡開,很有意思。宅子的牆壁都以幾噸重的青石方墩為基,砌上1米多後,改用青磚砌至屋頂,很獨特。高大敞亮的上層樓房,窗戶上鑲嵌的窗花是琉璃瓦燒製而成,上面還畫著花卉,溫婉中透著古色古香。房中的板壁上刻著各種花紋的圖案,庭柱下的石礅上鑿有龍鳳的花飾,精細美觀。
秦瓊祠
秦瓊祠 秦瓊祠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天下第一泉景區五龍譚公園內。整組建築為唐代風格、北方典型的四合院規制。總體格局為正殿、東廊、西亭廊及大門,大門外建有影壁與建築呼應並圍合成相對獨立的空間。
秦姓姓氏名望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秦姓歷代名人133名,占總名人數的0.2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七十八位;秦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25%,排在並列第八十四位;秦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31%,排在第六十六位;秦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31%,排在並列第六十七位。
秦姓春秋戰國
秦冉:孔子弟子。姓秦,名冉,字開,春秋末年人。唐代開年間元封“彭衙伯”,宋封“新息侯”。
秦非:孔子弟子。姓秦,名非,字子之,春秋末年魯國人。唐代開元年間封“汧陽伯”,宋封“華亭侯”。
秦商:孔子弟子。姓秦,名商,字子丕,春秋末(公元前547-?)人。唐代開元年間封“上洛伯”,宋封“馮翊侯”。
秦開:戰國時燕國名將,曾率軍打敗東胡(匈奴)的一支,使燕國擴展領土數千里。
秦堇父:春秋時魯國大夫,勇力過人,後孟孫氏用之為戎右,為春秋戰國時期名人。
秦越人:即戰國時名醫扁鵲。渤海郡鄚州(今河北省任丘)人,亦為燕人。
秦姓漢朝時期
秦襲: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人,西漢時任太守,被稱為“萬石秦氏”。其後幾代均在當朝為高官。
秦嘉:隴西(今甘肅省臨洮東北)人,東漢詩人,因去洛陽赴任與妻不能面別,便做詩以贈而傳為美名。
秦姓三國時期
秦宓:廣漢綿竹(今四川省德陽北)人,三國時蜀漢大臣,累官至大司農,其文詞藻壯美,惜作品多佚。
秦姓隋唐時期
秦瓊: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唐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秦宗權:唐末蔡州上蔡(今屬河南省)人,曾任節度使,後戰敗投降黃巢,黃巢起義失敗後稱帝。
秦姓宋元時期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北宋高郵人,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
秦檜:字會之,宋建唐(今江蘇省南京)人,南宋投降派代表人物,初諡忠獻,改諡謬醜。
秦簡夫:元大都(今北京市)人,戲曲作家,著有雜劇5種。
秦九韶:魯郡(今河南范縣)人。南宋數學家,著有《數學九章》。
秦姓明清時期
秦儀:字鳳岡,號梧園,江蘇無錫人,清代書畫家,人稱“秦楊柳”,名噪一時。
秦紘(1426-1505) 明中期名臣。字世纓。山東單縣人。景泰二年舉進士,授南京御史。
秦良玉:明代女將,其夫石砫宣撫使馬千乘死後,代領其兵,所部號“白杆軍”,被封為“忠貞侯”。
秦蕙田:清金匱(今江蘇無錫)人,官至刑部尚書。著有《五禮通考》。
秦祖永:清梁溪(今江蘇省無錫)人,書畫理論家。
秦姓近代以來
秦日綱:廣西貴縣人。太平天國將領,1854年5月封燕王,後被處死,並革除封號。
秦力山:湖南長沙人,民主主義革命者,擁護變法運動,曾任《清議報》編輯。
秦仁昌(1898.2.15-1986.7.22)江蘇武進人,中國植物學家,中國蕨類植物學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秦華孫(1935年-2017年),江蘇高郵人。外交官,是原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特命全權大使。
秦遂生(?-1911),一名秦炳,四川省廣安縣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秦基偉(1914-1997),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秦化龍(1913-1991),原名季康,曾用名余湘,湖南平江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秦光遠(1913-2002),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1964年晉升為年晉升為少軍銜。
秦馨菱(1915-2003)出生於山東濰縣(今濰坊)。地球物理學家、地震學家、地球物理勘探家、應用電子學家。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秦邦憲(1907-1946):江蘇無錫人,又名博古。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
秦衛江:1955年12月生,湖北紅安人。2012年晉升中將軍銜。現任東部戰區副司令員。
秦天,1957年生,秦基偉兒子 ,現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黨委常委、副司令員。 上將警銜 。
秦生祥,1957年2月生,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委,中將軍銜。
秦宜智:現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正部長級)、黨組成員。
秦宜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正部長級)、黨組成員
秦海璐,1978年8月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國大陸女演員,中戲96級畢業。
秦海璐
秦嵐,1979年7月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中國大陸女演員、歌手、平面模特。
秦嵐
秦雯,1982年11月出生於上海市,中國內地女編劇。
秦金瑋,山東人,國際社會活動家、公共外交家、資深策劃家、環保使者。
秦霄賢,德雲社相聲演員,主持人。
秦子越,1987年9月13日出生,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中國內地女演員。
秦雪,1990年7月31日出生於山東省,畢業於河北傳媒學院,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
秦舒培,1990年8月10日出生於河南開封,中國內地女模特、演員。
秦鳴悅,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內地女演員。
秦姓史料記載
秦姓 《史記》卷五《秦本紀》:"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
《元和姓纂》:"秦氏,顓頊嬴姓之後,伯益裔孫非子,周孝王封之於秦,隴西秦亭是也。至始皇滅六國,子嬰降漢,子孫以國為氏。"
《古今姓氏書辯證》:"秦氏,出自姬姓。周公世子伯禽,受封為魯侯,裔孫以公族為魯大夫者,食邑於秦,以邑為氏。《春秋·魯莊公三十一年》書築台於秦,即其地也。"
推薦文章
取名真的重要嗎 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姓名學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研究的,三才五格的取名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三才五格能夠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測算出適合你的名字,這對於不會取名字的來說相當好處了。那麼三才五格取名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姓池女孩名字有寓意的 池姓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
在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名字看似只是幾個字簡單組合而成,但實際上蘊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玄機。字與字的排列組合存在著微妙的變化,進而形成了整個名字的獨特風格。因此,在給寶寶取名字時,我們必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名字是否符合我們最初希望的風格和寓意。
有創意的鞋店名字 簡單好記的鞋店名字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家獨具匠心的鞋店需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一個吸引顧客眼球的有創意的鞋店名字,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還能夠為您的品牌賦予獨特的個性,讓它脫穎而出,成為城市中的亮點。無論是一家新開張的鞋店還是一家想要煥發活力的老店,一個有創意的店名都可以成為一項寶貴的資產,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過目不忘的冒菜店名字 一聽就想吃的冒菜店名字
在繁華的都市中,冒菜店成為了美食熱潮中的一股強勁力量。無數食客們紛紛湧入這些店鋪,渴望一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味滋味。然而,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店名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店名可以讓顧客們對你的冒菜店鋪過目不忘。
有創意的甜品店名字 好聽高級甜品店名字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追求和熱愛,尤其是對於甜品來說,它們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中脫穎而出,一個吸引人的甜品店名字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甜品店名字呢?
書店名字店名大全集 獨一無二的創意書店名字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儘管網路和電子書的流行,傳統書店依然有著自己的魅力。從小巷裡的獨立書店到大型連鎖書店,書店一直是人們尋找知識、享受閱讀和放鬆心靈的場所。然而,要想開一家成功的書店,除了經營的熱情和精神,書店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書店名字不僅要引人入店,還要傳達出店內的文化和氛圍。那麼,書店名字怎麼取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店內呢?
韓姓女孩起名簡單大方 姓韓女孩獨特洋氣名字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標識。在選擇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寶寶的個性特點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只有選擇合適的文字,才能讓名字更加獨特、美麗,也更符合寶寶的個性和家庭的期望。
優雅的茶葉店名字 簡單大氣的茶店名字
當你計劃開一家茶葉店時,店名的選擇至關重要。店名不僅代表了你的品牌,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一個吸引人的店名能讓人記住你的店,從而增加客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如何為你的茶葉店取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名字呢?
網紅宵夜店名字 開宵夜店取什麼名字好
宵夜店名字的取捨,常常能決定一家店的生意興衰。這個小小的命題卻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和商機。一家好的宵夜店名字,不僅可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還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人銘記於心。那麼,究竟如何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宵夜店名呢?
薛姓起名女孩 高雅有涵養的薛姓女孩名字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要講究很多技巧。如果要逐一道來,估計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首先,給孩子取名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想方設法融入到名字中,否則會失去重點,讓起名變得非常困難。那麼,主流的取名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來選擇一下吧。